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驾驶课》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人生驾驶课》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1-04-29 23:08: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驾驶课》经典观后感1000字

  《人生驾驶课》是一部由Jeremy Brock执导,劳拉·琳妮 / 鲁伯特·格林特 / 朱丽·沃特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驾驶课》观后感(一):关于银幕初吻

  电影不错,是那种“英国”电影,不过画面很明亮,景色很美,我喜欢!

  要说的是,《哈利波特》这系列的电影实在有点背,注定得不到小演员们的银幕初吻啦!虽然观众先看到的是丹尼尔在《哈》中和秋的那个吻,但其实早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和一个21岁的女孩在《十二月男孩》里亲密接触了!丹尼尔已经这样了,但没想到,连鲁波特这里也会失守,继上一部里制片方打出哈利初吻的噱头后,哈6又以罗恩的初吻说事,可在去年影迷们就已经见识了罗恩接吻时笨笨的样子了!现在观众就只能等待赫敏到时候的反应了!华纳,人算不如天算吧?

  即使你对鲁波特的“私生活”没兴趣,我还是推荐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它挺有味道,虽然这味道并不浓烈。

  《人生驾驶课》观后感(二):你心中的爱丁堡

  Driving Lessons首先是一部纪念ROD HALL的影片,影片里的主人公根据Rod Hall的原形而改编,所以在看了影片觉得导演有些走老路子-保守的母亲+内向的儿子,偏执的小孩+性格古怪的老人,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且先不说这些是不是老路子。

  爱丁堡是这部片子的中心思想。它代表着每个人的理想。主人公Ben在认识孤寡退休女演员Evie之前性格压抑孤僻,直到被Evie骗到爱丁堡,Ben的人生才开始真正的改变。一,Ben与Evie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诗歌与戏剧而走得更近,二,Ben在爱丁堡的艳遇也让其成长,三,Ben真正意识到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爱丁堡大学。于是有了我们后来的在影视文化界备受尊敬的Rod Hall先生。

  片名叫Driving Lessons也非常的传神,一,故事开始于Ben考取驾照失败,Ben的母亲于是要求Ben在整个暑假都跟自己学习开车。二,Driving lessons的第二层含义,学习的过程。在与Evie相处的过程中不仅驾驶技术有所提高,人生也一直在前进。

  向着你心中的爱丁堡前进吧。

  《人生驾驶课》观后感(三):平淡之中的震撼

  青春期的迷惘、母亲的婚外恋、压抑的家庭生活,这就是本的全部。

  但是他开始试着挣脱,在遇到那个看起来有些疯癫的老太太之后。

  无可否认他一开始并不打算这么做,他已经习惯了在那个响彻着班卓琴声压抑的世界里听着他妈妈伪善的言论,看着她开着爸爸的车借着驾驶课的名义去与情夫幽会,而爸爸则默默地窝在书房里向往着遥远山林里的云雀。

  而他人生的驾驶课开始展开。

  他在老太太有些强迫性质的推动下开始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开始挣拖母亲的束缚,开始向伪善的世界说不。

  当他向母亲吼出那句:“我不再是你的小本本!”的时候。他完成了了课程,他学会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学会了昂首挺胸大步向前。他的蜕变是完美的。

  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本片完成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它能使处在青春期的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使已经远离青春期的人们回忆起自己青涩的过去。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艺片,每个处在青春期的人必看。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以为一切都要结束了的时候,它却在你面前呈现出如此的景色。

  ——驾驶课

  《人生驾驶课》观后感(四):诗歌的力量

  小时候就听说,生命中应当拥有诗歌。

  你我的身体里,有多少诗性的因子,在不经意间遗落?

  诗人是幸福的,他们懂得文字的力量。

  我们也是幸福的,诗歌抚慰了我们的心灵。

  附上我最难忘的诗:

  未择之路——罗伯特·弗洛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返回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有没有那么一首诗,在你的心底正轻声吟诵?

  《人生驾驶课》观后感(五):青春,真好

  《Driving lessons》,老女人和小男孩的故事。

  老女人伊华顿女爵结婚离婚三次,一个已经被舞台忘记的戏剧演员,曾经为了生计演过一部肥皂剧《航海巨子》。她顽固、穷困潦倒、孤独,却又骄纵任性。

  小男孩班十七岁,被老女人戏称为对什么都不好奇的同性恋。腼腆、内向、孤独、不善言辞,某种程度上遗传了牧师父亲的沉默,一方面全拜多疑敏感、自私独大的母亲所赐。

  而让这两个性格截然不同、年龄上也存在巨大差异的人走在一起的,正是文字的力量。

  华顿不会开车,班正在学驾驶还没有驾证。却意外发生了一次被强求的自驾旅行。忐忑不安过后,在帐篷、星光、篝火、诗歌朗诵、舞台剧对白中,冒险变得熠熠生辉。

  他们平躺在地上,华顿聆听班的朗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夜幕下的草坪因为诗歌的魔力演变成最打动人心的舞台。

  诗歌抚慰老年无所依的孤寂,诗歌也抚慰无所适从的青春。

  华顿在流动激昂的对白里找到了昔日的美好,生活仍然在继续,爱丁堡文艺会就像是一场梦境,足以怀念。公园和后花园里,她拉着班的手,念着曾经熟悉的台词,一次又一次投入表演,在充满情感的诗一般的言语里,她感知过去,远离死亡。

  班阅读莎士比亚、泰戈尔和现代诗。在压抑不安的家庭里,找不到合适出口,摸不着方向与地位;在学校,他是被人嘲笑的傻男孩,写给暗恋者的情诗,炽热、自由、向往,却被对方视为古怪和愚蠢。但爱丁堡旅行让他渐渐忘记了受束缚和漠视的圈子,邂逅同龄的女孩,第一次喝酒、第一次亲吻、第一次性经历,这才像青春的样子嘛,这才是男人必然的经历。

  当我们坐在屏幕前,也会被文字牵连,回到我们的十七岁。

  自习课上,把徐志摩、雪莱、普希金的诗歌抄在小本子上,反复默念。还教唆HY跟我一起逃课,只为抄写朗诵自以为优秀的散文诗。哦,原谅我,高中时候还狂热推崇过席慕容。

  但能有这一段日子还真好。

  既然时光不能够倒退,我们只有深深的怀念。

  而需要遗忘的,还是这些之外的那8个小时吧。

  《人生驾驶课》观后感(六):Driving Lessons——必须发表一下的小纠结

  虽然对演Ron的Rupert印象很不坏,说实在的要为他这电影我本来是没打算看的。然某日搜Julie Walters的电影发现她除了演可爱的Mrs. Wesley以外还演了Mama Mia里面我非常喜欢的Rosie,顺带那串剧照里面还有个她和Rupert同学在非HP里面的一个镜头,一时好奇找来看。

  故事本身着实没太多新意,这类青春励志片的好坏基本在演员。而Julie就是让整部戏鲜活灵动的魔力所在。有她扮演的那个寂寞的,有点神经质的过气老演员,从开始一个人大吼大叫修剪花园,出去露营时把车钥匙这么一吞的洋洋得意,从骗Ben说自己快死了的夸张表演(我相信除了电影里那个傻小孩大家应该都猜到老太太是在忽悠ing),到在爱丁堡读诗时哆嗦紧张到念不出完整的句子的无助模样,影片开头带着Ben上公车时对Ben的性向发表的那堆囧得死人的评论,在花园里神经兮兮披着纱巾装《仲夏夜之梦》里的仙后,以及结尾被Ben吵醒跑去开门前还冲到镜子前抹两下口红那个可爱要命的小细节…………真的无法说你不爱她。虽然今天中秋外面还在拼命下雨,但仍旧对我来说是个好日子,因为我又找到了一位演技精湛的好演员。

  诚心说Rupert的演技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虽然是个表现他刚度过不久的青春期的一个角色,但能和两度奥斯卡提名的Julie同在镜头前而能不显得平淡也需要对角色相当的驾驭能力。只是他影片中的造型比较一般~虽然我很确定和Ron类似的造型有marketing成分在其中,但是就这孩子本身的表现来说其实没什么必要的,完全能当起另一个惨绿少年的造型设计。

  最后说下影片本身。刚才也讲了这个影片故事本身还是比较类型化的,不过一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在青春期时追寻自我和自己想要的东西却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主题。那些被压抑的心里,那么多萌生的梦想和对未来的一无所知和探寻,让很多人都又重新回忆起那段青涩时光。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与其是拍给青春期的孩子看的,更不如说是面向一些年龄更点儿的观众群。故事情节线上,觉得开头写Ben压抑生活的情节有点儿拖沓,让有些耐心不那么好的观众恐怕还没看到精华所在就想换片了。其他处理得还是很不错的。

  不错的片,收之,以后碰到的话也许会买碟。

  《人生驾驶课》观后感(七):因为他们不了解语言的力量:《驾驶课程》

  所以说电影可以让人重新审视自己。

  《驾驶课程》的剧情并不新鲜,讲的是一个孤僻的孩子,怎样挣脱束缚、找回生活的乐趣的故事。

  ~~~~~~~~~~~~~~~~~~~~~~~~~~~~~~~~~~~~~~~~~~~~~~~~~~~~~~

  (故事发生在一个令人沮丧的学校假期──对这个既腼腆又受压抑的Ben而论。17年来Ben 与敏感专横的母亲以及安静、举止温和的牧师父亲生活在一个荒缪保守的传统家庭之中。当其它的孩子出外游玩时,Ben 花费了这珍贵的几个礼拜上圣经课、和母亲一起上所有的驾驶课,以及在本地老人的家中帮忙。

  然而,当Ben 受雇于一个古怪的退休女演员Evie时,他的世界被搞得乱七八糟。……)

  ~~~~~~~~~~~~~~~~~~~~~~~~~~~~~~~~~~~~~~~~~~~~~~~~~~~~~~

  我对自闭的人有特别的认同感。喜欢Ben,这个永远眼光下垂、悄悄地写诗、不会说话、常常张口结舌的男孩,从不打破规矩,永远乖乖的,如果是个女孩,那是我;如果男孩,他是Ben。我觉得我也有交流障碍,害怕陌生人,无法自由地表达感情。

  en的生活不但孤独,而且压抑,因为他虔诚的母亲,操控着这个家庭的一切。几点去教堂?几点练习驾驶?不可以出任何差错,更不允许违反。母亲是善良的,然而过于敏感以至于专横,害怕失去家人的爱,害怕亲人离开上帝。她优雅体面的外表下藏着紧张胆怯的心灵,一场几乎致命的车祸才让她鼓起勇气离婚,寻找新的幸福,还必须宣布这是“上帝的命令”。她把自己锁在牢笼里。——敏感而专横,有时我也是。

  常态的生活必须有非常态的因素才能打破。过气明星Evie就是故事的非常态因素,她自私、撒谎、心血来潮、捉摸不定,但是她热爱生活,每一秒钟都在寻找生活的乐趣。其实Evie是片子里最平庸的角色了,因为西方电影中有过太多类似的角色了!表面上古怪的人,最后教给你生活的哲理:文艺片八股。——然而只有Evie的加入才能使这个故事讲的通。当Ben向她朗诵自己的诗作的时候,她对Ben表示支持,并说:因为他们不了解语言的力量。——就凭这句话,也该让这个角色及格。

  《人生驾驶课》观后感(八):选择真实的自己

  十七岁的腼腆少年本出生在一个保守的基督教家庭,母亲严格而热心,帮助教堂里的孩子排演圣剧;父亲是一个温和儒雅的牧师,经常躲在自己的书房里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本遇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上帝——伊芙的时候是在她家的花园里,伊芙看到这个通过中介介绍来给她打工的少年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他并不属于她的这一族。他十七年全都严谨地按照一切条规做事、以满足母亲的心愿不悖离上帝的道路。而伊芙,这个过去的演员,虽然已经年过半百却依然任性、诗意、固执、冲动。

  伊芙就这样以其巨大的冲击力进入了本的世界。把车钥匙假装吞下去来逼迫本留在野营地与她一起享受自然;又在回程的路上假装得了癌症只有一星期的余寿,被激发了“要使余生更美好”意识的本义无反顾地又带她踏上了前往爱丁堡的旅途。

  这趟旅途注定是充满冲突的,前往的路上本因为伊芙处处“刁难”自己而困惑不已;而回程则是在冲突中发现自我的过程。本答应陪同伊芙参加诗歌朗诵,可一夜和一个女孩子寻欢作乐忘记了时间,紧张的伊芙在台上大大地出了丑。于是最令人尴尬和痛心的画面便发生在了从爱丁堡回去的途中。伊芙终于悲哀地冲本吼叫:“我唯一的一次需要你你就让我失望了,唯一一次,你和什么大人物在一起,出现一下就这么难吗?”那时候的伊芙脸孔便如同受了伤的孩子,令人不免动容。而本,也就自这一刻真正知道什么叫做责任和承诺。而最美好的画面也出现在这回程的路上,本和伊芙站在清晨的湖边,看着茫茫的水天交界处,伊夫摸索着握住本的手,看一只水鸟在阴沉的湖面上独自飞舞,飞得有些挣扎有些孤独,但终究是以自己的方向消失在了阴霾里。

  可以说本和伊芙同样都需要彼此。从旅途回来后本终于从出演圣剧的舞台上逃走,告诉伊芙说她是他最好的朋友;而伊芙也冲进教堂带他冲出旧生活。她说:“你支持我,我就支持你。”这一老一少的友谊是那么简单对等,仿佛是早已泯灭的一种情谊。在本替自己选择了去上大学的道路以后,他给伊芙的诗中写道:你让我知道做自己真好。这时我们不禁想起影片的开头牧师说过的话:上帝告诉我们,真正的信仰是选择真理的自由。如果你对自己真实,并以你期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你就是基督徒。只要在你心中,你是真实的就可以了。

  选择真实自己旅途固然艰辛,但与此相比更悲哀的,恐怕是缩在伪装的壳里不肯探头吧?做自己或许是艰难的,但正如伊芙所说:不管生命有多艰难,这只不过是生命中的一天,结果取决于你自己。

  《人生驾驶课》观后感(九):从“妈妈的儿子”变成“我”

  Coming of age的影片很多,这也不是最好的一出,但这无疑是很可爱的一出。Julie Walters的Evie是可爱的,Rupert Grint懵懂的Ben是可爱的,镜头下的爱丁堡艺术节是毫无疑问可爱的。不可爱的,是Laura Linney(出色地)出演的妈妈。

  妈妈是一个很有控制欲的女人,在她的世界里,老公是“我的丈夫”,Ben是“我的儿子”,Mr Finchman是“我看护的人”,教会的演出是“我的戏剧”,那位情人也是“我的John”了。影片一开头,Ben给社区的老人们送饭盒,老人们总是提起那位母亲是多么的好人。Ben想要一个真正的驾驶教练,被她一口回绝;Ben说如果有个手机就好了,可以随时联络她,她却硬邦邦地说“手机会致癌”。她从来没有探讨过Mr Finchman的奇怪行为是和用意,却一直主观地认为她的关心正对他起着正面的作用。

  丈夫作为上帝派到人间的辖区管理者,当然要好好表现“爱护”这一主题,他对妻子的爱表现为无条件的顺从,以至于儿子Ben不能理解、也看不起不能和自己同一战线的爹。

  儿子是孝顺的儿子,也因为在一个只有顺从的环境里成长,他从来没有违抗过母亲的意愿,即使他清楚妈妈每次以教他学车之名带他出去的真正原因。于是,当他顺应妈妈的要求去打一份工帮补家计,而遇上Dame Evie时,他的世界被颠覆了。

  Evie是怎样一个老女人!她结过三次婚却孤身一人住在大屋子里,她粗话连篇,理所当然地要每个见到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名演员,是个女王册封的Dame。她一开始也只是把Ben看作一个帮她做做家务的男生,直到她发现Ben也有一颗诗人的心。

  通过在花园里和Evie排戏,Ben领悟到他之前写的情诗是多么蹩脚,和文学真正的美丽。Evie也体会到他们俩之间超越年龄的知心和相惜,所以她连拐带骗地把Ben带上了他人生中第一次违抗妈妈意愿的旅程。

  这是一趟改变他一生的旅程。他第一次喝酒,第一次泡吧,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第一次被托以重任,又第一次无心地违约。他被欺骗,却学会了宽容;他原谅,又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他小心翼翼地违法开车,同时感受到世界的宽广和人生尽头的无奈和脆弱。

  爱丁堡归来,Ben已经不是离开时的他了。他走出了自己一直呆呆观天的井,看过了万千世界的一个缩影。他发现以前被他奉似教条的妈妈一直在压抑着他,约束着他,而当他呼吸过自在的空气后,还会再回到一个泡泡里吗?

  出演儿童剧中的桉树是他对妈妈最后的一次服从,而他从舞台上义无反顾地去找Evie,跟着她离开,当众揭发妈妈的偷情行径,则是他挣脱这个控制狂的行动。这时候的Ben,已经不再是“我妈妈的儿子”,而是“我”,一个有自由意志、敢于表达自我、态度鲜明的Ben。而这个新的Ben改变了家庭也改变了自己:父亲向母亲提出离婚,而Ben则选择去爱丁堡读大学,修读英语。

  看这出电影时一直在不由自主地拿”Hallam Foe”作比较。后者的立意、剪辑和演技当然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但同样关于男孩长大成人的经历,Hallam Foe难免太过压抑,男主角太孤独,也有太多的仇恨要放下,他是自己一个人经历脱胎换骨之痛才熬出一个“原谅”来的。而Ben,他幸运地遇到了Evie这个亦师亦友的人物,除了友情,他也还有父亲的支持。再进一步想想,或许这两部电影就是成长的两条分岔道,在“有人相助”这条道上是Ben的版本,而在“无人相助”那条路上是Hallam在砍荆棘。年轻人的力量毕竟是强大的,这两条分岔路也将殊途同归。

  很不相关地说,还是推荐看Hallam Foe,拍得实在好。

  另:这两部片子里的爱丁堡都很有味道,经常勾起我的思念。

  《人生驾驶课》观后感(十):本是一个诗人。

  1.

  本是一个17岁半的小男孩。基督徒。

  本乖巧,温顺,腼腆,沉默,在17岁半以前是听妈妈话的好孩子。

  本的妈妈强势,其实内心脆弱。她只是想占有,她不允许有背叛。但其实她一直在背叛。她热心参与教会的一切活动,渴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其实她一直在破坏。

  本的爸爸是个传道士,在家里却没有话语权。本要出去野营他都无法帮他说服他妈妈。他只是每天晚上沉浸在昆虫的书中。他学云雀发音,却一直没有见过真正的云雀。

  伊芙说本是一个诗人。因为他可以理解词语的力量。

  伊芙是一个神经质的小老太太,怪戾,偶尔偷点小东西。曾经是演员,亦做过电视节目,还有大批的粉丝。结过三次婚,却都不长久。有过一个孩子,但在两岁时因脑膜炎夭折。伊芙独守空屋,有一个小花园,成天不是酗酒就是在花园里边修剪讨厌难打整的树丛边对植物大呼“FUCK”。

  本从报纸上的招聘广告通过中介找到伊芙,为她打理屋子。

  他们后来成为朋友。

  伊芙对本说,我需要你。没有你我不行。

  本对伊芙说,我需要你。你是我的朋友。

  2.

  现在音乐一直循环的是《Forever at Your Feet》。有沙沙的雨声,低低的闷雷轰轰声,然后一把缓缓的女声。

  这些交织的声音从音箱里流淌出来。

  这夜,我只说电影。《驾驶课》。

  或许我该睡觉。但我总觉得心里有样东西会放不下。因为也许过了今晚我会更懒得整理关于这夜的思绪于是什么也留不下。然后明天抑或明天的明天,很多个明天,我会抱怨自己不能果断坚持。已经有很多东西就是在如此的慵懒或无谓下消逝。而我终于不想再荒废。

  所以,我敲起了这些字。

  3.

  我是一个诗人,我能理解词语的力量。后来本自己说。

  他终于不再做一棵树。他终于不再没有原则地听妈妈的话。

  他终于变成一个大人。他不再给暗恋的女孩写奇怪的诗。

  他学伊芙喜欢的莎士比亚,给伊芙写了一首自由诗。

  4.

  有些迷我永远不会懂

  为什么在夏天后

  白天一天天短了

  一切都那么沉寂

  我放下电话,从街角转过

  未来,那是另一个世界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我们不会知道的东西

  除了,

  不管你是谁,不管我是谁

  你让我觉得做我自己真好

  本。

  5.

  本在自家花园里搭了帐篷。

  本对他爸爸吼,你为什么那么懦弱,应该是你提出离婚。

  他爸爸缓缓地说,事实上,确是我提出的。我怕你不会理解。

  本说,我在苏格兰,看到了一只云雀。

  他爸爸说,我爱你。非常爱。

  本低着头,钉着木钉,说,我也爱你,爸爸。

  6.

  我发现,我还是不能好好讲这部电影。

  我不能说我有多喜爱。

  但是,它却是一种内心的认同。一种潜藏的力量。一种渗透。

  渗透。

  美丽的画面。美丽的音乐。不时让我想起《阳光小美女》的感觉。

  无关情节,只是画面。只是那种路途的感觉。

  花园。爱丁堡。郊野。清晨的湖面。

  片末响起的音乐。竟是《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风笛,小提琴,还有我叫不出的乐器,街边一行人组成的乐队在演奏。

  本放了几个硬币在他们的帽子里。

  他从一大片草地上走过去。黑西服,白裤子。近景,远景,背影,镜头拉远,模糊。

  远方有城堡。湖面。高楼。

  完。

  7.

  本有一头金黄色的短发。

  装碟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就是演过哈里波特的小男孩。

  片子类型注明是喜剧。

  确实有喜剧因素。但如果以为是可以令人捧腹大笑的那种喜剧,就错了。

  我倒是嘿嘿笑过好几次。

  8.

  驾驶课。

  生活是让人很迷惑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