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侦探往事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侦探往事读后感1000字

2021-10-19 00:54: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侦探往事读后感1000字

  《侦探往事》是一本由时晨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侦探往事》读后感(一):《侦探往年》,作者的侦探情怀

  10月14日收到,两天看完,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马戏团、连环谋杀、有意思的动机,还有旧上海元素,使代入感极强。

  看得出,时辰在写作时翻阅了大量资料,词语使用比较考究,其他故事情节就不赘述,免得有剧透的嫌疑。

  比较难得的是,故事背景发生在民国,时辰采用的写作笔法和技法也偏民国风,喜欢的会比较喜欢,不喜欢的自然也会有,这就好比有些地方菜,本地人趋之若鹜,外地人不解滋味一样。作者时辰出版过多部作品,不算是新人,所以写作相对放松,比如在书中顺便给孤岛做了个广告,还说老板叫时宜,调侃了一下华斯比,如此种种,莞尔一笑。

  最有意思的,程小青、霍森.....这些名字应该是国内推理老饕才熟知的名字吧,所以评者越看越觉得这是向国内推理前辈致敬的一本书。直到最后看完,又翻看扉页,上面确实写着“献给中国侦探小说的先驱们”,感叹一句,现在能有这点情怀的,已经不多了。

  我也注意到,这本小说封底被牧神文化冠名了“谜托邦01”,感觉牧神单独开辟了一条品牌线,有点向新星午夜文库的路子上走,如果的确有大量优秀的稿件,这到是个法子,毕竟牧神以悬疑推理之列见长。

  《侦探往事》读后感(二):《侦探往事》,现代所著的民国时期逻辑

  《侦探往事》,用时六个小时,读倒是挺好读的,好不好看就仁者见仁了。

  曾经读过时晨的《黑曜馆事件》,里面的逻辑循环套让我赞不绝口。即便有许多人并不欣赏这个循环套,甚至质疑其意义,但笔者认为,这恰恰是逻辑流的魅力。读了《侦探往事》,有幸再一次见到逻辑流。可惜的是,这并不是以逻辑流为核心的小说,或者说,如今已不是逻辑流的时代。

  闲话少叙,进入正题。这部小说以民国时期的上海租界为背景,小说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以富豪自杀案为切入点,牵连出之前几桩富豪意外死亡案或自杀案,引出上海租界巡捕房、上海著名的几位侦探、神秘杀手组织、幕后黑手、不老会等几方势力,为读者展开介绍。

  曾有书友谈及,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时代背景、人物身份、案件缘由等等,推理本身并不是很精彩。笔者个人观点恰恰相反,相比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几个小推理点确实很不错,故事性比之第一个故事更加有趣。虽说部分诡计存在局限性或是漏洞,但故事非常精彩,悬念的铺设也非常好。

  第二部分,是继第一部分而衍生的,本格推理案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有枪声、死者、弹壳、弹孔,没有什么不可能犯罪,也没有机关手法,有的仅仅是最简单最直接却也最难侦破的杀人案件。在本格推理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显而易见,这将是一篇逻辑流作品。文风却不同于大家对于逻辑流的常规印象——枯燥、无趣,上一部分的故事很是精彩,且带有强烈的悬念,所以在第二部分里,与其说是在推理凶手是谁,不如说是推测谁会成为凶手,故事也就没有那么枯燥。

  这篇作品的逻辑流,以三条不同的逻辑线为核心,由三个著名侦探分别提出。遗憾的是,这三条逻辑线并不是层层递进并列成立的,而是通过推翻前面的逻辑,根据其他逻辑点提出一条完全独立的,甚至于,推翻所用的并不是逻辑,而是后面给出来的“实物证据”,或许这就是后期奎因问题吧。三条逻辑线本身也有强有弱,前面两条稍弱一些,甚至笔者自己也曾用过,看到后倒是有些意外。最后一条逻辑线,确实很不错,感觉有点西泽保彦的风格。

  令笔者为之难过的是,这些精彩逻辑线,其实都是伪解。结尾双重反转,诡计中规中矩,意外性却十足。凶手的身份,并不难猜,甚至说,从一开始就有了伏笔。而最终的逻辑也正是这些伏笔。比较巧妙的是,作者通过一些书外的、但比较为人所知的东西,变成推理的线索。

  在小说中穿插了许多民国侦探小说的人物,可以算一大看点。对于民国时期的作品,《胡闲探案》我确实挺喜欢的,霍桑探案更是广为人知,其余的就不在此多说了,民国侦探小说的事情笔者了解不算很多,再说就是自曝己短,惹人发笑。

  《侦探往事》读后感(三):当民国侦探遇见“黄金时代”——时晨《侦探往事》推荐序

  所以,在这里,我们的侦探小说的读者的依然尚以“福尔摩斯”为“王”,不免是可怜的愚昧。这毛病是出在近年来的欧美侦探小说之新作被翻译介绍过来的,委实太少了的缘故。1947年,姚苏凤(1905—1974)在《生活》杂志创刊号发表了《欧美侦探小说新话》的第一部分,说出了上面的话。

  其时,他颇为痛心疾首地感慨: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要让“福尔摩斯”作为侦探小说读者“唯一的偶像”,“这犹如在今天介绍战争武器,还在介绍毛瑟枪,而竟不提起原子弹”。

  这位自称读过一千种欧美侦探小说的姚苏凤先生,早年曾创作过几篇“鲍尔文探案”系列侦探小说(署名姚赓夔),在1948年之后还翻译过欧美侦探小说“黄金时代”三大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和约翰·迪克森·卡尔)的作品,可能是当时最了解世界侦探小说发展状况的中国人了。彼时,他为中国出版界没能及时翻译引进欧美最新的侦探小说而遗憾,为中国侦探作家没能及时接触到欧美同行们更加优秀的作品而惋惜。

  1949年之后,还处于草创期的中国侦探小说几近夭折,被强行推到了另一条路上:学习苏联的反特小说。

  ——被福尔摩斯和亚森·罗苹引领、走上侦探小说写作之路的民国侦探作家们,终究还是没能领略“黄金时代”的迷人风采!

  所以,我时常在想:程小青、孙了红等民国侦探小说名家,在阅读过“黄金时代”各家名作之后,会产生怎样的思想激荡,并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呢?如果让民国时代的各位名侦探遭遇“不可能犯罪”谜题,他们又能给出怎样的解答呢?

  也许,在时晨最新创作的这部《侦探往事》中,我们倒是可以找出一些可能性来。

  在推理小说“中国化”的道路上,时晨一直在做着有益的尝试,如在“数学家陈爝”系列之《枉死城事件》中融入古墓冒险一类的元素和中国民俗学的内容等。这次,他选择以民国时代为背景,创作“密室小丑”的起源故事。

  在时晨看来,科学和技术并不发达的民国时期,恰好是一个适合“黄金时代”本格推理小说生存的年代,相近的时代背景也让故事少了违和感。

  《侦探往事》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上海滩为舞台,以一连串可疑的富豪“自杀”案为开端,引出了这座“魔幻之都”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团体:租界巡捕、洋人老板、畸人杂技团……当然,更有以民国侦探小说中的名侦探为原型的众多大侦探家!

  时晨大胆地将一个完整的探案故事,以风格迥异的两部分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一部“犯罪之都”读起来颇具一种上海方言小说的况味,恍惚间让人觉得是在读民国作家创作的侦探小说,时代代入感极强;第二部“洋房血案”则画风一变,以人物列表开篇,将有限的“嫌疑人”集中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营造出一种典型的阿加莎式侦探小说风格,并安排众多民国大侦探家上演“多重解答”的好戏,凸显了“黄金时代”本格推理小说的特色。

  读完这部小说,我仿佛经历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旅行,与民国侦探作家前辈们进行了一次对话。

  回望来路,我们还能看到前辈们留下的已经有些模糊不清的足迹,更期待着华文推理的“黄金时代”早日到来!

  华斯比

  2021年5月16日晚于上海

  《侦探往事》读后感(四):<玩味民国>

  民国时期,一直都是侦探小说家笔下的“宠儿”。周浩晖的原罪系列;鬼马星的民国秘事系列;朱晓翔的古玩暗战系列;吉羽的深夜古董店系列;还有杜撰的《时之悲》,和江宁婆婆的《江宁探案录》,都是以民国时期为背景的。

  不光是在现在侦探小说家的笔下,“民国时期”活跃。在民国时期的侦探小说家,更是活跃。

  今年,华斯比老师整理出版了『中国近现代侦探小说拾遗』丛书,收录了除了程小青孙了红两位读者耳熟能详的民国时期侦探小说家之外,四位侦探小说家的作品:陆澹安《李飞探案集》,赵苕狂《胡闲探案》,刘半农《刘半农侦探小说集》,和南风亭长《中国侦探:罗师福》。

  其实早在近100年前的1923年,我国就有了第一本自己的侦探杂志:《侦探世界》。《侦探世界》的编辑中就有几位侦探小说家:程小青,陆澹安,赵苕狂。而在民国时期发表过作品的侦探小说家,随手翻翻都有20多位。

  众多民国时期侦探小说家笔下的主角,若相遇会发生什么呢?《侦探往事》给这些“大侦探们”,搭建了一个魔幻的舞台。

  开篇就很有韵味,让人一秒置身民国时期

  第一部 <犯罪之都>

  华人探长叶智雄遇上了富豪连环死亡奇案,请出了四位著名的“大侦探们”。

  这部很有民国侦探小说的味道:讲究用词+多方角力。

  小彩蛋:猜猜一开始出场的陈教授是谁?

  第二部 <洋房血案>

  法商布维贤大宅里发生了谋杀案,“大侦探们”纷纷献上自己的推理。

  这部很有古典推理的味道:封闭大宅+多重推理。

  这里忍不住要推荐一下本人很喜欢的罗纳德·A·诺克斯的处女作《陆桥谋杀案》(1925年)和安东尼·伯克莱的《毒巧克力杀人事件》(1929年)。

  封面有看出什么线索吗?

  虽然书里写到本作是“献给中国侦探小说的先驱们”。本人却更感觉作者是在玩味民国时期。而这种玩味,只是“时晨宇宙”的一个小角落。

  还记得当年读《水浒猎人》的时候,怀疑了很久,真的是写推理的那位时晨写的吗?他怎么什么类型的书都能写?这次读完《侦探往事》,确定了,真的是写推理的那位时晨写的。他怎么什么类型的书都能写!

  不知道民国系列的下一部,作者还会给读者带来什么样的惊喜。非常期待!

  孤岛书店百年老店的“铁证”

  最后,话说作者真的是“五老会”黑粉第一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