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演化》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演化》的读后感大全

2021-04-30 01:53: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演化》的读后感大全

  《演化》是一本由[法]让-巴普蒂斯特·德·帕纳菲厄 / [法]帕特里克·格里斯著作,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0元,页数:4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演化》读后感(一):照片非常精美

  在图书馆借的这本书里面的照片,拍摄非常精美,而且写作的很有意思,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把演化这件事情说的很明白,比之前看过的很多专业书籍要有意思多了,非常推荐。

  比如里面举了一个例子是一种鸟,它们分别向东半球和西半球演化,最后在某一个点会合,但是在会合的时候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这点就很有意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另外就是关于鲸鱼的一些演化也非常的有趣,并且通过实际的照片,骨骼的照片显示了脉络,让人十分信服。

  《演化》读后感(二):编辑手记(一):从邂逅,到出版

  第一次看到原版的《演化》,是2013年5月出差在上海。记得这么清晰,两个原因。第一,当然是从此迷上了这本书,并最终成本这本书中文版的责编。第二,是出差过程中两件与本书无关的事情,值得记住。

  2013年5月25日,我守在宾馆21寸的老彩电前,目睹拜仁捧起第五座欧冠奖杯。从一年前的安联,到今天的温布利,喜极而泣。另一件事,出差回来,接手北京片区的发行工作,那些读书时代就常逛的书店,变成了我的客户。库布里克、万圣书园、UCCA艺术商店……从读者到供货商,开户的喜悦至今难忘。

  虽然与《演化》一见钟情,但发行期间的两次邂逅,都让我对这本书的销售心中打鼓。

  那次去上海出差,是和同事小宇哥去松江钟书阁拜访,商谈开户。等人的椅子,面朝一排外版画册书架。这就是我第一次看到《演化》的地方,Thames & Hudson版的Evolution in Action。

  《演化》读后感(三):《演化》天地不仁但却给你出路

  《演化》天地不仁但却给你出路

  我无法准确写出这本书的读后感想,它杂糅太多情绪……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古人的智慧哲学却与这本《演化》有些不谋而合的相似处。读《演化》时的情绪,在激荡,失落和孤寂之间来回摆晃。感叹于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失落于现在人类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孤寂于如果把时间的尺度放在演化的标尺上人类的渺小和无知。

  人类的行为即使自己毁灭了自己,100万年后地球一样可以自愈自己,可能人类存在的短暂时间,连化石都不会留下。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生物的大范围灭绝,可每次灭绝都会再次爆发蓬勃的生机。试想假设一下,3000万年后,人类不在,那时的文明研究古文明之时,甚至都找不到能证明人类文明存在过的证据,人类又何谈伟大?也许只有蛛丝马迹,只言片语让那时的研究者困惑,这也许就是传说诞生的本质吧。

  《演化》全书每篇文章很短,着眼点和切入点也是配合着骨骼照片徐徐展开演化尺度上的画卷,读起来毫无压力,我甚至看图的时间比读文字的时间更长……从一块骨头窥视演化的路程,文章流露出淡淡的哀伤感,也可能是我主观的感觉……那就是我们后知后觉犯下的无法补救的错误吧。

  就演化而言,人类的确逃出了“自然选择”的枷锁,却跌入“文化选择”的牢笼。在我们所谓自由,资本,意识形态的行为之下,人将何去何从,无人能给出定论。演化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但科幻小说去给出了多种可能,高度发达的文明?反乌托邦的荒蛮之地?极端集权的社会?我相信并非杞人忧天。

  逃出“自然选择”之后,疯狂改造环境以便适应我们的生存所带来的后果,现在开始初显端倪。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但大都有一个共识: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要有所行动了。

  我无法准确写出这本书的读后感想,它杂糅太多主观情绪……无法用文字写出这本书的重量和质量。尤其当几万年的演化,截然不同的物种殊途同归的找到了适应环境的演化器官和行为之时,人类的出现只用短短十几年就掐捏了这生机和之后无限可能的火苗……让人扼腕。

  《演化》中的白骨插图,每一幅都是时间和自然选择留下的艺术杰作。

  善待自然。这是自然给我们的唯一出路。

  《演化》读后感(四):非目的的生物演化与有目的的人类进化

  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其艺术性的表达,是一本真正让人置身于自然博物馆中的读本。自然与时间是超级艺术大师,通过静态黑白照片艺术形式千姿百态呈现的每一幅骨骼,都是人类不可企及的雕塑创作,以及,令人惊叹的保留在骨骼上的演进时间记忆。

  这本书理性精炼的文字表达,同样引人入胜。它从生物学家的角度,为我们厘清了生命演化的一些基本常识,尤其是对“进化”的认识。

  达尔文的原意是“带有改变的传衍”,而不是“进化”——物种的变化不是为了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而是物种内存在天生的变异,自然选择的过程会保留为个体提供即时益处的变异,而非为了实现“未来可预见的计划”才产生。

  用更通俗的话来解读,生物的进化不是漫长的适应性改变(即所谓适者生存)。这样的进化效率实在是太低。生物的进化是没有蓄积准备的变异性突变,这为生存的能力带来跃升。

  另外,“进化”这个词,被视为一种必然的进步,但事实并非如此。生物并没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必然规律。生物演化没有预设的方向,随机性是生物演化的重要特征。每一个物种都经历了长达30亿年的繁衍生息,成为今天的模样。当下的细菌和蟑螂,与人类拥有同样的进化水平,并不存在所谓的阶梯,人类并不比任何生物类群更高等。因此准确地讲,我们现在所谈论的“进化”只是一种“演化”。这也是这本书EVOLUTION译为“演化”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人类幸运的演化为一种我们自以为更先进的物种。位于物种顶端的这种感觉如此强烈,强化了我们人类“进化”的优越感,以至于在建构的人类社会中,产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生物无预设无目的的演化特性的,有计划有方向的发展逻辑。人类的自负自大也借此产生,动机、目的、计划、阶段,一切皆可控制。这种意识形态下,达尔文主义跳脱出自然科学的领域,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理论依据。社会发展在这个框架下,进步似乎显而易见,但我们也眼见其失控的恶果——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物种泯灭。

  文明进化让我们逐渐认识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当然,我们也应该能意识到,人类也不是世界的中心。演化论对自然界的客观描述,提醒我们需要将自己从万物主宰的神坛上拉下来,也将人类从过去赋予的未来重任中解放出来。从演化的角度看,人类和蟑螂一样渺小。生命的意义,需要人类自我建设并消解。

  我们既悲观,也要乐观。“无论人类存在与否,无论人类对地球生态造成多大的伤害,地球都可以在几百万年间恢复生物的多样性,而那不过是漫漫演化历程的一瞬。”

  《演化》读后感(五):《演化》——一部荡气回肠的自然史诗

  (职业病,先在最前面数一下本书中出现过的鲸类骨骼:除了封面的长肢领航鲸还有虎鲸、一角鲸、条纹原海豚、抹香鲸和南露脊鲸,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还有海象、西非海牛、南海狮、海獭、北方海狗、港海豹、大海牛等。

  另外还是要提醒一下由于质量比较精良,所以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还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比较合适,用作收藏还是挺棒的。)

  从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到现在已有一百余年,在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中有关演化论的争议就从未间断过,在前人不断的补充和改进过程中,现代演化论也变得更加严谨科学的。

  尽管不会明确提及,但几乎所有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都是在演化论的框架下进行的。科学从来就不是真理,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即使至今演化论学说还在受到各种抨击,但毫无疑问,作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演化论可以说是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然而可惜的是时至今日大部分人仍旧完全不了解演化论,甚至有很多人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下对真正的演化论有着诸多误解。

  如果想要系统地了解现代演化论,那《演化》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从基因到胚胎,演化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痕迹。而对于脊椎动物而言还有一个能显示其内部构造的结构——骨骼。

  骨骼不仅可以支撑脊椎动物的形体,更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脊椎动物演化的历史。无论是物种分类还是探究演化关系,骨骼的比较解剖学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本书将法国人的浪漫与严谨的科学紧密结合在了一起,精选自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世界各地的的200多张精美骨骼照片使内容更加厚重有艺术感。

  这些黑白色的骨骼照片不仅串联起了整本书的脉络,更将生命永远定格为了永恒的艺术品。

  做为一本资料书或参考书,《演化》还是非常优秀的,而对非专业人士而言也是增加阅历和科学素养的不错选择。

  蛇为什么没有四肢?鸟真的没有牙齿么?反刍动物的角真的是武器么?除了科学式的专业论述,本书还通过一些我们熟知的逸闻趣事通俗地演绎了演化背后的机理。

  阅读过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到演化论并不是我们熟知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能懂得为何evolution应该被翻译为“演化”而不是“进化”;更有能力通过不同的视角和高度来看待我们熟知的世界。

  本书原版出版于2011年,中科院的翻译保证了其中文版的质量,而其时效性有着相当的保证,看一看后面的鸟类新系统树就能深刻体会到这一事实(虽然龟鳖目没有被分在主龙类里,这也算是一个时间的局限性吧,还是没有办法做到完全最新最好)。

  《演化》读后感(六):《演化》中文版——周忠和院士序

  由法国学者帕纳菲厄与摄影师格里斯合作的科普作品《演化》最初版本为法文,后来被首先翻译为英文出版,其英文全名是Evolutionin Action:Natural Histor y Through Spectacular Skeletons(演化进行时:透过精美的骨骼窥视自然历史),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如今得知这一本难得的好书即将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令人欣慰、欣喜。

  我清楚地记得,美国的《科学》杂志在2005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评选中,将“Evolution in action”列入其首。为什么在达尔文早在1859年就发表了《物种起源》并第一次正式提出其伟大的演化理论一百多年之后,还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呢?尽管《科学》杂志新闻编辑Col in Norman对此回应道,我们的选择主要基于生物学家们取得的科学成就,而不是针对有关“智能设计论”的争论。但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反对、质疑达尔文的声音(尽管不是来自科学界)从来就没有停歇,与此同时我们对生物演化还在不断地取得新的认识。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很多年前有幸参观过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特别是那里最为著名的比较解剖大厅,那里琳琅满目、形形色色的动物骨骼着实令人震撼。作为一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或许是出于职业的本能,对动物的骨骼有着别人难以想象的亲切感。仅凭书中200多张堪称艺术精品的脊椎动物骨骼照片(大多数取材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就让我有了一睹为快的冲动。

  法国作者,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骨骼照片,生物演化,这些元素汇集到一起,自然而然令我想到了曾在这里工作的居维叶—— 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创始人。这个地方还曾经出了另外一位伟大的人物—— 最早提出演化思想的拉马克。这些因素无疑增加了这本书的历史厚重感。

  除了精美的照片外,这本书的文字内容我也十分欣赏,用一个个生动的生命演化故事通俗地演绎了隐藏在背后的机理。书的构思可谓不同寻常,全书共分六篇,共有44章,从不同动物身体的结构对比入手,再依次讲述生物物种形成的机理、自然选择(包括性选择)的神奇力量、生物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和机理(“演化的修补”的标题可谓对“智能设计论”最好的反击)、环境对生物演化的塑造,以及演化与时间。从中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许多现代脊椎动物的知识,而且还可以熟悉一些生物演化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化石和事件。作者还恰如其分地讨论了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关系,并且批评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对达尔文科学理论的滥用和曲解。

  精美的图片,加之最新科学的解释。艺术享受之余,你会了解到许多不同类型动物骨骼和躯体的神奇和奥妙。科学与艺术的联袂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Evolution翻译为进化还是演化?这个问题也曾困惑很多人。“进化”一词尽人皆知,然而“演化”才是更准确的翻译。正因为“进化”一词的广泛使用,不知误导了多少国人对演化真谛的认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本书的中文版采用了“演化”这一翻译。本书作者也反复提醒读者,生物的演化并没有预设的方向性,随机性是生物演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并不比任何生物类群更加高等。读完本书,读者或许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什么是生命演化意义上的“适应”。

  三位优秀的青年古生物学家联手完成了对本书的翻译。据我了解,他们都有很好的英文基础和中文表达功底、比较扎实的古脊椎动物学知识背景,以及对大自然和生命世界的广泛爱好。看得出,他们确实花费了很大的工夫,虽然是分工合作,在保证内容准确的同时,语言风格还是基本做到了一致,读起来也很顺畅,可谓基本做到了信、达、雅。我也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演化》读后感(七):可爱的骨头

  严复翻译赫胥黎讲演录《进化论与伦理学》(严复翻译之《天演论》)以来,国人知道演化论凡一百二十年,但把演化论看成动物学、古生物学、生态学等生命学科综合在一起的科学理论是很晚近的事情,时人包括严复自己都首先把演化论(进化论)当成一种解释社会政治和历史发展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其说国人了解的是达尔文理论,不如说国人知晓的是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在救亡图存的国家危亡时期,这种深刻的危机意识可以理解,但时隔多年,我们究竟知道演化论到底在说些什么吗?在演化论的原典——达尔文《论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或生存斗争中优赋种族之保存》的书中到底有哪些经典的解释物种变迁的理论范式?引用一句烂熟的话就是,我们在谈论演化论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今天我们也许可以有些时间学习一下,到底什么是演化论,到底生命是如何变成今天这般令人震撼且辽阔的生命图景的。

  有人会认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个难解的问题,但从演化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答案是很明显的:物种内的变异由基因突变(用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话是“带有改变的传衍”)产生,这些突变随机发生,突变的基因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遗传给后代,物种在生命存续期间获得的表观改变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于是之前问题的答案的极大概率的可能(毕竟所有的科学理论本质上都只是一种假说)是第一只鸡由半鸡半恐龙的某原始物种生产的具有基因变异的蛋而来的,之后经过漫长的人工驯养(在生命演化的尺度来看只是一瞬间),成为今天的家鸡。答案或许很简单,作为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也是有趣,但问题背后深刻的演化论科学背景国人是未必了解的,科普工作之必要与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本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全书423页,近半的篇幅是简洁优雅的动物骨骼黑白照片,这些精美的图片让读者更容易窥探骨骼背后生物虽然形态各异,却具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配合每章两三页朴实无华又深入浅出的介绍文字,把物种在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下演化的结果相对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在当下的科普图书特别是生物学科普图书里,可谓独树一帜独此一家。

  生物演化学中令人困惑的问题,作者帕纳菲厄可以用一两页的篇幅说清楚,这种举重若轻的功力着实让人佩服,比如第一章《重复之数》就从山魈与人类颇具相似性的眼窝,与狼类似的犬齿,到脊椎动物共有的类似的脊骨和肋骨,又从布封伯爵笔下的人类与马的骨骼具有的惊人的相似性谈起,申论简单的结构何以能构成一个复杂精巧的系统,其中没有分形学、生物学的任何一个公式,却能把原始动物在身体结构上的细微改变,可能会引发现代脊椎动物生态上的多样性的问题谈得清清楚楚,这种深入浅出的专业性在科普作者里是为数不多的。又比如在第五篇《环境的力量》里,谈到外貌类似的鸟类和蝙蝠,鱼类与海豚,身体结构极大不同,却具有令人惊叹的类似功能,这种殊途同归的演化路径是超越任何人想象的自然与生物之间的伟大“合奏”。这种生物对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精巧适应,没有高下之分,这也是为什么EVOLUTION翻译为演化论,而非进化论的一个缘由:生命可能比无机物来得复杂,但所有生物在基因转录、蛋白质形成等机制上都是相同的,所有生物都在适应环境的“军备竞赛”上争先恐后,这是严复、斯宾塞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演化没有预设的方向,它会设法抓住一切机会提高动物对它们当时周遭环境的适应,动物都在现有的基因基础上突变转化,产生新的功能,恰巧切合需求的就被保留下来,不切合需求的生物则会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中死去。在演化过程中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更没有进步与反动之说,生物并没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必然规律。每一个物种都经历了亿万年的繁衍生息,草履虫、腔棘鱼与人类拥有同样的演化水平,具有同样的适应当下环境并传递基因的能力。万物平等说起来可能太过于高远空泛,但从万物同源和生物同样适应各自环境的视角看待世界和自己,还是和先前那种人类是万物之灵,是进化阶梯顶端的思想多少有所不同的。

  人类的演化还会继续吗?答案是肯定的。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演化生物学也早已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人类对基因的编辑和改造技术,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就会成熟,人类已经极大地从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解放出来,许多致命的天生缺陷在发达社会中可以得到后天的弥补,人类不会仅满足于驯服其他物种,它还要试图”驯服自己”,几乎掌握了拉马克式的实用演化策略加上达尔文式的基因改造工程的智人会打开一个潘多拉盒还是伊甸园仍是未知之数,但人机结合也好,生化改造人也好很可能是智人演化下一阶段的宿命,无论如何这都会成为生物适应自然(社会)选择的一个最晚近的例子。

  演化论和共产主义理论几乎是影响中国最重大的两大理论,但我们真的有自以为地那般了解它们吗?或许演化论的魅力值得我们抽出一点闲暇看看这本写给成人的科普书《演化》,又或许你的好奇心没有你想象的消失那么快。

  《演化》读后感(八):内容不错,并且还有“195张高清骨骼照片”

  一、是一本很有“分量”的书。

  全书400多页,因为用看铜版纸,所以书的重量不轻,书脊厚度也有4.5cm。可以说很有“分量”,也不太好携带。

  二、读起来很轻松。

  虽然看上去很厚,但也能很快读完。

  对长期受唯物主义教育、初中生物为必修课的中国读者来说,读这本书并不需要有其它前摄知识——只要听说过“进化论”、“化石”这些名词,读起来都不会有障碍。作者也尽量让这本科普做到通俗易懂,即使不熟悉身体部位名词,也可以顺畅的读完本书。

  虽然全书一共400来页,除去“序”和附录,正文差不多380页;由于书中的“195张高清骨骼照片”,其中真正有文字的部分也就190页的样子。全书一共22W字,和一本篇幅较短的长篇小说相当(《三体》第一部差不多是18W字)。

  三、章节编排散乱,有一些翻译错误。

  虽然全书按照内容分成了六篇,但篇与篇、章与章之间并没有真正的逻辑联系,更像是为了图片而放在一起的零散文章。

  只是这些零散文章也足够有趣。

  翻译错误不算少,有些还比较影响阅读。特别明显的问题已经放在读书笔记里了。

  书中也多次提到了动物的实际外形,而不光光是骨骼的变化。 但书中只有骨骼照片,缺乏动物本身的图片。看书过程中也搜了不少动物实体的照片。

  四、进化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明确的方向。

  社会达尔文主义喜欢用进化论来解释问题,但实际上生物的进化并没有明确的方向性,也没有所谓的高低之分。并不是进化到后面的动物越高级,现存的所有生物都是因为适应当前的环境才存活至今。

  能够现存于世的生活都是竞争中的胜利者,但“胜利者”并不等于我们通常意义的“强者”。

  本书输出的另外一个重要信息是:幸存下来的动物并不一定是最强大的,只是最适应环境的。

  或者说他们的某些外表或者行为特征让他们能产生更多的后代、或者确保更多后代活到有生育能力的年纪。

  一个生物擅长捕食、求偶确实更利于其产生后代;但对比而言,那些能更好的隐蔽自己、更灵巧的躲避捕食者的动物也有更多机会活到性成熟期。“适应”也是多方面的,并不一定是“强大”的生物才有机会传拨基因。

  河狸(Beavers)就很好的体现了“适应”的多面化。

  河狸生活在河中,会自己建筑堤坝,也会吃一些树木。他们的觅食方式就是咬断一些树,拖回窝中,或筑巢或食用。河狸如果选择在白天上岸“砍”树,将会比夜晚出行消耗跟多体力;如果选择夜间觅食,则要面临更多的天敌,他们也更容易因此失去生命。而河狸选择的是在夜间觅食。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如果河狸去离巢较远的地方觅食,他们选择的树木通常都较小,而不会为了某棵大树多跑一些路。只有那些离巢进的地方的大树才能吸引河狸。

  河狸的这些选择,并不能让他们更有效躲避天敌,也没办法让他们尽可能获取大量食物。这看起来像是违背了演化原则,但这样的行为却流传了下来。

  实际上这些选择都明确的指向了一点——那就是节省体力。

  能够躲避天敌、获取更多的食物 等行为特征当然便于生物生存,但这不一定是河狸的最优解、不一定是能够产生最多后代的方案。

  河狸的例子告诉我们,能够传播基因的个体并不一定是那些最能躲避天敌、或者能找到最多食物的个体,而很有可能是那些尽可能节约体能、把体力留在真正“传播基因”活动的个体。

  能够躲避天敌、获取更多的食物 等行为特征当然便于生物生存,他们也可能留下了一些后代,但可能后代的数量远远小于那些更愿意节省体力在觅食活动上的河狸。

  五、生物演化的时间问题。

  书中提到,(P382)“演化论的反对者曾认为我们人类的大脑不可能在短短600万年间增加五倍之多。但泽西岛上的马鹿却仅仅用了千分之一(6000年)的时间”,便将平均体重从200公斤减小到36公斤。可见生物的演化速率是不确定的,有的特征可能看上去不起眼,却花了很长时间才最终成型;有些身体特征的巨变却可以迅速完成。

  其中有一些动物,比如中华鲟、鲨鱼等动物经过数百万年,身体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种动物我们叫它活化石。有些“活化石”生活的环境非常稳定,缺少天敌和竞争对手,自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另外一些动物,则因为身体太过“强大”,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力极强——几乎在无论什么环境中都能顺利存活、繁衍——于是也没有太大变化,比如蟑螂和鲨鱼。

  只是到了现在,鲨鱼这类“自然环境中的赢家”却也不再能那么顺利的繁衍了——鱼翅颇受亚洲人偏爱,却是鲨鱼的灾难。只是蟑螂这种生物却一如既往的“成功”,美洲大蠊现在仍能让南北方大汉尖叫。

  《演化》读后感(九):《演化》中文版——译后记

  终于完成了全书的翻译和校订,既疲惫,又兴奋。闭目小憩,四个月前出版社的马编辑在中国古动物馆科学课堂将《演化》交给张平老师和我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清淡幽雅的黑白照片,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干净简洁的排版方式——这本书的格调无一不与现在市面上五颜六色的科普读物和新媒体中嬉笑华丽的科普文章形成鲜明的对比。翻开它,仿佛让人远离了喧嚣的街道、闪烁的霓虹,置身于安静的博物馆大厅,聆听一具具动物骨架讲述着生命演化历程中的神秘与惊奇……于是,尽管被告知出版的时间十分紧迫,我仍然爽快地接下了这项工作,并立刻与胡晗、王维开始着手翻译——二位长久以来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每每都能分享我对博物学和科普工作的热情与兴致,这一次也不例外。翻译的过程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尚在学习阶段的年轻人。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越发喜爱上这本独特的书,不免想把这份喜爱之情与大家分享。

  以唯美的黑白摄影作品展现动物骨骼,本书的表现方式在当今的科普书籍中实属罕见。摄影师和科学家精心呈现出的黑白画面,使我们暂时告别了动物世界的色彩斑斓,专心致志地窥探骨骼本身的科学规律。这些骨骼虽然形态各异,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的动物都源于同一个祖先,而骨骼上的每一个特征,都是演化的结果。这正是古脊椎动物学最基本的研究范式——通过研究骨骼化石的特征变化,复原远古生命的演化历程。时下,生命科学的各研究领域早已进入分子水平,而通过骨骼形态去理解演化,这种古老而经典的方式反而令人既陌生,又新颖。

  本书的文字十分简洁,一个个短小精干的演化故事读来毫不花哨。这种内敛、严谨又不失生动的文风,正是法国人常被忽略的理性一面的象征。长久以来,法国都给我们一种浪漫而充满激情的印象。但纵观历史,法国作为欧洲大陆上最早统一的国家之一,曾一度站在世界文化的巅峰,成为理性思潮的重要策源地:卢梭、德拉克罗瓦、雨果、波德莱尔、杜拉斯这些浪漫主义的作家和艺术家来自法国,而笛卡尔、费马、拉格朗日、拉瓦锡、巴斯德、居里夫妇等伟大的科学家同样来自法国。就本书涉及的领域——动物学这门古典主义学科而言,布封、居维叶、拉马克、法布尔等都是名垂史册的一流动物学家,在人类探索生命世界的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本书独特的风格也使得读者可以用多种方式阅读:既可以按着作者的写作逻辑,依次阅读每个部分,由动物骨骼反映的身体构造入手(第一篇),了解物种形成的原理(第二篇),进而思索演化的动力与方式(第三、四、五篇),最终回归到演化所依托的时间维度上,并反思人类在演化进程中的位置(第六篇);也可以由着自己的兴趣,随意翻开标题吸引你的章节,去了解演化中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为什么许多动物的指头数都是五个?哪种动物拥有“最著名的脖子”?为什么有些动物腿会消失?什么是环形种?什么是活化石?;还可以信手翻开书中的照片,阅读与这一具具骨骼相关的演化故事……相信无论何种方式,你都会对演化有新的认识,经历一次不错的阅读体验。

  关于本书的主题——演化,现今市面上无论教材、专著还是科普读物,都已经有大量书籍出版。然而,就我自己的工作经历而言,在翻看中国古动物馆的留言簿时,仍能经常看到参观者写下“进(演)化论已被证明错误”、“达尔文的思想已被证明错误”、“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已被证明不真实”这样的话。事实上,在当今科学界,从来没有人曾证明达尔文的演化学说是错误的,也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可以代替演化学说的另一种科学理论,所有的新发现都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着演化的内涵,演化论依然是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根基。就此而言,演化论的学术探索不能停止,演化论的普及也需要更多人的不懈努力。翻译这样一本以演化为题的书,能够为这项事业添砖加瓦,也是我们三人的荣幸。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同时参照了法文原本和英文译本,缘起、前言、绪论、第二篇、第六篇以及附录的致谢部分由我负责;第一篇、第五篇以及附录的脊椎动物系统发育树、总索引、动物名称索引部分由胡晗负责;第三篇、第四篇以及附录的分类、术语表以及标本来源部分由王维负责。我们对文本做了必要的译注,以期提供完备的知识背景,使读者更顺畅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三人会进行讨论,然后将最妥当的译文呈现给大家。因此,三人排名虽有先后,实则付出了同等的时间和努力。同时,作为后学晚进,虽已尽力而为,匆忙之中,纰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感谢周忠和院士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鼓励后辈,并对本书提出许多宝贵意见。感谢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研究员对本书的细心校对,并对我们的翻译工作给予支持和体谅。感谢中国古动物馆副馆长张平老师将这样一本好书交由我们三人翻译。也感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的马编辑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对我们的理解、信任与帮助,定稿前四人围坐一起修订全书、谈天论地的时光真是令人怀念。

  最后,我们要把这本书献给中国古动物馆小达尔文俱乐部的小会员们。一年以来,我们三人和古动物馆的同事们共同策划、组织了许多科普活动,与“小达尔文”们一起挖化石、捕昆虫、认植物、参观博物馆。能和这些博学多才的“小达尔文”们共同学习和成长,是我们的荣幸。希望《演化》这本书可以带给你们阅读的喜悦,并在你们成为“智慧之光”的路上给予一点力量。

  邢路达

  古脊椎所北楼

  2015年10月16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