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老的罪恶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古老的罪恶读后感摘抄

2022-05-15 00:5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老的罪恶读后感摘抄

  《古老罪恶》是一本由谢致红 / 贾鲁生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页数:3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老的罪恶》读后感(一):看完就是陷入迷茫,一时分不清现如今到底是奴隶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写作水平不太行,用故事会复现一些基于真实案件故事,穿插引用一些报道和数据,整体风格属于高知爹味,扣一星。

  但是记录了三十年前真实的犯罪状况,捏着鼻子翻了一遍,令人作呕的同时觉得匪夷所思。比如人贩子拐卖的方式非常简单,很多时候只需要忽悠去带受害人去大城市工作;比如受害人的原生家庭嫌她回去太丢人;人贩子被捕后解释犯罪动机“商品经济,什么赚钱就买卖什么”;“买家”觉得买媳妇比娶媳妇划算;复杂的地方关系参与犯罪网络。

  最惨最惨的是里边的受害女性在不同的父权单元中作为财产被反复撕扯反复伤害,书中太多暴力细节,如果心理状况不好的朋友谨慎观看。

  《古老的罪恶》读后感(二):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这本书围绕的是1986年前后拐卖人口展开,数字与案例的背后,是女性沦为商品的悲哀。云贵川地区的人口流失,以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人口买卖的重合,背后的利益链条是怎样传送的?为什么女性会更容易被拐卖?为什么管不了?受害人是怎样变成加害人的?为什么一贫如洗的家里宁可借钱也要买个媳妇?为什么被拐卖之后,女方家里即便有消息也不会选择去解救?为什么自杀多见?在书中都有涉及。

  而现在,“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除了被拐卖的女性,没有选择的自由。选择婚姻的女性,困境依然存在。从身边的朋友和亲戚中看到的多数情况是,爸爸上班就好,然后妈妈需要照顾孩子,赡养父母,上班。具体到小事,就更加琐碎。

  《古老的罪恶》读后感(三):我们只是幸存者

  因为最近的社会热点翻了这本书出来看。这本书除了前一两章有对目前的人口市场的现状、成因有分析之外,大部分章节都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描述拐骗妇女的方式手法和受拐妇女的下场,有大量的妇女案例,且案例里基本都只展现被糟蹋这一种情形,基本没有谈到拐骗儿童的情况,也未谈到诸如器官工厂这一类情形。书籍篇幅较长,更推荐看《黑色漩涡》这篇报告文学,基本涵盖了本书的重要内容。 单就书中的内容看,描写比较直接,让人感受到黑暗面就在身边不远处。在犯罪最严重的80-90年代,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快速发展,文化教育刚普及,年轻人愿意通过努力摆脱贫瘠的土地去寻求更好的生活,开始奔向城市,他们只知道努力就会有收获,但并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信息获取渠道极少,导致他们容易受陌生人的蒙骗。另一方面,彩礼风气盛行,嫁女儿等同于卖女儿,很多女性逃不开包办婚姻的命运,但相当数量的男性无法负担彩礼数额,而选择了另一条娶媳妇的路。 看书的时候除了在思考如何处理已发生的历史问题,已入深渊的人如何再遇光明外,也在思考当前的社会应如何去阻止这类悲剧的发生。我们除了不让自己落入圈套外,还能再做点什么?

  《古老的罪恶》读后感(四):什么样的土壤就适合什么样的植物

  如题。

  什么样的土壤适合什么样的植物。在哪里都会有植物,但是不会在哪里都会有适合的植物。植物还是要长在合适的水土区域里面才会茂盛生长,成为枝叶繁茂的大树,而不是枯枝败叶。

  多次看哭。不适合多看一次。不适合反复阅读。有时候真的会想为什么,会这样,看着花朵儿,无情被买卖,践踏,蹂躏,暴打,伤痕累累,逐渐枯萎致死。什么样的土壤适合什么样的植物,花朵不该被铁笼子装起来,不该被锁起来,也不该从内部因为水多了而坏死。同理,什么样的土壤适合什么样的植物,有些地方,它就是长不起来好看的植物,就是长不起来和大部分植物相同性格的植物。植物的习性会根据环境改变,也会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适应,不能适应的就会被大自然所淘汰,现在的自然环境,我相信在变化,有些植物必然也会被淘汰。植物也会根据环境进化出能够保护自己的部分,不管是仙人柱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而进化出来的刺,还是含羞草感应到被昆虫触摸变得卷曲来吓退昆虫,植物都会有保护自己的一套。我相信花朵不止是好看,也会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就像森林里面的菌群网络,联系着整片森林,植物通过菌丝联系着整个森林的植物,相互预警,相互提供营养,相互帮助。我相信互相帮助,我相信群体力量。不管是单体保护自己还是群体互助,都是植物生存不可或缺的事情。

  《古老的罪恶》读后感(五):2022 再看 一切如旧

  小时候在学校图书馆里瞎翻找到这本书 看完之后脑子都是懵的 原来作为一个10岁小女孩以后竟然要面对那么多危险 天呐 那一天回家路上的蓝天都没那么蓝 悄悄观察着路过的人 都像人贩子!我便心慌地飞快跑回家 大声告诉妈妈 我回来啦!

  多年过去 陈旧的记忆被徐州铁链受害者唤醒 我想起来这本书 又找来翻一遍 这几十年 一切如旧 就像书里说的 商品经济 男权社会 是这些问题的根源 不知什么时候 我们女人才能真正成为“人”

  《古老的罪恶》读后感(六):拐卖人口背后的绝嗣问题——传统vs现代

  《古老的罪恶》这本书属于当年的纪实文学,因为最近的热点新闻很多人又拿出来看,确实有很多耸人听闻的案例。不过读了这部书后,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游民文化和传统中国底层的豁出去精神。

  看看《水浒传》就知道好汉们的妻子似乎都是隐身的,除了宋江、卢俊义、柴进等少数人外,很多人疑似都是光棍或者妻子来路不正。历史上的捻军、太平军和万里长征中的大部队,主力都是18-30的年轻人,其中单身汉最多,今日俗称“光棍”。可见结了婚的人有牵挂是没法豁出去的,结婚对于一个社会、国家内部统治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社会多子多福、家族宗法制度的影响也使得多生男孩、重男轻女成为一种选择偏好。

  绝嗣对于小人物来说是大问题,君不见先秦以来多少古姓、贵族被消灭,许多人绝嗣看来是必然得了。而多生育就类似现代生物学中的r对策。多生、不太重视养育、依靠变态发迹来改变命运。拐卖人口就是为了迎合特定人群的这一欲望的需求。如果说传统时代人必须要有后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现代社会城市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至少丁克、不生的空间大了一些,但农村地区显然不是,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拐卖人口事实已经形成了跨国、跨地区的复杂网络和利益链,从区域化转向全球化,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单身汉大量增加,而价值观里并没有为它们提供新的选择和承认、尊重,那么其中一些人势必铤而走险。否则他在熟人社会的朋辈比较和街头巷议中就会彻底社死。绝嗣的危险使得越来越多的这类人群开始跃跃欲试或者选择灰色办法,暴力、拘禁等手段都可能被采用。这本30年前的书虽然有些地摊文学的色彩,但却揭露了冰山一角。人性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可能中断。

  《古老的罪恶》读后感(七):笔记

  刚读完《浮出历史地表》之后还没来得及把其中涉及的作品读完,今天读这边,感觉里面的故事应该就是那些书里的人。(P95玉兰换亲)一开始总难理解张桂梅老师办女子高中除了普及教育还有什么意义,现在理解到女人身上背负的“原罪”之后就清晰了。女人觉醒可以晚一点,但是一定一定要有力量,有权力、有勇气、有幸运。(P101仙女湖)可笑又可悲,女性觉醒后决定出走,离开厮守了一代又一代的锅台炕头,却在出村之后又落到了人贩子的手里。“骗骗那些女人实在是太容易了,只要拿出城市、赚钱、找工作这三大法宝,她们的眼就直了,你说什么都信。”(P112娜拉出走以后)在性比爱合算,买比娶赚的逻辑中,一旦爱这种感情被定价,就不可避免滑向被商品化的终点。读了1/2了,现在满眼就是买卖:强暴、殴打、生儿子……真麻木。(P169)

  生了两个儿子的女性是“厉害的”,即意味着生出女儿则是低一等的。家乡的人(其实深圳也不例外)好像对催婚催生、夸赞生出儿子的女性这些事习以为常,而自己却越发觉出其中不对劲的地方。但是只有思想还不够,要变强,要变得更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