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本色求发展 凝心铸魂谋振兴
传承本色求发展 凝心铸魂谋振兴
罗会金,朴实沉稳,善良无私有担当,造福桑梓的农民企业家。谈及创业的过程,他深有感触,从分散的自给自足个体经济到仙宝梯田有机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从传统农耕良种的传承到现代合作社的发展,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农民收入,真正起到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传承本色,携手农民一起致富,罗会金以一个淳朴农民的坚韧,促进了奉新仙宝梯田有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提高了土地种植的组织化程度,打造成奉新红米、菊花茶的品牌效应和价格优势,进一步带动了奉新县种植产业的发展壮大。
务实农村传承本色
“我是农民,农民就要做一个务实农村为农做事的人。”
这是奉新县仙宝梯田有机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会金对农业务农发自肺腑的心里话。
罗会金读中学时,正好进入八十年代实行包干到户政策,家有7个子女,他是老大,父母亲起早摸黑干农田无法照顾孩子们,需要有一个帮手,读初中的他只得辍学回家,帮助父母亲照看好弟弟妹妹,但更多的时候要在农田给父亲打下手。从那时起,农田活以及种植栽培等方面的技术知识都要学,父亲是老党员,当年生产队壮劳动力,样样农活都很精,罗会金也很勤奋,就跟着父亲学,操纵耕牛耕耙犁,管理水田,高山水田都是梯田,要学会放水灌溉,要懂得山里气候变化温度掌握水稻生长过程,从下种成苗插秧到收割,无数的道道坎坎要去弄懂,在他结婚前,已是农活里手了。
九十年代,成家后的罗会金没像村里其他年轻人那样往城市赶,而是守在山村,生活中,在老辈人熏陶下,潜移默化,将村里几代人传承下来在赣西北山区特有的种植技术和山乡食品用心去学去研究,下保村是省扶植村,乡里依托九仙温泉,围绕生态大健康产业,夯实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打开澡溪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发展之门。
下保在历史上叫竹下里,解放后竹下里已改叫下保。一条南北澡溪河,东面山上是早在古时就被朝廷封为官田村庄。竹下里向南40华里平原地带罗姓一户大财主,得知竹下里婉如仙境,就到此买山买田,带来两户罗姓农户和稻米良种,竹下里廖姓也是大财主,部分刘姓张姓等姓及罗家农户成为罗财主雇农。很快,罗家稻米随官田同为贡米。
年过半百的罗会金,是奉新仙宝梯田有机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高个子,实打实务农,种植高山稻米贡米品牌“仙源澡溪”小有名气。
下保村的高山稻米,是下保村历来的传统品种,运用老辈人留下来的传统种植和管理模式,带好合作社,将山区老辈人传承下来的种植栽培农业和特有山乡食品更好传承下去,这是罗会金永远固有不会变的意识!一个男人搞事业,需要有人帮,他最好的帮手,就是家里老婆和女儿,环境卫生,后勤工作等,但罗会金只要自己能,样样事情就自己来挑,有时合作社村民一起干活,他也是如此,自己能多干,自己能帮上,就自己上,早起摸黑,依然保持农民本色。
除高山稻米外,皇菊也是下保村历来的传统品种。
相传唐会昌年间,唐宣宗(李忱)为免遭宫廷之祸,在奉新百丈寺避难时,常常徜徉于山水之间。一日,他行至九仙村,口渴难忍,入一农家,女主人倒出冲壶沸水,泡一朵自家晾晒的菊花给他解渴。初见花瓣在杯中绽放如金,煞是好看;少倾香气扑鼻,沁人心扉;轻呷一口,满口生津,余香不绝,渴意全无;唐宣宗离开时,农妇送其一小包金菊,他回到百丈寺,每日品饮,十分珍惜。
唐宣宗即位后,虽然喝遍天下贡品,却始终难忘乡间美菊,遂派官员到至九仙村,督乡人精心栽种,将其征为贡菊,被百姓称为“皇菊”,千百年来传承不衰。
下保村早就有满山遍野的菊花,罗会金经过试验选种,成功种植出皇菊品种,注册商标“九仙”皇菊。
皇菊,高山稻米,推向市场,很快打响市场,然他不为此而感到荣耀,更是精益求精追随市场,国内有许许多多皇菊产品,要想立于长期成功之地,就要努力,在皇菊种植圈里,他经常会在这个圈子里前往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取经,把皇菊基地种植管理的更好!出产的高山稻米,而今成为下保当年名副其实的“贡米”,成了市场抢手货。但他带领好一班人,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精心管理高山稻米种植。
近几年精心打造的黄桃基地,黄桃每年可以采摘两次,甜甜蜜蜜的黄桃吸引前来观光旅游的城里人采摘。
社长罗会金,淳朴的山里人,土生土长在有着“小香格里拉”别称的下保村,作为党员,深刻领会及时传达党的指示,把好关,在乡党委和村支部书记领导下,罗会金一如既往,带领好合作社,将山区老辈人传承下来的种植栽培农业和特有山乡食品,让更多的天下人来品尝!
良种传承振兴经济
还在念小学时,罗会金见父亲在农忙时起早摸黑,作为几个弟妹老大哥,他只想为父亲挑重担,立志长大也干农活。
罗会金的父亲是老党员,爷爷是帮助人民军队突破鬼子围追堵截的无名英雄。抗战时,罗家发展到几十户百多人,绝多数住杨洞里两座带披屋大山庄,一夜之间被汉奸带来的日本兵扫荡抓壮丁烧杀,住此80多人全部遇难。罗会金爷爷住很高的坳丘里,杨洞里上去爬百多级险陡石梯,鬼子望而却步而幸免于难。
大坪里在山背后,上去要走坳丘里,再绕个弯到山背后,一般人不会走,当地人走杨洞里旁边小石崖,5层楼高,有羊肠小道上去,转个弯就到,但外人不知,就打道回府了,如此大坪里幸免于血光罹难之灾。住大坪里罗家无法传承种植。坳丘里爷爷带着大伯和父亲传承罗家种植。
人民公社后爷爷保管的罗家良种年年种植。在缺乏粮食的年代爷爷去世。延续良种落在大伯和父亲身上。那时他们将一袋良种保管特别当心,罗家延续的良种已成公粮,这袋稻种就是祖上延续下的红米种。大伯和父亲决定也交集体,从此这款红米专供上级领导。
文革时大伯继续选为下保生产队队长,父亲是生产队十几个壯劳动力中排第二。那时还小的罗会金经常听大伯和父亲说家史。罗会金爷爷是“享”字辈,父亲和大伯是“运”字辈,自己是“会”字辈,下面“时”字辈,再下“贤”字辈等。家史之外,更重要的是良种传承,稲种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没有经过杂交,就是现在的合作社里的种子都是自己传承下来的,没有经过杂交,没有施化肥,真正做到了有机纯天然。
红米有两种,还有一种是又硬又难吃的籼红米,红米饭南瓜汤说的是这种,喻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残酷斗争艰苦岁月。1982年农田包产到户,罗家良种又回到父亲手里。父亲培养罗会金种植,渐渐地掌握了技术,经过多年辛劳,罗会金终成延续罗家良种罗家红米的传承人!
下保梯田四面环山,仙山仙水仙鹅蛋石,仙源风光赏心悦目。大自然赋予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很适合罗家良种种植,由此罗会金想到“仙源澡溪”为品牌商标。祖上传下贡米和红米种植很成功,而今高山稻米“仙源澡溪”品牌红米很受青睐!
“九仙大米、皇菊,高山种植,山泉水灌溉,自然清香;九仙香菇、木耳,依托原始森林椴木生长,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高。”年产50万斤九仙大米不愁销,近期,在宜春市政府主办的电商直播网购节活动中,奉新县澡溪乡农产品,2小时内销售额达239万余元,其中单品销售额达74万余元,名列宜春村级扶贫产品销售榜前列。
向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澡溪乡四面环山,峰峦叠翠,与下保村一脉相连的九仙村境内拥丰富的温泉资源。2010年前,罗会金一直在家务农,听闻该乡将开发建设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并依托九仙温泉打造生态大健康产业。之后,一年之中九仙村接待游客超过10余万人次,令罗会金看到了新的商机。
而下保村是去九仙村的必经之路,他就想,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把农副产品做出特色。“我需要的东西,可能市场就有需求,我能做的就尽量做,看看市场需要什么?看看客户需求什么?”罗会金说。他从2010年开始创业,2015年是做红火的,最好的项目是红米、菊花,但红米产量低,价也卖不起来。因此,罗会金立足现有成熟的生态种养产业,逐步向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农家乐,吸引游客前来休闲留宿。
罗会金成竹在胸。他解释说,黄桃和皇菊的花期均可持续近一个月,而持续3个月的黄桃采摘及秋季皇菊采摘、烘干均具有较高的参与性和趣味性,颇受游客青睐。仅这两大作物,一年就有近6个月可吸引游客驻足观光休闲。
罗会金向大家算了一笔账,村里农家乐启动初期,只要能吸引九仙温泉村三分之一的人气,即每年3万余人留宿,人均消费100元,每年至少带来300万元收益,这又将给村民带来一大笔收入,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仗、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有效保障。
澡溪乡九仙,是江西省开发的原生态重点旅游区,九仙汤,是我国有地图后,就在地图版本上有标识,九仙温泉历史悠久,可追溯北宋1200年前,后几经战火,于清代道光年间重建,至今重建时捐资碑文尚在。
品牌是一个向外展示的重要形态,而质量,是前提,一年四季,合作社带领人罗会金时时把这些种植产品放在心头上,密切与他的团队一起,运用老辈人留下来的种植和管理,在实地进行察看分析,以品牌经营为手段,形成集皇菊、水稻、畜禽桃园养殖、加工、贸易与种源推广、技术培训、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有机农业新农村发展思路,建立皇菊、黄桃、高山稻米种植三大基地。
今天的下保村已经是游人眼中生态保护的示范点,文明开放的桃源居,和谐有序的传习所,乡村旅游的向往地,安居乐业的幸福园。富而思进的下保村,奋而争先的下保人,正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奋进鼓点,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大步流星地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
凝心铸魂奔向小康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溪乡下保村,这个地处偏远的小山村,在十多年前几乎不被外人知晓,但是,当这个小山村近年却被人们交口称赞,托朋拜友地一次次快递“贡米”“皇菊”,让世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短短十年中,下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由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由一个环境脏乱差村变成了美丽宜居示范村。从此,这个“凤凰村”逐渐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胜地。
沧海桑田,口耳相传的赞誉见证了下保村的沧桑巨变,在这十多年的奋斗岁月里,下保村由昔日偏僻的“鸡窝村”嬗变为今日的“凤凰村”,敢于创新、勇于示范的罗会金,带领着下保人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如今的下保村,处处展现一幅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图景,时时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铿锵步履。
奉新县仙宝梯田有机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15年6月1日工商局依法登记注册,注册资金300万元,登记入社成员已经达到118户,社员租赁承包面积5480亩,辐射带动农户123户,一般社员自有承包土地经营面积5480亩。合作社菊花基地300亩,有机稻基地5000亩,黄秋葵种植基地20亩,合作社具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现有办公室4间,规模化生产车间,合计1000余平方米,同时合作社拥有高科技,现代化的烘干设备6台,社员拥有农耕机15台,合作社拥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现有管理人员5人,生产技术人员8人,生产产房就业人员28人。奉新县仙宝梯田有机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属奉新县澡溪乡九仙温泉小镇境内,是国家传统村落建设发展、旅游的重点古村,历史以来的贡米之乡。2014年上级投入30余亿元打造九仙温泉小镇及古村改造目,奉新县仙宝梯田有机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是江西省日报社定点扶持企业,为合作社招商引资现代化农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市场与社员之间搭建了一个理想的交流平台,成为多销对接重要的联系纽带。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加了社员收入,对全家外出务工人员责任承包耕地受到了保护,无抛荒现象。给合作社成员带来了收获。2016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02.5万元,生产成本275万元,土地租金133.5万元,基地农民生产个人收入99.5万元,合作社集体服务性收益27万元,当年收益盈余分配15.12万元,占收益60%,公积金8.2万元。
合作社以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服务内容:一是生产资料统一购销,提供给用户价格,比市场销售价格低35%以上。二是统一调配开展农机化服务,社员农机具实行资源共享,由成员申请水利设施,农机具,股金合作社经理事会商议后,也可统一调配,实行有偿服务。三是统一组织产品销售,按照收购企业提供的生产技术要求,组织生产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
运作模式坚持服务“五统一”:一是根据订单落实面积实行统一供种,基地水稻品种,菊花品种,主选传统品种。二是按照生物有机标准化生产模式,统一采购生产性投入品。三是统一测土施肥,制定配方施肥方案,指导农户。四是统一农机化服务。五是统一收购销售。
走进美丽的澡溪小山村下保,仿佛投入了绿色的怀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融为一体。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森林覆盖率达70%,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放眼望去,重峦叠嶂,青山含笑,流水欢腾,鸟语花香。群山环抱之中,是下保人桃花源般的家园--这里村容村貌整洁、房屋风格独特。可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近年来,罗会金牢牢抓住“原生态”这一主题,依托生态人文资源,大力建设和谐秀美、宜居宜游的新农村,每逢春夏之交,成千上万的百鸟栖居于此,繁衍生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罗会金以农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公司 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公司 专业合作社(协会) 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帮助村民成立了花卉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村民将闲置民房盘活,统一规划做成各具特色的家庭旅馆、乡村客栈、农家小院等,并将现代化内部设施与乡村式田园风情外观完美结合,打造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园。按照新农村中心村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各种休闲娱乐及便民服务。
随着合作社转型升级,罗会金将引进外商,打造传统生产模式,以有机产品为主,确保消费者放心、安心,以九仙温泉开发为契机将仙宝梯田合作社打造成为全省有机农业示范社。
结语
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标志着仙宝梯田种植合作社发展的新阶段。罗会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合作社经济蓬勃发展,给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让农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看到了希望,更是摸索出了一条光明坦途!
任何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只要有一颗为民造福的心,只要有一双不停向这个目标迈进的脚步,终会达到成功的彼岸!罗会金就是这样一个新时代的中国农民,作为新时代走向富裕、和谐、美丽新农村的典型代表,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