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罗素论幸福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罗素论幸福的读后感大全

2022-06-01 09: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罗素幸福》是一本由[英]罗素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1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素论幸福》读后感(一):从来没重视的“烦闷”,对我影响挺大

  为什么你老是做一些超出预算的事情,为什么你老是买了超自己经济范围的东西。为什么老是觉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明明知道要存钱,还是忍不住乱花。

  可能是没有面对“烦闷”的能力。

  “烦闷”的本质是渴望发生事故,所渴望的不一定是愉快的事情,只要是一些事情,就能使烦闷的人觉得这一天和别一天有些不同。烦闷的本质是兴奋,兴奋的欲望在人类中是根深蒂固的,逃避烦闷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追求刺激。

  我们在买个不停的时候,有时候是不是想知道,我就这样堕落下去最终会是怎样。算不算我们对沉闷的生活,再给自己加个速。

  我们渴望旅行,我们渴望社交,我们渴望get明星同款。是否是我们对付烦闷的一种手段。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确确实实应该自幼培养。而我们现在却给小孩太多的乐趣,各种电子产品,到处旅游,新奇的事务占满他们的一天。长大了,他会不会自己找乐子。

  《罗素幸福论》这本书,分为两个大片章,上半部分说不幸福的原因(忧郁、竞争、烦闷、疲劳、嫉妒、犯罪意识、被虐狂、畏惧舆论),下半部分说幸福底的原因(幸福的底层逻辑?)(性质、情爱、家庭、工作、闲情、努力与舍弃)。

  作者不是生来快乐的,在年少时已憎恨人生,老是站在自杀的边缘。幸而想多学一点数学的念头阻止了他,写书时已感到人生快乐许久,已觉得多活一年便享受一年。这其中的转变,作者认为大部分归功于一天天的少关心自己,对外界事务多集中注意。这种从内到外的转换,尝试一下总是无害的。

  回到我自己身上,为什么我总是想买东西。把我所想买的分成两类,一是生活必需品,剩下则是因为喜欢?别人觉得好?别人有所以我一定要有?除了被营销文洗脑以外,我敢肯定有一部分物品,是因为嫉妒,嫉妒有的女性朋友有,所以我也想要有。除了克服嫉妒,把平时的时间精力放在建立在外在的兴趣上,比如围棋、舞蹈,甚至言情小说也比看直播购物好吧。

  如果我能早点看到书,不一定不会像现在这么糟,但是试试总是没错的。因为《罗素幸福论》我知道我有“烦闷”这个大敌人,我终于找到我敌人的一点真身。今天早上灵感一现,第一件或许可以从将家里变整洁开始。

  《罗素论幸福》读后感(二):【共振书评周】当我们在谈论家庭幸福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罗素《罗素论幸福》之《家庭》篇读后感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爱,原可成为最大的幸福之源之一,但因家庭未能予人以基本的快慰导致彼此之间异常苦恼,比如大龄未婚,父母使用各种言语催促或联合其他长辈轮番催促,长此以往彼此之间筑起一面隐形的高墙,渐生罅隙。

  对于这种情况,罗素在书中建议:“成人若要和自己的儿女维持一种快乐的关系,或给予他们一种快乐的生活,必得对为人父母的问题深思熟虑一番,然后贤明地开始行动。”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大部分是出于关心,那如何以合适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并让子女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呢?

  凡事求一个度,父母要先了解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无法达到目的会怎么样?比如催婚,目的是希望子女早日成婚,有人一起分担苦与乐,自己也可早日享受天伦。无法实现目的的话,子女更专注自己的事业与生活,过得更有滋有味,自己也更清闲自在,无需费心孙儿之事,这样一想催婚就变得不太必要了不是。

  事情都有好的一面,父母都这样想一想,子女也更轻松幸福嘛。

  时代越发展,越发现“最文明的人最不生育,最不文明的人最多生育”,当女性接受的教育越来越多后,对生儿育女的愿望就不会那么强烈了,毕竟可幸福的途径那么多,国家为了阻止人口减退鼓吹育儿的快乐和颂扬母性的光辉,引得罗素吐槽:“相当数量的炮灰是必要的,因为倘没有充分的人口留下来给毁灭,所有这些精巧奇妙的毁灭机器又如何能有适当的应用?”

  “当男女生育时,或是因为相信子女能增加他们的幸福,或是因为不知道怎样避免生育。”我和罗素的观点一样倾向于后者。一般的父母,只要履行了国家最低的要求,他们就可大谈育儿经,才不管育到何种程度,比不生更可怕的难道不是只管生不管养吗?在如今的社会里育儿只求温饱,要求会不会太低了。

  很多女性在生育之后将重心大部分放在了育儿上,我是个比较自私的人我很难如此,我认为育儿只是人生中的部分课题,我不会想要做出太大的牺牲,当然在未生育前我说什么都很潇洒,但我觉得罗素在此篇中提到的关于女性生育的话很有道理:“母性不当使她和一切旁的兴趣和事业绝缘。如果她对于抚育儿童真的有什么宏愿,并具有充分的智识能把自己的孩子管理很适当,那么,她的技能应该有更广大的运用。”

  女性做了母亲之后更应发展她的兴趣或事业,以免让自己与外界脱节,被越来越单调的育儿生活吞噬,如若真的喜爱育儿这件事,也可拓展与育儿有关的兴趣,尽量在兴趣、事业与育儿之间寻一个平衡,如研究让孩子更爱食用的美食,阅读与孩子相关的书籍或给孩子讲故事,撰写育儿观察日记,拍摄孩子每个重要时刻的影像等,简单的兴趣也可增加大大的幸福感。

  “要在此世幸福,尤其在青春消逝之后,一个人必须觉得自己不单单是一个岁月无多的孤立的人,而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它是从最初的细胞出发,一直奔向不可知的窎远的前程的。”

  《罗素论幸福》读后感(三):央视记者路边采访“你幸福吗”,听听诺奖得主怎样诠释幸福

  一、你幸福吗?央视记者走基层采访,问一位务工人员“你幸福吗?”

  被采访的人看了看记者,回答“我姓曾。”

  记者不放弃,又辗转各处问大家幸不幸福。

  在郑州一火车票代售处,18岁大学生被问最想要什么时,回答“女朋友”;

  问他遇到最坏的事情,他答“在跟你说话的时候,队被人插了”;

  还有一位捡瓶子的老人因为耳朵不好,答非所问却又意味深长:

  您收了多少瓶子了?73岁了;您收了多少瓶子了?我吃的政府低保,630块一个月;您觉得您幸福吗?我耳朵不好。

  幸福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其实没有一个可以通用评判的标准。这样满大街追着人问是否幸福,也很难得到一个理想的答案。

  都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哪怕在专门研究幸福的哲学家眼里,不同人对幸福的论著也很不一样,比如罗素。

  罗素,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语言哲学奠基人维特根斯坦的老师,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1930年,58岁的罗素给广大青年男女写了一本探讨人生与快乐的书:《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他坦言:"我斗胆希望众多深感不幸而又不愿深陷其中的部分男女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他们的病症及规避方法”。

  在书中,罗素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分篇阐述,娓娓道来,希望为大众找到病因和解决之道。本书也因此一分为二,上半部分讲病因:不幸福的原因,下半部分讲解决之道:如何幸福。

  我这次拜读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我国翻译巨匠傅雷先生的译本《罗素论幸福》。

  傅雷先生一生译著宏富,所译世界名著达30余部,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通篇读下来,译文传神流畅,让人大呼过瘾。

  罗素一生的成就颇多,但他始终都在追求和研究幸福。他不喜欢长篇大论,总是用短小精悍的话语,把幸福精妙拆解,让读者恍然大悟,却又意味深长。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到: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倘有一条幸福之路出现在眼前,很少有人会胸有成竹地选择不快乐。”幸福究竟应该怎样定义和感悟?如果你有疑惑,不如听听这位诺贝尔奖得主怎么说。

  在罗素看来,不幸福的原因虽然众多,但追根究底,逃不过“人们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学和生活习惯,毁掉了对事物的天然的兴致和胃口”。

  错误的世界观

  不同于另一位悲观的哲学家叔本华,罗素并不赞同宇宙的本质是痛苦。

  他认为,人们只是将自己经历的悲伤,归咎到了形而上的宇宙观中,但其实,宇宙的本质并不悲伤。

  哪怕《旧约》中言之凿凿:太阳之下无新事,陈年旧事无人追念。

  罗素依然认为,这些观念,都与写作者当时的经历和所处环境有关,比如战争、贫穷和暴乱。

  存在主义的代表、同获诺贝尔奖的加缪,曾指出“人类生而必死,劳而无功”的荒诞局面。

  在《西西弗神话》里,加缪提到有一部分“理智人士”,看清楚了真相,却转而觉得虚空,以至抵抗无能,最终放任沉沦,甚至放弃生命。

  加缪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放弃抵抗,也就是变相承认了世界的荒诞。

  罗素在书中,也为这类真诚的悲观人士做了辩护,他觉得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轻易放弃幸福,而他们之所以呈现出暂时的忧郁,应该是遇到了比较具体的悲伤事物和环境。

  因而罗素劝告大家,不要在精神里倍感悲观,而要去生活中尽力尝试。

  在小说《鼠疫》里,面对蔓延全城的鼠疫,有人恐慌悲鸣,也有如里厄医生一样,迎难而上奋力解决问题的人。

  曾有“头脑清醒的人”告诉里厄医生:“您的胜利不过是暂时的罢了。”

  里厄医生回答:“暂时,甚至是一连串没完没了的失败,我也明白,但这不是停止斗争的理由。”

  脚踏实地去感受生活,去反抗去斗争,或许结果不遂人愿,但拼尽全力的过程里,我们已经战胜了之前的自我,也走向了人生新高度。

  错误的伦理学

  罗素对于疲劳的阐释,很得我心。

  疲劳分为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身体疲劳可以通过睡眠缓解,但是精神疲劳,才是目前大多数人精力不振的通病。

  罗素在书中写疲惫的人,“半夜疯狂的思想残余,一直留到下一天早上,把他的判断力弄迷糊……”

  身体极度渴望睡眠,大脑却异常活跃,在休息时段没有养精蓄锐,到了工作时间里,自然效率低下,决断出错,从而深感疲劳。

  有人评价这种状态为“内心不安全,精神永远在战斗”。

  内心不安全的原因有很多,恐惧是其中之一。

  罗素针对恐惧引发的疲劳,给出了解决办法:合理镇静地把恐惧想一个彻底,直到完全和它熟悉。

  通过列清单的方式,将恐惧条分缕析,把风险、隐患、优缺点全部写下,当面和恐惧对峙。

  然后针对详尽的清单,去一条条行动解决。

  杨绛曾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失败可以总结,跌倒可以重新爬起。

  当我们实践几次,发现恐惧不过是纸老虎,不值一提后,就能收敛心神,减少担忧,把专注力转移到追求和体会幸福中。

  错误的生活习惯

  一个有着强烈自我的人,通常都有着高度自信。

  他们不太在意别人怎么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与之相反,很多人自我意识不够浓烈,则一方面无法忍受独处的烦闷,另一方面,又非常在乎外界的看法。

  为了防止固步自封,坐井观天,罗素给出的建议,则是让人们尽可能跨出舒适区,去一些陌生的地方感受世界多样性,扩充自己的心胸,成为一个更开放和包容的人。

  “与环境失和,当然是一桩不幸,但遇到的是愚蠢偏见残忍的环境,这种失和倒是幸运。”

  罗素认为,幸福应该是以自己想要的方式过一生,这种源自内心的主观冲动,其实和周遭环境、价值观并无太大关联。

  而尽可能去感受不同生活,实际上也是抽丝剥茧,寻找到生命中核心事物的不二法门。

  一旦发现了支撑自己生活下去的本质,生活这件事,反而会因为清单极简,变得轻松而灿烂。

  而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我们也就不需要忙乱随大流,以慰自己内心的焦灼,可以坚定生活,无愧我心。

  如果说不幸福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自我沉溺,从而丧失了对事物的整体关注。

  那么获得幸福的理由也就很简单,即对于事物的专情投入,以及发自内心的乐观向上。

  在罗素看来,不管是乐此不疲,周而复始追逐兔子的园丁,还是情绪简单,沉溺于工作的科学家,他们都能够无视外界评论,专注自身技能,并从所做事情中,得到一种建设本能的满足。

  将对自身的情绪得失,转换视角变为发现外界美好,这种创造性的注意力转移,能够让我们视野开阔,从而学会以旁观的角度审视自己,发现原来未曾注意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能收获高度投入的工作状态,闲暇时悠然自得的放松雅致,以及主次分明的重点排序等能力。

  罗素认为,这些实际而有效的行动方针,都是指引人们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不断熵增的生活状态,通常会让我们的生存空间堆满杂物。

  所以近年来许多人开始推崇“断舍离”的极简生活:世界广大,人力有限,过事诸求,必定落空。

  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

  如罗素所说,把眼光从个体身上移开,去关注外界,扩大视野,学会反思但不自我贬低,学会改变但不自我苛责。

  正视自己当下的生活,矢志不渝地去寻找真正的幸福,做真正的人。

  也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终有一日感知并获得幸福,才会明白,“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