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读后感摘抄

2021-05-14 03:13: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读后感摘抄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是一本由刘建华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读后感(一):孔子的尼山圣境

  国人乃至世界都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五千多年。在孔子之前不乏名人志士,尧、舜、禹作为帝王自不必说,作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的周公也没有孔子那么大的影响力,为何只有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也许在这本书中可以找到答案,书名《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孔子的学说是二十六堂课就能概括的吗? 《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当然不是三言两语便可概括,但是最主要的思想却可从此书窥得。

  纵观全书,作者将这十三经中的理想社会图景,一幅幅地描绘出来,连接成一副长卷般的连环画,呈现到我们的眼前。让我们不自觉地就沉浸在古代的文化长廊中,尽情的吮吸前人的思想精华。看到目录,我们不难发现全书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解读孔子的思想。从司马迁笔下的”黄帝”到周公到孔子到孟子到“十三经”到董仲舒,以时间的脉络来看更能让人思路明朗。

  通读下来,不难发现孔子的思想是建设我们现代道德的精神资源;孔子思想为现代人提供了人生的智慧;孔子的精神为我们现代人的人生设计,树立了标杆。

  在这本书中,可以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以《论语》中“仁者爱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言论可以看出,“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所以,“仁政”成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模式,为政以德,取信于民,勤政爱民,节用恤民,与民共忧,等等,都可以说是施行仁政的最基本的要求;“礼”的中心含义不仅包括“礼品”、“礼仪”等内容,而且更广泛地指一整套维系国家、社会正常秩序的礼法制度及其观念。

  时至今天,展望中国,人们对孔子思想的重视随处可见: 中国政府在治理国家的方略中,提倡公正,所谓“政者,正也”;同时,重视仁义,提倡在保持法制精神的前提下,“以德治国”。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的主张中,最终的落点是“群众的利益”。在此方针指导下,目前,各级各地政府都把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当成了自己的施政纲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应该说,至今为止,人们也许只体会到了其中一部分的真谛。时光茌苒,在未来的时间里,人们对此将体会更深。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读后感(二):追寻儒家文化的朝圣之路

  以孔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文化在我国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世人皆知的。而尼山作为孔子的诞生地,是先哲孔子精神的外在物化象征。当我们看到尼山,不禁会想到孔子,想到贯穿中国千年的儒学。在《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这本书中,作者借尼山之名,向读者讲述儒家思想的精髓与发展,带我们重回那诗书礼乐的时代。

  本书最大的特色是于每章引言前的古体字分析起,主要是小篆,兼有甲骨文、金文。这个字是一章内容所要阐述的核心思想,从对字的意义的分析中,我们也能看出我国古人的理想追求,仅举几例:立——顶天立地做人;国——持戈守卫疆域;法——能断是非曲直。我们现在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基本形成,后世为维护统治,不断对其理论进行与时代相结合的发展,以适应不同社会统治的需要。

  汉字是表意文字,与拉丁表音文字不同,从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即使不知道它念什么,也能大致猜出其意义。“明”字流传至今仍是日在左,月在右,日月交相辉映,不就是光明吗?“孝”字“子在下,老在上,就像是儿子背着父亲”(见本书178页),其含义不言自明。汉字本身承载的文化内涵,在几千年的演变中静静地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中流淌。

  从接受义务教育时我们就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孔子之后,儒学被发扬光大,“仁”和“礼”也被延伸出更多的内涵。这些在这本书中,作者均有所涉猎。孔子重视教育,为宣传自己的思想不遗余力,因而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这一成语。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为劝说统治者们相信自己的主张,也是尽心尽力。孔子是最成功的,他的儒家学派影响中国几千年,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多方面给予指导,实乃人生大赢家。

  众所周知,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即使放到今天也是很适用的。作者在书中对此也有专门的章节表述,强调古代教育对孝道的重视。随着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提儒家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呢?

  齐鲁大地今天仍是我国教育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可能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息息相关。重访尼山,探索儒家思想的精髓,追寻圣人先哲的思想之路,是这本书引导我们要了解的。儒学被太多的学者研究过太多次,因而这本书的观点也没有多少新颖之处,这是个小小的遗憾。但通过这二十六堂国学课,我们也能对儒学有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有所收获。国学朝圣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后辈非上下求索而不能得。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读后感(三):孔子学说的二十六扇窗户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曾有一期谈论“孔子热”。梁文道说,《三联生活周刊》拿孔子作了封面文章,将解读《论语》的历史分成“俗讲”和“学术讲法”两部分。梁文道不以为然,他认为所谓的学术讲法跟民间讲法在古代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根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界”概念。我很赞同梁文道的意见。

  伴随“孔子热”,于丹带着《论语》上了百家讲坛,李零的《丧家狗》引来争议无数,从精英学者到草根民众,对孔子学说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管颂扬还是批判孔子,不可否认的是,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孔子不能不学,怎么学?何必分成“俗讲”和“学术讲法”,雅俗共赏、深入浅出,岂不更好?最近,文化学者刘建华的《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做到了。

  尼山,是孔子的出生地;尼山书院,自然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研究地。二十六堂国学课,则是刘建华用来建构他的孔子学说的骨架。二十六堂,每一堂,刘建华以精心选取的几个小篆汉字作为切入点,比如第一堂,他简要分析“圣、聖、黄、帝”四个字的笔划构成之后,从司马迁的“黄帝”说起,由此展开中国古代对“圣人”的看法。刘建华纵横历史、穿越各朝,通过对诸多文本和传说故事的分析,指出被历代“司马迁”们乐此不疲地讲述的黄帝,与其说是“黄帝的历史”,不如说是“关于黄帝的历史”更为准确。这一堂课,作为全书的总领,其实也阐明了,我们所学得的孔子的学说,或许也是“关于孔子的学说”吧,这应是刘建华未竟之言,作如是观,我们对孔子之学会更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这种写法同时表明,刘建华的讲述并不局限于儒家文本,他的视野开阔、笔致潇洒,使全书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刘建华的意图决不是复述和注解孔子,而是用二十六堂国学课的方式,打开孔子之学的二十六扇窗户,让现代的空气涤荡儒学的封建意识,让孔子的话语获得新的生命力。包括儒学在内的“国学热”的兴起,真正关注的不是过去,而是当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出了一些问题,我们意识到这些问题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一定时期内过于激进、割裂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所造成的,因此我们渴望从过去中寻找答案,重新搭建传统和现代的桥梁。

  很多人说要“复苏国学”,就必须提倡读经。问题是,要读的是什么经呢?刘建华给出了“十三经”。传统经学其实是一部争论史,其中有太多纠结。日伪时期满洲国的建立,就曾以《春秋》中的“王道”为依据,因此我们今天读经不能读成书呆子,要明白其中的微言大义。“礼仁”是孔学的核心,也是近代以来孔学屡遭抨击的问题。刘建华在书中花了很多堂课阐析“礼”和“仁”,说明“不学礼,无以立”和“教化礼治而施仁政”的道理,正如美学家李泽厚评述孔子时曾说过的:“外在为礼(人文),内在为仁(人性)。”在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时代里,孔子并不是简单地企图回复过去,而是追求在仁的基础上重建礼乐传统。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相当特殊。他在很长时期被拥戴为“圣人”,近百年间又几度被粗暴地拉下“圣人”之座,拂去历史的尘埃,消除意识形态的影响,如《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的这一类书籍,是对孔子学说的深度解构和通俗解读。解构不是破坏、毁灭,而是用于解放;通俗也不是追随和谄媚“世俗化”。这是儒学普及的有效途径。

  近些年来,各类孔子学院纷纷建立,逐渐把孔子的符号带往世界各地。儒学重新进入了现代教育体制,让孔子从政治需求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让其更多地作为文化本身在现代得以传承,同时儒学在面对当今世界,当下的社会现实处境时,必须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态度。此书列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50种重点选题,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亦可见此书的重要性。尼山学院的二十六堂课,不仅是国学课,更是如何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大课题。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读后感(四):初窥浩瀚国学中的礼乐文明

  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从《论语》《三字经》《大学》《道德经》等等国学瑰宝再次大量的涌入了大众的阅读书单,而有关国学的电视讲堂也越来越多进入大家的视线。学生时代的几篇古文、几首古诗,给了我们最初幻想和对古代文学最简单的认知,渐渐大了,对国学的好奇和求知欲也愈来愈强烈,然而泱泱五千年的大国历史里,浩瀚的国学知识,总让我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找来《论语》,对照着翻译,翻翻一些学者的通俗讲解,也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依旧是懵懵懂懂。而这本《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带我走进了传承千年的儒家世界,深入浅出的讲解,系统的梳理,将“十三经”中的理想社会图景展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全书从“十三经”的元典中提取了二十六个最重要的主题词,用二十六个篇章解剖中华传统精神文化基因。作者从基本的字,到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勾勒出了几千年前的社会图景。从最初“十三经”元典的形成,到其核心的价值观的讲解,虽然简短,也许不足以慨括出儒家经典的全貌,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习,而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好似都在这儒家经典核心的礼乐文明中,找到一个大致的方向。

  作者从司马迁的“黄帝”说起,引出了圣人之所以为称圣的根本,也为孔子文化现象至今不衰甚至越来越神圣化找到了合理的解释。随后作者用“宫”“明堂”“周公梦”这些切入点,讲述孔子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如书中说话:“中国出现两次思想文化的‘集大成’,第一次是春秋末期,以孔子为名义的集大成,第二次是战国末期,以荀子为代表的集大成。”而这两次集大成在历史长河中一明一暗源远流长。

  在了解了源头,作者带我们探寻起孔子文化的核心——礼乐文明。我承认,学识浅薄的我,真的对礼乐文明没什么概念,对于礼,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说到礼仪之邦的大中华,我们有着隐隐的骄傲。而礼的根本核心到底是什么,我想是很少有人思考的。于是作者带着我们开始一点点的学习“礼”这一字所代表的含义。“在古人心目中,人命关天,而礼关乎天,礼因此是关乎人命和人的命运的天大的事情。”由此可见礼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而由礼而开始的祭祀活动,最初的最初也在教人不忘本心。

  对于乐,我只知其实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却不知其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在孔子文化中“说礼,也是在说乐;说乐,就是在说礼”。成为一个大人、君子、圣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东西,除了礼就是乐,礼乐是无法分离的,这一点真是出乎我的预料。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礼乐文明”,在儒家经典中所代表的意义却是广阔的,书中作者列举了几种古代重要的“礼”的起源、流程及内涵,虽然繁琐,但其反应的都是些做人的基本要求,一些理想社会应该遵循的秩序和规范。有些东西虽然久远,但时至今日,仍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如书中关于”学养“即养老这一问题的阐释中,古人对于养老问题的规定和做法,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想这也是国学经典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吧。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简单却不浅薄,用简短的二十六个篇章,带领我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初窥了儒家经典文化核心的礼乐文明。追求礼乐文明,除了追求一种理想的社会图景,也是在追求一种不忘初心、克己复礼的为人之道。作为今天的我们,太过浮躁的生活下,这本书带给我们的,除了基本的国学知识外,最简单的作用就是教会我们如何修身,如何做人。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读后感(五):【书评人俱乐部】儒: 从花木兰的“归来见天子”说起

  单看该书介绍中的话,还以为尼山书院是孔子建立的呢!结果到网上一搜,合着这个昔年曾云集了莘莘学子的尼山书院,也只是建在尼山而已,若说是真的和孔子有什么干系,不过是有些牵强附会罢了。

  尼山原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称为尼山。 一代圣人孔子诞生在这里。位于曲阜市城东南30公里。山上的尼山书院是元朝至元二年(1336年),中书左丞王懋德奏请建立的。几经败落,数次重修重建。

  毕竟又不是杜甫草堂那样的建筑,就连由后人依样画葫芦再建起来的杜甫草堂都假着呢,就说一个元朝人建起来的尼山书院是“孔子的精神象征”,给人感觉这物什和孔子他老人家的关系有多近似的,也没觉着说得太大了吗?

  最近不巧看了两集港台版《花木兰》的电视剧,深感刺激,为了洗眼睛又随手拿本《乐府诗集》,正翻到了那首《木兰诗》。作为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后人考据原型有两种可能,一是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二是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

  琢磨了一下,之所以会选这两个时间段,不独是时间对得上,更重要的还是也唯有在那种礼崩乐坏的时候,才可能出现花木兰这样的女孩吧。花木兰所做成的事,是重重封建礼制压迫下所洗脑的女性所不能的。所以,花木兰之前无花木兰,花木兰之后更无花木兰了。

  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强健刚劲的女性母体,软弱卑微的女性是无法养育出更多优秀的后代的。可无论事民族还是国家,如果没有了人,没有了后来的继任者,还有什么未来可言呢?反正,历史上那些个“儒家治国”的国家,全都死得很惨。单看西夏国的下场就知道了。

  当然,也有人会拿“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事儿。说什么儒家的精神开始是好的,还是进取的;只是后来腐朽了,退化了。但现实是,保守封闭退化的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的子民依旧很有攻击性——就算是保守封闭退化了的兵家法家,天然的性质所限,再怎的也不会陷入咬文嚼字死抠字眼的泥潭吧?

  坦白讲,我一直对儒家是没多少好感的,尤为不喜那些强调“亲亲尊尊”的阶级性论调。相信天性散漫的年轻人很少会有天然对这种东西有好感的。“天下大同”的理想是好的,但是想的是挺好,可怎么才能达到天下大同的目的呢?在那些儒生们看来,就是一个“尊礼制”,若是人人都能遵循儒家编出来的那套礼法纲常,不逾矩,随分从时,自然就天下大同了。

  你觉着这现实吗?反正我是觉得不现实的,大抵现在但凡是有点思考能力的成人都会感觉荒谬吧,然而,古代人迷信这种想法的还大有人在呢。王安石就是因为信了这套,过分的信赖那些大宋地方官员的道德情操,以至于变法残民累己,甚至造成了整个朝廷严重的党政。大宋之灭亡未尝全赖于此,但也未尝和此无关。

  只能说,纵观古今就从无有哪家学派是有野心如儒家或儒家的人一般,能想着“罢黜百家”独尊某术的。可儒家的那些个封建礼制所冀求的“天下大同”,根本是和墨家所主张的“兼爱非攻”一样的只是某些个人会认为的理想状态。说白了,哪怕墨家盛产游侠,但依旧比不过那些儒生的上下两张嘴皮子。

  一直感觉,儒家还不如和道教、佛教一样,干脆也弄个儒教出来得了。反正这三者“佛道儒三家”从来都是并称在一起的。就连儒家那些人不动辄也自称是什么“吾辈名教中人”吗?可见,儒家在它的信奉者来看,根本就是和宗教一样的。

  这玩意儿和西方的“拜上帝教”一般,都有着强烈的唯一性质,和大统一精神。正是这种‘独’,造就了它强烈的排他性。私以为,正是这种精神上的控制与桎梏,比起其他单纯学术派别的诸子百家,儒家才会有着如此显著的宗教性质。

  和偏向实用性的兵、医、农等诸家不同,私以为儒家更适合去当幼儿启蒙的老师。作为道德范畴,几千年下来,儒家已然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国人再撕剥不开了。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我们从小就是在不知不觉间受着儒家思想的熏陶长大的。

  至于本书,26篇26堂国学课,每篇开始给出了一个关键字,并几个与该字相关联或干脆就是从该字延伸出来的字,这些字的小篆或者是甲骨文的图样。颇类说文解字。书的装帧制作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之所以能有这么个定价出来,大概是不想让作者的稿费摊薄出版社的利润吧?

  《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读后感(六):境界入怀 ——评刘建华先生新作《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

  何谓中国?我们基于何种认同得以在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对于现代中国而言,这个问题似乎处于被悬置的状态。社会的同质化逐渐瓦解了国家群体性的自我认同,理性文化逐渐趋于被放逐的状态,因为究于根本,国家仅是一种历史构建的文化理解,是抽象的,甚至是虚拟的群体状态,也由此似乎并不构成我们对其产生强烈归依的基础。但是,尽管人在现世追逐中虚化自身理性,却没有一个中国人可以否认,其自身有一种独特的自我确信,这种确信来自足以压制纯粹资本的现代化价值的中国文化的内在境界。“境界”玄之又玄,却是我们能够找回认同、安身立命的出发点。那么,哪种价值秩序能够充当中国文化境界之载体呢?以游吟处世的学者刘建华先生将这一答案指向了尼山书院,指向了根源于此并对现代中国具有强烈召唤力的传统儒家。

  文化从来就不是遗世而独立的,它从产生伊始便与群体的生活建立了深刻的联系。显然,在中华这片土地上绵延千年的传统儒家文化,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生来便具有的精神文化基因。刘建华先生对这一基因进行深刻的解读剖析,从传统“十三经”元典中提取二十六个最重要的主题词,效法先哲,提炼出了二十六个专题,字字串联,引领现代中国人回归自身的精神文化脉络。在这程回归之旅中,我们以“圣”为名,实化历史见真理;居于“宫”中,育教祭祀习以礼;身处明“堂”,传承礼乐且使古制存留;寻周公“梦”,复归周礼而合天命;追溯根“源”,传承宗周以延续盛德;集大“成”,以孔孟之述建立文化自觉;诸“子”百家,修习道义而同归于孔子;修身养“性”,方能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习十三“经”,信而好古以认知自身;邦“国”天下,构建礼辨异而乐和同的大同世界;立命立“礼”,率性修道以正名;“乐”和同,习生民之道成均之教;移风易“俗”,教化礼治而施仁政;君子务“本”,立于天地而道生;圣人必神,而神圣者为“王”;“祭”祖尊神,由此神人同德,圣贤同心;礼主于“敬”,因敬而生人畜之分,诚与非诚,圣人与小人之别;以“孝”为本,始于父子伦理而推至于君臣邦国;以学为“养”,以“养”为教,此为君子教养;“尊”尊亲亲,以此处世;推行“宴”礼,寓教于乐而育乡风民俗;成人加“冠”,立人立命;躬耕井“田”,借耕藉以教化;穷通“释”菜,明教育而养君子;以“师”治众,习先王之道而谏王恶;邦教“化”人,以大学之道立言立德。这二十六个关键词,就如同中国传统文化古今通幽的路径中的脉络基因,彻底地融入当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中,将原本虚化的文化理念由虚变活,由死存生,作为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而言,回归重塑自身的文化基因,方能向源而生。

  本书与一般意义上刻板严肃的学术著作风格迥异,作者如日常闲谈一般娓娓道来,依托于传统的经典注疏,亲切散淡而不失学术理性,兼具学术与通俗;于理论剖析中贯穿着修身养性与立命载道的文化根基。从中华文明的源头黄帝周公发源,以历史的眼光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梳理,用简明晓畅的当今世界话语,深入浅出地廓清了众多微妙的抽象话题,使传统命题在现代读者心目中呈现出相对清晰的印象。跟随着刘建华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层层深入的解析,我们在其中重新发现了自身的主体性,在历史中寻找中式传统化的系统概念表达。面对历史原创的儒者文化,处于当下的我们更应该进行自我反省,在反省中成为自我,寻求自我的可能性。我们正生活在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与我们是血肉相连的,我们不能站在中国之外将其做为对象来阐释,而是站在它之中,对它的可能性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践行。

  一国有一国之文明。区别于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所强调的理性思辨,中国的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立足点则是对现存生命的关怀和安顿,对现实秩序的理想化追寻,对生命本体的理解体现于对以吾之仁义大化天下姿态和理想的追逐,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体都没有被抛却在外。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但追根溯源却有一个共同的命脉。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不仅仅在于成为人,更在于立命载道成其命。一个历史性的邦国,其精神演变需要生存在其中的个体融入其中,在强大的内在召唤力之下要求当下的中国人成为它价值的承担者,声音的传达者,而这本书则完成了传达召唤的基本使命,在其中我们找寻自己的文化基因,完成向源而生。

  安身立命仅仅依靠物质是不能实现的。而二十六堂开设在中国文化圣地——尼山书院的国学课则在当下生存的这一当口,在这样一个现实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告诉我们如何建构我们的精神生活,如何建构我们的精神实质,并且把这精神实质变成有根源的有传统的一种精神,与古代的传统构建起内在的精神同一性。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大境界,在传统文化的命脉中完成修身养性,达成立命载道的君子天命。作为一本面向全体身处在中国精神演历的论著,此书对于当今国人而言,不失为一条找回和重建自身安身立命法则、认知文化基因的美妙路径。博大精深的中国思想文化元典,在这本论著中,被归结为二十六个简明命题,它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跨越历史的理性积淀,有古典经典中所阐述的不曾褪色的立命法则,更有带给当下国人追寻自身文化基因的精神启蒙。文化复归,追根溯源,方能境界入怀,向源而生,这便是这本论著带给我们的大智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