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了弦的吉它
断了弦的吉它
图文/万水千衣
音乐让人感到快乐,歌声能催人奋进。为了学习唱歌,符老二开始听磁带,但有些歌没有出磁带,或是购买不到。于是,想到了买一个乐器,于是笛子成了首选。因为,费钱少。但还是有些弊端,那就是吹奏的时候,不能唱。
一天晚上,在街头的转角处。符老二遇到了一个流浪歌手,抱着一把吉它,边弹边唱。歌声凄凉动听。符老二心中升起了购买一把吉它的想法。这天晚上,是在号称孟姜女的故乡津市城的一个街头。那年,符老二正在读中专。
班上爱好音乐的不止符老二一个人。很快找到了两个志同道合者,三个人分别购买了一把吉它。记得92元一把,牌子应该叫做木棉。
因为热爱,所以刻苦。三个人没日没夜的练习。先是练习指法,近两个月后,就练习和弦,一个月后,又练习轮指、弹唱等技巧。利用一切休息时间,不停的练习,晚上宿舍熄灯后,就到洗衣室练习,夜深人静的时候,有那么三个小伙伴,在不停的练琴。琴声从杂乱无章,慢慢得变得悦耳动听起来。
当时,也没有老师教。只是在书店买了几本吉它谱就开始自学。从古典吉它,到民谣吉它。从《致爱丽丝》到《黎族舞曲》,从《小草》到《灰姑娘》……三个小伙伴疯狂的练习歌唱。
学有小成的时候,开始在班级开展活动的时候进行表演。记得当时是弹唱一首民谣后,就演奏一首古典吉它曲,然后再合唱一首民谣曲。
小有名气后,别的班级开始也邀请我们进行演唱。有时在学校操坪练习时,旁边会围上一大群同学们听曲。甚至学校广播站也多次请我们去演奏,我们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现在想起,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啊。
美好的日子总是很短暂。求学生涯结束了。
回到家乡,参加了工作。当时的中专生还很稀少,国家都是包分配工作的。当时,符老二分到了县上最偏僻的一个乡,一个“一脚踏三县的地方”。
上班没多久,县上组织新入职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结束时开了一个联欢会。符老二用吉它贡献了一个节目,还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后来,因为工作的变迁,吉它就放在了老家里。一开始还挂起的,后来因为地方窄,生活用品增多。母亲就把吉它放在了脚落里,还时常把农具比如背笼放在上面。
“你那猪腿琴的绳子断了几根,你还要不要的。”母亲有一天对我不经意的说道。我明白,是吉它的弦断了。
后来,结婚了。后来,儿子上大学了。符老二又寻思着音乐梦了。还是想找个乐器学习唱歌,这次没有选吉它了,因为要经常调弦校音,费事。
符老二又开始天天琢磨,想买一个电子琴。也可以边弹边唱,如果练习好了,还可以到街上去录视频拍抖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