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上班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慢慢的行驶。
这是一九九二年初秋的一天,张恒山正坐在车上晃来晃去。中专毕业后,张恒山本来可以到邻省去上班的,当时邻省的一个大型国企到学校直接招人。张恒山去报名了,专业也很对口,基本上可以录取。
但是在最后的面试环节,老娘从家乡来电话,说什么也要张恒山回家去工作,说是在身边工作放心一些,安全一些。于是,张恒山回老家了。
张恒山在中专学的专业是轻工机械,老爸在地区城市给联系了一个工厂。到了要上班的时候,父亲又叫张恒山回县城上班,说是地区城市工作人生地不熟,消费压力大。
张恒山倒是希望不要上班,是最好的了。所以,对父母的安排无所谓。完全服从,这不,老爸以托人找了一个烟站的工作。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烤烟也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
张恒山高兴的答应了。车子在山路上时而快,时而慢的行驶着。车上大慨有十余人,有老人、有小孩子、有中年人。大都穿着破旧的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还没有穿鞋子。
车子有点儿挤,为什么?因为这个车子是一个小“双排坐”,即前面一个汽车头,后面是个车厢,车厢里放了两排长板凳,人就面对着面的坐在两边。中间就放着竹背笼、扁担、锣框等农具。
车后面挂着一块绿色的胶布,防止车后轮的灰尘飘进来。遇到中间有人下车的时候,一打开胶布,则灰尘就扑面而来,吹得眼睛难以睁开。
坐在里是看不见外面的,四周都用胶布摭档着。不知转了多少弯,过了几座山。终于,车子停下来了。
张恒山随着大家下了车,两脚一着地,就崴了一下。不过,不怎么严重。原来是落脚的地方刚好有一个小坑。
四面一望,这是一条接近三米宽的街。一眼能望到头的距离约有50多米,两边的房子多是砖木结构的房子,有几个铺子开着门,提示着这是一条街道。
张恒山左右看了看,向司机问道:“师傅,这个烟站在哪儿?”
“烟站啊,往前走3米,右转进去就是。”司机热情的说道。
“哦,谢谢!”张恒山向前走去,向右看见一个院子,里面停了一辆农用车。走进去,看见一个女人正在扫地。
“你好,大姐,我是烟站新来的张恒山,前来报到。”张恒山轻声的问道。
“唉呀,是小张啊,你好你好,欢迎欢迎!”女人转过身来,热情的说道:“我是烟站的刘翠花,大家都叫我刘姐。”
在刘姐的帮助下,张恒山办完了入职相关手续。也就是把报到通知书交给刘姐,然后刘姐带着张恒山来到一个房间说:“这就是你以后的办公室兼住房,从现在起你就是烟站的正式员工了。希望你以后努力的工作。”
终于可以开始新生活了,张恒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