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半的我和你》经典影评集
《另一半的我和你》是一部由王湛执导,刘芮麟 / 代斯 / 王梓薇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 / 科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另一半的我和你》影评(一):女权主义还是男权主义的危机?
女权主义的狂欢还是男权主义的危机?本片明显走的是标新立异,用32集的短片,貌似32*5是160分钟,其实每集只有4分钟,也就是本片其实刨除水分,只有120分钟左右,很明显就是赚稿费啊。这编剧真好当。本片其实内容不少,但是冗余,故事简单但是题材蛮有意思的。导演和编剧的意思是突出性别差异和冲突?
《另一半的我和你》影评(二):讽刺的很不错
“一个人只要你把他放进女人的处境里,他就会变成一个女人。”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能不被社会赋予的性别角色所束缚,勇敢的做自己。
导演果然是女的,男导演拍不出来。
女人的外貌焦虑,自我怀疑,自我价值感低,被骚扰,雌竞,电视剧里面经常刻画的女性丑陋面放在男的身上也是搞笑,还是不够日常和深刻,更多的感觉是把很多电视剧里面的情节男女调换一下位置而已。
《另一半的我和你》影评(三):真正的男女互换
编剧脑洞非常大,将平行时空设定在脑电波的理论基础上。细节和角色设定没有任何逻辑问题。将男女主完全的互换了,对当下男尊女卑以及权利平等社会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虽然只是短剧,但是面对矛盾冲突时,并没有浅藏辄止,剖析后直白的表达观点。
男女主互换前后,形象刻画的真实。集与集之间存在顺承关系有不完全的紧密衔接,剪辑的恰到好处。结局女主从未来穿越到现实社会,又再次回去,这个过程会让主题更加升华。最后在不可改变的当下,“只能勇敢的做自己,因为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
《另一半的我和你》影评(四):换一个视角看世界
男主穿越到了女性本位的平行世界,亲身体验了男性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偏见和歧视,妥妥地反讽社会现实。这种题材的古偶剧不少,能把方方面面的细节做得那么到位还是部现代剧的,倒是第一次见。按照套路,这类故事到了最后,一般都是两个人去了同一个世界,强行HE。但是这部完全没有落入俗套。女主深知无法改变男主世界的社会现状,所以才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原本生存的世界。看她对科学的执着劲儿和穿越后给予女同事的警示,或许有一天,她真的可以研究出灵魂和躯体同步传送到另一个世界的技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选择个人心中更向往的那一片天地。 看完这部剧我迷上代斯了。她的演技和女主这个角色简直是百分百匹配。莞尔一笑、戏谑挑眉、耳边私语、指尖抚摸,很多微表情和身体动作都是多一分会显得过于油腻,少一分又显得不够撩人。她把五官和肢体调动得恰到好处,这才塑造了一个温柔、“绅士”、浪漫的情场高手人设。
《另一半的我和你》影评(五):倒着看我们的现实生活
在w世界里,当男人热衷于护肤和美容,为情所伤而发泄的方式是买买买时,我感觉有被内涵到。
歪个楼,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女生,要证明自己过的好,一般都是发自己做的美食,收拾干净的家,美美的旅游照或瑜伽照。而男生发的,是对实时的评论,对专业领域的看法。如果热恋的情侣,会发对方的美照和合照。如果成家,就会发孩子的照片。
Jacky真的好帅的原因,一是她好看,二是她在自己的领域有一定成就,三是她乐于助人(也有可能是因为有所图谋)。剧里没有更多细节展现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在遇到男主前是否已经泡过很多人。从她为了造福w世界而决定离开m世界的行为可以看出,她是个有自己坚定目标的人。人有很多方面,对朋友,对爱情,对家人,对事业,每个方面他都是有不同的态度。无法把一个工作认真的人认为他就是认真对待爱情的人。Jacky是个有自己理想,对理想有追求的人,这点毋庸置疑。
子芮在w世界的表现一点也不符合他在m世界里“海王”的人设,这里的设定有点小瑕疵。
《另一半的我和你》影评(六):不错的短剧
女士优先不过是男权社会给女性的一点小恩小惠罢了。
女人不被要求奋发图强,也就容易陷入诱惑,当你发现自己被愚弄的时候,尊严也就荡然无存了。
做你自己就好了。—————————剧中语
这部剧不仅互换了男女角色,还夸张的把生活中众多矛盾点集结在一起,搞笑中槽点满满,喷饭中引人深思。
是,剧中的Jack很飒,自信满满,魅力无限,在平行世界里几乎掌握了所有主动权。一方面是因为同样令人费解的女权社会,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她的身份(一名行走在科技前沿的科学家)财富和地位、能力。
如果说仅仅因为固有的女权或者男权思想,就会导致一个人被打压或者霸权。那还是不全面的,社会发展是具备自我调节达到平衡状态的能力,生活在其中每个人的的状态应该是健康积极的,都认真的活出自我,努力奋发图强。不要想着去依附他人,而是把自己的生活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
希望能够早日能有一个完美的时空,让芮和晓不失本真而又能自由的享受爱情。
《另一半的我和你》影评(七):平权至上
这部短剧题材很有时代特色,也有一定的意义,男女可能真的只有在社会位置全然调换的时候才能真正感悟到对方的不容易。
剧中有很多细节,比如海报上的男模特,咸猪手女流氓,男女着装举止的对比,男生P过头的照片,社会对男性的硬性要求,女性海后等等,其实都能体现“应当追求平权”的理念。对此我十分赞同。女权和男权本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都只是一个群体或阶级在强调甚至死守自己的利益。但,提高女性地位在当今社会下是应该为之奋力疾呼的!只不过这背后的根本动力当是追求公平,而不是效仿过去男性获得“天经地义”的优待。说到底,未来还是要靠个人去奋斗。
另外,有一句“我可以骚,你不能扰”,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在一语双关,毕竟“骚”多用于贬义;总之我的观点是,不论性别,都可以追求所谓的“穿衣自由”,但这应当建立在你完全清楚自己的穿着和行为在特定文化社会背景下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并且有一定能力自我保护的基础上。到出了事,只指责别人,然后自己依旧,问题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我们期待甚至要求社会越来越好,那么下一步当努力为此贡献力量,而非把自己的安全、快乐寄托于他人的素质和行为,不觉这十分天真吗??可以说实在没看清人性的模样。
另外我认为,男女权问题不应抛开人体生理构造不同所带来的不同性别特点进行讨论,更进一步还得弄清楚过去、现在父权社会确立的基础有哪些。一厢情愿地强调提高女性地位,很可能治标不治本。我觉得女性特别需要注重的是,搞明白自己身为女子的特性和优点,肯定它、发扬它!我们不是男人,也不应逼自己成为像男人一样的社会人。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才是真正的爱自己!女孩子们,加油!
《另一半的我和你》影评(八):我只是想简单夸一夸它
我还是要夸一夸这部剧,早先我是对它没有什么期待的,我完全不会想到在探讨女性困境的话题里国剧可以做到这样,但是即使是隔靴搔痒(原谅我这样用这个成语),或者说带着镣铐起舞,它也有戳到痒处,甚至舞的很好看。
首先直接颠覆世界就是很聪明的做法,先讲一个偏见,有一部分国剧它们经常在大环境下默许很多不够礼貌不够合理的行为,并且把这当作是习以为常的,我认为这是非常不易令人察觉的冒犯。不过在本剧中,当你把整个场景翻转,这些状况都产生了某种不言自明的讽刺,编剧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很贼,她有一种点到为止的克制,她直接把事情是怎么样的展现给你看,抛出一个个困境,但不必给出解答。尽管这些问题在严肃性上或有所欠缺,不过这至少在喜剧化夸张化的表达中显得不那么悲凉。
审美也有必要提一下,它的整体画面和镜头调度都给人一种精致但毫不做作的美。其实看完剧后我立刻翻了导演跟编剧,看到都是女性,油然而生了一种“果然如此”的内心独白。而且在选角上,要找到一个扮演社交达人花心渣狗和玩弄起小心思很可爱的回头浪子深情爱人两者兼具又不油腻的男演员,就不是什么简单事。
我个人格外中意结尾,没有大圆满之类的实在太好了,还是要讲编剧很聪明,原本滥情的人经历变化立起了深情人设这真的很吃香。虽然关于梦境和爱情的阐释有些老派——“每个人都在各自的梦里扮演着自己”,“用尽全力和全部想象力,丝毫不向现实低头,才能和梦里的人相遇”,可我还是很吃这一口,别出心裁的浪漫,带着缺憾地梦幻般地离别和留恋,实在精准击中我的审美。
受五分钟一集短小精悍的篇幅所限,这部剧的叙事过于碎片化,口吻或多或少有点戏谑和夸张,在行为模式上还有些许刻板,并且有很多套路的设计和模板式的工业糖精,可这些都不影响它在刻画女性困境上的成功。
虽然它只是一部剧,它也不能一劳永逸地改变不理解这些的人们的想法,更悲观点讲,或许不想了解这些事的人根本不会看它,这部剧的受众只是意识到身处其中或想要了解它的人。不过我还是觉得,能在国剧中看到这种类型是非常令人惊喜的。至少有人在看,有人在说,有人在表达不满,就比不看不说要好的多。
《另一半的我和你》影评(九):当男权社会和女权社会互换时
在剧的第一集告诉观众的是高子芮(刘芮麟 饰)是一个网红机长,花花公子,撩妹高手,也是典型的夜场高手。 在他生日局时,他想那一晚睡到晓晓(代斯 饰)这个妹子。 在他欲情故纵的手段下,他和晓晓已经迫不及待在厕所里已经开始激吻,却不料让他窒息晕倒,直接进入到自己的平行时空里——一个女权社会。 虽然是以喜剧的形式来呈现,整部剧沉浸在讽刺的氛围里。 玩到半夜回家会被家里人指责“哪有正经人家的男孩子那么晚回家” 男人开始随着社会的审美,全身脱毛成为了风尚。 在游乐园里有的是“王子的衣橱”。男主换出来的衣服被称为“灰王子”。 我们观众才想到在童话故事里,强调的是不同的公主有着各式各样的美,各种优良的品质和特征,但每一个公主她最后都需要王子的拯救。 在我们现在大家的认知的普遍形象是男霸道总裁,女温柔秘书。 在剧里,完全的形象的颠覆,男主高子芮成了科技公司总裁晓晓的秘书。 在男主高子芮和他的姐姐争辩为什么男生要“贤夫良母”类型才是好,带孩子的为什么是男生,姐姐说“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啊”说男主是“田园男权”脑子出问题了。 男人结婚在家带孩子会被身边的人看作十分合理,被夸奖为讲“男德”。 在感情方面,大都为女人为主导地位,女人主动而男人矜持才是常态。 在女主晓晓开车送男主回家时,对男主进行的了场韩国偶像剧常出现的场景。只不过是换作女主从车窗探出头给站着车外的男主一个按头激吻。 我们现在的社会,女孩子在职场上需要比男孩子更加的优秀努力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面试官会在面试时经常会问女孩“有结婚生子的打算吗?“因为公司的会计算培养人才的成本,而社会对女孩子的定性思维标准是以家庭为重。 女孩子为了让自己的外表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迎合社会的定性审美,选择用疼痛来交换美貌,全身脱毛,整容成为了风尚。因为社会对一个不符合大众审美的“丑女人“只有更加的苛刻,甚至是异样的眼光。 男主高子芮是在这个时空里唯一一个有着我们所谓的正常男人的思维的男人。 但有意思的是 在整个剧的结局却是,男主他不想回去之前的平行时空了。 有一段是男主高子芮问那个平行时空本来做秘书的男孩,“有没有想过做一个组长?” 那个秘书回答“我要做也是做组长丈夫”。 我认为暂时是不会有一天,“渣男“这个词消失。但可能有一天女生在和朋友评价一段恋情是“这次我有点认真了”而不是在哭诉“为什么他这样”,“渣女“也变成了大部分女性的风尚。 其实“渣女“的出现在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时代在进步的标志,女性在抗议男权社会的一个标志。 而男生也开始打扮化妆保养护肤这些现象的出现,其实也是一种社会慢慢趋向于男女平等的标志,即使很多人还是无法理解。 我们的社会在慢慢的适应,慢慢的改变,慢慢的走向更好,慢慢的趋近一个更合适更平衡的状态。 怎么说,希望是在任何的时代的年轻人都可以勇敢的做自己。毕竟每个时代都需要勇者引领。
《另一半的我和你》影评(十):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想象力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
最后一集小外甥在幼儿园的小演讲,点睛且升华主题:“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想象力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
尽管这句话的前缀定语是“面对爱情”(毕竟电视剧是喜剧+爱情剧定位),但这句话,不如撇开了“爱情”这个前缀,而理解为对女士们甚或男士们的鼓励。况且,暴风雨容易受反噬,和风细雨则潜移默化。
倒数第二集,jecky到晓晓世界的体验,简直让人窒息——而无奈这偏偏是当今最常见不过的现实:男性掌握行业的绝对话语权,女性斟茶递水买点心;女性若想冒头,不管实力如何,社会先教你做人,全体人员不论男女,先猛烈嘲笑一番:而明明jecky的实力秒杀现实中的正汇报的“科学家”,jecky只能越级邮件向终极大boss反馈从而获得重视,直系上司和上上司,恨不得马上切段jecky和大boss的对话,赶走jecky。
在男性主导职场话语权之下,女性无法获得“朋辈”支持,被打压、无人提拔,怎么更进一步?
看过部分性转版的女尊文,粗糙粗鲁,使人反感。没看剧之前,因为担心会是同类型,还好是多虑了——虽然,剧里的设定也是性转的社会。
并不像《陈芊芊》那样的伪设定:说是花垣城(没记错?)女子当家作主,但当街嚼舌根的还是女人,职业上说书先生还是男人。
《另一半》里,男性成为美容院院长和常客,前台是男的,婚礼牧师是女性;男性为了各种不同场合买不同内裤,如现实中的女性般恋爱脑、时刻担心另一半出轨、各种费心思监控另一半、在出轨后只能愤愤懑懑指桑骂槐、总是被分手。
一些在现实中早就习以为常,甚至都约定俗成的事情,在电视剧里呈现的时候,才发现是那么地荒唐,荒唐得那么直白,偏偏在现实中又那么地理直气壮。
比如,剧里讨论借男主角两姐弟之口,讨论“为什么就一定要男人带孩子”,千万个反驳的理由,当姐姐说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时候,男主哑口,求助姐夫,也只能获得姐夫一个表示赞同的无奈点头。
现实社会对男女生的教养,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不同。你会看见,剧里小朋友们画“未来的我”的时候,女孩子梦想成为科学家,男孩子梦想披上围裙、成为幼师,是被嘉奖夸赞的。
在现实社会中,对男女性的定位,从自小的教育就开始不同了。不被期待和要求独当一面、承担更大责任的小女孩们,长大后成为了沉迷购物、幻想爱情、事业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拴住男人。
《另一半》里,jecky可不要太渣,一脚多船、总让男主去猜她的心思(性转回来,是不是熟悉的配方)——当然,也不算是jecky让男主猜,当男主落于弱势后,自然而然地就开始猜测/讨好想要“高攀”的jecky的心思(性转回来,是不是熟悉的味道)。
当渣得太过的时候,就有让人反感的危险了。还好,《另一半》把握的度很好。相较于对渣的反感,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分手ing一个,吊着一个,杀时间磨着一个,现实中的渣男可不要太爽!jecky的人生可太让人羡慕了!
男主买了小菜去jecky家见奶奶的剧情也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