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读后感摘抄

2021-11-28 00:3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读后感摘抄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是一本由葛维樱 / 吴丽玮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读后感(一):日本的极致美学之旅

  如果让你用几个词来形容如今的日本,你会用哪些词语呢?是物哀还是侘寂?是幽玄还是极简?或许这些词都无法代表日本的整体风貌,但其追求极致的美学却是全世界早已熟知的事情。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在某种程度上完整地还原了日本美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从印·象、微·异、物·哀、幽·秘、素·静5大发展过程中带领我们窥见日本美学发展的全部脉络,不论是我们印象中的日本,还是如今崇尚自然之美的日本,或许在许多的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探寻、去研究以及反思。

  本书作为一部类似于游记的日本文化、生活之书,是由《三联生活周刊》记者葛维樱实地探访日本美学之源而形成的一趟文化之旅,旨在从日本生活的各种领域来探寻日本所追求的极致美学是如何贯穿整个日本的方方面面,又如何与身为近邻的我们相互影响的。

  在中西方文化的十字路口,吸收了中西方文化的日本有其独特的美学理念,在各种矛盾冲突下不得不寻求回归之路的日本不知从何时起致力于追求这种极致之美,使物哀、侘寂、幽玄成为了日本各大诗人、作家所追求的精神源泉,不论是俳句、小说、画作中无不透出一种极致的物哀之美,其中比较著名的人物有川久保玲、安藤忠雄、村上春树等等,他们背后的日本美学与文化精神影响了整个日本。

  这个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在许多年前中西方文化曾一度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发展,而日本却在逐步发展中窥其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脉络,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日本美学文化,使其呈现出一个多元又个性的日本,让全世界的人认识了物哀、侘寂与如今日本人崇尚的极简之美。

  在极致美学的形成过程中日本人有非常强烈地崇物情节,而这种极致的美学追求则体现在物哀与侘寂这两点,物哀是一种对自然的真情流露,而侘寂则是一种老旧的外表下显露出来的充满了岁月感的美,他们认为“物”是一种有着生命的灵性,有灵魂与情感的存在,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日本人眼中的极致之美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悠悠情趣。

  对于这种物之美的体现尤为突出的文学作品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所创作的随笔集《枕草子》。清少纳言可以从很细小的物件中发现它们的美好,即使它小得可怜,也无法阻挡清少纳言对于细小事物的爱慕。

  作者在日本遍访体现日本美学的圣地,在京都、高野山、福冈、金泽、奥之细道中探寻日本美学的渊源,从技艺、器物、怪谈、动漫、寺庙、料理等多个角度感受日本的极致之美。就像《奥之细道》中俳圣的心灵之旅一般,典雅、闲寂、幽玄、枯淡……芭蕉笔下的日本,除了美,还是美。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读后感(二):独特的日本美学魅力

  当我看到《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还是多年前惊鸿一瞥的日本之旅。在那趟难忘的旅行中,我登上了富士山,见到了大阪金阁寺,喂了奈良的鹿,抽了浅草寺的签。旅行车在路上飞驰的时候,两侧茂密的树木、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都让人赏心悦目。也算是直接感受到了日本的独特魅力。当我继续读下去的时候,发现书中的描述,又让我回到了之前旅行的场景中,这也是这本书的特殊之处所在。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这本书于今年结集由天喜文化出版,作者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葛维樱(已离职)和吴丽玮等。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14期“微、秘、物、哀:日本风物记”和2017年第38期“幽、静、物、异:日本风物记”中体现过。是两位作者在日本的所知所感。全书共分为印·象、微·异、物·哀、幽·秘、素·静五部分,从不同角度对日本的风物、美学进行了介绍,可以使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日本的风景文化。

  于我而言,首要关注的还是日本的生活美学。日本的自我研究门类也许是世界上最精细的。而“美学”这个词也是由日本翻译引入到汉字文化中的。京都是日本美学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具备一种独特的“绮丽”的色感。红色的桥、绿色的屋顶、暖黄色的砖等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美感,多层次的色彩造就了日本的美丽。作为美学的一部分,味道也是日本料理的特点之一。饮食的最高享受就是画面感,吃到味道,看到颜色都是生活美学中永恒的主题。“甜”是不变的风味。《孤独的美食家》也是这种饮食美感的体现。天妇罗、寿司、荞麦面等等都是独特的日本味道。一个人享受美食是“现代社会的孤高”。日本著名国学家本居宣长将日本人美感概括为“爱怜万物”,这背后蕴含着依赖、孤高、义理人情、闲寂和潇洒,也正是“物哀”所在。万物有灵也是日本人看待事物的特殊方式。外物景致与人的情趣交融,天地间的气韵与人的生命节奏契合。生活中的审美倾向也是一种不可言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媒介。把享受美的人和对象融为一体也是难得的体验。

  就个人的体验而言,最贴近的可能还是“小确幸”,也就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来自村上春树的自创词汇。以小为美、以细节为美,日本人纤细的感觉和纤细的感情,并不像我们一样强调宏大叙事。对局部的关注是日本的强项。所关注的也是人的主观情感判断。于时空观而言就在于聚焦现在,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一期一会”,眼前的人和事不会重来,必须要格外珍视这个瞬间。从时间上关注“现在”,从空间上关注“这里”,也就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日本的独特美学。

  世事时移,那两期《三联生活周刊》我多年以前刚好都看过,尽管2016年和2017年分别才过去了四年和五年,但是感觉已经过去了很久。尤其是2020年初以来的众所周知的疫情影响,使得整个世界都多少改变了模样。现在独居在当地提供的单间之中,重读这些熟悉的文字,听着滴落在板房顶的雨滴和敲击着板壁的风,看到居室之中陪伴多年的用物,想到自己这些年来的漂泊,不禁也有些潸然泪下的物哀之感。静室宜独思,观人生百态,从某种程度上也进一步体认到了日本美学的贴近,这也算是意外感悟吧。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读后感(三):一空枝和一掌心的落花

  一空枝和一掌心的落花

  ——读《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

  文/苇眉儿

  先给大家照搬个故事吧。这个故事,是我读完《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实地探访日本美学之源后编著的《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一书,最想讲给别人听的故事。

  日本京都一寺庙的主持,让小沙弥给千利休的孙子宗旦送一枝新开的椿树花。小沙弥虽一路疾走快跑,无奈此花凋零的速度更快。等小沙弥来到宗旦面前时,徒剩一空枝,和一掌的落花。但宗旦却将空枝供在千利休传下的护城寺花筒里,并毕恭毕敬为满头大汗的小沙弥奉上一杯茶。

  而故事中的千利休,为表待客之道,曾将满园的朝颜尽毁,只留了一枝插在茶室的土陶碗中独自芬芳。

  说实话,读到此处,我被那一枝独秀的芬芳香盈心脾,彻底醉了。而那一空枝,和那一掌的落花,则令我泪眼婆娑。是什么样的一种氛围和境界啊,竟然如此动人心魄,直逼心灵最深处那方柔软的沃土?我不知道,但我想好好读完这本书——《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去了解,去感受,去体验,去享受这无穷无尽的根植于日本本土的物哀之美了。

  书的腰封上写着:山河风物,美的邂逅,日本风貌的观与感。五大板块,从印象、微异、物哀、幽秘到素静,日本的山日本的海,日本的动漫日本的崇物情结,日本的月亮日本的樱花,再到日本的建筑日本的和纸……桩桩件件,条条框框,宗宗款款,一场日本美学的圣地巡礼,无一不透露出落入自心心湖的情愫。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美啊,能够被这样用心感受、感化、感染、感动,真的也值得了。

  物换星移,生灭枯荣。心中牢记空海大师的心字诀:先深呼吸,忘记所有尘事,精神集中。让人心与山水融为一体吧,学学夏目漱石的“我无须思考,因为我的眼中只有美,没有人”,用眼去看看不到看不见看不着的极致景致,用耳朵去听听不到听不见听不着的悦如天籁,彻底将外物景致和人的情趣交汇,至此方是物心如一的和美境界了呀。

  这样看来,人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其实就是对美的一种追求、探索、接受并水乳交融的一个过程。不同人的见闻感受不同人的观察体验,技艺、器物、寺庙甚至日本的料理,让读者也一起跟随著者的文字感同身受日本的N种角度,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寻常世俗烟火中,最掩藏不住的是一种生活中的美学,一种文化里的精髓,从物哀,到幽玄,再到侘寂,这样的感受一点点浸润到日本人的骨子里了。纤细的感觉,纤细的感情,所有的生活琐事都能感到小小的幸福和愉悦。以小为美,以细节为美,对小的事物的喜爱,已经深入日本人的骨髓、心灵和精神了。就我的理解,日本人无论什么,凡是小东西就是美丽。而这种小东西,或者说琐碎的小事物,不仅仅指的是体积上的小巧,还包括对其细节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强调、重复和罗列。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一书说,日本文学家折口信夫曾经这样描绘雪,他没有写它的白,“而是把一把雪焐在手里,看着雪水从指缝里流出来,直到手摊开空无一物,却留一种冷清冰洁之感在手心。在花道里,我讲美的时候总讲这个雪”,读到此处,又想起前面故事中的一空枝和一掌心的落花,这极具气质感根植于心的日式美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一刻,是爱万物,是我与你、我与美,同在。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读后感(四):一空枝和一掌心的落花

  一空枝和一掌心的落花

  ——读《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

  文/苇眉儿

  先给大家照搬个故事吧。这个故事,是我读完《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实地探访日本美学之源后编著的《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一书,最想讲给别人听的故事。

  日本京都一寺庙的主持,让小沙弥给千利休的孙子宗旦送一枝新开的椿树花。小沙弥虽一路疾走快跑,无奈此花凋零的速度更快。等小沙弥来到宗旦面前时,徒剩一空枝,和一掌的落花。但宗旦却将空枝供在千利休传下的护城寺花筒里,并毕恭毕敬为满头大汗的小沙弥奉上一杯茶。

  而故事中的千利休,为表待客之道,曾将满园的朝颜尽毁,只留了一枝插在茶室的土陶碗中独自芬芳。

  说实话,读到此处,我被那一枝独秀的芬芳香盈心脾,彻底醉了。而那一空枝,和那一掌的落花,则令我泪眼婆娑。是什么样的一种氛围和境界啊,竟然如此动人心魄,直逼心灵最深处那方柔软的沃土?我不知道,但我想好好读完这本书——《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去了解,去感受,去体验,去享受这无穷无尽的根植于日本本土的物哀之美了。

  书的腰封上写着:山河风物,美的邂逅,日本风貌的观与感。五大板块,从印象、微异、物哀、幽秘到素静,日本的山日本的海,日本的动漫日本的崇物情结,日本的月亮日本的樱花,再到日本的建筑日本的和纸……桩桩件件,条条框框,宗宗款款,一场日本美学的圣地巡礼,无一不透露出落入自心心湖的情愫。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美啊,能够被这样用心感受、感化、感染、感动,真的也值得了。

  物换星移,生灭枯荣。心中牢记空海大师的心字诀:先深呼吸,忘记所有尘事,精神集中。让人心与山水融为一体吧,学学夏目漱石的“我无须思考,因为我的眼中只有美,没有人”,用眼去看看不到看不见看不着的极致景致,用耳朵去听听不到听不见听不着的悦如天籁,彻底将外物景致和人的情趣交汇,至此方是物心如一的和美境界了呀。

  这样看来,人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其实就是对美的一种追求、探索、接受并水乳交融的一个过程。不同人的见闻感受不同人的观察体验,技艺、器物、寺庙甚至日本的料理,让读者也一起跟随著者的文字感同身受日本的N种角度,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寻常世俗烟火中,最掩藏不住的是一种生活中的美学,一种文化里的精髓,从物哀,到幽玄,再到侘寂,这样的感受一点点浸润到日本人的骨子里了。纤细的感觉,纤细的感情,所有的生活琐事都能感到小小的幸福和愉悦。以小为美,以细节为美,对小的事物的喜爱,已经深入日本人的骨髓、心灵和精神了。就我的理解,日本人无论什么,凡是小东西就是美丽。而这种小东西,或者说琐碎的小事物,不仅仅指的是体积上的小巧,还包括对其细节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强调、重复和罗列。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一书说,日本文学家折口信夫曾经这样描绘雪,他没有写它的白,“而是把一把雪焐在手里,看着雪水从指缝里流出来,直到手摊开空无一物,却留一种冷清冰洁之感在手心。在花道里,我讲美的时候总讲这个雪”,读到此处,又想起前面故事中的一空枝和一掌心的落花,这极具气质感根植于心的日式美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一刻,是爱万物,是我与你、我与美,同在。

  《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读后感(五):日本传统文化中,物哀的美学溯源~

  文|楚汐

  近年来,每谈及日本传统美学,总绕不开「物哀」、「侘寂」、「幽玄」这三个关键词。但对日本文化不太熟悉的多数人而言,难免会困惑于这三种美学意境,不知所以为然。

  刚好最近读完了《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可以好好聊一聊日本传统文化中物哀的美学溯源。

  日本美学里的「物哀」,最早是两个感叹词的组合,曾在《万叶集》中用于表达情人苦恋之后的相逢和恋爱失意的哀愁。

  及至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在讨论《源氏物语》时,对「物哀」有着更为详尽的说明。所谓的「知物哀」,是对所见所闻之物皆能有所感动,观之以心,动之以情,能感知「物之心」和「事之心」。

  我们知道,日本人对「物」向来都怀有崇敬之心。思想家冈田武彦在《简素:日本文化的根本》一书中曾说道,「我们不应该忘记物所给予人类的恩惠」。

  甚至在日本的妖怪学里,也专门有「付丧神」的说法,指的是器物放置不理100年,幻化成精的故事。

  在《今昔物语集》中,更是有许多筷子与树的故事。比如多武峰的圣僧增贺曾在路边,折断树枝当筷子来用餐。这种折枝当箸的习惯,更是一直延续至今。当小朋友们外出郊游时,若是发现便当盒里忘带筷子了,也就顺其自然折根树枝来用;等用完后再随手扔在附近,回归自然。

  更有意思的是,折枝当箸的习惯背后,还藏着一个「插著成树」的神话传说:曾有大神降临凡间时,一位老者将米饭盛在米叶上,并放上杉树枝条来款待大神。大神用餐后心情愉快,将筷子插在地上,于是筷子落地生根,长成了参天大树,一直存在至今。而这棵神树,也代表着太阳和大地的「宇宙树」。

  诚然,神话不可信,但无可否认的是,神话也映射着当时的人们对一些生活习俗的解释与认同。

  在日本人看来,「物」并非单纯的物质,而是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是「万物有灵且美」。正是出于对物之生命的崇敬,才会对物有所感怀,「真情流露」。

  诚如本居宣长所阐述的,「人无论对何事,遇到应该感动的事情而感动,并能理解感动之心,就是“知物哀”。而遇到应该感动的事情,却麻木不仁、心无所动,那就是不知物哀,是无心无肺之人」。

  在本居宣长的论述里,「哀」的最初意思是「人的各种情感」,带着种唯美的感动,是超越了是非善恶的。

  但在今时今日,「哀」的解读里,更多会带有种「哀伤、可怜、淡淡的忧郁」之感。

  一如看到樱花之时的美,可一想到花期之后的落英,一种物哀之情油然而生。

  再如,转身来到庭院里,看到枯墙上的光影斑驳,又是一种「物哀」之情……

  换言之,物哀是用己身情绪来感知自然。恰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物哀之情在日本文学中,多是一种淡淡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若有似无的情愫。

  比如紫式部的《源氏物语》里,有三种不同层次的物哀——从最初对人的感动,到对世相的感动,再到对自然物的感动……

  而有着「物哀集大成者」之称的川端康成,在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里都带着传统物哀之美——《古都》里的那一抹淡淡的宿命感,《雪国》里的虚无感……至今想来,仍让人刻骨铭心,唏嘘不已。

  与之相对的,则是年轻一代的作家青山七惠笔下的「物哀」,少了些厚重,却多了份轻盈的爽脆。她的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里,对四季风物的描写,那份淡淡的物哀感,在阅读的过程里,更是萦绕心间,久久不散……

  当然,物哀之美不仅限于文学,更可见于日本动漫、浮世绘、服装设计、建筑……甚至于居酒屋文化中,也自带一种淡淡的「哀」思。君不见《深夜食堂》里那一群孤寂的晚归人……

  本书《物哀之美:日本风物记》是《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多年来实地探访日本美学之源的文章合集。

  本书共有五大部分——「印·象」、「微·异」、「幽·秘」、「物·哀」和「素·静」,分别从日本的山海、佛教、茶道、电影、动漫、器物、美食乃至文学等角度,来解读日本传统美学中的物哀、幽玄和侘寂之美。

  此外,还有一个世纪前,前往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们用心记录下的近代日本的观察记录;更有对京都、高野山、福冈、金泽、奥之细道等实地探访,为我们带来一场日本美学的圣地巡礼之旅;当然,还有日本大师川久保玲、安藤忠雄、村上春树等所坚持的日本美学与文化观念……

  可以说,本书所精心收录的这些实地探访的深度文章,让我们得以从更大的维度来重新回看日本——这个和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居,以美学的角度,来重新感受日本文化。

  -EN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