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听,是谁在开音乐会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听,是谁在开音乐会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10-27 00:00: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听,是谁在开音乐会经典读后感有感

  《听,是谁在开音乐会》是一本由[奥地利] 马科·希姆萨 / [奥地利] 海茵茨·雅力士 /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8.40元,页数: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听,是谁在开音乐会》读后感(一):听,是谁在演奏?评《乐器狂欢派对

  《乐器狂欢派对》是“听,是谁在开音乐会”系列的一本书,用童稚的话语和生动有趣的图案介绍了多种常见的乐器。

  我自己做的部分乐器图鉴

  翻开书,最开始你可以看到29首曲目,就像本书的系列主题一样,已经算是一场小型音乐会了,扫码就可以聆听对应的这29首歌曲。每首曲子采用了不同的乐器演奏——高音竖笛:《一个小人儿站在森林里》、超高音竖笛:《所有的小鸟都到了》、中音竖笛:《有一个小精灵在跳舞》……曲目中的演奏乐器都与后文的介绍一一对应,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到不同乐器之间的差异。当所有的乐器都被介绍完毕,在最后一首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电闪雷鸣波尔卡》中,它们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恢弘而动听的合奏。

  这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闭上眼,听,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每一章当中都有一组同类乐器的介绍,比如竖笛家族、木管乐器系列、铜管乐器系列……每类乐器都会分别介绍它们的音域、大小、适用范围等等,如果是弦乐器,这本书还会告诉你它到底有多少根弦,比如吉他

  《听,是谁在开音乐会》读后感(二):给孩子的古典音乐启蒙绘本

  我家孩子两岁,很喜欢跟着音乐欢快的跳跃,所以也有让孩子学一门古典乐器的打算,但是提起一串串 长长的音乐家的名字或者乐曲名,我和孩子爸还是二脸懵逼,要给孩子进行古典音乐的启蒙更是困难重重。

  提起芭蕾舞剧《天鹅湖》可能很多80,90的家长都听过,但《天鹅湖》讲说的一个什么故事或者哼一段旋律,可能就很少有家长能知道了。给孩子选绘本时无意中翻到了这册《听,是谁在开音乐会》中的《天鹅湖》,才恍然大悟。

  孩子喜欢听古典音乐,也能跟着音乐旋律舞动,但是听不听得懂估计就跟爸爸妈妈一样了。(无奈)《听,是谁在开音乐会》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听,是谁在开音乐会》共八册,内容上相互独立,总体可以分为四个大类:

  乐器初识:《乐器狂欢派对》

  童话故事:《不莱梅的音乐家》

  芭蕾舞曲:《天鹅湖》《睡美人》

  名人名曲:《四季》《小夜曲》《贝多芬先生的客人》《音乐雪橇之旅》。

  这套书结构安排合理,先从了解基础乐器了开始,然后结合绘本中可爱的人物故事去感受音乐的魅力,每本书中都有一个额外的小惊喜。

  拿我读的《天鹅湖》来说,书中的每一页都有一个小青蛙,可以和孩子在读绘本的时候比赛,谁先找到小青蛙,激发孩子兴趣,提升孩子观察能力与阅读兴趣。

  《听,是谁在开音乐会》读后感(三):乐器狂欢派对,妙趣横生

  天下乐器知多少?我还真是不知道。

  读了《乐器狂欢派对》,才知道原来乐器有这么多种类。这《乐器狂欢派对》是《听,是谁在开音乐会》丛书里的一本,在这个故事里,热热闹闹的人们和动物开起了乐器狂欢派对,派对自然也是热热闹闹的,这是人与动物的聚会,也是乐器的大聚会。

  故事很顺理成章地把各位乐器分门别类了,让它们按照家族类群依次登场。首先出场的是竖笛,按照它们的音调高低分超高音竖笛、高音竖笛、中音竖笛。如果不是看到图片,没想到竖笛的音调越高,身材反而是越矮小的,这一点和提琴家族还真是像。

  一家人和小动物们欢欢喜喜地用各种竖笛组合吹奏了优美的曲子。旁边有只绿头鸭想尝试着用瓶子吹出声音,抛给小朋友一个问题,能不能用瓶子吹出声音,试试就知道了。

  接着出场的是吉他,吉他虽说没有按高低音分几种,但是它有一个表亲,那就是电吉他,听摇滚的时候可是经常会看到电吉他的身影,那是很酷很狂野的乐器。

  紧接着还有钢琴,钢琴按外形不同,有普通的钢琴,还有三角钢琴,古时候的羽管键琴和那个造型像柜子的管风琴都和钢琴一起登台献艺。

  后面出场的还有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等,让人大开眼界,原来乐器的种类真不少。

  每一种乐器出场同时,还会在旁边附注上它们的说明,让孩子不仅认识这些乐器,也知道它们是怎么样的乐器,是什么材质,有哪些构成,以及它们在乐团中的担当等。

  例如:

  乐团中最大的弦乐器是低音提琴,它可以演奏出非常低沉和阴郁的音调;

  双簧管的主体是木质的,顶部插有吹嘴。

  所有的铜管乐器都是由管子制成的,区别在于管子的长度和弯曲度不同。

  ……

  言简意赅。

  书中画龙点晴之处在于给每种乐器安排的演奏家和这种乐器的演奏效果浑然天成,不管是刻意的安排,还是误打误撞,都给此书带来许多妙趣,也让人过目难忘。

  黑豹先生长得就很酷,就由他来演奏电吉他,他戴着太阳镜,就是一个像模像样的摇滚歌手。

  小猫咪演奏小提琴,因为用小提琴可以模仿小猫可爱的叫声,而且小猫形体小,和小提琴很搭。

  大象块头大,拿着大块头的大号也很搭,而且他每次能用大号吹奏出低沉浑厚的声音。

  ……妙趣横生的乐器狂欢派对,让人欲罢不能!

  《听,是谁在开音乐会》读后感(四):听不懂古典音乐?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缺了它

  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艺术修养,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送去学钢琴、架子鼓或者其他乐器。倒不是指望孩子能成为音乐家,只是希望孩子能更懂得欣赏和感知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你是不是也这样呢?可艺术学习的道路是漫长的,乐器演奏技法的训练也多少有些枯燥无味,怎么才能激发孩子对于音乐的热情和音乐艺术的喜爱呢?

  马科·希姆萨的绘本系列《听,是谁在开音乐会》可以帮妈妈们唤起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这套图书用经典故事、色彩丰富的图画和美妙动人的音乐相结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

  马科·希姆萨是奥地利儿童音乐剧导演,曾有多个作品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和不莱梅音乐节上演,反响热烈。《听,是谁在开音乐会》这套音乐绘本包含八个经典故事:《不来梅的音乐家》、《四季》、《睡美人》、《小夜曲》、《贝多芬先生的客人》、《乐器狂欢派对》、《音乐雪橇之旅》和《天鹅湖》。随意翻开一本,都让孩子爱不释手。

  经典故事百听不厌

  孩子喜欢听的童话故事常常百听不厌,他会拿着一本童话书不厌其烦的让妈妈讲一遍、再一遍、再讲一遍。这本天鹅湖也不例外。这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剧之一,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团的保留曲目。讲述了王子齐格费里德在天鹅湖畔遇上了被恶魔变成白天鹅的公主奥黛特并深深爱上了她。然而恶魔却在王子挑选新娘之夜,让他的女儿假扮成天鹅公主。差点儿受骗的王子最终发现了恶魔的诡计,将恶魔杀死拯救了天鹅公主,恢复原形的天鹅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图文音乐结合,读一个故事上一节古典音乐课

  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之后,芭蕾舞剧原作被改编成了组曲《天鹅湖》在音乐会上演奏。不管是芭蕾舞剧还是音乐会上,故事都不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马科·希姆萨在绘本中,把故事用文字和图画为孩子娓娓道来。大幅色彩饱满的图画,帮助孩子在脑海中构建一幅幅生动的场景,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些故事。

  童话故事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然而绘本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呢?小秘密就藏在了每段故事的序号标记里。每段的序号都对应着《天鹅湖》音乐组曲的不同曲目,扫描就能在小程序里听到相应的曲目。一边听着或者读着有趣的故事,一边聆听大师的音乐杰作,殿堂级的古典音乐一下子让孩子没有了距离感。

  俏皮可爱的小互动深受喜爱

  “你要不要像天鹅在湖里游泳?想不想跳起来或者飞来飞去?”我家小二妹最喜欢听书里的俏皮小互动,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学着小天鹅张开“翅膀”转圈舞蹈,这是孩子整个沉浸在音乐和故事的氛围里在自我陶醉了。

  古典音乐常常给人距离感,《听,是谁在开音乐会》这套音乐绘本让古典音乐在故事的指引下笼罩着甜美梦幻的色彩,听读起来栩栩如生。爱因斯坦说:“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干什么我都会一无所成”。一边听音乐一边读故事,音乐启蒙书可以成为孩子全感官、高起点的音乐启蒙。

  《听,是谁在开音乐会》读后感(五):好玩好看更好听的音乐启蒙绘本,首选这套《听,是谁在开音乐会》

  前几天在网上给小朋友买了一把儿童款的Ukulele,一拿回家,紧好弦后他就兴奋地拿在手里弹拨。一开始还找不到窍门,发出的都是一些很重或者很糙的噪音。

  我告诉他,在哪个位置弹拨声音会最大,大概用多大的力去弹声音才会最好听。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不仅右手掌握了在共鸣腔附近弹拨,左手还无师自通地去按弦。

  虽然弹出来的音调在旁人听来仍然是“噪音”,但他很陶醉,还一遍遍地问我:“妈妈,好听吗?”还动不动要来给我表演一下,不听还不行。

  以前一直觉得他没什么音乐细胞的,没想到对乐器还挺感兴趣的。仔细想想,说不定这是家族遗传呢?他的奶奶可是钢琴老师呢,每次去奶奶家必定要玩奶奶的钢琴。

  不过,我却是个没什么音乐细胞的人,也就难以在音乐上给他更多的引导。幸好最后入了一套很不错的绘本《听,是谁在开音乐会》。这套绘本是由一位音乐家和一位作家联合创作的,他们分别是马科·希姆萨和海因茨·雅力士。

  马科·希姆萨是奥地利著名的音乐家,还是儿童古典音乐剧导演、演员,他的作品曾多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等地和不莱梅音乐节等活动中上演,反响强烈,曾获得德国金唱片奖。

  海因茨·雅力士是奥地利著名儿童音乐剧导演与获奖作家,拥有丰富的童书撰写经验,他的作品曾获得博洛尼亚书展童书奖、奥地利国家儿童诗歌奖等奖项,还获得过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提名。

  “作家+音乐家”的搭配,可谓“强强联手”,既保证了音乐的专业和经典,又赋予了故事的轻松愉快,还能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听,是谁在开音乐会》一共有8册,包括《不莱梅的音乐家》《四季》《睡美人》《小夜曲》《贝多芬先生的客人》《乐器狂欢派对》《音乐雪橇之旅》《天鹅湖》,每一册里都讲了一个和音乐有关的故事,有的是和音乐家有关,比如《小夜曲》的故事就和莫扎特有关;有的讲的是古典音乐名曲背后的故事,比如《四季》;而《睡美人》和《不莱梅的音乐家》则是将经典童话故事和古典音乐联系在一起……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奇思妙想,让人忍不住跟着马科·希姆萨进入古典音乐的世界。

  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见,演奏西方古典音乐时需要很多演奏家出场,每一位都需要演奏一种乐器。他们演奏的乐器都有哪些呢?

  在《乐器狂欢派对》中,马科·希姆萨详细介绍了管弦乐队中重要的乐器们。

  管弦乐队,是由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大型器乐合奏乐队,一般用来演奏古典音乐。

  书中,熊教授将要举行一场乐器派对,在派对开始之前,要先认识一下这些即将出场的乐器们。

  有一种乐器,许多小朋友都会演奏,是什么呢?当然不是钢琴,而是竖笛!不过,小朋友们演奏的通常是高音竖笛。在竖笛家族中,个子最矮小的音调会越高。

  从竖笛家族开始,熊教授依次介绍了吉他家族、键盘乐器家族、弦乐器家族、管乐器家族、打击乐器家族,每一个家族都包含了好几种不同的乐器,虽然这些乐器的体格大小各不相同,但它们在管弦乐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了谁都不行。

  在介绍每一种乐器家族的成员时,熊教授还顺带讲解了不少乐器的知识。比如:

  每把吉他都有六根弦;(Ukulele只有四根弦,所以尽管它们很像,但不属于同一种乐器)

  小提琴是最小的弦乐器,它可以模仿小猫的叫声;然而,最大的弦乐器并不是大提琴,而是低音提琴,它的个头非常大,比一个成年人还要高。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些乐器中,竖笛家族、吉他家族和键盘乐器家族都不属于管弦乐队。是不是很意外?钢琴并不是管弦乐队的成员哦。

  介绍完乐器后,音乐会就要开始啦。那么,如何让这么多的乐器能够完成精妙的合奏呢?这就需要一位乐队指挥。

  “乐队指挥是整个乐队的灵魂”,当你在音乐会的现场看到一位手指指挥棒的人,那他一定就是指挥啦!

  现在,翻到书的扉页,扫一扫扉页上的二维码,一起欣赏精彩的音乐会吧!曲目都有列出来,可以一边听一边仔细辨认一下,哪一段旋律是由哪种乐器演奏出来的?

  这个系列的每一册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古典音乐欣赏噢!和孩子一起接受古典音乐的熏陶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