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国之基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大国之基的读后感大全

2021-05-17 02:01: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国之基的读后感大全

  《大国之基》是一本由贺雪峰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国之基》精选点评:

  ●贺老师的书及其中的观点总是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都是战略性的思考,非常大气,可谓“大开大合”。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风朴实,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针砭时弊,可以说是学术界的一股清流。

  ●老贺也是个实诚人。

  ●重复性的地方太多,如果能精简一下,绝对是绝佳内容

  ●这本书里,作者提出的很多观点都让我反思自己过去的认识。比如对于征地冲突的理解,城乡二元体制其实是一种对农民的保护性的结构,等等。还有一些很有操作性的建议,也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比如农村互助养老,比如村社集体参考国营农场的模式再造乡村组织。三农问题果然不是闭门造车式的研究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有这样愿意扎根农村、愿意从农民的角度想问题的人来提出接地气的建议。

  ●太差了。一看就是研究生或者甚至本科生的论文,文笔太嫩,没有可靠的数据和文献支撑。不必读书目本年度第一名。

  《大国之基》读后感(一):对本书做简要的总结

  《大国之基》贺雪峰 1.一本讲中国农村制度建设的书,和我之前读的周其仁老师的《城乡中国》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二者都是优秀的著作,可以相互对照来看 2.本书所论述的所有观点的逻辑起点是:尽管人口的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但以中国城市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城市短期内无法容纳大规模的农民进城,因此,农村则需要为进城失败的农民提供退路,承担中国社会的稳定器和蓄水池的功能 3.为了让农村成为退路、稳定器和蓄水池。农村需要做到:第一,停止把土地变成农民的财产,让农村土地保持生产资料的性质;第二,让村社集体有足够的权力,以调动村社集体参与的积极性;第三,通过制度安排,让村社集体的行为,与农村的公共利益,而非每个农民的私人利益挂钩,从而减少农民相互之间的斗争,调动村民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并由此制约村社集体的权力 4.作者先是分析了当下农村的社会结构,说明实现上述理想课依靠的力量和服务对象,之后又对各种具体的政策措施提出批评的建议,如“扶贫”与“低保”、土地指标流转、三权分置、基层自治组织的制度安排等。其中,作者对国有农场的制度提出赞扬,认为可供农村改革借鉴学习。 5.本书的观点比较左,但好在论证清晰。另外,本书的编辑有点一般,条理不够清晰,以至于本书有大量的重复内容,车轱辘话来回说地方很多

  《大国之基》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 贺雪峰 东方出版社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既是方向、目标,也是途径和手段。但要怎么实现这20字是个巨大的课题。尤其具体到960万平方公里上差异巨大的村寨团组中,既要有充分的实践精神,在实践中找出路径,更要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为实践指明方向。 贺雪峰,湖北荆门人,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教授长期从事农村调查,自1996年以来,先后在全国二十余省市做农村调查。 本书是贺雪峰教授对乡村振兴的思考与研究。全书共有五个章节,从社会结构、乡村建设、土地制度、乡村治理及组织再造等方面,分析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因为工作的关系,几年前开始真正意义上接触农村、农业。我亲眼见到的农村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而这本书里描述的农村和我见到的也不完全相同。农村和农业有自己的现实基础和内在逻辑。罔顾现实、违背逻辑,做不好农村农业金融,更谈不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首要的是要考虑如何为20字方针设立相对具体明确的标准,以及这一标准如何与全国1500多个县的发展现状相契合。第一个问题解决乡村振兴的目标问题,第二个问题则关系具体落地的方式方法。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在于,让我开始思考如何理解中国未来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乡村振兴?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服务客体到底在哪里?他们是谁?以及需要怎样的金融服务?又可能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贺教授的见底深远、文风洗练,值得学习。但本书似乎是多篇文章编录而成,内容上篇目间略有重复。

  《大国之基》读后感(三):只有踩在泥土里,才能真正夯实“大国之基”

  

《大国之基》是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华中乡土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贺雪峰老师的著作。本书针对我国当下大力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从我国农村的社会结构、产业发展现状、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梳理,并对“乡村振兴战略”应该如何在农村实施开展提出了许多建议,留下了许多思考空间。

贺老师在本书中对于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出路都有许多深刻的洞见,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也有许多自己的思考。有许多意见和想法不一定和现行的主流政策与意见相契合,但基于贺老师对农村扎实的观察和细致的剖析,又不得不引人深思。

贺老师在书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观点,就是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是一种对农民具有保护作用的保护型体制。因为在现行户籍制度下,农民进城的门槛实际很低,由农村户籍变城市户籍很容易,但城市居民“下乡”,成为农民却很难,这实际上保障了农民在进城谋生失败,还有回农村这条最后的“退路”,可以说农村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而农民又回乡的选择权,也意味着国家获得了农村这个稳定器与蓄水池,“农民有退路,国家就有出路”。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还是要为农民解决好农业与农村的基本保障问题,为农民做好“兜底”与“雪中送炭”的工作。

正是有了这一基本认识,本书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具体实施上一定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切不可用市场的逻辑去做基本保障领域的事。书中特别列举了三产融合和精准扶贫的例子。三产融合是指通过有效整合乡村资源,在农业(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以此实现乡村振兴。但这一思路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各地农村差异巨大,真正具有发展二、三产业的区位与资源优势的农村只占极少数,如果强行推行三产融合,一是会造成大量的同质性竞争,导致市场分散,形成亏损;二是那些具有区位优势和获得政策扶持的“试点村”、“示范村”会因先发优势而形成对资源的“精英俘获”,这会导致其他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农村更难以实现振兴。而精准扶贫的问题则在于实施过程中没有解决好扶贫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交叉重叠问题,此外对于个体贫困的识别、帮扶与成效认定实际上很难做到精准量化,在很多时候为了形式上的精准往往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于目前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上的种种不合适之处,贺老师还是回到“20字”总要求本身,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土地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本书认为只有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农民进行的乡村建设才是正义的。当前农村的获利空间有限,农民想要获得更多收益,就必须进城务工经商,而农民也希望能在城市体面安居,享受便利的城市文明。从这种意义上说,农民没有“乡愁”,只有“城愁”。因此当前的乡村建设就是要通过资源下乡、各种制度设计来保持农村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使农民在丧失进城机会后仍然能够回到农村安居乐业。所以,满足城市某些群体“田园牧歌”式品味的乡村建设不仅是奢侈的,甚至还是危险的。而乡村治理的关键也是要把“留村”农民有效组织起来,以维持农村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所以应该尽可能发动留守农村靠农业谋生的“中坚农民”和儿女进城务工,自己留守农村,生活能自理、经济无压力的“负担不重的人”,依靠这两类群体来实现目前农村的有效组织。此外,书中还力陈了依托“增减挂钩”政策,通过收回农民宅基地来实现增收致富这种做法的弊端,表示像宅基地这样的“冗余资源”,不是一种浪费,而是一个健康社会所必需的风险投资。

贺老师在书中的观点孰是孰非,可能还有待时间的验证,但他对待问题的态度之严谨,分析视角之肯綮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这也为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启发——只有站在政策受众的视角,下沉到问题发生的场域,耐心观察,细心体悟,才能真正有所思。

  《大国之基》读后感(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精细化研究 ——读贺雪峰《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

  2020年对“三农”工作而言,是一个特殊而关键的年份,脱贫攻坚将迎来最后的决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按计划也要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脱贫攻坚将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乡村进入全面振兴时代。中国是一个地域差异明显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样是乡村振兴,南北差异、东西差距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层面,有许多具体问题要探讨,而且可能随着实践的深入,需要探讨的问题还会越来越多,这样才可能更贴近不同乡村的实际,真正实现让农民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乡村振兴。

  由此,《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就来得比较及时,读后很有收获,特别是一些通过调查而来的观点值得重视。比如说脱贫攻坚的问题,各地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分类施策,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特别是各地普遍对产业扶贫倾注了大量心血,但作者通过调查和研究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重视产业扶贫是对的,但更要重视就业扶贫,走出去就业更容易脱贫,特别是老少边穷等资源匮乏地区。作者分析了各地的农民收入构成,最富的东南沿海地带,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农部分,像收入排名全国第一的浙江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绝对大头(2018年占比62%),其比重已经接近浙江城镇居民,超过全国城镇居民;而珠三角一带的农民,因为“三来一补”的出口产业聚集,土地财富效应明显,财产性收入占比很高,整个广东的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也超过六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人均工资性收入4082元,占比不足四成,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严重低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作者认为,贫困的重要原因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较难融入全国劳动力市场,无法从全国获得平均工资收入,从而造成了农户的普遍贫困。所以,要脱贫致富还得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上下功夫,普及教育,培训农民技能,让他们成为全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合格劳动力。

  再像乡村文化振兴,作者指出了一个值得忧虑的现象,就是中国的农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量闲暇时间,但却没有给农民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反而造成了他们的无所适从甚至无意义感,以感官刺激为基础的各种低俗文化泛滥。作者举例说,古代的地主阶级尚且知道耕读传家,既要参加农业劳动,又要读书考取功名。而今天这个传统在农村就快丢失了,农民的孩子也不会种地了,又不好好读书,未来怎么办?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毛主席的语录——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有统计表明,城市人经常运用的手机APP有20多种,涉及工作生活学习多个方面;而农村人经常运用的则不足10种,且高度集中于社交与娱乐方面,这不得不让人担心,已经数字化的城市人借助网络进一步提升自己能力与生活水平的同时,农村人却在网络娱乐中继续落后。这两年,火爆的抖音、快手是靠大量小镇青年支撑的,淘宝用户的增长、拼多多的崛起也是依靠小镇青年实现的,当城市的青少年用着移动设备拼命在线学习的时候,而农村孩子们却早早地在手机的娱乐中浪费了青春,不得不让人担心城乡数字鸿沟会不会因此而扩大。

  对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作者坚持不能套用城市模式,而是要从农村实际出发,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道路,要特别重视乡村治理的内生资源,最为重要的节点性力量有两个:一个是“中坚农民”(留在农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青壮年职业农民),是中西部地区最佳村组干部的人选,他们在农村收入较高,有维护生产生活秩序的内在要求和动力;另一个是“负担不重的低龄老人”,他们劳动不重,温饱有余,闲暇很多,自由自在,身体健康,仍然精力旺盛,有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可以有效组织起来。对于当前出现的村干部行政化问题,作者通过调查说明这一现象演化的成因,分析其利弊,提出一个设问,为什么以前国家大量从农村提取资源时,村干部有更大的主体性和主动权;而在国家大量向农村转移资源的过程中,村干部却被越来越多的自上而下的规范要求捆住了手脚,失去了主体性和主动权。作者通过调查指出,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实中村干部却不得不以大量的精力应对上级布置的各种任务和检查考核,真正的为民服务却缺少能力和积极性了。一些地方要求村干部也像城里的干部一样每天8小时坐班,而农村工作却有明显的季节性,作者因此提出应体现村庄工作时间的灵活性,何况还有大量纠纷矛盾需要在农民家中完成,而不是坐在村部的办公室。

  作者还借鉴国有农场体制,对改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再造村社集体进行了思考。具体建议是,对不进行自种的农户,其土地经营权只能退回村集体,再由村集体通过招标等方式,集中连片流转给规模经营主体,村集体给予流转农民适当的租金补偿。这样,有利于培植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坚农民”,同时可以留出一定集体收入,也有利于村集体开展生产服务,改善基本农业设施。但这一改进牵涉到将土地由农民的财产权利变成生产资料,在法律和实践层面均需要探讨,特别是农民的土地权利如何有效保护问题。或许,当留在农村的农民数量进一步减少,农民收入中来自土地的部分进一步下降,土地从分散经营再到集中经营的“二次飞跃”就更容易实现了。

  (二〇二〇年二月六日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