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孔门十弟子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孔门十弟子的读后感大全

2020-01-02 23:2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孔门十弟子的读后感大全

  《孔门十弟子》是一本由傅佩荣著作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一):自序

  提到孔子,我们最熟悉画面是他周游列国,后面总有一群学生追随。《论语》中孔子的每一句话,都是他的学生们记录下来的。 其中许多资料是对特定学生提问回答

  感谢这些孔门弟子,他们勤学好问,才使今天的我们有机会得知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学说一以贯之”,由一个中心思想建构起整个儒家体系。 连颜渊这样的高才生都难免感叹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何况是我们隔了两千五百多年之后的现代人呢?孔子亲自教诲的弟子为数众多时日又久,但是他依然感慨“莫我知也夫”,总觉得无人了解他的心意,又何况是我们这些平凡后生晚辈呢?因此,学习孔子,有如步上漫漫长途,需要一生心血体验,方能结成善果。

  学习孔子最有效方法不是别的,正是取法这些孔门弟子。

  这些弟子的性格各自不同资质有高有低体悟有深有浅,志向有远有近,实践有成有败。他们提供的学习光谱,让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定位,进而借由他们的经历而向孔子请益。通常,人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欣赏不同的孔门弟子。年轻喜欢子路的豪气率真,求学时羡慕子夏与子游的聪慧,与人交往时又希望具备宰我与子贡的伶俐口才,就业后参考冉雍与冉有的从政经历,还有曾参的不断进步,子张的勇于提问,都是我们可以取法的对象。至于首席弟子颜渊,更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典范

  孔子身为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收弟子“有教无类”,不会拒绝任何一个人的请益。那么,我们何不随着孔子十大弟子的学习 方式亦步亦趋修炼自己的身心呢?

  以战国时代中期的孟子为例,他的愿望是亲炙孔子,但因年代太晚而只好私淑之,结果成效斐然,照样可以承先启后,继志述事,踵事增华,成为后人推崇的亚圣。孟子书中多次引述孔门弟子的言行,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经由这些弟子,进而领悟孔子的核心思想。

  我于2007年应山东卫视之邀,为“新杏坛”栏目主讲有关孔门十大弟子的讲座,所介绍的即本书中的这十位,择诸贤长项与大分享。其他弟子见诸《论语》者,也都分别在各讲中述及而少有遗漏。如今重新修订文稿,以飨各位。

  近年来我推广儒家思想,与大家共勉“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这本小书,则是专由孔门弟子的角度切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论语》和孔子有更为完整认识

  傅佩荣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二):活生生的孔门弟子

  # 一

  在一系列有关《论语》的著作中,流传最广最有权威性的,当然是杨伯峻先生的一本《论语译注》。这本书在字词的注疏、含义的详解上面都做得丝丝入扣深入浅出。基本上是入门的不二之选。

  杨伯峻先生侄子杨逢彬先生最近推出的《论语新注新译》则是采用了新的方法,对《论语》里面的疑难杂句重新分析,以作出更接近原意的注析和理解

  这两本书的含金量自不必说,阅读难度也很适当,既能入门也能钻研。当然,这和《论语》字词上面本身的难度也有关系

  市面上的其他的有关《论语》的书目林林总总也很多,但凡是个有点名气的“文人雅士”都难免想借着《论语》的名目谈谈自己的人生感悟。其中大部分书籍都没有什么必要来看,基本上就是大型的高级鸡汤

  在这么多书目中,倒是有两本别出心裁的《新论语》以及《孔门十弟子》。前者是按照主题将《论语》中的语句按照主题重新编纂,更像是一本格言集;而后者则是以《论语》中的记录为主,构建了孔子十个弟子的形象

  # 二

  读过《论语》的肯定知道,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事迹。对于孔子的形象,通过各种读物,难免会有一个算得上是清晰的认识。可对于他的弟子呢?恐怕除了颜回子路子贡之外,知道他们的几个故事之外,恐怕也还是一无所知了吧。

  这本《孔门十弟子》则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本在《论语》书中一个个题字版一样的“名字”,在这本书里面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书中选择的十个人物是孔门最杰出的十个弟子,也是各有特色的十个人。作者还别有裁的分别用词语对十个人做了概括,以让读者能对他们有一个快速整体上的认识。而在有了对他们的基本的认知之后,也才能够理解这些弟子们事迹与言谈意义

  # 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都有自己的遭遇,所以他们面对的问题,需要的方法就各有不同。他们的言谈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出于各自人生的经验有感而发。在阅读《论语》的时候,如果不专心的话,个人的言行很容易就被理解得支离破碎,难成系统。而在本书里面,在理解了各个弟子们的人生之后,才能透过纸背,理解字里行间隐藏的意义。

  试举一例,如冉有。在书中,他的标签是“多才”,他的人生最突出表现就是多才多艺,擅长政事,是一个优秀官员。冉有出仕,效劳的长官是季康子;而季康子的行为恰恰是孔子所批评的。“是可忍孰不可忍”说得就是季康子。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冉有的出仕本身是持否定态度。冉有的“多才”实际上也就隐藏着对其政治态度消极的批评。

  对于冉有的事迹记录,《子路》篇有一则:

  gt;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理解了冉有的为人,就能理解孔子的心意。对于庶民教育不能止步于富贵,更应该进一步提升到对于道德教化。而这同时也是对冉有行为的教育,不能满足于“求财”,更要有道德上的追求。后来孔子对冉有做出“鸣鼓而攻之”的评价,也是顺其自然,从这就能看出端倪了。不难发现,从整体上把握了冉有的人格,他与孔子之间的互动也就好理解了。一个活脱脱的官迷的景象也算是跳出纸面

  # 四

  也不只是冉有这样,即便是更为人所知的颜回子路子贡这些人,本书也是分析了他们的人格,由此作为基点,再去分析他们的言行。会发现即便是他们这些人,也会更加活跃鲜明起来,不只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个有完整生命动机的人。他们不再是一个个单调的名字,而是拥有自己人生的角色

  如果说这本书的缺点,则是资料还是太过单薄,很多有关这些弟子的事迹没有收录。这也让他们的形象还是有所欠缺。但是不论如何,作为《论语》的补充读物,这本书绝对是值得一看的。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三):书评|孔丘之所以伟大,背后深藏着许多秘密

  【原创】文/捷Jesse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记载圣人孔丘及其弟子言辞的这本著作,却并非出自孔丘本人之手。是谁完成了这部传世之作,又是谁将其发扬光大?探其源,必然是其后世弟子,收集编撰孔子传道授业解惑的语录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众多弟子中,孔子最欣赏的是“四门十哲”,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找寻他们的足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在讲授“向孔子的弟子借智慧课程之后,多次修订出版了这本《孔门十弟子》,就是带我们读经典,向古人借智慧。

  认识“四门十哲”

  孔子作为德行的倡导者,在倡导“为政以德”的政治之德的同时又重视“为仁由己”的个人之德。因此,他常常希望通过对弟子的德行教育,来唤醒人们自觉修身重德的主动性,以提高自我素养,达到仁爱境界。孔子周游列国,带着一群学生游学,也是一种传道授业之法。

  他的弟子中,第一个类别所擅长的就是德行,即品德端正。德行科有四位代表人物,分别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德行类子弟,孝悌守礼、忠信待人。

  颜渊,就是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为欣赏的学生,才学品性都非常好,但出身贫寒不幸早亡。他以德行高尚而闻名,孔子称赞“其心三月不违仁”。他为人严于律己,待人谦和谦虚好学,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

  其他三哲:闵子骞,即闵损,也是以德行著称,洁身自守,坚持不入仕为官;冉伯牛,名耕,不幸染恶疾,令孔子十分感叹;仲弓,即冉雍,出身微贫,因为他的父亲曾行为不端而受到他人轻视,孔子为其辩护,他的宽宏厚重的品性很为孔子称赞。

  第二个类别所擅长的是言语,因为言语是交流重要工具,因而孔子十分重视对弟子言语能力培养。言语科有两位代表人物,分别是宰我和子贡。言语类子弟,能说会道沟通必备

  宰我,即宰予,字子我,孔子最初认为他是个口出狂言的“朽木”,也曾对其未能慎言谨行进行批评教育。宰我曾提倡缩短三年守丧的期限而受到孔子的谴责,此番见解虽有违当时的封建礼教,却极富有个性人性。终因为他善于言辞,孔子曾派他出使齐、楚等国。

  子贡,即端木赐,也擅长于雄辩,精于处世,是春秋时期著名富商,子贡曾为孔子守墓6年,体现非同寻常师生情谊

  第三个类别所擅长的是政事,代表人物有冉有和季路。政事类子弟,有较强的管理才能,善于仕宦。冉有,即冉求,字子有,生性谦谨,曾因为帮助季康子聚敛民财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季路,即仲由,字子路,,出身贫苦,性格豪爽,为人耿直,勇力超拔,在卫国的内讧中被杀。

  第四个类别所擅长的是文学,代表人物有子游和子夏。“修身”“学文”是孔子学说的重点,孔子坚信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而来的,“修身”除艺乐修养还应重视品德内在修为,“学文”要学以致用。文学类子弟,修身学文、博学慎思。

  子游,即言偃,在鲁国的武城为官时倡行礼乐,深为孔子赞佩;子夏,即卜商,才思敏捷,经常与孔子讨论文学,时有不凡的创见,在孔子身后,儒家的许多经典都是通过子夏传授下来的。

  向“十弟子”借智慧

  傅佩荣老师在书中,提出了向孔门十弟子借智慧,到底有哪些需要我们当代人认真学习呢?其实,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要学会欣赏不同的孔门弟子。

  年轻时,子路的豪气与率真会打动你;求学时,子夏和子游的聪慧让你艳羡;交往朋友时,宰我与子贡的伶俐口才能帮到你;就业后,冉雍和冉有的从政经历可能会帮上忙;还有曾子的向上进步、子张的勇于提问,都值得我们效仿;更难得的,就是首席弟子颜渊,应成为我们终身学习的典范。

  我们学颜渊,要学他好学。颜渊本身的志向是“无伐善,无施劳”,就是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也不把劳苦之事推给别人。他将好学与他的德行配合起来,不顾及自己的贫穷富裕,以快乐心态一步步向志向、向“君子目标靠近,这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地方

  我们学子路,要学他果敢。子路是位顶天立地的君子,他说话算话、敢做敢当,尽量做到自己对自己要求事情。他率真,也未曾忘记勇敢道义,受孔子提点、提点,能够改变简单的好勇斗狠,又保持自身鲜明的个性。

  我们学子夏,要学他谨慎。子夏治学严谨学问扎实,整部《论语》中有一处他表现最为突出。他在孔子解释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一事之后,立即想到“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令孔子大加赞赏。正是他的这种严谨审慎的治学态度,也成就他为一代名师

  我们学曾参,要学他勤勉。学冉有,要学他多才。学冉雍,要学他修德。学子贡,要学他通达。学子游,要学他阔朗。学宰我,要学他善言。子张,要学他远志…

  “十弟子”之外,孔子的其他弟子在《论语》中不时登场,记述着老师给予点滴教诲。读者不妨自己翻阅本书,细心品读领会。

  小结

  在《孔门十弟子》一书中,我们看似学习的是孔子的弟子,其实却是学习儒家思想的精髓,学的是孔子的思想。孔子身为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收弟子“有教无类”,不会拒绝任何一个人的请益,这也是万世师表的典型表现。

  儒学中固然也有封建社会特定的不完美之处,但学说的理念却值得我们去品味。“十弟子”十种智慧,再贤德的人都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他们身上都只能凸显一种属于自己独特的标签,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做好自己,克服短板,做一个个性化和独特化的自我。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夜。”孔子的学说理念代表的是价值观文化内核。在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情况下,我们要从先哲的思想中寻找武器,从历史演变中找寻初心,真正做到完善德行,提高品格,以德待人、以德服人,始终保持精神富足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四):孔门弟子没有跑龙套,他们也是《论语》的主角

  朋友对于老师称谓滥用十分反感。有一次去理发店理发,有人招呼他坐下,说马上找位老师给他理发。朋友问:“什么老师?”那人回答:“理发的老师呀!”朋友怒道:“你们知道什么是老师吗?传道、授业、解惑。你们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解的什么惑?应该叫师傅!”那人被朋友镇住,赶紧改口:“大哥,马上找个师傅给您理发。”

  老师,本来是一种神圣的称谓,但却被大量滥用。近年来,尊师重道的世风日下,老师称谓被滥用,或许便是原因之一。自古以来,能称师者,必然不可胜数,但彪炳史册的,却寥若晨星,孔圣人无疑是第一个。据传,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人,但如果从广义上说,他的学生数量远远不止于此。因为,自古以来,无数人都在通过《论语》向孔子学习着人生之道。

  我对《论语》,也读过几遍,从中学习到很多的道理。但翻阅中,总有一个学习上的误区。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语录集,可我却经常将其作为孔子的个人讲义,忽视他的那些杰出的弟子们,感觉他们只是在《论语》中跑龙套。实际上,孔子的弟子中人才辈出,《史记》中记载,“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所以,在这些优秀弟子的身上,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或许由于孔子的光芒过于璀璨,对《论语》的解读书籍,很少将他优秀的弟子们作为主角。幸好,傅佩荣教授的《孔门十弟子》,能够让读者领略到这些弟子的个性和风采,从而更完整的去感受《论语》的魅力。

  傅佩荣教授师从方东美、余英时等著名学者,是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目前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教授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中国儒道传统经典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孔门十弟子》这本书,是傅佩荣教授在山东卫视“新杏坛”讲座的修订文稿,既是对孔门优秀弟子的立传,也借此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解读,其中有很多傅佩荣教授的独到见解。全书有三个特点:

一、孔门的弟子风采

  《论语》是现代人十分熟悉的古代典籍之一,大量的名言警句沿用至今。但《论语》所发生的年代,距今已2500余年,其中思想深邃奥妙,因此,学懂《论语》并非易事。傅佩荣教授推荐了一条捷径,那就是取法这些孔门弟子。

  在《孔门十弟子》中,傅佩荣教授选择了颜渊、子路等十位优秀弟子,他们经历不同,性格各异,比如:颜渊好学,子路果敢,曾参勤勉,冉有多才。该如何有效的学习他们,傅佩荣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通常,人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欣赏不同的孔门弟子。年轻时喜欢子路的豪气与率真,求学时羡慕子夏与子游的聪慧,与人交往时又希望具备宰我与子贡的口才,就业后参考冉雍与冉有的从政经历,还有曾参的不断进步,子张的勇于提问,都是我们可以取法的对象。至于首席弟子颜渊,更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典范。

  对于这些孔门弟子,傅佩荣教授认为不止有学习取法的正面榜样,也有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比如冉有做官时,既有假公济私的嫌疑,也不能劝阻从政者的恶政,让孔子很不满意,号召弟子们对冉有“鸣鼓而攻之”。

  另外,这些弟子跟随孔子求学,本身也是一个集体,就像现在的同学关系一样,在他们之间也有着互相推崇、互相帮助,或者互相激辩的情形。

  孔子问子贡,他与颜渊谁更杰出。子贡回复孔子,自己的能力与颜渊相差太多,自己闻一知二,而颜渊却能够闻一知十。这是孔门弟子之间互相推崇的表现。

  樊迟资质较差,有时对孔子的思想不能领悟,便找子夏帮他补习。有一次,孔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没有听懂,子夏便列举了舜提拔皋陶、汤提拔伊尹的故事,帮他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孔门弟子之间互相帮助的表现。

  子游认为,子夏不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总是教一些基本礼仪,这种教学方法有问题。子夏则辩称,教学就要从最基本的开始,总说一些大道理,会让学生好高骛远。这是孔门弟子之间互相激辩的表现。

  这些孔门弟子之间的互动,不仅促进了孔门的团队和谐,而且也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之更加严谨高深。

二、孔子的名师风范

  孔子的智慧,被颜渊评价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贡曾经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一个人贫穷时有自尊,富贵后能自省,在一般人的认识上,已经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了。孔子却认为,虽然称得上合格,但在境界上还远远不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就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境界悬殊。

  曾参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之一,后来被称为曾子。他十分孝顺,可是他的父亲脾气不好,经常打他,他从来不会逃跑,任打任骂。孔子知道后,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曾参糊涂了,因为孔子经常讲论孝道,儿子心甘情愿挨老子打,也算孝道的一种表现。孔子给他解释:“跑还是不跑,要取决于你父亲手中棍子的粗细。如果棍子细,就任他打;如果棍子粗,就赶紧逃。否则,因为棍子太粗把你打伤,你的父亲会伤心,别人也会耻笑他。”虽然家庭暴力并不提倡,但通过这件事,也体现出了孔子对于孝道理解上的精细之处。

  当然,孔子的智慧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自于学习与生活,与弟子之间的互动,也是重要来源之一。比如子夏曾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并由此引申到与礼的关联上,帮助孔子对于礼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所以,孔子感叹子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对于弟子,孔子也不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形象,他偶尔也会开些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子游在武城当县长,教老百姓唱《诗经》,孔子听到后,“莞尔而笑”,说:“割鸡焉用牛刀?”这其实是他看到子游的做法后十分开心,随口说出的一句玩笑话,但子游却很认真,跑到孔子那里去辩解,孔子只得告诉他,“前言戏之耳”。

  对于教学方法,孔子则开创了因材施教的先河,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样的问题,他所给出的答案并不相同。比如子游、子夏向他请教孝道的问题,他对子游强调要尊敬,对子夏则强调要关爱。也许,这都是他为弟子量身制作的标准答案吧。

三、作者的独到见解

  傅佩荣教授是在学习西方哲学之后,开始对国学的研究,可谓学贯中西。他不仅潜心精研儒家思想,也专注于研究道家思想,形成了自己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系统性认识,具有很多独创性的观点。在《孔门十弟子》中,便可以接触到他的很多观点,从而丰富并加强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

  傅佩荣教授认为“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主要内涵便是真诚。在颜渊向孔子问仁时,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通常被解释为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傅佩荣教授认为不是这样,因为“克”在古代还可以表示“能够”,在《康诰》中有“克明德”,在《帝典》中有“克明峻德”,这里面的“克”字都是“能够”的意思。因此,傅佩荣教授认为,“克己复礼”的意思应该是: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

  傅佩荣教授对于“克己复礼”的重新解读,便源自自己对于“仁”的真诚论。他认为,儒家的生命力,不在于表现在外,而是内在如何加强自身修养。比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里所体现的便是颜渊的修养境界,并没有着眼于必要的生活条件,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也是缘由于此,傅佩荣教授认为“仁”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动名词,也就是说,“仁”不是完成的状态,而是正在进行的状态,所以,孔子从未称赞过哪个活着的人符合仁的标准。傅佩荣教授也因此在《孔门十弟子》中写到: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辈子都在不断的行仁,只要活着就不可能停止。只要活着,就有更高的目标去奋斗。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或许这就是“仁”的最高境界。将“仁”作为一个动名词看待,这也许就是儒学思想能够繁衍数千年的根基所在。可以说,傅佩荣教授的这些见解,可能会在瞬间刷新我们对儒学思想的认知。

  与一些大部头相比,傅佩荣教授的《孔门十弟子》并不厚,全书不到200页,却涵盖了傅佩荣教授对儒学研究的精华。或许,拿出生命中不多的几个小时,阅读一遍此书,便能够对于儒学思想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人生。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五):看了他的弟子,你才知道为什么他被称为万世师表

  《论语》是一本谁都知道值得一读,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去读的古文经典。

  我曾经买过一本带现代文翻译的论语书,却从未认真读完,每每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即便论语下面有现代文解释,但这些语录都是东一下西一下的,没有大量的历史知识背景,要读懂并把内容串联起来形成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看到《孔门十弟子》这本书,我心中大喜,感觉总算有点摸到论语的门道了。傅佩荣老师写的这本关于《论语》的书,从介绍孔子的十位弟子开始,将我一点点带入了论语的启蒙之旅。

  是的,我说的是启蒙。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论语片段,什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应该都算有过启蒙,但我想恐怕没几个人会觉得受到很大的启发,更不会有人觉得论语有趣。而我认为,只有当我们开始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有了想要深入了解它的欲望,那才算是真正的启蒙。

  那么,《孔门十弟子》又是如何启蒙的呢?

  傅佩荣老师,不愧是深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国学大师,能够把论语讲得如此通透。他依靠强大的知识背景,总结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成果,把论语的只言片语编织起来,又串联其余古籍介绍,勾勒出了孔子十个弟子的形象,把这十人的故事、性情,一一剖析给大家。就像读小说一样,我们从中认识了他们,也就认识了孔子,也开始知道论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比如,我们市里有一个有名的景点,是言子墓,言子是谁呢?我们当地人都知道他是孔子的弟子。但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有没有在论语里出现过呢?恐怕就没多少人知道。看过《孔门十弟子》之后,我才知道,他就是言偃,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

  子游在《论语》里就出现过,虽然不多,但他还是很重磅的大腕。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在四个科目上给弟子做过排名:“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从这里可以看出,子游在文学科,是在众多弟子中排名前二的。

  但是光知道这些信息,我们还是对子游不够了解,他性格如何?能力好在哪里?不得而知。傅佩荣老师就帮我们把论语中有关他的段落给提炼出来,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出来了。

  首先,他独具慧眼。

  孔子曾经也以貌取人,喜欢仪表堂堂又能说会道的宰我,不喜欢长相难看的澹台灭明,但子游却独具慧眼,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因为在他当官时,和澹台灭明打过交道。澹台灭明走路不抄近路,若不是公事,也不找上司。所以,他觉得澹台灭明是个正人君子。

  后来,果然如此。澹台灭明不受孔子喜欢,离开后独立发奋,成了一个很著名的学者。反而宰我却一再失败,最后在齐国做官时和别人一起作乱,被齐王处死了。

  于是,孔子才发出感慨:“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

  其次,他胸襟阔朗、心怀天下。

  他在当官时,曾教百姓唱《诗经》。有一次孔子路过听到百姓唱诗经的弦歌之声,就莞尔一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就抗议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意思是说,老师不是教过我们,君子学道理就可以做好官懂得爱护百姓,老百姓学道理就容易服从政令。于是,孔子一听,马上就说“同学们,我前面是跟子游开玩笑的。”(原文: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其实孔子是很赞赏他的这个做法的。否则他也不会露出莞尔之笑了。

  子游这么做,正是因为他胸襟阔朗,心怀天下,所以才会贯彻老师的教诲,去做一个好官,治理百姓。

  除此之外,傅佩荣老师还讲到了《礼记·礼运》中关于子游和孔子的故事。孔子在一次参加了国君祭典之后,深深地叹了口气,子游在旁边就问老师,为什么要叹气。孔子就趁机回答了在他心目中“大同社会”的概念。孔子是位因材施教的老师,同样的问题,他面对不同学生会回答不同的答案,他能够回答子游这个问题,足见他觉得子游在这方面是说得上话的,说明他认可子游对他这个胸怀天下的思想感兴趣,才可能这么回答。所以,从侧面来讲,子游这个人也同样具备胸怀天下的内涵。

  不过,傅佩荣老师又跟我们说,论语中也提到,子游也有缺点,也会感情用事,他在孔子去世三年后,想要和子夏、子张一起,把孔子弟子有若当作圣人对待,也就是用侍奉孔子的礼节去侍奉他,还硬要曾参同意。可能他因为是伤心加想念老师,就想要找个移情对象。但这当然是不可以的。

  这样一来,我们对子游就有了充分的了解。原来,被后世敬仰的言子是这样一个人,他不再是一个名字而已,而是有了血肉,有了想法,有了感情。

  而他只是《孔子十弟子》之一,像这样,书中还详细地讲了其他弟子,我就这样一点点“认识”了他们。正是因为了解了他们,我也更加“认识”孔子,认识到他的思想,开始理解为什么他会被称为“万世师表”,为什么他会被如此敬仰。

  比如,在礼制方面我就有了新的认识。我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只是之前听人说过儒家太重礼制,所以导致我们传统中不少繁文缛节。

  那事实是怎么一回事呢?《论语》中关于礼的篇章很多。其中有个有趣的故事可以让我们一窥其貌。有一次宰我问孔子,三年之丧太久了,三年不举行礼仪,礼仪就崩坏了,三年不奏乐,音乐也荒废了。他的意思是当时的守丧时间太久,应该要短一点,这个礼制不合理。那么孔子是怎么回答他的呢?他说,你如果不守三年之丧,不满三年就吃好吃的,穿好衣服,你会心安吗?宰我回答,“安”。孔子就继续说,你安,那你就去做吧!君子守丧时,吃美食不辩滋味,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着也不觉舒适,所以才甘愿守丧,直到守丧完毕,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所以,孔子说的礼制,实则是人心和人性,他认为的社会规范,都是为了配合人的心理需求而设定的,且是需要与时代结合随时进行调整和更改的,重视的是心意,而不是外在的规矩。

  而他又认为,人性是一样的,都是向善的。就像他评价《诗经》是“思无邪”一样,他认为人经过教育,都可以激发他们内心本真,真诚的模样。至于社会上的各种制度,也都是为表达善而服务的。

  所以,之前在我们印象中孔子好像专门提倡硬邦邦的规章制度、繁文缛节,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只是我们不了解孔子,没有深入理解《论语》而已。

  《历史的温度》写到:历史不是故纸堆里冷冰冰的数字,历史是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唯有对生命报以尊重和敬畏,才能真正读懂历史。

  正是因为如此,从了解“孔门十弟子”,认识论语中的人物开始,我才慢慢读懂《论语》,才惊觉论语之有趣,也才认识到它的博大精深。也许要读懂《论语》,我还太嫩太早,但是,越好的宝藏藏得越深,只有开始寻找,才可能找到宝藏,而大师们对论语的解读,无疑是一份藏宝图,指导我们去学习经典,去获得人生智慧。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六):《孔门十弟子》:孔子原来是这么当老师啊

  目前,在中国一些城市,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在开学前都要轮流去孔庙拜祭孔子,以示尊师重教。

  搞笑的是每逢大考之前,比如高考、中考,甚至是期末考,很多学生家长如同信男信女地涌向孔庙,祈求自己家的孩子考高分,上名校。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我们无可否认:孔子虽已逝去两千多年,但是他对教育界的影响力依然很大。

  说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点好奇:孔子堪称万世师表,那么他又是如何当老师呢?

  我读了几个版本的《论语》解读,于丹的心灵鸡汤式感悟,南怀瑾将玄学与修道揉合一起的另类解读,李泽厚从康德哲学解读的《论语今读》等书,我觉得能回答这个问题只要一本仅168页的小书就够了——《孔门十弟子》。

  《孔门十弟子》以弟子独特的角度解读孔子对十位弟子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记录。《孔门十弟子》作者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他用西方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解读中国传统经典,论证严谨,又有贴近生活的白话翻译,无论是听他的讲座还是看他的书,对我都有思想上的启迪。

  出于对傅佩荣教授的敬佩,我欣然买下了这本《孔门十弟子》。

  我们都说孔子三千门徒中有七十二位贤人(另有一说七十三贤),七十二位贤人中有儒家十贤,分别是颜渊、子路、子夏、曾参、冉有、冉雍、子贡、子游、宰我和子张。他们性格不同、资质迵异。

孔子善于启发学生思考

  孔子生逢乱世,他的理想是用礼乐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安稳人心。孔子有一套君子的行为规范,却从不强行要求弟子们的行动,而是从思想上启发弟子们进行思考。

  有一个弟子叫做宰我,他质疑三年守丧的必要性。他说,君子三年不举行礼仪,礼仪一年荒废;君子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散乱;而粮仓中旧谷吃完,新谷已收成,打火的燧木轮用了一次,只用一年的时间。因此,守丧一年就好了。

  对此,孔子有点不悦,但他先仔细地聆听了弟子的疑问,然后他反问:“守丧未满三年,你就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

  宰我是用理性论证守丧一年符合自然规律,孔子却转移焦点,问他的心理主观感受,为什么呢?因为孔子认为守丧是一种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为了配合人的心理需求而设定的,而一个人的心里安不安,则是他的主观看法了。

  宰我回答:“安。”

  对于弟子的异议,孔子没有以老师的权威压服学生,先是启发思考,学生给出的答案与自己心中不一致,孔子不怒不吼,只是说:“如果你觉得安,那你就做吧。”

  有人说这是孔子好脾气,其实不是!孔子对于不上进的学生也会痛骂,宰我白天睡觉不读书,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孔子对于宰我的异议,则是引导他往社会伦理规范方面进行思考。

孔子赞扬学生的长处,不贬低学生的短处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颜渊。

  孔子说,颜渊住在破旧的巷子里,一竹筐饭,一瓜瓢水,别人都受不了生活的忧愁,颜渊却从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

  颜渊人很聪明好学,懂得内心的快乐之道,犯过的错不会再犯第二次。对于这样的学生,孔子跟子贡说:“我与你都比不上颜渊。”

  孔子是一个善于观察的老师,他能看到学生的长处,也能看到学生的短处,因材施教。

  最让孔子头疼的学生可能是子路了。

  用现在的话讲,子路就是一个“不良少年”。初见,子路是这样装扮:头上插着公鸡毛,身上披着野猪皮,腰间斜插一把剑,性格果敢好勇。明眼一看,子路就是一个粗人。

  一上音乐课,子路弹瑟很糟糕,孔子皱眉头说:“子路弹的这种琴声,怎么会出在我的门下呢?”恩,孔子这句话说得很不客气,但他很快就说下一句:“不过,子路的修养已经登上大厅了,还没有进入深奥的内室而已。”

  先抑后扬,一方面让子路认识到自己声乐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又鼓励子路的学习有进步了,还要继续努力。

孔子会认错的

  尽管现代的我们称孔子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等华丽的称号,但是孔子从不把自己当圣人。

  孔子说,过去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看到宰我的例子,才改变态度的。

  又是宰我!

  宰我的口才非常好,排在言语科第一。孔子刚听他说话,就很喜欢,立刻答应收他为徒了。日久见人心!孔子发现宰我并不是言行一致的人,光说不练,说得好听,根本做不到。

  对此,孔子反省自己,意识到太容易轻信他人的话了。因此,孔子说了两句话——“听其言而观其行”和“巧言,令色鲜矣”。

  孔子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他时刻用礼仪检视自己,要求自己,成长自己的心智,健全自己的人格。

孔子对学生是真诚的

  颜渊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家贫,长期营养不良,四十一岁就死了。孔子闻听死讯,哭得非常伤心。儿子孔鲤死了,孔子都不见得哭得如此伤心。

  子路小孔子九岁,孔子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子路坦率地批评孔子。可以说,两人亦师亦友。当听到子路在卫国内斗中惨死还被剁成肉酱。孔子非常的难过,又说了一次“天要绝我了”。自此以后,孔子再也不吃肉酱。

  对于喜爱的学生的离去,如果没有真挚的情感,孔子不至于悲痛欲绝。但,这还不足以说明孔子对学生的真诚。

  前文提到的宰我,数次惹得孔子不悦,甚至大失所望。可是据《孔丛子﹒记义》记载,楚昭王请孔子做官,孔子就先派宰我过去了。楚昭王赠送了很多马车,宰我说,我们老师要的不是马车,他关心的是理想能不能实现,老百姓能不能得到照顾。由此可见,孔子严厉地指出弟子的不足之处,真正的用意是促使弟子改过自新,认真地指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孔子对弟子的真诚在于,他接纳弟子的好和坏,然后根据他们的个性,悉心指导,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在《孔门十弟子》这本书里,孔子就是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老师,理想主义者也好,“丧家狗”也罢!不可否认,无可震憾就是孔子是一位难得的良师!

  原创文:灵林玖玖,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的公众号:悦读越欢喜,欢迎关注~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七):老师不易做?且读《孔门十弟子》,一同探寻一代圣贤的为师之道

  作为一个中国人,除了父母和长辈,心里最敬重的,莫过于是自己的老师了。

  在中国,老师被比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每一位老师,都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因此,他们总是被讴歌,被神化,似乎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力量,可以力挽狂澜,点石成金。

  老师之于学生,似伯乐,似领路人。学生寄望于老师,家长也寄望于老师。今天的老师,依旧被人赋予过高的期许,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这一份期许,古代最牛的老师孔子,又是怎样做的呢?

  众所周知,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不仅有颜渊、冉有等有才之士,也不乏子游和子路这样的有勇之士。台大教授傅佩荣先生在其新作《孔门十弟子》中,另辟蹊径,以孔门十弟子为观察视角,通过呈现孔子与其弟子的日常互动,不仅让我们从中了解了孔门弟子们的修身之道、求学之道和君子之道,还窥探到了孔子作为一代名师的为师之道。

  那么孔子作为一代名师,他究竟是如何教学生和把握教学的尺度呢?我们不妨翻开这本《孔门十弟子》,一探究竟。

一、教不学,谁之过?

  在为人师表的道路上,朋友Doris一直很困惑。自从当了高校教师,Doris几乎每天都累成狗。不但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搜集资料备课,还得完成学院各式各样的职业培训和考核。最让她无语的是,身为一个授课老师,一个20多岁未婚未育的姑娘,学院竟要她去当一个专业班的班主任,这个班主任,连学生的晚自习都要管。

  Doris总是忍不住问我,为什么她应聘的是英文教师,做的却是和保姆一样的工作?难道这些孩子学不学,要怎么学,学得怎么样,还得靠我们当老师的去强迫吗?

  在中国,像Doris一样的年轻高校老师实在太多了。在这世上,大概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从为人师表的那一刻起,就像中国教师那样背负着这么重大的责任。

  这种压力,外国友人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18岁的孩子已经独立,应该自己为自己而负责。学习靠的个人,老师只是在讲课,听不听是个人的选择。

  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和老师,都会为孩子的教育发了疯?为什么总会因为一个“不懂事”“不听话”“不成才”的孩子而感到如此自责?

  其实在古代,我们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这样子的,我们最优秀的老师,也不是这样教学生的。虽然我们也会说“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但我们也会尊重每个孩子的天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而不是把一个孩子的好坏,都归咎于其父母和师长的教导不足。

  为师者,要抓住每一个可以引导学生的机会,但至于学生最后愿不愿意学,学得怎样,还是得看“个人造化”的。

  那么,学生该要怎样“教”?怎样在教的过程中去把握“严”的尺度?我们不妨看看孔子的做法。

二、怎样教?因材施教!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他最大的职责,就是为学生答疑解惑。

  那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答案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老师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做针对性的回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老师会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答疑服务。

  因材施教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不妨看看孔子是怎么教学生的。

  在《论语·季氏》中,冉有和子路都想孔子请教做官的问题,子路问孔子,“听到该做的事应该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有父亲和兄长在,做事要先想好了再做,不然后患无穷,到时候后悔莫及。”

  接着冉有问孔子一样的问题,孔子说,“可以,立刻去做吧。”

  作为听惯了“标准答案”的我们,就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两个学生,问了同样的问题,结果却一个“行”,另一个却“不行”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子路的个性强,过于积极,所以孔子认为,遇事的时候应该要再谨慎缓慢一些。而冉有则不一样,个性太懦弱、太内向,所以可以推他一把。

  个性化服务其实是中国古人的智慧,从治病到教学,都是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对症下药。当然,以前的人口不多,所以老师教起来不费劲。现在人多了,只能进行统一教育。但统一教育的初衷,是帮学生打好基础,等基础打好了,我们再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学习情况,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比如基础薄弱的,我们就多花点时间帮他进行巩固;悟性高的,有余力的,可以适当的帮他们去拓展一些新的知识。缺乏自信的学生,应多以鼓励为主;过于自信的学生,要适当提醒一下打基础的重要性。

三、把握教育的尺度:点到为止,不好为人师

  读书的时候,有个外教曾经跟我说过,如果你以后成为了别人的老师,一定要记住,你不过是那些学生生命中众多老师中的一个。

  他的意思是,虽然你是老师,可你不是无所不能的,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学习主要靠学生,你不过是个引路人而已。

  对学生过度的操心,是中国教师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当然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家长的拜托的压力。每个家长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成才。

  孟子就曾经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钟叔河先生认为,“好”其实是一种“瘾”,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伟大的导师,每个人都要听他的,不听他的建议不行。

  孟子所说的“好为人师者”,虽然并不是指正儿八经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可它里面所讲的道理,也适用于现代年轻一辈的老师。

  这话的意思是,不是每一次你很热心去教别人都是对的。为人师者,不是说“我一定要把握知道的都告诉你”,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和接受能力。

  在《论语》里,我们可以发现,孔子讲课的时候,都是对着每个人一起讲的,他很少会单独去跟一个人讲什么。除非那个人有问题,他才会讲,而且只讲对方听得明白的,不明白的也不会去讲。

  为什么孔子要这样做呢?因为孔子明白,学习是要靠自己的。颜回和自己的爸爸都是孔子的学生。颜回年轻又聪明,然后不断地给孔子提问题。有一次孔子终于受不了了,大怒,问他,你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是来学习还是来把老师考倒的。颜回后来回去闭门思过一个礼拜,自此之后就很少问问题了。

  孔子后来特别欣赏颜回。欣赏颜回并不是因为颜回看起来什么都懂了,在老师面前没有任何问题,而是颜回遇到问题之前,先自己去思考,查资料,最后实在不懂,没有办法,才去请教别人,别人才会很高兴地去告诉他。

  国学大师曾仕强先生曾讲过他对“求学”和“施教”的看法,他认为,只能学生来上学,不能老师主动去教学生。所以只有学生很热情地跑去请教老师,没有当老师的很热心地跑到家里去教学生的。这就说明了,人要学会主动,要主动去发现自己的问题,主动找到合适的老师,主动剔除合适的问题,不管听不听得懂,都要好好地停下来,自己去想,想不通先去问问别人,实在没有把握,最后才去问老师。这整个过程,才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

  为师者,一定要明白“施教要适当,受教要主动”的道理。学习学习,都是靠自己的。而教化你的人,比如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只是适度地去启发你的兴趣。作为老师,应该着重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求学,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填鸭式的教导。

四、小结

  其实,每次读《论语》的时候,都会很羡慕当时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师生关系,更像是一种契约,一种服务。学生似乎更像客户,家长像大爷。我交了学费,就是把孩子托付给了老师和学校,你们有责任和义务,来把我的孩子教好。

  学生因为交了高额的学费,不再像从前的人一般尊师重道,把老师的无私教授,铭记于心。而大部分的老师,要不就是对学生管得太严,要不就是对学生不闻不问。更有甚者,因为害怕学生日后会超越自己,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有所保留。

  在读《孔门十弟子》的时候,傅佩荣先生有一句话让我非常感慨,他说,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靠老师教学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我想,我们之所以敬重孔子,是因为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不仅在一众学生面前没有泰山压顶的姿态,而且就算学生比自己优秀,他也能够欣然接受。

  正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为人师者,除了善于因材施教,栽培学生,还应该努力做到“不好为人师”,能接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嫉妒学生的成就,为学成的成长而感到欣慰。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八):孔子如来

  近几年来,全球掀起了一场场的孔门热,孔子学院(英文: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在世界各地相序建立,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而现有的注册学员高达210万人。

  司马迁在《史记》中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而今,孔门的弟子早已遍布全球,孔子的思想也传出国界,影响了全世界。

  作为千年古人,孔子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我们仍旧孜孜不倦去学习他的思想,甚至我们国家正在实践孔子曾经的理想————小康社会和大同梦想。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位万世师表----儒家学派创始人,了解他“一以贯之”思想体系。

  孔子的言行都被弟子记录在《论语》中,立足《论语》,这本《孔门十弟子》剖析孔子与弟子弟子言谈事迹,是获取学习孔子的绝佳方法。

  《孔门十弟子》描绘了孔门的十弟子言行,颜渊好学,子路果敢,子夏谨慎,冉有多才… …他们性格不同,资质各异,分列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取法孔门十弟子的意义,既可以感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成果,从不同角度体悟儒家思想,又可以指导自己的人生定位,不断修炼身心。

  傅佩荣,1950年生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学养,集四十年潜心研学之心得,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搭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文化之摆渡者。他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创见迭出,在当今学术界享有盛名。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此书进行解读。

  第一:孔子生平。

  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已经落没的贵族知识分子家庭,所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不幸的是,三岁时父亲去世,十五致于学,十七岁母亲亡故,三十而立。小时候家境艰难时做过一些粗活,后来当过仓库管理员,管理过畜牧,开办私塾,五十岁做官,五十五岁周游列国,游历十三后回到鲁国,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七十三岁去世。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第二:孔子的大理想---天下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偷盗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大同的社会就是:天下是人们共有的,把有才能的人选举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诚信、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要使老年人都能颐养天年,中年人为国家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者、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事业,女子有归宿,大家都能做到路不拾遗,门不闭户。

  孔子在有生之年并没有实现这样的大理想,千年后的今天,这样的社会我们仍然向往,但是却依然做不到,还好,孔子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小目标---小康社会。

  孔子的小目标:小康社会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待财务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天子诸侯把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作为礼制。城外护城河作为防守设施。礼义作为准则: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户籍,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因为当时盗贼并起),按照礼义把自己看作有功。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任务,(是按照礼义)从中选拔出来的。这六位杰出人物,在礼义上没有不认真对待的。以礼义表彰他们(民众)做对了事,以礼义成全他们讲信用的事,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把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以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固定的规范。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在位的就会被罢免,老百姓把这(不按“礼”行事)当作祸害。这可以称为小小的安定。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孔子的小目标,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实现小康。

  第三:孔子的思想核心:内部思想---仁,外部社会规范---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我们一直把“克己复礼”解释为约束自己的欲望以达到礼仪的标准。其实是不准确的,“克”在古代还有“能够”的意思,“克己复礼”应该是“能够自己做主,去实现礼仪的规范”。

  孔子生活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大家都视礼仪为无物,当时的礼仪规范就像我们现在的社会秩序,混乱无序的社会会让一切变得糟糕不已。比如得势的臣子按照诸侯的规格去祭祀,完全无视礼仪规范,无视上下级制度,更有甚者为了争权夺势和兼并其他国家而发动战争,百姓遭殃。所以孔子希望的是每个人能够自觉的遵守社会秩序和规范,这样才能天下太平。当然,靠自觉是不靠谱的,还要靠教育。因此孔子开办私塾,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

  第四:开私塾

  司马迁在《史记》中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

  在这七十二人中,最得孔子真传的要数颜渊。孔子曾夸他为贤人,连自己也比不上。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漏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颜渊在德行科排第一,也是最没有欲望的,只要有饭吃,有水喝,住在陋室里,也可以怡然自得,他的快乐发自于内心,而不是被外部所左右。颜渊的一生表面上没有任何成就,没做过官,没钱造桥铺路,自己还穷,只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学生,但无论是孔子还是一百年后的孟子都给他很高的评价,为什么呢?关键就在于他的快乐。古今中外任何好的哲学,学了之后都会觉得快乐,让生活充满了希望。

  孔子本想让颜渊传他的道统,只可惜英年早逝,孔子哭的比自己亲儿子去世还要伤心,可见他们师徒的感情之深厚。人类的社会能够进步,就是靠老师教学生,代代相传,而不是靠父子相传,父子相传只是传给自己的孩子,不是传给天下人,真正的儒家理想是要培养人才为天下人服务,老百姓才能够享受到福利。

  除了好学的颜渊,还有敢说敢恨、性格直率、敢和孔子顶嘴,摔脸子的子路;勤勉好学终有所成的曾参;通达灵秀,既能从商致富,又能从政,最终扬师名于天下的子贡;也有善于巧言而言行不一的宰我......孔子的学生,无论是年龄还是行业跨度都很大,富、贱、老、少,各行各业,孔子都是“正自身以待来者”,在教学上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孔门十弟子》是从《论语》中梳理出十弟子的形象,深入剖析各人言谈事迹,近距离凝视孔门十弟子,可以感受圣人门下弟子的璀璨光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经过他弟子们的代代的传播,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时至今日,儒家学派不似如来佛祖创立的佛教,却胜于佛教,因为它已经融入每个中国人的骨血,成为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九):没想到,孔子竟然是这样的老师

  公元前551年秋天,在今天的山东曲阜,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因为生下来头顶有凹陷,而他的母亲又曾经在尼丘山祈祷,于是给他取名为“丘”,字“仲尼”。三年后,他的父亲去世,母亲不容于父亲的正妻而被驱逐,他只得跟随母亲和庶兄离开,过着清贫的生活。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并创立了儒家学派。直至今日,儒家思想仍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

  作为一个失败的政治家,满腹抱负的孔子周游列国,也没能得到诸侯的重用。然而,他却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在世期间造就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传说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而其中,最为有名气的,当属《论语》中出场较多的十大弟子。事实上,孔子本人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圣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孔门弟子宣传、继承和发展了他的思想学说。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傅佩荣先生倡导“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他从孔门十弟子的独特视角切入,写成这本《孔门十弟子》,以人物为中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娓娓道来,使读者可以更为完整地认识《论语》和孔子。

  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出这一批杰出弟子的呢?这就不能不说到孔子独特的教育思想。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言论大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诸如“一以贯之、执两用中、多而见识、择善而从、无征不信、观过其党、欲速不达”等,都带有浓厚的方法论意味。

  我们今天都知道,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开办私学的人,且门下多为贫民弟子。他将文化从官府带到民间。那么,他最开始办学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就不能不谈到他的教育宗旨。

《里仁》载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人活着的意义在于求道,求学应该以学道为最高目标。“道”,本义是道路,引申为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孔子之道内容丰富,其核心就是他毕生宣传的周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秩序。

《雍也》中孔子称赞颜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学道的目的在于完善自身,在于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孔子要求学生要时刻把道当做人生目标,将求道放在首要位置,不要让物质的欲望淹没了人生的崇高宗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办学的根本宗旨是“传道”“育人”,“传道”在先,“育人”在后,他是为重建礼制秩序而培养人才,讲学授徒是他救世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传道为旨归,这是孔子教育方法论的根本点。

  作为孔子的弟子,如何学道?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要求弟子在践行孝、悌、谨、信、仁等伦理品质的前提之下,才去从事文献学习。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

  孔子处在一个传统礼乐价值崩溃的时代,各种新思想学说潜滋暗长。孔子告诉弟子,在坚持正道的同时,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异端邪说,保证道的纯洁性。为了防止乱言惑道,孔子主张以严刑禁止异端邪说。

  二

  在《论语》中,孔子对弟子传授了很多思想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一以贯之”和“中庸”。

  在《八佾》和《卫灵公》篇中孔子两次强调自己的道以一经贯之。“一”即“忠恕”。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之道。“仁”是孔子道德修养学说的核心,即尽己,也就是“忠”;将内在的仁心发为外王的事业,推己及人,即是“恕”。这是孔子思想最核心的体系。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在孔子看来,中庸是最高级也是人们最缺少的一种思想方法。中是不偏不倚,庸是平平常常,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贯彻不偏不倚的中道方法。在孔门七十子中,孔子认为只有颜回掌握了中庸方法。

  具体而言,在孔子的课堂上,弟子们大概可以学到以下三个内容:

  第一个是“礼”。孔子首先是一个礼学家,然后才是一个道德教育家。他讲学授徒的根本目的是为重建礼制秩序而培养人才。在孔子长达四十年的执教生涯中,礼仪、礼义是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第二个是“诗乐”。孔子把诗乐教育视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诗三百》是孔子进行伦理教育的“教材”。先秦的“乐”不仅仅指音乐,还包括诗和舞。孔子是当时的大音乐家,《论语》中收录了不少谈论音乐的精彩语录。

  第三个,就是各种实用的知识。《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也就是说,孔子以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

  三

  那么,孔子是如何给他的学生上课的呢?遍翻《论语》和其他典籍记录,大概可以推测出,孔子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种:

  1.课堂教育与日常随机教育结合。孔子办学具有私塾性质,他的家就是学校,师徒朝夕相处,言传身教。

  2.孔门七十子有不同的理论兴趣,孔子针对弟子提出的不同的问题给予个别辅导。如,与颜回讨论仁义道德,与曾参讨论孝道,与仲弓讨论礼乐刑政。

  3.因材施教。孔子的教学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弟子提出来,孔子会针对弟子的性格特点给出不同的回答。

  4.闲居侍坐。侍坐是先秦时代陪同长者闲居之礼,弟子陪同孔子闲坐聊天,师徒在一起交流思想、探讨学术。

  5.游历列国。孔子周游列国长达14年,一直有弟子追随其后。在从游经历中,孔子师徒培养了休戚与共的深厚感情,七十子也从中得到了政治和人生历练。

  6.人物评价。孔子继承了春秋以来人物品评的传统,将其贯彻到教育活动中,以评论人物的方式来标举某种思想立场、情感态度和学术观点。比如和弟子讨论伯夷叔齐管仲等人。

  除此之外,《论语》中还谈到了不少教学与学习的方法,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等,孔子将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对不同的弟子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得他们皆有所获。

  此外,孔子提倡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在真理面前要保持独立的精神,不必盲目从师。《为政》中记载: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可见,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认为学习必须具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不能不懂装懂。

  孔子还非常重视学思并重,知行结合。《为政》中记载,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要求弟子将所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做到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孔子的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也仍然不过时。

  穿越重重历史迷雾,回到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如若我们能亲闻孔子的教导,必定会发现,原来他并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圣人,恰恰相反,他有血有肉,有执着有追求,既幽默又重情,不止是一位胸怀天下的哲人,更是一位难得的良师!

  《孔门十弟子》读后感(十):孔子旗下的放牛班,原来人生可以这么有趣

  文 / 叶婉茹

  法国有部电影叫做《放牛班的春天》,这部作品曾获得过奥斯卡提名。电影中讲述了一位名叫马修的老师和一群形形色色的“坏学生”斗智斗勇的故事。这些“坏学生”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天生是孤儿,有的性情孤僻,但是马修用他的善良和包容,帮助这些孩子成长,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剧照

  这部影片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教育,并不是孩子们不够优秀,而是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有一颗足够善良的心,以及宽广的胸怀。“好老师”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人物。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圣者,能够用他的德行和真知启发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这位伟大的老师便是孔子。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这样评价,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在这些弟子中,他们有的出生富贵,有的身份低贱,有的聪慧通达,也有的愚笨平庸,但是他们都同样受到了孔子的教化。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所说的每句话,都是经由这群学生们在和老师的学问探讨的过程中,所记录下来的。倘若没有这群学生们的勤学好问,也许,我们今天就无法再一睹孔子思想的芳容。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想要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也可以从孔子与他弟子们的相处过程,以及这些弟子们的性格特点、人生抉择、生活态度等方面去感悟。

  在《孔门十弟子》一书中,傅佩荣先生选取了孔子旗下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深入剖析他们的秉性特点、人生态度、事业抉择等等,从他们的角度来试图诠释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

  那么他们都是一群什么样的学生呢?孔子是如何与他们相处的呢?从孔子弟子的身上,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步伐,前去一探究竟。

一、孔子旗下的弟子都有哪些可爱之处?

  前面提到过孔子是一位仁师,他崇尚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因此,他旗下的学生性格迥异,身份差异悬殊,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子路。子路这个人果敢莽撞,好勇善斗。少年的时候,他特别喜欢跟人斗殴比武,整天带着一把大刀,找人斗架。

  直到他遇到了孔子,孔子便开导他,你天赋不错,如果再读些书加以修养的话,岂不是更好?子路心领神会,便跟随孔子前去学习。

  子路这个人虽然说话直接,做事鲁莽。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如果别人提出他的缺点,他不会生气难过,反而很高兴,因为这能够帮助他了解自己,并加以改正。

  这一点真是太难得了,我们一般人只喜欢听好话,谁会愿意听人家指出自己的不是呢?但子路却能做到。

孟子曾说,“子路闻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

  他将子路与二圣禹舜相提并论,可见在孟子心中子路的地位是很高的。也可以说,他对子路的这个优点非常认可。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子路的地方。

  说完了我们再来说说另一位反面教材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宰我。

  宰我相貌出众,仪表堂堂,能说会道,一开始孔子很喜欢他,认为他一定会有出息,因此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教育他。

  但是宰我天性懒惰,不求上进。有一回大白天的跑去睡觉,还被孔子骂了一顿,说他朽木不可雕也。孔子从宰我身上才开始意识到,一个人光有口才是不行的,更要讲究内在的修行,还要看他的道德和作为。

  不过,宰我后来靠着他的口才,还是在齐国做了官。只是没有多久,就因为动了坏心思,参与政治事件,被齐王处置了。可以说,宰我是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可惜了他的一番天赋秉异。倘若一个人心思不正,再浮华的外表和思辨能力都是无济于事的。

  当然了,孔子的其他弟子也很精彩。比如曾参,他虽然比较愚钝,但是十分努力刻苦,最后学问也不错,教导了很多学生。又比如自贡聪慧通达,应该说是在众弟子中最能够领悟孔子心思的人。他非常崇敬孔子,孔子去世后,他还为此守孝三年,令人动容。

  从这些弟子们的身上,我们要学习他们优良的品质,以及从他们的人生抉择和命运走向中体会到世间的真理。

  二、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呢?

  孔子在教育学生上很厉害的一点是能够因材施教,他能根据学生们的性情差异,正确引导,加以启迪。

  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相互讨论的片段。

  有一次冉有和子路向孔子询问做官的问题。子路问孔子,听到该做的事情,就要马上去做吗?孔子告诉他不可以,最好能询问父兄的意思,确保没有后患以后再去做。可是冉有问了这个问题之后,孔子却告诉他,要做,立马去做。

  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一个是做,而另一个却不让做呢?那是因为子路做事太果敢,所以要压压他的性子。冉有比较内向,没有魄力,所以需鼓励他行事要积极主动。

  孔子能够根据弟子们的不同特点,而采取不一样的教导方法,可以说他是一位非常有耐心和责任感的老师。

  当然了,孔子也是一位心胸宽广,善于反省的老师。他从不吝啬于把自己的智慧教给弟子们。当他看到弟子们身上散发人性光辉的一面时,他也会积极予以肯定和鼓励。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有一位学生出生很卑微,他就是冉雍。但是孔子从未因为身份的贵贱看待自己的学生,相反他给予了冉雍很高的评价。

  《论语·雍也》中曾记载,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仲弓就是冉雍。意思是说,牛的孩子长的很好,有着红色的毛,还有整齐的棱角。即便是不把他做祭祀用,山神也一样会重用他的。孔子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冉有这个学生德行很好,社会不允以他重任,实在是太可惜了。

  另外他也曾高度评价过颜渊子贡等学生,说他们的学问好,德行高,希望他们不要停止修行,能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自私的人,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他一生都在践行儒家思想中的两个字,就是行仁。

  当然从孔子的身上,还有一点让人非常感动的是,孔子有着深切的同理心。

  宰我曾经问过孔子一个问题,为何古人要守孝三年。孔子告诉他,你的母亲把你生下来,需要把你带在身边,尽心尽力的照顾你三年。即便是三岁的孩子,独立能力尚且不足。那你认为三年很过分吗?

  我们且不论古人是否守孝三年的问题,我们只从这段话中来体会孔子这个人,他一个大男人,能够从一位母亲的角度,体会到生儿育女的不易,这是着实难得的。可见这位圣人有着强大的悲悯和同情之心。他能体会到一位女子的不易,那就更能体会到天下人的不易。

  从孔子身上,我们能够真正感受到这四个字,真诚和善良。

  三、儒家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了解了孔子以及孔子和他弟子的相处方式,我们势必要来探讨一下孔子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

  这里主要讲三点。

  第一点是我们刚才提到过的真诚。

  真诚就是发自内心的去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就表现的很自然,他从未刻意去讨好过谁,或者厌恶过谁。因为他具备同理心,所以他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想法和顾虑。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则故事。有一位音乐老师来请教孔子,但是这位老师是一位盲人,孔子在接待他的时候,就小心翼翼的帮他指路,告诉他这里有多少台阶,应该怎么走。等这位老师坐下来以后,他还一一介绍,有哪些学生在场,叫什么名字,显得非常尊重这位老师。

  这位老师离开以后,子张便询问孔子,这便是与盲人说话的方式吗?孔子只告诉他,对的。因为我们是正常人,无法感受到盲人的痛苦。如果能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他能感受到自己被人重视,他也会从心底感激你。

  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但它反映出了儒家思想的博大和仁爱,能够将心比心,情真意切的为他人考虑。

  第二点是慎独。

  慎独指的意思是,人独处的时候要特别谨慎。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以及体现出个人的自我反省和觉察的能力。

  孔子的弟子曾参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好,眼睛看不见了,他感觉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赶紧把他的学生们叫到身边,跟他们说了这番话,并叮嘱他们一定要牢记。

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论语·泰伯》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古代的刑罚是非常残酷的。一旦受刑,可能就是砍人手脚,面临残疾的风险。曾参就是想让学生们知道,自己到这个年纪了,手脚完好,那是因为自己这一辈子遵纪守法,没有犯过大错啊。

  一方面,我们的身体来自于父母,父母养育我们并不容易,不可随意糟蹋。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德行,千万不要做违背原则的事。因此我们的人生就好像始终站在悬崖边一样,战战磕磕,稍有不慎,便会堕入黑暗,所以我们才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修养。

  一个人的生命里,不仅仅源自外在的粉饰,也来自于内在的心境,由内而外,才能散发出真正的魅力。

  第三点是行仁。

  仁义是孔子的核心思想。那么仁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孔子从来没有给出过一个明确的答复。

  他的学生们也经常问他这个问题,但孔子给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曾经有人问他,子路能够算达到行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我不知道。那么有人又想了,自贡那么通达,子贡能达到行仁的要求吗?孔子又说我不知道。那么冉有呢?冉有在政治上卓有贡献,他能算达到行仁的要求吗?孔子还说我不知道。

  其实啊,并不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不了解,而是他对仁的要求比较高。

  《论语·述而》中记载,

孔子曾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他自己都不敢称作圣人,他又怎么去评判别人呢?

  因为在孔子的眼中,行仁并不是一种定义,而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人只要活着,他都是在修行,都是在行仁。他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只有死了之后才能评判,只要他活着,他便会改变,也会提升。孔子怎么敢随意的去评判他人。

  所以说行仁,并不是指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生命力转化的过程。它是一个人的根本和最高的追求。当有一天走向终点的时候,我们回过头再想我的生命是否满完整,我的人生是否充足和快乐,那便足够了。

  因此我们这一生都是在为这个目标不断的前行和努力。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行,努力成为一个更有智慧的人。这或许是儒家思想最启发我们的地方。

  四、总结

  在《孔门十弟子》一书中,我们通过孔子的弟子来了解孔子,也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当然有人说儒家思想中有一些糟粕和固化的东西。的确,这是存在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之下,儒家思想确实是巩固整个社会阶层的产物。

  当然,这不过是儒家思想的外壳。我们要学习的是它的理念。理念指的是它的价值观,以及它的文化内核,这才是它的精髓所在。它即便放在现在,或者是将来,一样会对我们每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学会真诚待人,完善德行,提高品格。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始终保持精神的富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