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斗的鸡崽长得慢
好斗的鸡崽长得慢
文/赵元波
乡下,农民让自家的老母鸡孵了一窝小鸡。这些小鸡呀,才一出窝,就叽叽叽地叫个不停,像是嚷着要跟农民要吃的一样。
农民就把这些小鸡和老母鸡放在院子里,让老母鸡领着这群小鸡去找食吃。这不,老母鸡在树下面的花台边找到了一条蚯蚓,就咯咯咯地呼唤小鸡们来吃,小鸡们也就围拢了过来,要争夺这条蚯蚓。其中有一只小鸡,特别好斗,为了能抢到蚯蚓,不让其它的小鸡抢到蚯蚓,一会儿啄这只小鸡一下,一会儿啄那只小鸡一下,啄来啄去,它根本没有吃到蚯蚓,还被别的小鸡捉了一身的伤。
有些时候,农民还会把这群小鸡和母鸡关在鸡罩里,给它们撒下些碎米粒吃。那只好斗的小鸡呢,还是那样,虽然身上有伤,好斗的脾气依然不改,本来有足够的碎米粒供它们吃个够,它还是那么争嘴,要把更多的碎米粒抢来供它吃独食,就啄别的小鸡,其它的小鸡呢,也不是省油的灯,你啄人家,人家岂肯罢休,也来啄它,结果呢,别的小鸡都吃饱了,那只好斗的小鸡呢,都跟人家打架去了,根本就没吃到多少碎米粒,吃的食物少,哪里会长得大呢?
一个月过去了,别的鸡都长大了些,那只好斗的鸡呢,看上去没长多少,跟同龄的鸡相比,显得小多了。每每说起这只小鸡,农民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斗的鸡崽长得慢。吃食的时候,忙着去争去斗了,哪里吃得到食呢?
循香抓人
文/赵元波
元末明初大画家,大诗人倪瓒,素有洁癖,还不是一般的洁癖,都有点变态了,这么说吧,随时随刻都要洗手,有那么一个仆人跟随左右,端着个水盆,为的就是伺候他洗手。洗手的水,都是从山上挑来的山泉水,还是前面那桶的,按倪瓒的说法就是,仆人挑水的时候,屁股对着后面的那桶水,把水都给弄脏了,只用来洗脚,洗手得用前面那桶水,其人爱干净到这种程度,让人有点不可理喻。
倪瓒有洁癖,时人尽知。
倪瓒家是当地有名的地主,家境优渥,家业传到倪瓒的手中,却坐吃山空,家中的各项用度逐渐捉襟见肘。
迫不得已,倪瓒在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变卖了家中的土地和财产,把自己收藏的古玩字画搬到一条船上,打算从此在太湖中消磨余生。
可是土地变卖了,当年的赋税还没有交,官府追缴得紧,无奈之下,倪瓒只好躲在了湖边的芦苇丛中,企图逃过官府的搜捕。
东奔西跑,出了一身臭汗,素有洁癖的倪瓒哪里受得了,就在芦苇丛里点起了随身携带的龙涎香。官府的捕快已经锁定了倪瓒的藏身之处就在附近,只是找不到确切的位置。在闻到香味的时候,捕快循着香味儿,很快就抓住了倪瓒。
一个人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没有爱好,一旦有什么爱好,特别是不一般的癖好,要找到他可就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