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东京》读后感精选
《孤独东京》是一本由[日] 三浦紫苑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东京》读后感(一):西西弗书店•矢量咖啡
2021年4月出版的新书,摆在书店新书栏靠近C位的地方,看了两章,基本就是对日本经济泡沫后的东京土生土长的市民生活的缩写,原来房子是可以住超过70年的呀,话说中国人口下降后,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人口下降后,也会一样出现女主家那样的鬼宅吧,30分钟地铁就可以去到城市的某个副中心,然后又不用工作,就靠祖辈留下的房产和积蓄过活,孤独地活着,死去,靠收新生代来城市打工人的房租过日子,没有理想没有梦没有欲望,就像道家老子的放空论,人就剩个空壳在哪儿,但是里面那个漏水的桥段是个什么鬼呀?!刚刚修了一个公租房的水管,才30年的房子下水管就又是开孔又是锈的,原来东京也一样呀哈哈
《孤独东京》读后感(二):大龄独居人员的合住指南
我都不知道三浦紫苑还写了这一本,很适合夏天来临前看,不过南半球的冬天要来了 "让她又不得不感觉到,能够帮助自己超越孤独的唯一依托,既不是异性,也不是家庭,而是不知何时就会突然扯断的、松散的连带关系" 正是如此啊,前段时间我总觉得,亲密关系让人压力倍增,反而萍水相逢让人觉得自在,而且觉得治愈,所以我总喜欢去没有朋友在的城市去瞎逛,省去了专门去找谁的麻烦,所谓的按自己节奏生活,自由而孤独,但是路上的一些人和事,尽管没再有后续更多的联系,却反而让自己觉得像是活下来了 从乌鸦的视角来讲述鹤代过往的那一章感觉有点乱入,文风非常的「哪啊哪啊神去村」,而且更多觉得是模仿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从动物的视角讽刺人类,而且说得很毒舌 比如"人心满布草芥,没有一块干净之地",又比如"人因为拥有语言,就容易抱有一种幻想,以为互相间是可以沟通的" 不过从幽灵那个角度的描写倒是让我觉得有些惊喜了
《孤独东京》读后感(三):孤独,不过是缺少理解
这本小说是三浦紫苑新作,致敬于谷崎润一郎的古典主义作品《细雪》。《细雪》这本书笔者并没有看过,不能体会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如若有机会定去拜读。
《孤独东京》的封面
回归正题,这本小说述说了四个有着不同情感经历的女人的故事。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么四个女人呢,岂不是要上天?这自然只是笔者的调侃,三浦紫苑老师可是在认真的将四个女人在东京这个有了几十年历史的房子里生活的故事书写了出来。曾经将自己丈夫赶出家门的鹤代、大龄单身但刺绣手艺高超的佐知、能够轻松找到男朋友的多惠美、拥有“悲惨水命”的雪乃,如果还要说的话,还得加上一个秉持武士精神誓死守护牧田家的山田君。
故事的前面将四个女人的背景一一交代出来,鹤代是佐知的母亲,多惠美和雪乃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到牧田家居住,之后高潮是从雪乃在那个“不经常打开的”房间里翻出那具河童木乃伊开始,最后用乌鸦善福丸和佐知父亲神田幸夫的上帝视角缓缓结尾。个人认为,虽然最后神田以灵魂的形式出现,并且控制河童拯救佐知这个情节带有玄幻色彩的意味,但却有一种浸润心灵的舒适感,这或许就是三浦老师这部作品最精彩的地方。
夏目漱石在《心》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出生在这个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的时代,作为代价,我们不得不学会品尝孤独的滋味。”其实生而为人就注定会孤独,很少有人能够完全互相理解、完全互相信任,历史上但凡记载有的,无疑都已经成为一段佳话。细腻的情感,就如窗外的清风捉摸不透,偶尔也会在一刹那出现在内心,带来一阵清凉。
“活着却和死没什么分别。”佐知在日复一日的刺绣之后,突然冒出这个惊人的想法。我想,应该不少人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吧。在日漫《文豪野犬》的侦探社中有一个叫国木田的人,他的活着就是为了他记录在本子上的理想,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在计划之中,一丝不苟。可能有人认为,这样的话,还不如去死吧。可是,真的是那样吗?人各有志,活的怎样,何须在乎他人的看法?活得快乐,如自己所愿不就可以了?理解别人的生活,宽容别人的活法,才是对自己心灵的宽恕,孤独的释放。
沟通是搭建起在两个陌生的人之间的桥梁的工具。如果在赶神田离开牧田家之前,鹤代他们沟通一下,或许佐知就能有一个拥有父亲的童年;如果佐知能够鼓起勇气与梶沟通,或许他们就不会错过那么多时间;如果......世间没有那么多如果,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人们在小区里住着,甚至不知道自家邻居叫什么,长什么样,每天匆匆回来关上门,自成一片孤岛。
故事的最后,是以五个人一起享受西瓜和烟花的欢乐画面做结,他们的孤岛或许构建起了一座座桥梁,也或许还在孤立,但之间的联系和往来已经在渐渐增多。惟愿这世间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多点欢乐吧。
《孤独东京》读后感(四):孤独东京的日常传奇
文/舒念
从《孤独的美食家》开始,孤独早已成为东京人的热门标签,不管是无业游民还是职场中年,不管是单身独居还是有家有室,孤独是每个东京人的共通感受,或者说,因为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的情感没法跟上这样快速的物质变化节奏,才导致两者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更多的欲望打破了我们生活的平衡,在众多利弊权衡中,孤独就成为了每个人的共同感受。
《孤独东京》的故事也是这样,不同生活北京的四个女人意外生活在一起,看起来有些无厘头的相遇,却建立了稳定的情感基础,看似不想干的人,也最终确立了家人一般的情感,这样奇妙的相逢,就是东京都市传奇的开始。
说的是都市传奇,其实只是简简单单人海中相遇,也许与同为大龄女性的原因,佐知与雪乃成为了朋友,并最终住在了一起,佐知的母亲鹤代早早地离了婚,带着女儿生活在家中的老宅,虽然一把年纪,但仍旧有旧时富家小姐的做派,雪乃的公司后辈多惠美为了避开前男友的纠缠,也住进了这个老宅,四个人暂时都与男性没什么关联,只有寄住在门房的山田先生,好似这个家里的守护门神一般地存在,只是这个门神也垂垂老矣,也是独身一人靠着微薄的养老金生活。
孤独而平淡的生活之中,唯一一点波澜来源于雪乃打开那扇“打不开的门”,像是所有上了锁的房间都代表了秘密一样,这个家最大的秘密就是鹤代的前夫、佐知的父亲,让人意外的是,这个“打不开的门”里的秘密也仅仅是家庭生活的一个小插曲,并没有真的改变几个人的生活,只是为原本无趣的生活带来了几分奇幻的色彩。
孤独究竟是什么呢?于每个人的感受应该都不相同,我想鹤代是不会承认自己孤独的,虽然别人看上去都觉得她的生活无聊且孤独,但鹤代看上去就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佐知则是很普通的孤独的都市人,明知道自己生活在孤独中,却也不敢随意踏出自己生活的圈子;雪乃是专注职场的女性,总是能够独当一面;多惠美这样的职场新人也是在雪乃的庇护下逐渐成长,是这个家中最为欢迎外界改变的那一个。当然,还有山田先生,作为日本老龄化的代表人物,他一方面代表了独居老人的艰难,一方面也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责任感与干劲。
总的而言,这是一群看上去孤独,但实际上热热闹闹的人,这种组合式家庭的设置在日本大概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鲜事了,社会压力一再增强,人们只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寻求生活的舒适度,也寻求一种内心的满足,在《孤独东京》中,环境是孤独的,但并不一定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生活中一点小的惊喜与寄托都能成为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而这种动力一定也离不开人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