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来的人。
你们好。
去年7月多在一位客户朋友的推荐下开始力量训练课程,当然本质上是我想去改变几十年来一直无法改变的肚腩,需要借助外力帮助自己去训练。
接近半年的时间上了应该有50节课程,双手已经磨出了老茧,今天拍照做了前后的对比,体形有了明显的变化,体脂率、皮下脂肪、腰围都有了很好的改善,最直观的是前后图片的对比,我一直纠结于要不要放出“露点”照,还是算了。
只要不是长时间出差或假期,基本上保证了每周2-3次训练,真实的感受是这样的,下课时无比爽,虽然很累,但过了两天又要上课前,心理上会出现了抗拒,但行为上强迫自己必须上,训练过程有很多时候都要挺不住的时候,咬着牙喊叫着挺下来,为了自己,所有这一切也只有自己扛,没有可以分担,也无法分担。
我不知道下课的那一刻的感受来自于多巴胺还是内啡肽,总之会让整个人轻松许多,让焦虑压抑的心情舒缓一些。没办法,每天需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需要考虑和面对的不确定性问题太多了。
另一件事情就是游泳,在水里的几十分钟时间可以胡思乱想,也可以完全不想,可以想到一些办法,或者记起一些忘记的小事情,那是在与外界隔离的几十分钟,有点像过去没有手机的时代,也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上个月我有18天游泳,从开始觉得是一个任务,到现在克服轻微的心理防线就可以走到泳池边,以及到几天不游泳就不行,应该很快游泳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习惯。
任何逆人性的事情都是不容易坚持的,很多人说需要坚持的事就不是热爱的,这说法未必对,对一件事的热情有猛烈也有减退的时候,我们的时间有限,当你在猛烈热爱时未必可以享受到这件事的全部,热情消退就放弃或换方向了,没有积累,没有深刻体会,也没有见识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这是不完整的。
今天知道了一个新地理知识点,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缙云烧饼应该有朋友知道。壶镇镇(这个镇叫壶镇,所以叫壶镇镇)所在的缙云县靠近武夷山脉,我的健身教练的老家,她可能是他们小镇上唯一一位在上海专业的健身机构工作的健身教练,一位来自小镇姑娘。
我是她目前经常上课的20个学生中的一个,很有可能成为中年男性的改变之星,也就是她的成功案例,帮助她以后获得更多学员的选择。
浙西南那一带还没有认真看过,适合自驾,有民俗、有自然风景也能看看中国最发达省份的县城和小镇,浙江省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共同富裕示范试验区。
前几天在和公司一位来自青海海东市的同事交流,让她这次过年回家好好看看家乡周遭的商业生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交谈中还特别提到了在农村地区泛滥的传销,这次又知道了一个传销新形态,或许也有朋友知道,就是借助安化黑茶作为传销标的骗局,模式就是需要高价买黑茶,然后想办法卖给自己的下线,大概率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和邻居,夸大安化黑茶的功能,让价格远远背离本身的价值,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逐级传销行骗。
不可否认越是生计没有稳定出路,或者对一夜暴富充满不切实幻想的普通人是各种传销骗局主要的参与者,也是牺牲品,这是中国社会的顽疾,也非常难以彻底解决,而且中国广大小村和小镇是传销的重灾区。
期待春节后我这位来自青海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另一个小镇姑娘可以用她商业观察者的视角写出有温度也有理性思考的文章,让我们更多人看到、知道和了解到大时代下多面且真实的中国。
中午健身完在楼下商场吃饭,选择了一家上海本地快餐的连锁品牌,叫阿金大白白斩鸡羊饮食场,有上海本地人爱吃的崇明羊肉、白斩鸡、熟醉虾、砂锅之类的,今天做服务员的是这个连锁品牌的老板们,于是就有了交谈的机会。
这个品牌在上海有10家店,都开在商场里,老板说“希望让上海人吃到自己熟悉的味道”。
问他疫情有影响么?他说因为都在上海,总体都很好,没有什么影响,变相的也可以感受到上海防疫方面的高效。
在宝地广场这家店每天中午营业额有2万元,因为有一部分员工春节回家了,所以不得不自己来端盘子,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的管理总部就在商场楼上。
这老板是一个做了40年的餐饮人,因为开了10家店,积累了不少人气,所以在崇明还开了农家乐,从门店吸引一些对上海本地菜和食材喜欢的人去崇明吃喝玩乐。
我目测了一会,总体生意都不错,也和商场人气有关系,在中午饭点时间旁边的兰州牛肉面、冒菜、水饺、咖啡、茶饮生意都不错。
在中国做餐饮无法回避的就是每年春节前后有一个多月的用人荒,很多在城市打拼的外地人要回家过年,从城市回到小镇,哪怕少赚点钱也要带着打拼了一年的积蓄、复杂的心情和见识回去。
我公司里上海本地人不到20%,往回回溯几十年其中的一些人的爷爷奶奶辈也多来自外地,很多人来自于小镇或者县城。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迁徙,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未来都会留在大城市立业安家,有多少人可以稳定留在一个城市生活下去,还是常常变换城市,或是人们对生活的城市的认知也会改变,未必固定在一个城市生活一辈子,不为房子牵绊,去追逐自由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观点剧烈冲击和碰撞的时代,没有对错和好坏。
此刻我办公室所在的前滩属于上海浦东三林镇,在上海浦东没有开发,或者前滩还没发展起来前,这里也是一个小镇,一个郊区镇,其实现在还是镇,只不过是在上海,成为了市区的一部分,所以一切都很贵,土地、房子都贵。
我去年夏天去过三林原本的老街道,也去过浦东更远一点的新场古镇,那里还有小镇的感觉,与商业相关的元素除了市区看到的一些知名连锁外,还有很多县城和小镇里独有的商业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