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的读后感大全

2022-01-13 00:09: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的读后感大全

  《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是一本由四川天地出版社著作,39.8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1-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读后感(一):好书,非常非常推荐 !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读一本好书,如同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隔膜,与一位睿智的老者诉说,畅谈古今。如果你喜欢历史,但又碍于史书的晦涩难懂,这本《典籍里的中国》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里面对人物生动的描写,让你身临其境,为他们的智慧叹服,为他们的选择震撼。在书中体会人生百味,反观自己人生的起伏得失,你将会收获满满。

  《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读后感(二):《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谁说他不是一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接下来,迎面走来的是文人圣贤方队,里面不仅仅有诸子百家互助小组,唐宋八大家文化组,以及爱音乐、会书法、养宠物的艺术组,还是老规矩,单拎出几个人,给各位“尝”个鲜,喜欢的自己去看。 先介绍一下唐宋八大家中的曾巩,他的人生信条是:一人得道,全家努力。

  曾巩同学身为一个考场的常驻嘉宾,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屡战屡勇,就是这位看似废柴的考场破落户,年少时也是天赋惊人,但因为环境的限制,以及主考官们的喜好(文风华丽的四六字骈文),所以一直没考中,当然,依着曾同学的尿性,他还是死性不改,坚持自己的风格,虽然表面镇静,但也是私底下吐槽不断。 按照曾同学这样的性格,怕是此生不是在考试,就是在考试的路上,当然,也许是上天看到了曾同学的努力,然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在欧阳修的提议下,考试风格进行了改革,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得以崭露头角,其中就包括曾同学,以及他的家人,没错,一家六口都成了进士,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当然,提起曾同学的成功,天赋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那些天赋之下的努力,家庭条件的一般,不仅仅要扮演“家庭主妇”,劳心劳神,还要扮演课堂老师,辅导自己的弟弟,好在平心静气,一路努力,最后有了好的成绩。

  下面出场的是艺术组中的王羲之:智者也入爱河,左手书法,右手抱大鹅~ 话说,忘了在哪本书中,还是在课本上看到过王羲之的爱情故事,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应该是说丈人选女婿的故事,郗鉴听说老王家的人都相貌英俊,想要挑选女婿,于是就去他家说了这件事,作为一家之主的老王同志,让他去东乡房去相看,结果很多精心打扮的没有相中,反而相中了随意自然的王羲之。 当然,除了这个故事之外,很多人对他的另一个印象就是在书法上的成就,但,在我读完他的故事之后,才发现他也是一位宠鹅达人,我想他的一天可能是早上遛鹅吃饭,练书法,中午吃饭,下午练书法,晚上遛完鹅,接着练书法。 对于司马相如,他出现在诗词的介绍中,而我个人对他的定位是:有才华遇到恋爱脑~

  我之前听过《凤求凰》这首词,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才知道他的作者是司马相如,看完这个故事后,虽然我也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所感动,但我还是觉得凤凰男虽然有好有坏,但是鉴定的时候需要擦亮双眼。 好了,先介绍这么多,这本《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中,还有其他的名家轶事,故事也蛮精彩的,喜欢的可以自己找书来看一下。

  《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读后感(三):文人圣贤记心间

  中华民族能够屹立在世界之林,不仅仅是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中华民族在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对世界文化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中国的文人圣贤在中国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文人圣贤的思想,传承千年,影响深远。 从春秋战国开始,百家争鸣,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发展强大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甚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生动地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由此可见,我国的文人圣贤思想对我们的重要作用。 每年2月和8月,韩国人还会按照传统方式到文庙去祭祀孔子,还有完全按照传统儒家教学方式授课的学院,讲授的主要课程就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在中国几乎已经消失殆尽的传统县学和书院,在韩国至今还有300多所。韩国还将儒家文化的精神,通过电影、电视、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可以说,韩国是以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及其学说在国外影响最大的,应首推日本。在日本,阳明学一度被奉为"显学",对其革新运动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以至成为明治维新的最重要精神武器,阳明学在日本的影响,至今仍很深广,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文人圣贤思想,不仅仅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世界也作用非凡。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家、墨家等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思想,也会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文人圣贤的风骨,万年不朽,丰碑永驻。 王安石,忧国忧民,努力变法,与大宋江山一路同行;词圣苏东坡,不仅文采超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而且为官有方,虽宦海沉浮,却痴心不改;求索一生的屈原,努力变法,虽经罢黜,却与国共存,永远活在华夏儿女的心田;金戈铁马,上阵杀敌的辛弃疾,直至暮年,依然想着报效国家。他的诗词随着他的赤胆忠心,将会一直在中国的文坛上闪耀;吟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不管是被俘还是被杀,始终正气常存,用一颗赤胆忠心,教会我们爱国爱民。 正是我们的这些文人圣贤,他们以自己的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忠心爱国的事迹,教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才使得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却始终屹立不倒。

  拿起《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这本书,我在学习中国历史的同时,也在学习着中国文化的历史。

  感谢有书编著的这一优秀作品,让我详细地了解了中国的思想家,也了解了中国的文学家。同时还可以了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顾恺之,欧阳询,米芾,赵孟頫等,同时,对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的诗词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学习。

  《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读后感(四):典籍里的中国:时势造先贤,历史不会辜负任何一丝光亮

  从古至今,在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上留下足迹的文人墨客从未间断,而在这些人之中,又有一些人不但留下了足迹,他的思想或作品还影响了后上千数百年。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先贤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品格或以文字、字画留存于世,或口口相授,使得华夏子孙即使生于不同时代,仍然能在经典著作中汲取前人思想之精华,推动着历史车轮不断向前。

  “典籍不应束之高阁”,有书秉承着这一理念,编著了《典籍里的中国》系列书籍,此书从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里面,选取“文化圣贤”、“帝王将相”、“巾帼佳人”、“名人知己”四个维度,解读历史上的人和事,目的在于让典籍不再䀲涩难懂,让现代人爱上历史,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可以拓展我们的人生长度和宽度,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编者有书,它成立于2014年,旗下拥有有书APP、有书共读、有书空间、有书新媒体矩阵四大业务模块,目前已经汇聚6000万粉丝用户,在业内首创共读+模式,以用户即会员的终身成长服务体系,帮助人们持续、系统、高效地获取知识,提升思维认识,改善现状。《名著》是有书公众号的代表性栏目,以“讲历史、评古典”的形式带领国人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历史。《典籍里的中国》正是其中之精华荟萃。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系列之一《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从典籍里走进你我不知道的中国文人圣贤的思想世界:

  中国文人名人荟萃,作为教育先贤,有一个人是一定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孔子。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一直影响到两千多年后的现代,如今,儒家思想更是传遍世界。“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正因孔子有“自成一派”的思路,才有其名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的“儒”家学说才得以薪火相传,思想才能发扬光大,一直传承到今日,将来亦会继续传承给后来者。

  当然,诸子百家不止有儒家,还有道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墨家等 ,这些学派对现代或多或少还有借鉴的意义,这正应了书中所说的:“历史不会辜负任何一丝光亮,终有一天云开月明,朗照乾坤。”

  历史总是向前的,儒家发展到宋朝,便迎来了朱熹时代,我们可以不知道朱熹发表过何作品或者立过何种学说,但我们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应该不会陌生,而朱熹对这四本书进行批注后,影响了元明清三个时代的科举考试,影响可谓巨大。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让王阳明产生了怀疑,从而悟出了“知行合一”“心学”等学说,将儒学推向另一个高峰。

  在《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本书中,还提到了文学名家,特别是唐宋八大家,从韩愈到曾巩,作为文人代表,他们是我们教科书的常客,而他们的作品更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文化的传承当然少不了艺术,《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里便有艺术名家这一篇章,从汉代的李延年到魏晋时代的王羲之、顾恺之,还有欧阳询、米芾、赵孟頫及汤显祖,从音乐到书法、绘画、戏曲各有提及,他们不但是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亦是在某一领域带来变革的关键人物。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这些艺术家,则是将生活中的美变得更美,他们的名字亦在艺术的历史长河永远闪耀着光芒。

  除此之外,本书亦收集了《离骚》《长恨歌》《三吏三别》《破阵子》等文学作品,并用独特的角度解读其背后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让大家对经典作品又有了新的认识。

  《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将一个个文人圣贤汇集于一书,并对他们的思想、精神文化进行深度的解读,带着我们走进先贤的世界,在书中我们了解到他们有些人或生不逢时,又或者怀才不遇,但他们心中自有一片广阔天地,一时的沉寂亦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芒,历史不会辜负任何一丝光亮,这就是所谓时势造先贤吧,而他们坚韧的品质正是后人所要学习的,而他们的思想经过千锤百炼后仍闪耀着光亮的便是值得后人细读深耕。

  熟读经典,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了解典籍里的先贤、英雄人物,让我们能以史为鉴,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学史使人明智,经典永不过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