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灰雕发展现状,寻觅灰雕艺术之美
为了考察灰雕的发展现状、寻觅灰雕的艺术之美,7月18日,“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的6名成员分别在广东开平市和广东中山市开展线下调研。
“开平小分队”的成员前往开平立园,开展实地调查,寻觅灰雕的足迹、观察灰雕的保存情况、采访游客和相关工作人员。
开平立园位于江门市开平市塘口镇北义乡赓华村,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历时十年建造的私家园林,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成。立园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欧美建筑的西洋情调,将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中国华侨私人建造的园林中堪称一流,也是中国发现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因此,开平立园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保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观察开平立园的灰雕作品,我们的队员发现,建筑外墙和走廊中的灰雕作为开平立园的重要建筑装饰工艺,也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点保护。这些灰雕经过保护和修复后,呈现出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特点,生动展示了灰雕精湛的工艺和巧夺天工的艺术水准。开平小分队一行人还观看了立园的宣传片,采访了立园的工作人员和游客,他们表示“立园的保护工作做得很完善,吸引了很多游客,有利于灰雕艺术的传承。”
相比之下,“中山小分队”在这一天调研得出的“灰雕保护和传承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中山小分队”的成员前往中山市沙溪镇的象角村、圣狮村和涌头村走访和考察,在村落的寺庙宗祠和房前屋下寻觅灰雕的足迹。
在象角大兴村,队员们参观了文武庙、鲁班纪念馆、黄氏宗祠和大兴耆老之家旧址。他们发现,虽然文武庙和大兴耆老之家旧址两栋建筑仅有一墙之隔,但是其保护程度差别很大,文武庙的灰雕保存得相对完整,而耆老之家旧址却变成仓库,里面还有人在进行改造。
在圣狮村,队员们开启在大街小巷的房前屋下寻找灰雕之旅。在一个巷子里,成员们发现,巷子左右两面各有一栋带有灰雕装饰的居民楼建筑,其中一处是颜色鲜艳、保存完整,当另一处却已是斑驳残缺、辨认不清。
在涌头村,三位队员惊喜地发现一处中西结合、美观大方的历史建筑:广式彩色玻璃窗上有整体呈半圆形的精美的彩色灰雕加以装饰,使建筑呈现出别致一格的美感。建筑中人是有村民居住的,为这栋历史建筑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更显示出灰雕艺术的无穷魅力和生命力。
通过对村民的采访,我们的成员还了解到,村里有一位灰雕手艺人的,但是由于灰雕制作和修复工作稀少,这位手艺人现在主要以其他职业为生,偶尔有人找他制作灰雕他才会“重出江湖”;另外,村里没人愿意去学习灰雕,所以这位师傅没有找到徒弟和传承人,灰雕技艺的传承正处于困难时期。
这一天的调研结束后,“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成员通过微信群积极讨论。通过对比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保存现状探寻灰雕传承和发展路径。“同心燃梦”实践队将继续走访带有灰雕装饰的建筑,持续关注灰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