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摘抄

2022-04-03 03:05: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摘抄

  《布达佩斯往事》是一本由[美] 卡蒂·马顿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一):字太多只能发到书评上……

  1.在强大的政权压迫下每个人都有不同选择,个人觉得除了那些放弃良心主动配合的人之外,其他人不该被过分苛责。所以作者把不敢帮助自己的人名写在书上还表现责备真是不太道德。 2.后代总是对历史好奇,想要看清一切,辨别好人坏人。而真正经历过的人是不愿过多回顾,也不会太苛求同样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这一点感觉哪里人都一样。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二):不能忘记过去

  一口气看完。想起托尔斯泰的那句话,改一下就是不幸的国家是相似的。看得想起了捷克,想起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看到后面我八卦心上来了,作者居然Peter jennings的前妻。她应该在美国混得如鱼得水,还是不能忘记匈牙利那段历史。她对往事的追忆让那段历史变得直观,也让我Google了一大堆人物,事件。作者有新闻从业人员的良好素质,非常客观地描述事件和自己的父母,没有回避他们各自的婚内出轨还有被迫向秘密警察汇报。值得一读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三):布达佩斯

  三星半。配合恶童日记看。

  马顿的勇气让人钦佩,也感觉到国家的政策中,个人只能谨慎地利用大政策来保护自己,还有可能随时被反噬。他拿走国家预算并传递出去的行为,确实鲁莽且算得上间谍行为了。

  集权政府是不是都以为不知道的坏消息就是不存在啊,幼稚可笑。但是这样的政府利用起恐怖制裁来,真是得心应手。

  作者本身是有点高高在上的,比方说身边的穷人孩子的父母都是窝囊废,同时又对美国顶礼膜拜,比方无法理解有人背叛最伟大的国家。可以理解作者的心情,但是并不赞同,尤其并不欣赏美国的一次性消费文化。

  很向往真正的言论自由但是颇担忧后果。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四):心神往之

  

《布达佩斯往事》

整本书花了一个星期阅读完成,也许是翻译,我有些时候感觉真的不懂,毕竟最近还是在读中国史。全书最喜欢的篇幅应该是“父亲的屈服”,不知道是不是身为人父的影响,多少有点代入感,篇中最重要的实际难题是,当毫无预见的行为导致亲人陷入囹圄的境地,除了自责,你会做什么?这个问题也许要比在不会游泳先救谁来的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难以维谷,所展现出的人性图景并不是悲观绝望、犬儒主义的。它让我看到极权环境力量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也看到不屈服的可能和抵抗的勇敢。而这种勇敢,与理想化、浪漫化的“勇敢”又截然不同,与“无畏无惧”相去甚远,因为它曾经软弱、迷茫和失衡过。#心神往之#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五):轨迹交错

  在华沙的犹太人博物馆看了两天,从华沙到柏林的火车上开始看这本。过去的一个月总是在路上,断断续续看,最后在新奥尔良的一家咖啡馆吃早餐时结束了阅读,刚吃完一份满足感极强的早餐,眼中浅浅有点泪。

  这个月的足迹跟这本书有点缘分,虽然没有去布达佩斯,犹太人的华沙还能看到苏联的影子,然后结束的地方正是作者全家开始新生的美国,虽然也不是熟悉的DC,但新奥尔良的殖民历史和文化混杂,又是另一个角度的发人深省。

  尽管永远不可能完全体会到作者翻阅追溯的过程所经历的跌宕起伏,感激她用一种可读性极强且情感可控的方式呈现出了那么复杂的经历和情感。在柬埔寨的时候,朋友提了这个问题,为什么独裁者会有存在的可能。这两个月的经历则反复印证:想想那是人类,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可能。当然这本书不是关于独裁者,而是关于人,人可以怎样可怕,又可以怎样可敬。

  间歇地想,这是我们的过去,还是我们的未来?如果这是明天,我们要如何存在?

  “往事”也许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六):enemies of the people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七):“布达佩斯”往事

  本书为个人视角,如作者所言,有强烈的政治难民色彩。题名布达佩斯往事,更近似于“布达佩斯”一个家庭的往事,居于布达山顶,犹太后裔等身份意味着展示出的画卷与其说是冷战缩影倒不若说是冷战的一个碎片。读罢,感想有三: 1、应警惕任何形态的集权。 2、铁幕不分内外,集权之间也在相互转换,痛恨阶级敌人这一概念的人恰恰是享受阶级红利的人,事实上正确与错误,自由与非自由,这些概念是模糊的,并没有绝对分界线而是取决于外部语境。如文中核心的告密,与当代司法体系中的检举,内核并无二致,通过不同棱镜看色彩却又天差地别。 3、集权的demoralize效果确实明显,对于文中的“正”“反”两方都在起到影响,当然作者出于自身立场的角度,将一部分行为进行了美化。 刨除意识形态,我们确切可以思考的是,当两股意识形态(不可撼动的政治势力)发生碰撞的时候,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追求绝对道德是不可能的,甚至导向的就是不道德,那我们能做的还有什么?

  或许能做的唯有在边际条件下做到对个体的最大敬畏。曲译一下萨特那句他人即是地狱,我们也是他人。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八):家庭,冷战,爱情

  让一个人变得冷漠和残忍,也许是天性,让一群人变得如此这样,也许只有制度本身能做到这一点了。

  在回忆录里,作者呈现了东欧恐怖统治时候秘密警察的模样,我也是第一次有机会如此细致的了解到这一讽刺的制度,真正瓦解一个人需要的是发现他致命的弱点,而秘密警察这一套成熟的体系可谓再适合不过了。此外,更多给予我的震撼大概是卡顿父母本身了,站在横亘于东西世界的铁幕之上,他们能够持有新闻人的操守,能够葆有对子女真挚的感情,包括作为夫妻,情感的跌宕起伏,都是格外的真实。我所能感受到的,是在那样一个历史档口,对职业的满满忠诚和对女儿的守候,即使是在那样一个流血、恐怖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谈到一些让人不那么舒服的地方,大概是作者过于主观性质的描述,多多少少美分的气息有些浓厚了。当然这也确实无可厚非,毕竟作为美国国务卿的妻子,她从中感受到的,也许并不能那样的代表那个时代跟他们一起降落在美国的其他匈牙利难民吧。

  最后有一个疑惑,那就是这本书为什么要被下架呢……我是没搞不懂这个书下架的理由,大概是觉得对于资本主义过于美化了吧……实在想不出这跟我朝历史有什么联系,撑死算是1984的现实版了。。。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九):你无法看全历史的真相,也不过就是时代里的一枚棋子。

  本想借以管中窥豹,读了才悟出一个道理,即使标榜纪实文学,都是有角度的狭义讲述,你永远也无法看全历史的真相。

  上世纪出生在匈牙利的玛丽苏女作者在探究苏美冷战时期独二无三的为西方媒体报道匈牙利时评的当地记者父母,二十年被监视、被逮捕、被西方施压释放后逃往美国的全部秘密档案后,写下了她父母的故事,却怀着她的恋父情结写满了她全家自始至终对美国的崇拜艳羡和谄媚。

  我相信,如果让秘密警察再写一遍这段过往,一定会写出一部关于如何严防死守保卫国家利益,紧密监控通敌记者,防其泄露国家机密的谍战剧。

  当然我也相信哪怕让亲历者马顿自己来写,也会写的更深刻一点,从他后期的沉默来看,显然他已经回顾了那个时代的对错。无论怎样抗争,终究不过是政治的棋子。

  所以,这本书并不客观的讲述无法匹配这个分数。只是从中体会到的那种身边再无信任,时刻谨言慎行,毫无隐私的生活,无法察觉的风向和不太明朗的未来真是让人惶恐,所以这本书又做到了。

  不过,不管从哪方的观点讲这个故事,那种时代都是悲剧,约束是困不住灵魂的,只有开放和透明才能让所有的善与恶无所遁形。

  《布达佩斯往事》读后感(十):随感

  对于理想国译丛这一系列35本书,一直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不是因为作者厉害,也不是因为译者努力。可能是因为包含的内容足够沉重。相对读者的阅读热情和好奇来说,作者不管以何种方式还原了历史,它的沉重将压过他们的热情,在疯狂涌动,席卷过他们被这尘世所封闭的内心后,真相才会得到怜悯,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会得到慰藉,读者也会获得短暂的历史穿越。 对于统治者独裁者政府高层来说,国家只能属于政治,也必须属于政治,不区分主义后,社会与资本也无非是两顶不同用来遮盖利益交换的帽子,而底下的众人,军官秘密警察党卫军盖世太保克格勃联邦调查局等一系列命令执行者,也充当了权力机器中的齿轮。只是读罢我不再充满像第一次读完奥斯维辛时的那种愤慨,那种悲悯。愈发地想了解并研究在特定环境中,人的心理和性格形成到底受了多大的影响,怎样被影响,影响后的结果对人的人性组成又有多少的伤害。我痴迷于此,那些水深火热又懵懂无知的百姓如果知道百分之几的概率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百分之百时,他们是否还会愿意去做那个告密的人。 人总是身不由己的被潮流裹挟,推着你向前进。意识到这一点,足以理解很多人,也会让你更清醒,更清醒的面对那些考验人性时,你应做的决定。 对在逃过艾希曼大屠杀和在秘密警察逮捕后被困监狱两年之久的冷战英雄安德烈马顿和他同样经历坎坷后依然坚强伟大一直站在自己丈夫身后的妻子伊洛娜马顿,表示无限的敬意与怀念。 感谢历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