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植物名字的故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植物名字的故事》的读后感10篇

2022-05-25 12:18: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植物名字的故事》的读后感10篇

  《植物名字故事》是一本由刘夙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 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植物名字的故事》读后感(一):大爱啊

  太喜欢这本书了!!

  一直以来都希望能有这样一本书,介绍一下植物学名的由来,让那些陌生的拉丁名字变得有意义起来。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这样的愿望,还对各种植物的来龙去脉,发展渊源一一介绍,大爱啊!

  作者刘夙也是一朵奇葩,本科毕业于化学院,硕士毕业于历史学系,博士毕业于植物所。不过也正是作者的各种经历成就也这样的好书。

  读完了还觉得不够,希望作者能再出一本这样的书啊~~~~~~

  《植物名字的故事》读后感(二):唯一的缺点是 typography

  这本书是由于购买 Richard Dawkins 的那本《盲眼钟表匠》时,为了免运费凑的。内容当然无可挑剔,但是文字的排版问题很大。

  西文部分我估计是使用中文字体自带的西文,这样做有两个问题。

  首先是没有真正的斜体。Slanted roman 和 true italic 的区别是很大的,特别是在 serif 中。

  实际上在 20 世纪初时,曾经有一个字体设计师写了一个论文,提出「理想的斜体是倾斜的罗马体」,并且确实有过把 slanted roman 当 italic 出售的字体 (算法倾斜字体似乎在移动设备中很受欢迎,如 Segoe WP 就不带斜体 — 而 Segoe UI 是有真斜体的)。但是随后他自己都放弃了这一想法,在帮助 Times 设计字体时,用的都是手写风格的真 · 斜体 (它的数码化版本之一就是人手一份的 Times New Roman, 正好也是上述截图中 demo 的字体)。在内容经常涉及物种名称的时候,是否具有真 · 斜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字型,包括那本书所用的,在显示带声调的字符和弯引号的时候,宽度 (和修饰的 a 的形状) 很有问题。

  当然也有一部分中文字型的弯引号和修饰字符都是半角字符的宽度。如 Microsoft YaHei UI.

  《植物名字的故事》读后感(三):一本解惑的书

  几年前去柏林时,来到了很著名的菩提树大街,可是怎么看路中间的树不是菩提树啊。再以前,在大理的崇圣寺,见过菩提树的样子,也确信那才是正宗的菩提树。今天读了刘夙老师的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椴树啊!字典把linden翻成菩提树真是害人不浅啊!像这样的曾经的疑惑,通过这本书,我得到了不少满意的解答。

  对植物开始感兴趣始于经常在文学作品,尤其日本的文学作品中,读到一些植物的名字,每每读到,就会上网搜索图片,看看真容到底是什么样的。不过,大多时候,图片总是各种各样,都不知哪种才是作者所指。真希望有一本这样的书,将某种植物不同季节,不同大小的照片都记载下来,是照片,不是画的图哦,像我这样的“脸盲”发现在认植物时也有同样的困难的人,能准确地认识这些植物。

  读这本书唯一令人不舒服的地方就是作者偶尔冒出的一丝“愤青”的味道,让我感觉在一本纯粹谈论植物的书中,稍有违和。

  《植物名字的故事》读后感(四):“植物”动起来

  很难把这部书“干巴巴”的名字和“文艺与感性”挂钩,但读完后,真的不仅看到了植物名字的趣事,更体会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或许是自己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方式,与作者类似,特别喜欢他的写作方式,把一个表面上看不出任何“门道”的植物名字居然可以和时髦的妙龄女郎联系起来,和不可一世的维多利亚女王相连,和今天物质化的婚姻相连,甚至和哈利波特连在一起...而且联系得又是那么自然、有趣,估计作者和我一样,也是ENTP吧~~呵呵

  从一个植物的名字(主要是其学名)可以看到起背后命名的故事,而每个命名的故事又是发生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不仅如此,命名者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这就很有趣了,“中国槐还是日本槐”体会民族之兴衰,“马神甫和锦香草”感悟那个时代的悲凉,“都是四川崽儿”窥见国运的变迁,“啊,敦煌!”凸显民族文化的悲怆与苦痛,“此是君家木”传递“杨梅孔雀”“杜酒张梨”之美感,又颇受朋友真挚情谊所动,“谁来纪念中国古代学者”折射我们一直以来对于自身文化自省与探究的困难境遇,“颠来倒去都是名”欣赏“枯燥”的科学领域好玩的命名方法,“古之俗今之雅”领悟不同文化纵横交错间的语言使用上的相同之处......

  喜欢读这样的书,学习其中的知识,感悟知识背后的道理,串联各个知识域,很棒!

  一本写植物名字的书,用语言知识做分解,用文学知识、古籍故事做佐证,用历史事件做展拓,用植物学本身的知识做串联,妙哉!

  可能真如作者自嘲:“我真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写出第二本这样耗尽脑汁的作品了!”,不过这部书真乃我们学习与积累的典范,诚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