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星之继承者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星之继承者读后感精选

2021-05-05 03:45: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星之继承者读后感精选

  《星之继承者》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P.霍根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238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之继承者》读后感(一):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最后的谜底揭示震撼人心。

查理日记的最后一段,让我绝望,就像大刘的三体人,恶劣的环境让他们抛却了温暖,只剩下冷冰冰的军事化。似乎有种冷战的影子在里面,冷战的军备竞赛不也是消融了很多温情吗?而且作者借科德维尔、亨特、丹切尔表现出来的对于人类征服一切都自豪与乐观,恰恰有那个时代的影子,毕竟那个时候各种发明日新月异,踏上了月球,旅行者一号发射,人类似乎已经征服了整个地球,自信无与伦比的膨胀,环境与各种问题虽然有了苗头,但似乎不是很严重,也无需担忧。但是现在的新冠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渺小与脆弱。

不过有个bug,作者最后揭示月球脱离慧神星到被地球捕获,只用了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时间,因此幸存的月球人才可以到达地球,不过我很怀疑这中间的时间会是百年甚至千年尺度的,毕竟是在宇宙星空,不是由日本到韩国。

亨特站立在木卫一前的感受“最强大的神祇啊,我们这些渺小卑下、微不足道、朝生暮死的人类朝圣者飞越了五亿英里,终于来到了您的面前,请接受我们的敬意吧”,我感动到哭。

时间设定在2027年,可是作者没想到苏联没挺过1991。作者设定在一个大同世界里面,但是通过作者的描写讨论会的权威专家的一言堂与媒体报道的混乱无序,华盛顿与休斯顿公关部门的互相推诿,显然,人类并不具体足够的高尚和包容实现世界大同,更别提消除种族主义与军备竞赛。相比之下,大刘《三体》中描写的世界混乱更符合现在与现实。

另外对于科德维尔的某些故弄玄虚,透漏出他似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计划之类的倾向,但是最后却没有写出来,或者说这个人物是失败的。

作者有某些“炫耀”句子(不过不多),故意写出来某些高科技的不可思议,显得多余且低级,这是我在初中作文中才用的小伎俩。

开头几章割裂式片段的叙述,不够有吸引力,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容易就弃掉了。这种方式用在电影中则可,正片开始前的几个闪回式的片段,不耽误进入正片,用在小说中,效果不佳,毕竟读小说不像看电影可以快速一分钟内把这些片段给过滤掉。

  《星之继承者》读后感(二):人类,才是星之继承者!

  

英国科幻小说家詹姆斯·P·霍根及其作品,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可能是相对陌生的存在。随着《星之继承者》简体中文版上市,遗珠之憾将不复存在。我坚信,每一位认真阅读过《星之继承者》的读者,无论是否科幻小说的拥趸,在阅读完毕后都会衷心赞叹,这是超越类型束缚的真正杰作!

《星之继承者》首版于1977年,是詹姆斯·P·霍根的处女作,亦是巨人系列的首作。虽然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作品,霍根却能做到放眼未来。小说背景为2027年,全球物质财富及其丰富,地球各国实现消除敌对。放弃军事化的地球在联合国领导下组成太空军团,开展太阳系探索计划。或许是美国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21日首登月球带来灵感,霍根在小说中将人类探索宇宙的前进基地设在月球。太空军团在探索月球时,在某处山洞中发现一具疑似人类的尸体,被命名为“查理”。从尸体背包中的核能发电机推测出查理死于五万年前,而五万年前地球上还没有踏足月球的高科技。不知生前是谁,不确定死因,更不确定确定是否来自地球。这是小说带来的第一个谜题,也是整部小说的出发点。

那么,查理是谁?为什么会命丧月球?为什么会在五万年前就登陆月球?为什么会拥有如此惊人的高科技?人类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所有顶尖科学家围绕着无数的为什么展开探讨。然而,在高科技检测与科学辩证法的层层推理之后,新的谜题不断出现,小行星带是怎么诞生?月球是怎么形成?人类真正的起源究竟为何?物理理论权威维克多·亨特博士与人类学权威克里斯因·丹切克教授两位天才科学家从对立到合作,将携手寻找真相。

《星之继承者》拥有超越时代的大格局,从地球、月球、木星;从反重力到黑洞;从物种起源到进化论;从现在、以前再到未来……几乎每一个章节都洋溢着科学观点彼此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营造出充满真实感的想象世界。霍根将人类对宇宙的向往与人类与身俱来的乐观精神相提并论,大大拓展了正确理解科学与宇宙的视野。霍根还主张人类摒弃种族仇视、国界纷争以及意识形态等等成见,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宇宙大时代的美好画卷。无疑,霍根宽阔的视野、惊人的想象力,以及超越时代的科学发展观和未来观为小说一炮而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星之继承者》与阿瑟·克拉克创作的经典科幻名作《2001:太空漫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核心都是对于人类源起,从哪里来,去往哪里的积极探讨。霍根出色之处在于,在无可否认的硬科幻体裁中,融入推理小说的元素。大胆做出假设,将当时已知所有科技与个人虚构完美融合。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地提出疑点,通过推理、推翻和释疑,在种种繁复的线索中耐心地抽丝剥茧,合理解开谜题,全情享受科学推理所能给予的乐趣。毕竟,霍根是来自侦探小说重镇—英国。

值得一提的是,某种程度上亨特博士或许就是霍根本人的自画像。做个比较,16岁是其人生分界点,而立之年心中某种欲望被唤醒,稳定的生活不能填补其内心深处的缺憾,无惧挫败,渴望去发现和探索新世界。亨特博士以探索宇宙为己任,霍根则是用《星之继承者》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彼此都在用积极严谨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人类,才是星之继承者!

  《星之继承者》读后感(三):回归科幻正统,以幻想捍卫科学:用坎贝尔原则看《星之继承者》

  

科幻文学的历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古典时期、黄金时期、新浪潮时期、赛博朋克时期。

在黄金时期,有个统治科幻界的“坎贝尔原则”,奠定了科幻正统的走向。而到了新浪潮时期,科幻变软了,到了赛博朋克时期,科幻又变乱了,时至今日,科幻变得科学妖魔化,群魔乱舞。

近段时日,我有幸看了八光分文化引进大陆的硬科幻《星之继承者》,在科幻走向科学对立面的今天,这样一本优秀的硬核作品,不仅让坎贝尔原则重发煜煜光辉,也让读者重新看到了睥睨未来的勇气。

在故事中,作者詹姆斯·P·霍根开了个相当大的脑洞:在月球发现了一个5万年前的太空人。折让人们想到了《十万个冷笑话》里那个吐槽:为什么全宇宙的人都说中国话?

这项发现冲击了进化论,于是地球上的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不断出现的研究成果和遗迹发掘中探寻真相。

故事的灵感可以追溯到H·G·威尔斯。在威尔斯的名作《世界大战》中,作者对火星人及其武器进行了手术级别的精细描写,这部作品催生一门严肃的学科——外星生物学。

在现实生活中,外星生物学暂时是一门屠龙之技,但在《星之继承者》的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外星生物学”的神奇之处:在各学科交叉协作下,人们不仅推断出关于太空人本人的信息,还找到了他的故乡,发掘了他的历史。

在讲述这个过程中,作者严格遵循坎贝尔原则,坚持让科学性贯穿全文。

所谓“坎贝尔原则”,正是由科幻史上那个黄金时代开山鼻祖约翰·坎贝尔提出,它的主要内容为:写真正的科学;用现实手法描写超现实题材;用过去式描写将来的事物;对科技和进步保持乐观态度;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描写超现实情节。

如果让我翻译一下这几项原则,那就是:既然科幻是对科学展开的幻想,那就要坚持科学的真实性,恪守科学精神与科研的职业道德。也就是说,虽然科幻作品不同于主流文学,它的时间点设置在在未来,但创作不能因此彻底放飞自我,而是要尊重现实。

故事的开头,作者浓墨重彩叙述了“三束放大观测器”、“铌锆合金”、“超轴元素”等新奇玩意的原理及特性。这是硬科幻常有的“劝退式开头”,在以科学性为故事奠基之余,也劝退了无数潜在的读者。

换成一个平庸的作者,他会这么写本书的故事:这具太空人的尸体颠覆了进化论,人们由此展开研究,推翻旧的大厦,开创了新的理论。如此写出的故事,用脑补来质疑已经成熟的科学理论,是一种典型的反科学行为。

而作者的聪明之处就在这里,他并没有因此否认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而是以此矛盾推动情节,利用现实中已有的理论去发现证据链中的错误,一步步揭开真相,并在这个过程中,将科学探索的独特魅力带给读者。

在《星之继承者》的宣传语中,有一句“硬科幻与本格推理的完美融合”。如果这样理解这本书,眼界是十分肤浅的。这本书所展现的推理,始终严格遵循科学辩证法,具体到书中的情节,就是坚信已有的理论,努力填补拼图,还原整个事件,最终重新证明进化论是可靠的。

故事中有两个人物的特点十分鲜明:一个是主角亨利,作为一个生物学外行,他在故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协调作用;另一个是丹切克教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辩证、排除、存疑,最终让故事形成了完整的链条。这二人的工作,正体现了现实中科研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本书的格调,除了科学性,还有乐观昂扬的进取精神,这也是坎贝尔原则中的一大重点。

在故事开头几章,描述了一个消弭争端、去军事化、向太空进军的未来世界。浓浓的乌托邦风格,让读者重拾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而在最后,丹切克教授讲述了我们的祖先面临恶劣的环境和环伺的强敌奋勇生存的故事,鼓舞人类带着这股精神向太空进军。

这种精神可以追溯到凡尔纳,在凡尔纳的作品中,普遍体现着对人性、对未来的殷切期待。而到了黄金时期,相对论提出、量子力学问世、原子弹爆炸、物理学家探寻大一统理论等一系列科学成就,为科幻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反观今日,现在国内科幻的主流题材无非是“基因AI大数据,人类未来一败涂地,披上神话外衣,依然是老一套的内里”。

悲观的论调从来没有停歇,但世界依然在向前,我们不应因困境而绝望,而应该像故事中的科学家们那样,直面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对于一本硬科幻来说,看它的好坏,要看两方面:一方面是科学性,这是它能被称作“科幻”的关键;另一方面是它的故事性,这是它能成为“小说”的关键。

许多硬科幻都存在剧情薄弱之处,但是本书的故事性极强。在整个故事中,一个又一个探索发现的包袱被不断抖落出来,然后五花八门的学科进行一顿眼花缭乱的操作,让内行外行的读者都能看个痛快。

而这本书有个地方尤其让人拍案叫绝:作者故意埋下一个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坑,从头至尾仿佛忘记了解释,直到大结局,正当读者想吐槽的时候,借丹切克之口一记闷棍打来,把这个大坑瞬间填补,让读者措手不及。

从编译质量上来说,这本书也是一部佳作。译者和编辑都花费大量时间,对里边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同时用灵活的句式改变了歪果仁式中文的一字长蛇阵,避免了它毁于翻译的结局。

考虑到这本书首版的年代,它的诞生可谓难能可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印象里是全地球人都在反智,歪果仁玩巫术,中国人顶大锅的时代,在这种环境中依然能让科学发出煜煜光辉的此书,实在是一股清流。

而如今,我们的现实世界已经进入本书故事发生的年代,虽然世界还没实现书中的大同,但未来已来,未来可期,面对广袤的宇宙,大家一起加油吧!

  《星之继承者》读后感(四):《星之继承者》:想象力与科学的碰撞,探讨进化与归宿的终极猜想

  

1、跨越星球的时空之旅

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不管是科幻小说也好,对未来的憧憬也好,征服浩瀚的宇宙,是几代科学家的梦想。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中莱因哈特皇帝的这句话,可以视为人类文明的心声。

无论是寻找宇宙中文明的同伴,还是在将来发生灾难时保存地球文明的火种,对地外文明的探索也是人类对太空探索极为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去年火爆的《流浪地球》,其实也就是源自于这一对未来灾难的焦虑与未雨绸缪。

火星在许多方面与地球较为相像:火星的自转周期几乎与地球一样;火星自转轴的倾角也几乎和地球相同;火星也有四季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太阳系有地外生物的话,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火星上。如果发生灾难性事件,最适合星际移民的地方,也是火星。

在众多的科幻作品中,以火星为书写对象的作品数不胜数。《火星纪事》、《火星救援》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作品。火星,俨然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国度。

这其中,詹姆斯·P.霍根的《星之继承者》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另类的。这本书没有表现不同星球之间文明的对抗,没有描述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落后星球的改造,而是以极为硬核的科技描写,展现了人类将向何处去,太阳系的前途与命运、宇宙的规则与虚无。

霍根用大胆而又前沿的想象,与科学碰撞出绚烂夺目的火花,带领读者在科学与幻想之间进行一场跨越星球的时空之旅。

2、“月球人”的故事

沙,黄沙。

黄昏,黄昏后。

我是寇里尔,

噩梦般的荒野无边无际,

陪伴我的,只有无边的荒野与寒冷。

比身上还寒的,是内心的冷。

母星已经在冰封期挣扎很久了,

很快,南北冰盖就会连接在一起,

这时候,各个国家的人不是想着联手逃离母星,

反而是为资源而征战不休。

最后整个星球成为了移动的碉堡和导弹群,

我们的国家赛里奥斯与兰比亚之间不死不休。

只是可怜了我们这些基层的士兵了,

为了到达戈尔达,

我们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

冷漠的漫天繁星下,

只剩下了我寇里尔与同伴查理,

查理已经筋疲力尽,

只希望他能在崖壁中坚持再坚持。

我的身上已经不堪重负。

但,这不就是人生吗?

天地本无情,何况是在这种战火连天的星际之外。

若见有情,天已荒,地已老。

人活一世,许多事情,是不得不做的,

区别在于有没有意义。

为赛里奥斯能够顺利完成宇宙逃亡,

征战不休,

这就是我,寇里尔的宿命。

3、给人以惊喜的英国科幻作品

《星之继承者》的作者詹姆斯·P·霍根是英国著名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长期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

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是近现代科学的发源地之一,具备产生优秀科幻作品的土壤。小时候看过的《格列佛游记》,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作是科幻作品之一,飞岛国故事里面的“勒皮它”飞岛,俨然是磁悬浮动力的一个预言。

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的《佛兰肯斯坦》,也是在英国诞生的。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1984》,《美丽新世界》,作者同样是来自于英国,在这两部反乌托邦作品中,也充斥着克隆技术、天眼系统、复制技术等等即使在现代也是热议的话题。

前几年在网友中反响非常不错的《黑镜》系列剧,更是描绘了被科技扭曲的世界里,作为个体的人类在飞速发展的技术中所得到的便利与麻烦。科技是把双刃剑,既要利用好,也要防止科技的反噬。

在《星之继承者》的一开始,就创建了一个乌托邦的社会。

“全球物质财富极大丰富,高科技深入普通人的生活,出生率显著下降,自二十世纪遗留下来的、由意识形态和种族差异引起的紧张局面也不复存在。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种族、国家、宗教和信仰交织融汇,不分彼此,形成了一个和谐一体的全球化社会,国家之间的猜忌和争斗逐渐平息……世界大同成为大势所趋,核子炸弹的出现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而已。最后,在各国的一致同意下,地球终于实现了去军事化。”

这种乌托邦社会,听起来不要太熟悉,或许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曾经存在的那种理想社会。

“联合国太阳系探索计划”是举全球之力形成的一个联合国太空军团,作为新一代先锋开拓者探索遍了太阳系的各个角落。这种大规模联合的团体同心协力,与月球背面发现的“查理”所在星球因为争夺资源所引发的两超级大国之间大规模的征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在研究月球人的过程中,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科学领域百家争鸣,却并没有学术权威打压后辈的现象,没有让不同意见噤声的行为。这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当今的科学界,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或许,这个乌托邦社会的产生,就寄托着詹姆斯·P·霍根的一种美好的愿望。不过,在将近五十年后,他的这个理想依然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

4、硬核科幻的魅力

詹姆斯·P·霍根的作品中,有着大量对于未来技术的描写,可谓是相当前沿,“三束放大观测器”、“无人旅行飞行器”、“月球火星试验基地”、“深空探索计划”等,这些技术哪怕是在当今来看,都是极为先进的技术,大部分还都无法实现,作者能够在1977年提出这些科技理念来,足可见其科学素养之深,幻想能力之强。

硬核的科幻概念来源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阿波罗计划美国从1961年开始实施,火星探测计划苏美分别从1960年和1964年开始进行,这些或许都是霍根科幻思想的来源。

即使读者们明白以现在的技术,要想实现宇宙探索还是一个梦想,关于月球的起源,关于太阳系内行星的演变,这些都是一种推演与假说而已,但是不得不说詹姆斯·P·霍根的作品是在是太硬核了,将所有的科幻假设细节都描述的相当清楚,让读者有一种印象,恍然之间这都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技术。

一端是冷冰冰的科学技术,一端是漂浮不定的美妙幻觉,《星之继承者》的硬核书写,让其自身蒙上了一层真实与虚幻的面纱,在这个神秘的面纱下,是整个太阳系,是人类,是社会。

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未来,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也正是这种关乎自身命运的抉择与讨论,读者陷在已经形成的“真实”认知与书中构建的“虚构”存在中难以自拔。

5冷静客观而又充满遐想空间的科学幻想

在近些年读到的科幻小说中,除了对科学的展望外,有许多作品其实是将科学问题作为外壳,而将自己对现实的思索作为内核。把作者对于社会问题、对于文明发展、对于民族国家的进程,通过一种虚拟的写作,重新进行审视,重新进行探讨。

与这些作品相比,《星之继承者》则显得是更为纯粹的科幻小说,重点还是在于对科学技术的描述,以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记叙方式,将太空探索年代人们对于科学的认知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在这种冷静叙事的过程中,随着人们对“查理”他们社会了解得越多,当时社会的残酷性表现得也是越明显,尤其是这段查理日记的记叙:

“大约三分之二的面积被大片棕色和灰色的云层覆盖,海岸线的轮廓只露出了几处。可是,在邻近赤道北面有一个奇怪的红点,正在慢慢变大。还有黑色从红点里向外涌,每个小时都在不停扩散。寇里尔估计那是整个城市着火了,可是我们透过那么厚的云层也能看见,这场火该有多大啊?整整一天,我们看着慧神星转动,这个红点也随着它在天际划过。”

通过当事人的日记,其他人以旁观者的身份体验到数万年前战争的残酷,体会到物质-反物质湮灭武器的巨大威力,不由得心中产生一股凉意。

越是客观的描述,越是冷静的笔触,给读者的留白空间更大。虽然作者并没有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某种思索,但是在读到这部作品的时候,读者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如果人类不对自己的欲望加以控制,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克制,那么月球人的未来会不会就是我们的未来呢?

6、人类的太空宣言

“这亿万星宿已经交由我们来继承。……宇宙中能够阻止我们的力量——绝不存在!”

丹切克这句充满霸气的话,成为整本书的一个总结,也是人类对于太阳系乃至是宇宙的一个宣言。

登月的嫦娥五号探测器;

登录火星的毅力号火星车;

飞往火星途中的天问一号……

人们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从未停歇。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