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U一点·料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U一点·料读后感锦集

2021-05-06 00:52: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U一点·料读后感锦集

  《U一点·料》是一本由阿里巴巴集团 1688用户体验设计部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2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U一点·料》精选点评:

  ●对于设计工作(从前期接到需求到执行到跟踪还有一些日常综合),如何判断自身输出的设计价值,以及输出怎样的设计,具有非常大的参考性

  ●不错,提供不少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法。但是由于要兼容UED的各个方面:交互、动效、视觉、营销、品牌各方面的设计,甚至团队建设和人事管理,所以内容有些零散,文章质量也参差不齐,适合有偏重的阅读。难以成为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但还是很有收获,赞一个。

  ●像是杂文合集,其中一些篇章些的还不错。鉴于本书的价格和书里的太多废话,3星不能再多了。

  ●一直在寻找脱离空泛的理论和工业设计实例的互联网交互设计书籍,本书完美的贴合了我的诉求,作者结合互联网设计的案例,将交互设计的经验和方法娓娓道来,强烈推荐交互设计师阅读

  ●不错,良心作品。

  ●在地铁里读完,比起十几二十年前的设计书少点沉淀多点新态势。

  ●扫了几个文末提供的二维码,提示原文被删除

  ●三点五颗星

  ●还是博客集,有写的很诚恳的,也有写的水的,有点虎头蛇尾,整体还不错。

  ●比较好且成体系的“术”的作品,还是有很多点的。

  《U一点·料》读后感(一):感谢分享

  书中有许多真知灼见的观点,感觉挺受益的。

  写书实乃耗心血之事,感谢阿里设计师们的分享。

  《U一点·料》读后感(二):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华

  阿里是国内最早开始重视用户体验的公司,阿里1688UED部门则是阿里最早成立的用户体验部门,积累深厚。

  书中的每一位专家分享的观点、技巧和方法都是经验之谈,值得阅读和借鉴。每一篇文章都写得很用心,体现了阿里人认真严谨的精神。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全彩印刷,用纸和印刷工艺都很赞,值得收藏。

  《U一点·料》读后感(三):关于“五导家”的几点想法

  今天又把“五导家”这部分认真看了一遍,这应该是第三遍了。

  这也是我看过的大公司设计或者产品团队写的比较好的一本书了。

  对“五导家”的推论很详实,有理有据,逐步深入,对于商业设计的认知也很深刻。设计和商业的平衡,理应是每一个设计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东西,如何通过设计为商业赋能,是未来值得一直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第三次琢磨“五导家”,相比前两次,有了不同的认识。有两处小疑惑,或者说是自己的理解。

  第一点:作为设计师岗位目标的设计目标只是业务目标的一部分,而完整的业务目标需要通过洞见用户诉求推导得出,但业务目标本身是需要和业务方达成共识的,因此“五导家”的前两步“明确业务诉求”和“洞见用户诉求”应是一个开放的多团队配合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师本身或设计团队内部。

  我自己前面两次读的时候,思维就被局限住了,仅仅把“五导家”作为一个设计师思考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内循环过程。

  第二点:“五导家”的第四步“设定衡量设计目标的数据指标”,这一步在我看来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书中介绍的设定数据指标的VSM方法,其中信号(signal)的产生基于价值(value)的实现,从而推导出数据指标(metric)。但是价值的实现在很多场景下需要到产品上线以后才会发生,这个前提如果不成立,则数据指标很难确定。所以这个推论本身在我看来是存在矛盾的。

  不可否认的是“设计是可以衡量的”这种思路是很棒的,在具体实践中,对于一些常规的场景,可以通过自身经验和行业共识预设一些数据指标,待产品上线后再对预设的数据指标进行反推检验;对于一些很新颖少见的场景,也可以通过用户场景分解或其它方法进行假设,产品上线后通过观察数据进行验证比对,证实或证伪。(因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实际经验,这个问题也只能留待自己日后的验证)。

  上面是第三次读书的一点思考,相信随着继续阅读又会有新的想法,先记录之。

  对于自身专业和价值的思考,真的是一个需要时常进行的大事。

  《U一点·料》读后感(四):经验之谈

  U一点·料 都是些经验之谈,也梳理了很多框架。还是不错的。设计,不仅仅是审美、业务,还有经验,这是很重要的。

  当然,这些经验有时效性、有业务的限制性,可能并不再适合现有的产品形态以及设计趋势,但很宝贵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作者的很多思考,可以供我们学习其中的思考方式,以及总结自己的设计方法。U一点·料7.9阿里巴巴集团 1688用户体验设计部 / 2015 / 机械工业出版社

  《U一点·料》读后感(五):思维改变

  五导家-----设计师的Think-flow

  本书提供了一种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一种工作方式,同时也提供给分析师一个分析问题的思维,对个人今后数据分析和产品设计在思维上很大大大的帮助,收益颇深。甚为感谢!

  关于五导家的框架,个人就重点简要描述如下:

  1、 五导家的定义

  五导家是一种关于设计工作思考过程的方法论,包含一个以目标用户为源头的五步骤思考路径,以及相关的方法和原则。

  2、五导家的作用和价值

  五导家的初衷即是希望团队里的设计师能借由基本思考过程的不断成熟而变得更加专业而强大。

  3、五导家的底层设计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要谈设计的方法论,必先明确设计观。书中提到对于设计团队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所处环境中我们的使命和任务是什么。1688UED的负责人汪方进对设计师团队的使命和任务做了定义如下:在公司中作为职能部门的UED团队,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辨业务,通过服务内部客户进而服务我们的最终用户,用设计专业帮助业务成功,与业务一起成长。

  4、设计目标

  用户体验目标并不能等同于设计目标,只代言用户并不是设计师的价值,设计师面临的是更负责的情况,需要考虑更多要素,做更多的事情。

  5、五导家步骤说明

  第一步:明确业务诉求

  完整而明确的业务诉求划分为了四个部分:

  1) 精准定位的目标用户(市场划分)、

  2) 主张为目标用户带来的核心价值(对目标用户的实用意义)、

  3) 价值的变现方式(收入模型)、

  4) 价值的实现策略(主要落地办法)。

  第二步:洞见用户诉求

  洞察用户诉求包括三部分内容:

  1) 场景故事(目标用户的特征、情境、任务、诉求、行为、说法、结果等);

  2) 用户当前的主导诉求;

  3) 用户的潜在诉求。

  第三步:定义业务目标,聚焦设计目标

  完整的目标用户价值、完整的价值实现策略、完整的价值变现方式。

  这三方面可以概括为:业务目标={用【某策略】给目标用户带来【某价值】,以实现【某变现方式】}。

  第四步:设定衡量设计目标的数据指标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可衡量的。遵循“VSM”的推导思路,所谓VSM是指从Value到Signal再到Metric,具体含义为,一旦设计目标中的设计价值得以实现,就一定会有相应的现象发生或信号出现,而有了现象或信号,根据上面的理念,我们就应该能够找到可以表述和衡量它们的数据指标(Metric),并以此反映设计价值的变化。这个VSM推导思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Google在其HEART模型的介绍文档中。

  数据指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原则:多数据指标衡量。由V到S的推导要多维度(一个价值实现对应多个维度的现象或信号,如某页面导购价值的增加可以从当前页面转化、黏度、留存、满意度、最终成交等多个维度进行现象和信号的推导),由S到M的推导也要多角度(一个维度的现象可以分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如当前页面转化维度下可以区分PV转化率/UV转化率、新用户转化率、老用户转化率、短期转化率、长期转化率等)。

  第五步:根据设计目标构建设计方案

  KS是指从Strategy到Key factor 再到Solution,具体含义为,设计目标中的设计策略是构建设计方案的源头,明确设计策略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挖掘决定策略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之后再由关键因素衍生出最终的设计方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