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会痛,才会长大》读后感100字
《心会痛,才会长大》是一本由张智澜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会痛,才会长大》读后感(一):心会痛,才算长大
曾经的我,不知心痛;
青春成长,开始感觉心痛。
但在父母和长辈眼中,我依然没有长大。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
当心痛不仅是为自己,也会为他人:
无论是为近在咫尺、朝夕相处的父母亲友;
还是为远在天涯、素昧平生的无助孤儿。
心会痛,我才长大;
心会痛,我们才算长大。
很文艺的一首诗,带着青春成长的淡淡忧伤,这是我在《心会痛,才算长大》书里看到的。
《心会痛,才会长大》读后感(二):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爱给予的人必然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回报。 你给别人的爱越多,得到别人的爱就越多。
很感恩《心会痛,才算长大》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和故事,不管是救人的爱心人士,还是被救的孤儿及其监护人,他们是善良的,正因为其善良,所以大病的孤儿及家庭能够得到社会的帮助,所以智澜和她的团队能收获感恩,所以即使不留姓名的爱心人士也被孤儿及基金所挂念。
看完这本书,有一种心灵被净化的感觉,也深刻领悟到“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句话的深邃。所以,我特别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他可以让你的心灵变得更加“干净”。
《心会痛,才会长大》读后感(三):公益很多种,人人皆可为
看完《心会痛,才算长大》这本书,我不得不对作者智澜和她的团队竖起大拇指。几个年轻的女子就能为全国孤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我又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但是细细一想,公益其实有很多种,不一定只有专业的公益人才能做公益,公益,人人可为。
捡起地上的碎纸屑是公益,给路边流浪歌手一个微笑是公益,搀扶老奶奶过马路是公益,地铁上给孕妇让座是公益,为病危的老人提供临终关怀也是公益……
公益不分大小,只要你做了,别人感到温暖了,你就是公益人,这本书让我学会心痛,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善。最后只想用一句很大众的话来表示此刻内心的心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心会痛,才会长大》读后感(四):名家推荐
看到书的介绍说有卢新华、王振耀两位老师联袂作序推荐的时候,不止一次在想,究竟作者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同时得到这两个人的青睐呢?卢新华,知名作家,其小说《伤痕》引起文坛轰动;王振耀,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两个不同身份,却同时肯定这本书、这个人。
为了一探究竟,读了这本书。读完之后却发现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个问题。
作者本身是一名高智商才女,一开始却偏执、自我,但是三年的工作却让她练就一颗悲悯之心,这无疑会得到卢老师的青睐。而正是这样一个娇公主,在接触公益之后,屡屡范二,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破茧成蝶,这应该让注重公益的王老师看到了新一代青年公益的希望吧。所以可想而知,这本书值得他们作序推荐,智澜和她的团队,也是值得他们支持的。
《心会痛,才会长大》读后感(五):高处不胜寒
时下超级流行的男神、女神一词让很多人拜倒,为了成为众人眼中的男神、女神,很多人都选择高冷范,可殊不知,在拥有高颜值的条件下,女神又多了新的界定:有爱心、接地气,如果是高智商学霸,那就更好啦。而我认为,《心会痛,才算长大》一书的作者,就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女神。
从书中看到作者照片,虽然不够惊艳四座,但独有的书香气息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书中描述的她与大病孤儿、孤儿监护人等的沟通交流让人感觉她极具耐心,“独留拉萨”更加彰显她的胆气与魄力,从糊涂萌神到专业公益人的蜕变,又给她加了一份踏实感,更完美的是,她是才女,高教育背景还这么接地气,怎么可能不被大家喜欢呢?
所以说,还在端着的姑娘少年们,高处不胜寒,还是回到陆地上,跟人家大作家智澜好好学学吧。
《心会痛,才会长大》读后感(六):不忘初心,不失本真
说来也巧,我在朋友圈看到的:“说出你的心痛瞬间”,好奇心让我点了进去,可却意外收获了《心会痛,才算长大》这本书。
我喜欢里边“艾草、小晴、娜娜”他们每一个孤儿的故事,她们坚强的一直让我感动,更喜欢呆萌可爱、坚持自我、充满爱心的作者智澜,但最爱的还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她的团队。在看的时候我就想,到底是什么让她们如此坚持?看完了就知道,是一颗颗不忘初心、不失本真的公益心。
电影桥段里,总会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对一个迷茫的少年说:“你还记得当初你做这件事的初衷是什么吗?”然后少年恍然大悟,重拾生活的美好。其实不管是生活、工作、感情,我们都应该像作者智澜和她的团队学习,学习她们不忘初心、坚持奉献的精神。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未来的路走的漂亮。
爱智澜,爱“孤儿保障大行动”,爱公益。
《心会痛,才会长大》读后感(七):公益不只是看见担当,更要主动保障
随着国家对社会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入公益慈善事业,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可是,我不了解在这群人里又有多少人是本着纯粹的公益精神来服务社会的?但是,看完《心会痛,才算长大》这本书,文章中真实的孤儿故事很让我感动,我认为作者所在的“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团队,是在真正地践行纯公益理念服务孤贫儿童。
为大病孤儿捐钱是公益,但它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也许在募捐的过程中,这个孩子因没有及时抢救离开了呢?
我想作者所在的团队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想到为孤儿免费赠送大病公益保险,变事后被动救助,为事前主动保障;变临时应急救助,为长期系统保障,变集中大额救助,为广泛小额资助,为孤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所以说:公益,不只是看见担当,更要主动保障。
《心会痛,才会长大》读后感(八):相亲相爱一家人
很喜欢《心会痛,才算长大》这本书,也很喜欢作者的性格,以及她们团队的氛围,大家相亲相爱,就像一家人。就像作者书中说的,团队成员有前麦肯锡全球副董事胡老师、加拿大留学归国硕士刘冉、智澜的师傅“吾会捐”、 “MECE” 不离口的薇薇、“女汉子”式的漂亮满族格格关舟、踏实稳重的万恋和直愣愣随时闯祸的作者本人。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大学宿舍也是这样:高冷女汉子旺旺、稳重熟女黑黑、青春活泼的皮皮,and着实接地气的胖胖,四个人,四种性格,在其它宿舍看来,我们四个简直就是奇葩组合,这样的四个人住在一块不打起来才怪。可是让她们失望了,四年如一日,每天大家一起吃饭、一起上课,没有女生之间的小心眼,虽发生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也终归被一分钟化解。大家互相照顾,就像一家人。
所以我想说的是,人与人彼此的交往,有爱很重要,而《心会痛,才算长大》这本书会让你学会怎么去“爱”一个人。
《心会痛,才会长大》读后感(九):我也可以是“张智澜”
超爱《心会痛,才算长大》,点燃我的希望。
曾经很喜欢杜拉拉,她是我的偶像,我梦想能像拉拉姐一样,变成职场达人。无奈自己天生犯二、神经大条,被朋友笑话,于是自嘲为井,横竖都是二。朋友说,杜拉拉是被塑造出来的,不会出现在现实世界中,并且你那么二,怎么可能会成为职场达人。对此,我开始自卑。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希望的小火苗又燃起来了,因为我发现,一直以来我止步不前的原因就在于我方法不对,遇到问题就退缩,其实不是不会解决,或许是懒得解决,《心会痛,才算长大》讲了很多作者受挫但坚持努力的故事,也讲了很多“80/20、电梯实验、七步成诗法”等工作方法,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我想只要肯努力,遇事多思考,我也会破茧成蝶的。
这是一本很实用的书,绝对不会放在家里成为摆设的。说起来羞羞哒,现在我好像已经不喜欢杜拉拉了,作者智澜才是我的偶像啊。智澜老师,以后我会向你看齐,努力工作的。
《心会痛,才会长大》读后感(十):一个老奶奶的故事
“冷风迎面吹来,老严抿了抿皲裂的嘴唇。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无助感席卷着他的喉咙,他艰难地翕动着嘴唇,乡亲,乡亲们,俺是咱们村的老严。俺侄子小松,得了大病,需要很多钱。小松,小松就像俺自己的孩子一样。请大家借给俺钱,俺一定还……”
看到这段话,不知道大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反正我很感动。曾经去过贵州的大山里,亲眼见过他们的生活条件,记得那里全部都是木头房子,看到一个用石头堆得房子,就觉得肯定是一个大户人家,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肩上挑着两桶水往山上走,当时我已经下山了,可还是累得气喘吁吁,看到老奶奶,我却不知心痛地笑着对旁边的朋友说:老奶奶的身体真好!
但是现在,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他们不是身体好,而是迫于生活的无奈,如果家里有富裕的劳动力,相信怎么也不可能让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去做这件事吧。我开始心疼那位老奶奶了,也对自己说的那句话,对她抱有深深的歉意。虽然没有嘲笑,但是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拉着朋友一起帮老奶奶把水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