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幽灵备忘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幽灵备忘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8-02 00:54: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幽灵备忘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幽灵备忘录》是一本由王陌书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一):不系舟

  平行与交汇的故事在现实生活里永远都在上演,只是淹没在混沌中显得平淡,用笔勾勒出奇异的线条之后就成了真实与虚假的折射,成了语言的陷阱,无论是纵横严格的网络,还是信马由缰的线条都有其光彩凛然之处。而漫步这个故事中,如同置身不系舟,随水而去,虽然没有波涛汹涌,但不知去往何处的新奇感也让人欣喜。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二):一场新奇的文字体验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有意思的小书,从前到后,从后向前,从伪侦探小说和到伪情感小说。主角们不知为何,被推动着走向故事的结局。卢鱼和言语,从两个类型小说中游曳、前进,在伪结局的桥梁上相遇。然而他们却找不到适合两人共同的结局,于是只能徘徊、迷惘。一切在最后归于虚无。

  封面

  阅读的过程中,作者的才气和青春的气息真的每时每刻都从文字中渗透出来。有些迷惘、设计、构造巧思是独属于很年轻的人的狡黠与思考。真好,用想象力构造自己的文字森林,并有才华和能力将其展现给读者。

  单论故事来讲,这本书也是很好看的。 我更喜欢卢鱼的伪侦探小说部分,每个小故事读起来很有意思,虽然不是典型的推理悬疑故事,但是却奇妙的有合理的解释,个人感觉有点《异度侵入》的感觉。将卢鱼的故事与言语的故事穿插起来,互相映照也很有趣。未知的悬疑和突然的爱情是调动情绪的最好方法。作者很爱说“穿过文字的密林”,确实,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构建文字森林的用心,对称总是具有令人动容的美感。

  超现实的世界,超现实的故事,超现实的卢鱼和言语,一起走向超现实的结尾。追踪与被追踪、暴风雪山庄的谋杀、隧道中消失的汽车、迟到的爱人,偶遇的白海鸥和似乎串联起一切的卡夫卡。翼龙展开双翼,飞过天空,飞过海滨普通的城市,飞过男女主相遇的桥梁。真好,真美,真梦幻。作者完全掌控笔下的故事,赋予每个人应有的结局,或者将一切直接归于虚无。

  不过我个人也有一点不喜欢的地方,感觉作者有一点卖弄文字的嫌疑,不太克制,有点刻意堆叠形容词和名词。但这也无所谓好与不好,文字本来就是内心表达的窗口,极繁也很可以很美。只不过不是很适合我。

  总得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是一场新奇的文字体验,随作者走过文字的密林,不管是何种收尾,都是一场梦幻的旅程。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三):《幽灵备忘录》自序

  原则上作者想要表达的已经在小说里表达完了,若自序是小说的补充,那说明这种小说本身有着需要辅助来弥补的缺陷。自序更多的是一种总结性的感慨,一种情感抒发,揭示虚构下的真实一角。在这种情况下,叙述作者的意图大于叙述作品,像是舞台的幕后工作者试图走到台前。

  (我走到台前)大约七年前,我十五岁的时候,认为对于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有了结论,决定想要成为一个作家,通过笔消除真实与虚假的边界,并且认为自己的人生没有除此之外的其他可能性。一个消极而且偏执的少年,热衷于意识流动的幻想,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一切,试图把自身从现实中剥离开来。坚固的决心包裹了脆弱的灵魂,那是一种伪装,伪装出无论做什么都可以赌上一切的姿态,视二十岁为一种终结,可二十岁到来之后却发现那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天真、仓促而且盲目的决定,七年之后的现在,二十二岁的我依旧在写作,不过满是困惑和迟疑,原有的强烈诉求在时间浸泡下已经模糊。再过七年,二十九岁的我也许依旧在写作,也依旧满是困惑和迟疑。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写过的那些小说像时间轴上的切片,记录下我思考深处自己都未察觉的变化,《幽灵备忘录》是其中让我感到纠结的一部。作为一部超现实的结构性小说,架空的时代背景,跟所在现实缺乏关联的人物,似乎是刻意给读者设置一层陌生的缺乏代入感的隔阂,虽然那并非我的本意。我并不是那种试图将个人思维强加于读者的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我希望在对折式的结构下呈现一种数学般的对称,以“伪小说”之名书写一种小说。在纸面上搭建一种维度的空间,读者可以自由进出,判断是否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小说初稿完成于2017年,但是在2019年我又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删改,最终定型于2019年10月。这种时间间隔让我感到异常微妙,相隔甚远的时间折叠在一起,不同状况下心境的对照产生了一种黑色幽默。由于各种因素,对部分内容和章节标题做出调整,小说的面貌一定程度上变了,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正是因为我也变了吗?要形容对此的感觉只能说是麻木,因为一面妥协一面愤慨是矛盾的(一种我认输但是我没有低头的姿态)如果真的愤慨就不应该妥协,已经妥协就说明没有那么愤慨,这样反证只会得出自己虚伪的结论。

  小说可以是单纯地记录现实,也可以是单纯地颠覆现实,原本矛盾的事情在小说中并不矛盾。可人总是会将自己的倾向强加于小说,认为小说应该是怎样的,就像认为正方形是怎样的,有明确的边、角与对称的结构,如果不符合标准就是失败的异类。然而小说本身并没有那么明确的定义,它是一种容器可以容纳所有的想法,雅与俗、对与错、左与右……一切相对立的思想都可以被包括在内。不同读者群体的倾向把它分割成不同的类型与主义,而它们又有着本质上相同的起源。所以在谈论文学的时候,我都会尽量避免从俯瞰的视角用空泛的观点概括整体,我更乐于在某种前提下对具体的文本进行剖析,无意谈论文学在当代具有怎样的使命,和人类命运有着怎样不可割舍的精神联结,提出因为什么的原因,得出所以什么的结果,那是将文学奉上神坛抹上油膏,建立一种情感重于理性的宗教。我是性格冷淡甚至冷酷的作者,能做的仅仅是写而已,在生与死之间,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在真实与虚假之间,通过写作去证实自己卑微的存在。

  (停顿一分钟,留下某种空白,然后继续)

  想想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强调或抒发什么,可实际上已经无话可说,所以陷入思绪上的停顿。对于早已经写完的作品没必要投映太多当下的感受,很多事情在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了。期待和悲观都是没有必要的,某种意义上,思考更多的问题是在制造更多解决不了的烦恼,语言是乏力的东西。那么,各位一一请穿过这篇絮絮叨叨的内容空洞的自序进入小说吧(可能现况就是不明所以然,所以想说些不明所以然的东西),仿佛可以听见周围不耐烦的嘘声,仿佛可以看见渐渐吞噬我的目光,很明显我应该退场,把接下来的时间交给读者您了。(关门声,渐远的脚步声,绳索勒紧声)

  2019.11.26 星期二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四):(剧透)诡异,离奇,看不太懂

  不看目录,终得恶果。

  《幽灵备忘录》,用时三天半,虽不算难读,却难以理解。

  “每个情节我都懂,凑一起咋就看不明白了......”

  这是笔者看完之后的最大感受,真看不懂,仿佛读者、作者、小说人物,处于三个偶有交点的不同维度。

  书名极具欺骗性,幽灵、备忘录、悬疑推理,这三个元素,能让你想起什么?

  笔者的第一印象,便是灵异日记类的推理小说!校园闹鬼、都市怪谈、妖鬼传说,光想到这里,已令人心潮澎湃,期待不已。

  (无情击碎幻想)然而,并非如读者所愿!这部小说,并没有所谓的妖魔鬼怪,也没有都市怪谈,就是几篇连续的短篇小说,甚至,能否算推理,笔者都无从判断。(算的吧。暂且算吧。)

  言归正传,小说的开头,云里雾里,虽然让笔者有些懵逼,但还可以接受,无非一个开头罢了,且看下去。

  第一篇,诡异的行事,诡异的人。主角卢鱼,醒来后,突然追踪起小偷,又突然追踪了与小偷交易的女人,又再转移目标追踪与女人交易的幕后黑手。中间的推理虽然没什么毛病,但是这个行为本身却让人摸不着头脑,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仅第一篇,且有许多东西还未搞清楚,继续往下看。

  第二篇,孤岛模式,侦探齐聚,密室杀人。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激不激动?高不高兴?呵呵,高兴的太早了。作者偏不按套路出牌,法医尸检结果,死者是猝死。什么孤岛、密室、侦探,毫无意义。虽然后面有推理,却没什么用处,逻辑不算严谨,仅限于一种较为可能的猜测,无法证明或证伪,且没有任何意义。作者也在文中表明这一点——

  第三篇,其实是两个谜题——汽车于隧道中消失与连环杀猫案。汽车消失,是一个小诡计,很常见的手法,并不占多少篇幅。杀猫案,有点像心理推测,结果有点奇怪,也不是不能接受。

  第四篇,这是最离奇的一篇。郊区的某所房子,住着一对爷孙,高雨声与高数,而这爷孙俩跟艺术家失踪案有关。不知道身为侦探的卢鱼如何得知这两人有嫌疑,也不知道他调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总之非常奇怪,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很奇怪,结尾更可以说是离奇。所谓的“爷孙”居然是人格分裂,而且在这里,人格分裂居然是真正分裂成基因、样貌几乎一样的两人,实在是神奇。

  第五篇,呼应到开头,从第一天醒来,卢鱼其实就处于虚拟与现实之间。而他也开始寻找那个女人,被人委托要寻找的女人。委托人居然是作者本人。(此处实在不知如何吐槽)

  后面便是结局了,即卢鱼与那个女人之间的后续,事实上,两人没有任何联系,既不认识,亦无交集,因此,两人相见后的后续亦是一片空白,小说成为虚拟的空间,撕裂、破碎、湮灭。

  你以为结局就是结束?!进度条,啊不是,页数会告诉你,事情没这么简单!(好吧,其实看过目录的都知道)

  结尾之后,便是那个女人的故事,也就是此书的另一个主角,言语。

  她的故事,既有科幻之感,亦有言情之感,同时还带有一点推理性质。如前面卢鱼的故事一样,她的故事也分为了五篇,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事实上,笔者在读结尾时,便感觉出作者的行文有村上春树的味道,具体是什么一时难以形容,但那种相似感是确切存在的,特别是结尾篇章的最后一段,虚拟的时空撕裂,感觉最是强烈。

  而读到女主角的故事时,又想起了折原一的《倒错的归结》,那本称可正读可反读的推理小说,而本书的结构正是以两人的故事互相对称,也应该存在另一种阅读方式。

  作者也确实在附录提醒过,这书有着另一种阅读方式——

  附录

  作者的这种写法,虽不算闻所未闻,却也足够新颖,为本书赋予了两种不同的结局。相对于故事本身,主角的言行、观念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若谈及本书的故事,其实笔者有诸多地方看不懂,包括两个主角各自的故事,包括结局,包括作者出现的部分。但作者想表达的东西,笔者大致能领会一些。或许故事看不懂会难以领会一些重要的东西,但文学本身就是要读者自行领会的,倒也没有过多遗憾。

  本书的悬疑感稍弱,但那种空间撕裂感非常强。不管是两个没有交集的主角的会面,或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参与到剧情中,亦或是最后结局中虚拟空间的湮灭,给笔者带来非常强空间撕裂感,而这样的布局,只能靠读者自行判断其优劣了。

  题外话:看书之前,一定要看目录!不看目录的笔者,已经尝到了恶果!

  《幽灵备忘录》读后感(五):“伪”的涌现

  我对陌书说,要给你写评论。但其实这不是一篇严肃的书评,只是非常私人的阅读梳理。我和陌书很熟,经常一起讨论小说。阅读陌书的小说,总抱有许多期待,因为他对形式和结构有着特别的追求,出其不意,让人惊喜。从目录页就能发现这种形式和结构的痕迹,“伪侦探小说”和“伪情感小说”形成了对称,这表明小说的时空也许值得玩味。

  几乎所有的作者(包括我)都在追求“真”,他们总是对描摹“现实”喋喋不休。而陌书偏偏提出了“伪”,这并非偏执,而是坦白。“伪”,是小说家的自白。小说的叙事者本就不可能真正冷眼旁观。作者的审视和议论无处不在,即便他们总是假装沉默。这才是无法被抹去的事实,小说家只是用技巧模糊了这个事实,让我们暂时忘却。

  关于“伪”的自白是从这里开始的:“一切刚刚开始,他仍在沉眠,与外部世界中断了联系,就像是拔掉了插头的电器。”

  小说第一句话,给出了游戏的初始设定。玩家的世界是漆黑的,耳边仿佛有一个声音将他们催眠,从而忘却自我,全身心投入到小说家的虚拟世界中。

  我们进入游戏的逻辑,“伪”侦探小说的主人公卢鱼正在破案。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但阅读的过程并不轻松,如果用以往读侦探小说的信去读,很快就发现此路不通。好像我心中期盼的,和作者要表达的永远无法交汇。直到阅读过半,才逐渐明白小说的目的并不在此,侦探的任务也不是找出罪犯,我一开始就掉入了作者的陷阱之中。于是退出,重启。再次进入这些章节的时候发现,并没有什么案件,没有所谓的侦探与罪犯,一切只是发生在人们心灵中的困局。就像进入恐怖的梦中,杀人和被杀,逃离和追逐,总是混到一起,所有的人物都是我们自己的映射。作者无意让笔下的人物更接近现实中的人物,他们的名字是概念化的,情绪是隐藏的,身份是多变的,命运是交叉的。

  倘若我们真的在梦中杀死了别人,自己也会因此死去一部分,因为我们的心灵是一个整体。陌书借助侦探小说的形式,让读者进入到一个超越性的自我空间中。当玩家逐渐获得了游戏的快感,一切却戛然而止。在伪情感小说部分,女主人公同样进入了一桩桩情感迷案之中,她所遇到的又仿佛永远不是她所追寻的。再看小说结局那一章节,它被很奇怪地安置在小说的中间部分,男女主人公毫无预兆地相遇,就像作者写的:在格格不入中互相融合,将不同类型的故事汇聚成一个故事,这便是这个小说的目的,也是玩家的任务。

  男女主人公进入另一层空间,比梦跌落得更深。在那里,所有的场景是模拟出来的,时代成为一种嗡嗡吟唱的背景音。我想到的是安东尼奥尼的电影画面,所有的颜色带有特指的意义,所有的构图都指向人物的关系。就像玩家的两个角色进入了同一个游戏界面之中。这是一个交叉点,而不是结局。很多作家致力于用开放式结局打破小说的局限,但陌书的做法是直接将结局前置,让命运在某个截点交叉。交叉之后又滋生出无数旁支。于是小说出现了另一种读法,这是游戏设计者给玩家的一个提示,是小说家王陌书给出的入口,它将通向更多的房间。

  对大部分读者来说,《幽灵备忘录》可能一点儿都不像他们熟悉的小说,背离了他们以往的小说趣味。评论家说不定会苦口婆心地劝说王陌书:好歹也读几本经典吧。鲁尔福也接受过差不多的指责,但他并不生气。因为他看到了批评者的局限。鲁尔福打开所有禁闭的房门,进行了一次盛大的招魂,这怎么能叫人不害怕呢?是他亲手打开了地狱之门,使死者得以在我们面前说话。

  小说的秩序是谁制定的?陌书提出了一种可能,作者和读者应该具有平等的权力。作者可以创造读者,读者也可以创造作者。当我们读完这部小说的时候,也许会有新的叙事主体被创造出来。

  回想起来,大概是在19年的夏天认识陌书的。那时我在创作长篇小说,写得很挣扎。而他的生活也好像进入了一种迟滞的状态,焦虑和荒诞不断向他袭来,他的生活和写作都遇到了麻烦。我有时会鼓励他,但大多数时候是无能为力的。生活和创作,偶尔能弥合到一处,更多的是对抗。

  和很多少年一样,十五岁的王陌书想成为一个作家。十五岁的我好想像也有类似的想法,不过这和成为演员、模特、奥运会冠军或者天文学家没有什么不同。而陌书并不是这样,对他来说,不存在别的选项。陌书在自序中这样说:“通过笔消除真实与虚假的边界,并认为没有除此之外的其他可能性。”

  过早拥有坚不可摧的信念,也意味着不接受其他可能性。过人的天赋,杀人的利器,也许是同义词。

  陌书很早就开始大量阅读和写作,在二十岁之前就获奖、出书,被很多人称为“天才”。他的人生仿佛被一键提速。也许他看到了不远处的“光明”,但是越往前走,时间就变得越奇怪。在另一个层面上,他的时间反而变慢了,好像走在一条被拉长了的皮筋上。陌书回忆这段经历,总是说得很抽象。也许没有具体的事件,但这块阴影却每天都会扫过他的头顶。

  我们经常互相阅读,交流读后感,也算是朋友之间的互相鼓励。巧合的是,我们很多小说的题材都差不多,甚至连小说的名字都一样。当然进入文本后,情节的走向是截然不同的,但这种“重叠”和“分岔”依然十分有趣。陌书的风格和题材都非常多变,永远猜不到他下一部要写什么。我惊叹这种持续不断的创造力和勇气,让他的世界充满如此多的可能性。

  陌书并不总结时代,不写城市,也无意将熟悉的故乡切开一个口子,供我们观看。这样的野心他没有。他诚实地面对自己,只写心灵让他书写的故事。他从不讨好读者,拒绝一切套路,有时甚至拒绝读者自我代入。他期盼读者进入的是小说本身的秩序:换一种身份,换一个时空,把原来的物理常数也抛掉。所以每次进入他的小说,都要深吸一口气,这种感觉类似于玩一个刺激的游乐场项目。是的,游戏。侦探游戏,冒险游戏,爱情游戏,或者只是一场纯粹的思维游戏,忘却实体存在的游戏。

  人们在审视一部作品的时候,总是带着过往的经验,对于新的东西,要么害怕,要么拒绝。除非有人事先发掘到其中的宝藏,并大声说出来。平庸的批评者或许会因此改变看法,或许巍然不动,继续陶醉在语言的权力中。没有新的东西。阅读的姿态尤其重要,这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获得怎样的体验。《幽灵备忘录》告诉我们,用信念去缔造新的秩序是可能的。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它很微弱。哪怕没有人阅读。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谁而改变。我们的声音势必会淹没在喧嚣的背景音中,但没关系,我们还听得到彼此。

  二十四岁的陌书仍然在写作,不同的是,他进入了新的阶段。读陌书近期的作品,会感受到从前没有的气息,他好像不再发出哀叹。他骑上了摩托车,穿梭于故乡空旷的道路上,他呐喊,并听到了自然界的回应。他开始关注微小的风景,那些不为人知,却丰富无比的角落。他好像刚从一片混沌的水域中爬上岸来,视野也在清晰的空气中变得宽阔。他开始进入他者的世界,两个不可弥合的世界正在慢慢靠拢。

  每次写评论,脑子总会浮现奥登的话:我从不写任何评论文字,我写评论是因为需要钱。作者很少真心想写什么评论,因为我们很刻薄,尤其是在面对他人的作品时。文本中的每一处停顿、每一处迟疑和每一处回避都逃不开创作者的审视。因为我们也经历过同样的时刻,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其实也无法面对自己,我们很怯懦,知道自己的停顿、迟疑和回避在哪里。我们害怕被揭露,更害怕没有人揭露。无人阅读,无人反驳,也便没有声音。所以这不是一篇评论,因为它不够专业。互相阅读是很重要的,感谢陌书的文学备忘录,让我进入了原本锁住的房间。这是我对它的回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