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一直一直爱你》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一直一直爱你》的读后感大全

2021-12-13 00:03: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一直一直爱你》的读后感大全

  《我一直一直爱你》是一本由[美]伊夫·邦廷 / [美]戴安娜·德格罗特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40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1-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一直一直爱你》读后感(一):我一直一直爱你

  《我一直一直爱你》读后感(二):爱是世界上最好的字眼啊

  《我一直一直爱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家庭如何克服生命的衰老、亲人的分离带给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如何试着直面自己的真实情感的故事。

  故事是以小主人公蒂米的口吻来叙述的。

  外婆因为摔伤而无法照顾自己,住进了一个叫做“阳光之家”的养老院。蒂米和父母去探望外婆。蒂米从来没见过那样的外婆。所以,他心里非常害怕。爸爸妈妈看出了蒂米的想法,向他保证外婆还是以前那个外婆,没有变化。

  到了“阳光之家”,她发现妈妈在用一种他从没听过的声音说话,这种声音充满了活力和快乐。他觉得这是妈妈在“阳光之家”才会用的声音。而外婆也用充满了活力和快乐的声音说着话。

  看起来,这里一切都很好,外婆穿着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戴着我圣诞节时我送给她的耳坠。看起来周围很干净,饭菜也很好,还可以玩各种好玩的游戏。

  到了要分别的时候了。蒂米有些哽咽,转过头不让外婆看见。最终他们还是离开了。妈妈一出门就泪流满面。蒂米这才知道,原来妈妈不是不难过,而是不想让外婆看到。

  妈妈突然想起忘了给外婆一张蒂米的照片,于是蒂米飞奔回去,发现刚刚还十分愉快的外婆也在痛哭。外婆说,“很抱歉,蒂米,我并不想让你看到我这个样子。”

  外婆让他不要告诉爸爸妈妈。蒂米终于开始了解以前不了解的事,他告诉外婆,妈妈也在哭。他们俩都是为了彼此更好受,所以都假装没事。

  蒂米决定让大家敞开心扉,于是又跑到爸爸妈妈的身边,大声的告诉他们,外婆需要他们。再次团聚的一家人抱成一团,彼此倾诉着对对方的思念。

  “阳光之家”里的气味、装饰、老人,孩子的心理…..伊夫·邦廷用细腻的笔触捕捉每一个细节。语言简洁平淡,却在故事里埋下层层伏笔,铺陈出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变化,让人一点一点为之感动,为之泪流。

  “我抬头看着那个气球,思索着为什么上面的字之前会令我感到难为情。它可是世上最美好的字眼啊。”

  故事就在这句简短利落的对话中戛然而止,叫人在心中回味无穷,给人希望和温暖。这是最典型的邦廷式叙述,真实地捕捉到了孩子和大人心里的每一个细节,文字简洁却蕴含深情,看似平淡却蕴含无限张力。

  生命的衰老、亲人的分离其实离孩子并不遥远。彼此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也是一种爱。这种爱,给我们抵挡人生严寒的力量。

  《我一直一直爱你》读后感(三):关于“生命的衰老”,唯有爱是可以驱赶一切悲伤的力量

  “让生命向光生长”,这句写在书封上的话,大概就是我一开始会选择这套《伊夫·邦廷生命教育绘本系列》送给儿子的最直接理由。

  光啊,是多么温柔又坚韧的存在,虽然它从来无意于强调自己的“存在”,却又是真正无处不在的,在每个人的生命当中,光,都是不可或缺的坚定力量,而“向光生长”,正是在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之下,所激发出的温暖、感动和力量。

  伊夫·邦廷是美国当代最具价值的绘本大师之一,她创作过250余部作品,更是获奖无数,譬如非常有名的凯迪克金奖、金风筝奖、埃德加·爱伦·坡奖等各大奖项几乎被她包揽,堪称儿童文学泰斗级人物。

  伊夫·邦廷文学作品的“价值”,在很多时候其实都体现在它们润物细无声一般的治愈力量当中,她总是以最平实简洁的文字,倾诉着那些来自于最平凡生活中的脉脉深情。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一生会是一路坦途的,那么,当挫折与困境来临,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情绪去对待呢?或许时过境迁之后,我们能够从人生经验和经历当中获取足以跨越坎坷、度过困境的方法,但是,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又该如何去看待和理解那些生命中不同的“风景线”呢?

  《伊夫·邦廷生命教育绘本系列》包括《开在荒原上的蒲公英》、《爸爸的桥》、《闪闪发光》、《弟弟来了》和《我一直一直爱你》这五本绘本故事,它们分别通过对五个不同背景下的家庭故事的描绘,阐述了生命当中的五个不同主题——关于坚韧、价值、希望、联结、以及衰老。

  其中,绘本《我一直一直爱你》就是围绕着“生命的衰老”这个主题展开的叙述。

  故事中有一个“阳光之家”,然而,“阳光之家”的作用却并没有它的名字那般充满阳光与希望,反而是承载了许多的病痛与孤独。蒂米的外婆因跌倒摔伤而无法走路而住进了这座“阳光之家”里,在看到蒂米和他的父母前来探望时,一家人都在维持表面上的“高兴”,隐藏着内心的悲伤,反而是小小的蒂米帮助几个大人打开了心扉,去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生老病死虽是人之常情,但当真的遭遇那一切,无力与伤感总是那么难以抑制,唯有爱,是可以化解这一切悲伤的力量。

  整套《伊夫·邦廷生命教育绘本系列》所采用的皆是非常写实的绘画方式,正如它平实的文字和淳朴的情感一样,以最真实的表现手法,来阐述人生中的动人片段,也让孩子们在这些真情实感的文字和图画之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如伊夫·邦廷所言:“小孩儿必须学习认识生活中的困境和抉择,因为,‘这就是人生’。”这种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故事,正是对孩子们最好的“生命教育”。

  《我一直一直爱你》读后感(四):终有一天,我们会老去:唯有爱,是最美好的羁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对待老人和小孩的态度,它会彼此互相感染。这个社会的和谐,有赖于我们每个人的共同付出,我们的父母,终究有老去的那一天,我们的孩子也终将长大。我们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总有一天,我们会迎来苍苍白发。

  这是社会的自然规律,这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命运。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早早做好心理建设,让自己在老去的那一天,能坦然接受这一切呢?

  说实话,时光总是有很多的无奈。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面临这个世界的种种残酷了。比如,爷爷奶奶的衰老,亲人的分离,这些都已经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我们没办法逃避。

  就像伊夫·邦廷的生命教育绘本《我一直一直爱你:伊夫·邦廷生命教育绘本》中所描述的那样,“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

  阅读《我一直一直爱你》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伊夫·邦廷是谁,等我读得泪眼朦胧,才了解到这生命教育绘本的特殊意味。

  相比于其他的绘本,《我一直一直爱你》这部书,它所面向的读者的年龄段是更为广泛的。

  外婆因为摔伤而无法走路,年轻人还要工作,不能在家照顾。权衡之下,只能把外婆送到了“阳光之家”养老院。这里有专门的护工看护,有年龄相当的伙伴,“阳光之家”这种机构,是这个社会对年轻人的一点体谅。

  周末的时候,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阳光之家”看望外婆。在看望外婆的过程中,妈妈一直隐忍着,不敢说出对于母亲的思念,而外婆也容貌淡然地安慰妈妈,不要过于担心她。

  这是养老院经常见到的景象,在一家人离去之后,外婆的泪水才得以涌现。这一幕被“我”看见。作为孩子,他看到了妈妈和外婆之间彼此的思念,而当彼此把这种思念说出来的时候,爱实现了双向的流动。

  伊夫·邦廷描述的正是这个老龄化的社会所最为常见的现象,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种思考也正关乎着他们对“爱”的理解。《我一直一直爱你》中,每一帧图画,都是一个经典,饱含着人物的情绪,十分富有感染力。而伊夫·邦廷的文字,也是格外动人,他引发我们思考当下的种种,也更给我们以未来的希望。

  尽管老去很残酷,可“爱”依然让我们充满温暖和希望。

  “爱”这个元素,在《我一直一直爱你》这本书中,最初是以一个气球的形式出现的。刚开始,孩子会觉得拿着这样的气球感到尴尬,这恰恰也印证了,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是有一种害羞的心理存在的。

  等到被妈妈和外婆的泪水所打动,这“爱”的气球,就变成了一种启示和安慰,不仅感染了书中的男孩,也感染了阅读书籍的我们,同时,也升华了书籍的主旨。

  唯有爱,是最美好的羁绊。家人之间,就是要彼此爱护。哪怕因为种种现实原因而不能在一起,我们也不要放弃,关于爱的表达。

  这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同时,也是我们穿越荆棘的勇气。感谢伊夫·邦廷,让我感受到“爱”的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