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完善人格》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完善人格》读后感摘抄

2021-09-19 00:24: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完善人格》读后感摘抄

  《完善人格》是一本由许皓宜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完善人格》读后感(一):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被忽视的人格阴影面有多可怕?

  有时候你是否看不懂自己?

  在别人面前,你表现的很外向,大家都认为你是一个外向的人,但实际上,你却很讨厌社交。

  看到平时关系不错的舍友拿了奖学金,而你却没拿到,你心底油然而生一股嫉妒,你很讨厌这样的自己,真正的朋友不是应该高兴才对吗?

  有一个演讲比赛,大家认为你能力不错推荐你去参加,但你内心却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推脱了,事后你对自己的自卑感到很无助。

  其实出现以上的情况,是因为一些场景激发了你内心的阴影面。

  说到阴影面,大家是不是觉得自己有了阴影面,就是一个“坏人”?

  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两个人格,一个是主导人格,另一个是隐形人格。

  主导人格是指你经常表现在生活中的一面,这面是相对来说较为适应社会世俗标准,“好”的一面,这一面也叫做光明面。

  隐形人格则是指较少出现在你生活中,甚至连你自己都陌生的“另一面”,也就是阴影面。

  人格中的阴影面大多不符合社会规范,容易被当成“不好”的一面,被自己的意识排挤、打压。

  而这些阴影面的形成,来自于过往痛苦却又未能及时排解的经历。

  或许是因为我们生活节奏太快,又或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排解痛苦,所以我们选择将痛苦的回忆压抑。

  但不论我们怎样选择压抑这些情绪,它始终存在,并会在某一天爆发出来。

  也许当它爆发的时候,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些事情的背后原来是因为我们内心的阴影面。

  就好像之前的北大吴谢宇杀母案,在这件事没发生之前,吴谢宇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都是“完美学生”的形象,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也想不出吴谢宇会用这样残忍的手段杀害自己的母亲。

  但吴谢宇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与他在童年里情感受到严重压抑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的父亲早逝,母亲对他处处要求严格,母亲的高压让他心理压力很大,却又不敢表现出来。

  因为在母亲那里,犯错、闹情绪、表示对父母的不满都是绝对不行的,只有认真学习、做一个乖孩子才是对早逝的父亲以及含辛茹苦的母亲的交代。

  他早早就学会了阉割自己的情感需求,将内心真实的情绪压抑下去,努力去做一个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学业优秀的好孩子——因为这才符合所有人对他的期望。

  而他成年后,那些疯狂黑暗的阴暗面逐渐翻转过来,占据了他的内心。

  如果他能认识到并学会接纳自己的人生中的阴影面,悲剧也许不会发生。

  那么怎样去发现并改善我们内心的阴影面呢?

  《完善人格》这本书,以荣格心理学中的“原型”和“阴影”理论为基础,详细介绍了56种人格原型,每种人格原型的光明面和阴影面都配有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作者通俗易懂的解说。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不再迷惑,悦纳自己,完善人格。

  《完善人格》这本书中解释了什么是“原型”?

  所谓“原型”,就是所有真实世界的事物,都可对应一个相似的本质——以“美”为例,对于个人来说,“美”可能代表着美丽的花,美丽的房子,美丽的人……但“美”所对应的本质是一样的。

  荣格相信,宇宙万物和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似的法则,但在每个人身上又以独特的方式展现。

  这些共通性就叫做原型。

  而“阴影”是这些原型中的一种,它代表着被压抑的情结和负能量,弗洛伊德则称之为“本我”。

  如上文所说,每个人都有两个人格,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环境因素的刺激,会产生一些与社会道德标准所不同的想法。

  但正是因为他们与社会标准不符,我们选择将它们压抑。

  这些被压抑的部分,却是我们的“本我”。

  当我们愿意去面对心里的负面情绪时,就会发现那些负面情绪的背后,其实连接着我们内心世界的一处阴影。

  如果我们可以不被困在那种不舒服的感觉中,而能够更勇敢的向前踏进一步时,我们就会发现那些阴影背后藏着我们还不够了解自己的地方。

  对于发现情绪背后阴影的过程,荣格用“炼金术”来比喻:

  古代的炼金术士将一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物质,经过重重的提炼,从中萃取出黄金等贵重金属。

  而当我们的阴影被提炼出来,也能变成一种对生命有价值的养分。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些阴影是以什么样貌出现在我们的情绪和生活中。

  只有了解到阴影的样貌之后,才能进一步的掌握它。

  就像文章最开头的三种情况,在这三种情况中都反映了我们内心的一些阴影。

  因此我们在阅读《完善人格》这本书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的过程:

  1.辨识出那些对你影响深远的原型人物形象,以及这些原型和你人生经历的关系;

  2.在书中举出的56个人格原型中,找到与自己内心阴影相对应的,也就是那些特别容易触发你情绪的原型;

  3.通过各种生活情景的讨论,整理那些对你而言特别容易对外展现的原型,以及容易压抑在内心的阴影原型,重新选择出有能力陪伴你调节情绪、自在生活的原型组合。

  阅读的过程,也一场自我剖析的心灵之旅,让我们一起完善人格,变成更好的自己!

  《完善人格》读后感(二):完善人格:怎样弥补我们的缺失感?心灵整合之父荣格的人格成长书

  01我们内心的缺失感从何而来?几十年前,国外一家物流公司的司机,正在一台大型冷藏车中搞清洁,突然一阵大风,把这台冷藏车的车门关死了。

  等到第二天要启用这台车装货的时候,打开车门一看,这个人已经“冻”死在车里了,他全身僵硬冰冷地躺在车子的地板上,面部看上去完全是人被冻死的特异表情。

  人们在车子的地板上,发现了这个人歪歪扭扭地写着三行遗言。

  亲人们!朋友们!永别了。这显然是描述他在低温的冷藏车里,被“冻”死的全过程。

  可是当人们冷静下来以后。惊异地发现,这台冷藏车的冷冻机根本就没有启动!而当天夜间的最低温度在零上15摄氏度。

  这个温度是冻不死人的。他是怎么冻死的呢?

  当车门被关上之后,在黑暗之中,他完全乱了方寸。极度恐惧和焦虑使他连冷冻设备是不是在启动都忘记了去思考,就这样自己就把自己吓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是缺乏常识和不懂人格缺陷,往往会害了自己。

  《完善人格》就能弥补我们内心的缺失感,心灵整合之父荣格的人格成长书。

  比如,有时候你是看不懂自己?

  开车时,就是不让后面的车“插队”,只想和对方较劲;

  明知道伴侣和孩子需要安慰和支持,但自己就是不愿意给予;

  不敢当众演讲,虽然大家都看好自己,可总觉得自卑、恐惧。

  用作者许皓宜的话说,是我们内心有缺失感,无法接受自己人格中的阴影面,以及对自己的隐形人格认识不足。

  如果上面的司机能认识到自己的恐惧阴影,那么他就不会白送命。

  如果用专业语言表述,主导人格是指你经常表现在生活中的一面;隐形人格则较少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是连你自己都陌生的“月球背面”。

  意思是,平时,我们展现的快乐、悲伤、发怒、情绪化,较被我们熟悉和理解的人接受,认为这是正常状态;而一些不常在生活中出现的,还没有发掘或展示出来的,比如上面被自己“吓”死的司机,就可能不了解自己的隐形人格。

  再规范一下说,人格中的光明面,是指你的人格适应社会的,“好”的一面;人格中的阴影面,而大多数不符合社会规范,容易被当成“不好”的一面,被自己的意识排挤、打压。

  这也不难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类现象了。

  最典型的就是明星外表的光环,对人们和粉丝造成的错觉:一旦认为某个明星歌唱得好,人长得俊美,就想当然认为T是完美的,甚至出现早年四大天王不宣布结婚,不敢公告天下结婚的现象。

  最近频频爆出的吴亦凡被逮捕、赵薇作品下架、郑爽天价处罚等,均属此列。

  因为,一个人太多显示“好”的一面, 心中“不好”的一面就被排挤、打压,一定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展示出来,甚至发泄出来。

  我们认识自己的主导人格和隐形人格,看清并接纳自己人格中的光明面和阴影面,内心的缺失感就能得到弥补,人格也能得到完善。

  只要是人,就会不完美。美国畅销书作家黛比福特如是说。

  她在28岁以前过着放纵的生活,嗑药、酗酒、感情混乱,“性、嗑药、摇滚”是她矢志不渝奉行的人生准则。结果,她发现自己,正确认识阴影,逐步找回真实的自己,从而蜕变为一个完整而成功的人。

  《完善人格》书中,列举了56个原型,一一对照剖析,教会我们怎么办,怎么面对,从而克服弱点,获得新生。

  我们每个人都在极力掩饰自己的阴暗面:

  承认并克服以上,我们就会获得不一样的人生。因为人性复杂,人格缺失,我们还要努力生活,朝着光亮和幸福前进。

  以荣格心理学为基础的56种人格原型,基本涵盖了每一种人格。

  每种人格原型的光明面和阴影面,都配有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通俗易懂的解说。

  读过本书以后,我们至少有三点收获:

  一是认识到人生不完美,真正的完美典型或者超级明星是不存在的。

  如果有,那只是人们的主观想象而已。我们要更多地发挥光明面,同时对自己的阴影面要正视,拿出它,理解它,正确运用它,这样的人生不完美,但一定趋于完整。

  二是人格有56种之多,需要我们精准定义自己的人格分类,从而重组原型人生,完善自身人格。

  因为,认识到自己的人格,并与之友好相处,像朋友一样,优点和缺点并存,接纳T,一并接纳T的优点和缺点,这样的人,才是懂辩证法,明白世界和社会,乃至人都是矛盾体,从而活出幸福和美感。

  三是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不再被自己迷惑,悦纳自己,完善人格。

  比如“永恒小孩原型”——内心世界“拒绝长大”的部分。

  光明面:不让年岁阻碍自己享受生活。

  阴影面:拒绝成长,缺乏承担与负责的能力。

  有句名言说得好:有些人即使到了70岁,他们也不真正了解自己。

  愿我们,不再被自己迷惑,自己被自己感动,真正地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做真实可信的自己。

  记住:爱是看清自己的动力源,爱自己,才能爱别人,爱世界。

  《完善人格》读后感(三):《完善人格》能帮着朱雅琼看到需要告别的不是对面的爱人是不被发现的自己

  朱雅琼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和老王在一起了,没有戒指没有婚礼,分分合合19年,如今孩子才一岁多,两个人几次心愿卡上写的都是:离婚。

  编辑搜图

  在这段婚姻中,朱雅琼是孤独的,她一直渴望王秋雨给她一份看见和肯定,她为老王写歌,老王说这么多年只感动过一次,她给老王拍过很多视频,老王竟然都不记得了。

  朱雅琼最崩溃的是节目中玩一个游戏的时候,老王竟然表示从来不喜欢朱雅琼唱歌,而坐在旁边的朱雅琼瞬间石化的是泪眼婆娑:19年了,她最爱的唱歌,也最喜欢给老王写歌,自己从来没想到老王不喜欢。

  这是对他们关系的否定,也是对过去19年的生活方式的否定。

  朱雅琼问老王:你说我好看吗?老王就是说不出来你好看。

  编辑搜图

  倪萍对老王说:你总把雅琼当公主,但是你的公主连个戒指都没有。

  老王笑笑不说话,朱雅琼委屈得像个孩子。或许她最想不明白的是:对任何人来说都很容易的一句认可,心血来潮的一趟出行,在她家都是那么奢侈。

  和老王在一起她是孤独的,但是她的孤独不来自这个木讷的丈夫。

  编辑搜图

  朱雅琼被老王无意忘在车里并锁在车里的时候,她崩溃无助,愤怒到无语,在和别人诉说她和老王的关系的时候 她委屈得像个孩子,在那绝望的眼神中透漏出我都这样了,还能怎样?

  她是在乎老王的,但她的遥控器放在了老王的手中,像个爱情乞丐一样,当闺蜜出现说:我是来给你撑腰的时候,她微笑着点头。

  你给我点在乎我就开心,你给我点爱我就知足,当老王不给了,她的幸福也就终结了。

  编辑搜图

  在许皓宜的新书《完善人格》中作者提到了人的隐形人格。就像老王不如朱雅琼期待一样回应她的时候,朱雅琼就容易愤怒或者委屈,引发这份情绪的内在信念被觉察的是我们知道自己的性格,不被觉察的那部分就是隐形人格的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形人格,生活中那些莫名其妙生气的时候,内心充满缺失感无能为力的时候。

  排队时候别人插了队站在你前面,你生气,开车时候有人要加塞你就是不让,对于节目中的老王明知道妻子雅琼想要他的鼓励和认可,他就是不给,这都是性格中的阴影(不被觉察)的部分在作怪。

  编辑搜图

  就像朱雅琼和老王的婚姻中,朱雅琼不停地生气,老王也不停地生气,但是依然对彼此都无能为力,两个人的孤独一个人的错,看着别人都是埋怨,回看自己才是解决之道。

  《完善人格》这本书中作者借助荣格心理学中“原型”的理论和卡罗琳的“原型卡”模型,分出来56种性格原型,每个原型都有光明面和阴暗面,如果在光明面中,或许一些隐形情绪会触发我们一些正向行动,而在阴暗面的时候,就容易使人陷入在情绪中不可自拔。

  编辑搜图

  就拿朱雅琼来说,听她说老王不负责任,就连离婚也不负责任等等话语,我感受的是朱雅琼身上的受害者原型。

  受害者原型光明面就是可以考验我们的自省力,引导我们看见自己可以负起责任的盲点,如果处于受害者光明面引领 的生活中时,或许雅琼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不再讨好,不再等待老王的夸赞,写歌唱歌因为自己喜欢,而不是为了别人,最终却让自己委屈。

  受害者原型的阴暗面就是遇到事情时,倾向于先责怪他人,觉得是别人对不起我。在这种情绪的拉动下,人们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弱小的形象,时间久了就会让自己以为自己无能为力处理当前情况,只能通过怨怼来面对命运,而这却不会让情况更好只能更糟。

  编辑搜图

  我们的一切选择都是有好处的,比如处于“被害者”的状态中,虽然沮丧,但是觉得自己过得不好都是别人的原因,越来越习惯从别人那里找一个相对应的借口和理由,不停地埋怨别人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的时候。

  人便越来越不愿意承担责任,更不愿意自我反省,毕竟向外指的手更容易指出去,而向内探索的路没那么容易开始。

  久而久之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指导别人成长”上,自己错过了机会还被别人左右了心情。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主动拒绝当“受害者”,拒绝当“被对不起的人”的时候,“对不起我的人”才会消失,拒绝当“受害的人”的时候,“害我的人”才会消失。

  雅琼姐姐勇敢点面对自己吧。

  编辑搜图

  朱雅琼身上除了有“受害者”原型外,还有“女神”“公主”“诗人”等原型,当我们能够看到自己性格中越来越多被隐藏的力量,就能更好地看懂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接纳性格中的阴影面,进而发现阴影面主导的人格光明面,我们的生活就会少很多不理解自己也不理解别人的行为,缺失感和不知何时开始的困惑无助也会渐渐少起来。

  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也不必对自己过于苛责和评判,真希望朱雅琼和王秋雨也能看看这本《完善人格》,都能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完善自己的人格,看到对方的需求,毕竟有孩子了,能不离并且成为一个成长型人,两个人都能够给孩子更多的爱和陪伴。

  编辑搜图

  书中每一个章节后面都会有相应的写作指导,慢慢找到从小时候开始累积在我们性格中的隐形信念,把那些不愿意见光却深深影响我们的信念找出来,重新培养,很有效。

  同时也希望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能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关注到自己隐形人格的部分,尽量调动自己人格中的光明面,让生活在自己的选择和控制中快乐伸展。

  好的婚姻是从看见自己开始的,好的关系是我为自己的快乐或者孤独负责。

  《》

  《完善人格》读后感(四):“高知”=心理扭曲?别让阴影面主宰你的人生!

  前段时间的北大高材生吴谢宇弑母案令人揪心。他犯下的魔鬼罪行也最终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可我却在评论里看到很多键盘侠把矛头对准了知识分子,开始宣传读书无用论。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本质到底是什么,它的意义又何在?

  的确,我也看过很多权威媒体关于读书上学意义的论述,每次看完都一键转发朋友圈,感觉自己似乎又多了一个反驳他们的有利证据。不过,这些文章大都是在阐述为了有更多的选择,获得更好的平台,更多的资源云云。。。。。。好像上学是一个特别高性价比的通向成功的道路或者说一个有力的盈利工具。却很少有提到,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我修养。

  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完善人格》,我才找到了答案。

  《完善人格》

  《完善人格》的作者许皓宜,基于荣格心理学基础,通过数百个案例的搜集,加上临床工作经验,以及与心理分析领域伙伴合作,精心设计出情感,思想,行动,欲望四个领域共56个人格原形。

  我们的人格分为主导人格和隐形人格。主导人格是我们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一面,隐形人格是我们较少出现的一面。

  人格中的光明面是我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展现出来的“好”的一面,阴暗面大多不太符合社会规范,容易被当成“不好”的一面,会被自己的意识排挤,打压。

  “心灵整合之父”荣格曾说:与其当个完美的人,我更想当个完整的人。

  《完善人格》内页

  的确,吴谢宇外表看似完美,实际上内心早已锈迹斑斑。他内心充满缺失感,但却没有及时通过正确的方式去面对,去弥补,最终被隐形人格异化成一个恶魔。

  完善人格的对立面就是人格缺陷,从教育问题的角度看,就体现在我们眼中的“问题小孩”身上。这些问题小孩有的脾气暴躁,有的容易愤怒,有的异常叛逆。。。。。。说到底,就是人格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不自觉走向了人格的阴影面。

  那么这些问题小孩没救了吗?

  有,那就是放大人性的光明面,接纳阴影面,甚至,化阴影为光明。

  詹大年就是这样一位有能力的教师。

  在詹大年眼中,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创办了“丑小鸭学校”。他说:“丑小鸭是白天鹅的一个品种,长大后是要飞向蓝天的。

  《完善人格》-光明面与阴暗面

  在詹大年的悉心教育和陪伴下,“丑小鸭们”最终也都如愿实现了天鹅梦。

  这值得所有人反思,詹大年老师什么都没做却也什么都做了。

  他一直在做的就是接纳孩童们的那些阴影面,他的宽容态度也渐渐言传身教,让小孩子们不再去过多关注自己的不足,从而让身心不再被大家眼中的“缺陷”折磨,自然而然健康成长。

  他一直没做的,就是采用各种应试教育的方式逼迫孩子们学习,尽管他作为校长要面对升学压力。

  因此,教育的第一意义是培养完整的人格,也就是所谓的“德育”。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投入社会。每个阶段每个场景都应该适当进行德育,因为人性是会随着环境改变而变化的,需要积极的力量去引导,否则不是被淹没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泥淖中,就是封闭在自己构建的孤岛上。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完善人格》

  事实证明,关注人格的完善,接纳隐形人格,能够化阴暗为光明。身心健康了,我们就能保持阳光的心态,自然而然就能够在各个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学校也就不再有“吴谢宇们”的出现,生活中也不再有杭州杀妻分尸这类变态的人格扭曲之人。

  再反观自身,学以致用。

  不知道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隐形人格时不时就会跳出来扰乱你的心智,让你变成一个不愿意讲道理,被情绪裹挟的人。

  我最近就深受其扰。

  在一次辛苦的帮男朋友忙之后,我内心已经疲惫不堪,因为牺牲了自己原本的计划学习时间。原本希望得到一句夸赞的话,可是男朋友却说了我并不想听的玩笑话。

  我当时就莫名其妙觉得这句话充满了讽刺,充满了对我劳动的无视,充满了不尊重。然后就委屈地躲进被子里蒙头哭泣。即使男朋友解释了,我还是难以释怀,一直坚持自己那阴暗的想法。

  从本书对应的模形卡来看,当时我情感原形中的阴影面就是“受害者”和“父亲”。

  “受害者”遇到事情时总是倾向于责怪他人,“父亲”对权威和暴力感到恐惧,觉得总有个声音在批评自己。

  “受害者”让我喜欢把责任推到男朋友身上,认为都是因为他不够细心温柔体贴造成的,“父亲”让我觉得别人每一句不好的话都是在说自己。

  《完善人格》

  阅读此书之后,我才开始慢慢学着自我觉察。

  我一直在摸索如何培养自己的完善人格,如何自处。我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只是过于敏感。而我原来对于自己这样的性格很是困扰和讨厌,甚至觉得这辈子都无法摆脱。

  《完善人格》告诉我:你不必摆脱,要学会接纳。是的,敏感只要运用在工作中就是一种细心和严谨。隐形人格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将缺失感转化为获得感。如果要进一步修正生活中的过于敏感,我们可以通过与大大咧咧的人多接触沟通,就能变得开朗一些。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正是我们的社会性让我们与一般的自然界动物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更应该保存好利用好我们的优势,而不是任由情绪的阴影面来主宰甚至毁灭我们的人生。

  其实我们一辈子都在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也都应该追求它的完善。

  希望你能够在探索自我的路途上时时觉察,学会与自己的隐形人格和谐共处。

  插播一条:在阅读体验上,我认为,本书的美中不足就是模形卡分类过于细化,数量比较多,需要我们反复阅读理解,乍一读可能会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体会。

  不过只要用心感悟,就能够受益匪浅。只要其中一点能够触动你,那么也算是成功了不是吗?

  《完善人格》背面

  最后,呈上马斯克的一句话与君共勉:

  我现在不和人争吵了,因为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只能在他的认知水平基础上去思考,以后有人告诉我2+2=10时,我会说,你真的很厉害。

  END

  如果你对心理,教育,情感,生活等相关领域感兴趣,那么小q推荐你阅读此书。

  期待我们在下一本书相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