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到信心清净?
怎样做到信心清净?
应无所住(离相:不取于相),而生其心(归体:如如不动)。
无所住,就是不住于四相,所谓我人众生寿者;不住于无,也不住于有,更不住于断常生灭等相。
虽不住于种种诸相,但此心并不是寂灭的,它仍有它的生命的活动,所以在‘无所住’下,有‘而生其心’的一句。
应无所住是空,是无相。
而生其心是有,是常,是生。
般若经上每一句话,或每一个字,无不包含空有,或非空非有的深义在内。
假如要把无住生心四个字的奥义解释得明白,那就得引证经文不可了。
信心清净了。般若实相自然而显。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凡此种种,皆属降心住心,信心清净而生实相。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表面看,无所住就是无相,也就是空,既一切都是空而无相,那就不可能在空中讨活,还有什么心可生呢?
修菩萨道的人,虽然了知诸法因缘生,当体即空,但不肯舍离悲度一切有情的作意。
菩萨以度众生为职志,离众生即无工作可做。
每一部经论都是以慈悲度生为主题。
因为诸佛菩萨与众生同体而二,众生对于这个共同的法性之体,迷昧不觉,故有众生之身;菩萨觉而未尽,诸佛已觉,故有佛与菩萨之别。
众生未能全体得度,共同之觉性不克圆显。
所以诸佛菩萨虽住无相,而不离度生作意。
这叫作无住生心。
生心,可作显现解。
因为能够做到离一切相,本具的妙明觉心,即可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