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幸福散论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幸福散论读后感锦集

2022-06-03 09: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幸福散论读后感锦集

  《幸福散论》是一本由[法]阿兰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散论》读后感(一):知行合一是幸福

  这是一位强调“感知和行动才是治愈良方”的哲学家,我挺喜欢,但就觉得话太多且重复,刚开始看前几句——“嗯,很有道理”,结果他老人家不停地一路又blablabla不知把人带到哪去了…等到此篇结束时——“咦,刚刚前面哪些句子有道理来着?”,给忘了。个人认为拿他跟蒙田比是不对的,小有差距,3.5星。

  摘录:

  仅仅是其他人的存在,仅仅是他们的一些情感和情绪的表征,就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情、恐怖、愤怒、眼泪,根本等不到我理智地分析眼前所见就喷涌而出了。

  我们的想象力比刽子手还厉害,它会散布恐惧,并且让我们像美食家一样回味其中。

  每一种新的状态都会使下一种状态成为可能;你在沿途的任何一处所积聚的一切悲苦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散。

  最大的痛苦就是各种错误的想法。这是一个地狱般的循环,而我们就是其中的魔鬼,是我们自己在挥舞着三叉戟。

  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想着自己那点事是没用的。

  我们的生活越是充实,我们就越不会害怕失去生命。(跟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观点一样)

  只要我们自愿吃苦,我们马上就会快乐起来。只要战斗是取决于我们自身,那就没有什么比艰难的胜利更令人愉快的了。

  小心驾驭对方情绪的人,他也能医治自己的情绪;因为交往就像跳舞一样,每一方都是另一方的镜子。

  悲观出自我们的情绪,乐观出自我们的意志。任由情绪摆布的人必定愁容满面,归根结底,没有什么情绪是好的,幸福全都来自意志和自制力。

  《幸福散论》读后感(二):武汉医护同看夕阳刷屏网络,人间值得的幸福到底什么样?

  一、武汉医护重逢再看夕阳“要不要看一会(夕阳)?”

  2020年3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院区,援汉医生刘凯,在转送87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做CT的途中,询问他要不要看看夕阳。

  老人说,“好。”

  两人驻足,对着缓缓落下的风景,不约而同抬起了右手。

  背后的志愿者,拍下了这张照片,随后传遍网络,感动了万千网友。

  不少人看到照片鼻头一酸,就像图里右上角醒目的大字一样,感觉“人间值得”。

  海子在诗里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据悉,老人过去是乐团小提琴手,身体好时喜欢唱唱歌。

  在患病初期,老人身体不好,心情也很差,不愿和人交流,于是医护人员承担起照料老人生活的任务。

  在精心料理一段时间后,老人身体有了很大起色,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4月9日中午,在接过编号为1399的“战胜者”证书后,住院58天,比医生大了整整60岁的老人宣告康复,平安返家。

  9月4日,照片中的医护故地重逢,又一次看哭网友。

  “在医院的药箱里,没有别的药品比微笑更能带来迅速、和谐的疗效。”

  在法国哲学家阿兰的著作《幸福散论》中,曾这样论述过微笑的力量。

  阿兰,原名埃米尔·沙吉埃,是法国当代知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和随笔家,他生前在法国的中学教哲学,被誉为“现代苏格拉底”。

  《幸福散论》一书,是阿兰于高中教授哲学的40年中,为报纸撰写的专栏文章集结之一,也是他随笔集中最为重要的一本。

  自问世以来,《幸福散论》影响了整个法国当代思潮,与罗素的《幸福之路》、卡尔·希尔蒂的《幸福论》并称为“世界三大幸福论”。

  阿兰的学生,同时也是法国著名传记作家安德烈·莫洛亚,将《幸福散论》称为“世界上至美的书之一,堪与蒙田的《随笔》媲美”。

  全书共有九十三篇随笔,行文简短精炼。

  在书里,阿兰引经据典或用生活周遭的实例,从不同角度诠释人人渴求的“幸福”。

  他就像邻里的大哥哥一样,平实讲述着生活的哲思,幸福的真谛。

  这次的《幸福散论》,我拜读的是浦睿文化出版尤里卡文库集的李磊译本。

  全书语言平实,流畅自然,文笔优美,造诣颇深。

  书籍尺寸为平装小开本,内页采用瑞典轻型纸,单手阅读,轻便小巧,也为阅读哲学经典书籍过程增添了别样的体验。

  “正如草莓有草莓的味道,生命的味道,就是幸福。”幸福是简单的,简单最难得。

  幸福究竟在哪里?想追寻生命的终极奥义,不妨翻开这本《幸福散论》,让阿兰这位亲切的朋友告诉你。

  马克思曾说:“以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幸福,问题在于实现幸福。”

  阿兰在《幸福散论》中,除了和其他哲学家一样论证幸福是什么,还告诉了我们获得幸福的方法。

  书中第90篇论说文的开头,阿兰写道:

  在阿兰看来,幸福只能通过我们自身,运用自己的意志和智慧,去创造并让自己沉浸其中,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想要拥有幸福,必须先创造幸福,而创造幸福之前,我们要首先全身心渴望和准备幸福。

  这种渴望和准备,实际上就是我们对于人生的正面态度。

  哈佛大学有一门非常受欢迎的积极心理学,讲师TalBen Shahar用了23节课的时间,只为告诉学生们:积极对待生活,才能获得幸福。

  美国曾经有一个中年妇女,她原本在一家超市上班,后来偶然间,她买彩票获得巨额奖金,以为幸福生活自此开始。

  但由于挥霍无度,她最终破产,于是重新回到超市,快乐地“重操旧业“。

  有人问,她为什么心态这么好。她说,就当做了一场大梦,既然梦醒,那就过回普通人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可以。

  但那些因彩票一夜暴富的其他得主,就没她心态这么好了。

  他们中很多人,忍受不了返贫的生活,最终抑郁、了结一生。

  美国诗人埃拉·惠勒·威尔科克斯曾说: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是真正的乐观。

  乐观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它是命运赠送给内心强大人的护身符,也是一个人收获幸福的随身光环。

  只有摆正了自己的心态和想法,才能不论身处何处,都处之泰然,甘之如饴。

  阿兰在《幸福散论》中说,“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剥夺一个内心强大者的快乐。 ”

  当我们学会如何处理和应对生命中,无处不在的"负面情绪"时,我们便一步一步,走在接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马克·吐温曾说:“你生命中有两个重要的日子,一是你出生那天,一是你找到你为何而活那一天。”

  幸福实际上,不是对外在环境的顺势感应,而是我们内心,对联结世界的主观感受。

  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认为,痛苦是永恒的,幸福是暂时的。

  在能享受到幸福的所有瞬间,他鼓励我们尽可能徜徉其中,并且要学会积蓄力量,准备好对付下一阵痛苦的袭来。

  阿兰在《幸福散论》的九十三篇随笔里,信手拈来生活中的琐细小事,对着我们循循善诱“任何幸福在本质上都具有诗意,而诗意意味着行动。”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生命不息,感知和行动不止,幸福才有可能翩然而至。

  国际歌中曾经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人生如何进展,全靠我们自己抉择。因而对幸福的精确定义,我想应该是“求仁得仁”。

  在为理想而活的著名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为了追寻梦想和自我,从大都市逃离,在原始部落里扎根,并自得其乐。

  他痛苦吗?看他的状态来说并不像,那他幸福吗?抛开普世价值观的衡量,我想他的内心自有一番定论。

  人这一生短暂而忙碌,所以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去做那些对自己很重要的事,那些不做会在夜里辗转难安的事,那些纵使辛苦但是能成就自己的事,那些我们内心的价值观、道德观告诉我们应该去做的事。

  求仁得仁,为所当为,是不论性别,通往个人幸福的不二道路。而如果我们能幸福,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也会受益于我们的幸福。

  如果说《月亮与六便士》,讲述的是一场个人选择和社会价值观对抗的硬仗,那么阿兰的《幸福散论》,则是一曲轻笛。

  阿兰为我们唱响了一支悠扬的歌调,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修炼自身,感受美好,最终实现人生和心灵的双重幸福。

  希望你的这趟寻找幸福之旅愉快。

  《幸福散论》读后感(三):一个人只能运用他的意志为自己创造幸福,舍此别无幸福可言。

  本文为《幸福散论》(Alain on Happiness)的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版序言,作者罗伯特·D.科特雷尔,李磊译

  1951年,埃米尔·夏蒂埃(Émile Chartier)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三岁。这位杰出的哲学教授曾以阿兰为笔名发表了诸多著作和数以千计的文章,受到几代法国人的爱戴与尊崇。他不仅在安德烈·莫罗阿[1]、西蒙娜·韦伊[2]、莫里斯·舒曼[3]等最具天赋的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且对所有有幸聆听其教诲的人也影响至深。正如所有伟大的教师一样,夏蒂埃所传授的绝不止于书本。他对真理的热爱和对希望的理解感染了众多学子,让他们坚信自己能够开创属于他们的未来。凭借其活力、坦率和慷慨,他赢得了学生们的钦佩和持久的热爱,他们常用一种质朴的口吻称他为“那个男人”。

  对我们这些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以及后生晚辈们来说,我们所知的并非作为教师的夏蒂埃,而是作家阿兰。当然,哲学教师和作家的身份是不可分割的。阿兰自己曾说,他的目标就是要把哲学转化为文学,同时把文学转化为哲学。就像十六世纪的散文家蒙田所说的:“没什么比哲学更让人感到高兴快活的了,要我说的话,大概也没什么比哲学更好玩的了。”阿兰希望把人们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并“将那种遮蔽了我们人类认知的阴郁从这世上彻底清除”。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和暴政,无论身体上的还是思想上的,同时他也一再表现出自己诺曼农民[4]的祖先所特有的那种浓烈的实用性格与直觉。

  阿兰生于1868年,是一名事业有成的兽医之子。他才华横溢,本可以选择医学、科学、音乐或其他十几种专业中的任何一种,而他最终选择了去法国最严格也最显赫的高等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哲学和文学。阿兰于1892年获得学位后在庞蒂维开始执教生涯,后转至洛里昂。1894年,德雷福斯事件[5]导致法国舆论产生巨大的分裂。阿兰对政治极感兴趣,他对德雷福斯所受的待遇愤慨不已,于是为一份激进的报纸《洛里昂快报》(La Dépêche de Lorient)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为德雷福斯仗义执言,将那些控告者的虚伪和奸诈一一揭露。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致力于教学事业,并不时参与政治和新闻报道活动,发表了诸多以哲学为主题的文章以及一本论述斯宾诺莎的大部头专著。

  1900年至1902年,阿兰在鲁昂执教,尽管他在1903年就搬去了巴黎,他在鲁昂的朋友还是说服他继续为鲁昂当地的一家报社撰稿。从1903年开始,阿兰每周都会在《鲁昂快报》(La Dépêche de Rouen)上发表一篇长文。

  每一位作家都要通过不断地试错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韵律和节奏。阿兰思想尖锐,擅长格言体,撰写这种过长的专栏文章让他尤感不适。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如此写道:“那种文章能毁掉我整整一周的时间。”然而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他仍然坚持不懈地撰写这份每周专栏。此后,到1906年初,他决定尝试每天写一篇短文,而不是每周写一篇长文;“这样我就能对之前的拙劣文章作出及时的修正了。”

  1906年2月16日,这些短文开始在《鲁昂快报》上刊登,那是他的长篇专栏结束后的第十一天。这份新的每日专栏的标题是《一个诺曼人的论说》(Propos d'un Normand),署名“阿兰”,埃米尔·夏蒂埃的这一笔名源于十五世纪的诺曼诗人阿兰·夏蒂埃(Alain Chartier)。1906年至一战爆发期间,阿兰坚持每晚撰写一篇长度为两页的文章,他不仅把哲学转变成了文学,而且把哲学转变成了新闻报道。到1914年,他已经发表了3078篇这类被他称之为“论说”的文章。战后,他还额外为各家报纸和杂志撰写了两千多篇文章,但他从此再未坚持日作一文的日程安排。不过他那时在发表短文之余还在撰写专著,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他几乎每年都会出版一本或数本论述哲学、政治、美学、或文学的作品,而他作为作家的声誉也迅速得以确立。

  不时会有人把阿兰的那些已被大多数报社弃置的文章从遗忘的角落里拯救出来,并将其以书籍的形式付梓。在近五千篇的海量文章中,编辑们会选出若干论述某个特定主题的文章,然后将其结集出版。于是,在1928年就有了九十三篇以幸福为主题的文章得以问世,书名为《幸福散论》(Propos sur le bonheur)。

  正如阿兰所说,“论说”(Propos)这个词实际上是不可译的。人们经常拿蒙田与阿兰相比较,蒙田曾用Essai(或essay,意为试验或测试)这一普通名词来定义自己所写的文章,而这个词不久就被人们用来指代那种具有鲜明的蒙田式散文特色的文学体裁。与蒙田类似,阿兰选用了“propos”这个有着丰富意涵的普通名词来定义自己的专栏文章;他由此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学体裁,其特色不亚于蒙田的散文。大体来说,propos这个法语单词是指人们的口头用语或对话中的交流用语,因此它在相当程度上带有非正式的社交性质。此外,这个词还有建议的含义,而阿兰的论说文都是受读者之邀甚至在他们的催促下展开讨论的。这个词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含义大体上显示出了阿兰式论说文的节奏和调性——五、六十行的格言体语句,行文轻松而机智。

  阿兰把永不重写或修改当成了自己的一个原则。多年以后,他回忆起自己的撰稿方式:每天晚上,他都会在桌上放两张稿纸,在动笔之前他就知道文章的最后一行会落在第二页的底部,他将在这两页纸的篇幅内写出一篇文章,如果成功的话,其中一定会有“动作,空气和高处”等内容。他也知道自己不会做任何修改、删节或变更,因为这篇文章在第二天就要登报,他没有时间琢磨细节。每当文章快写到第二页底部的时候,他就会毫不留情地把所有与主题无关的想法强压下去。“在我冒出其它想法的时候,最后的关卡也接近了;我只能压抑这些想法;但这也在无形中为我的核心思想铺平了道路……最终使文章具备了某种诗意和力量。”

  新闻业对截稿日期的迫切要求为阿兰提供了另一教益:他明白了运用意志力的重要性。他意识到一个人想要创作出任何东西,无论是撰写一篇文章,制作一把椅子,还是规划一片花园,方法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直接去做。了解了这一观点,我们就接近了阿兰幸福观的核心:一个人只能运用他的意志为自己创造幸福,舍此别无幸福可言。他在一篇题为《论理解他人与自我的艺术》的文章中写道:“当然,我们不一定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但如果我们不懂得运用自己的意志,那我们必将一事无成。”《幸福散论》的第90篇论说文是以这样一句话开头的:“想要获得幸福,我们就必须有此意愿,并为此而努力。”写作论说文所必需的自律性给阿兰提供了一个运用其意志的机会。作为意志的产物,这些有关幸福的论说文就像是一系列经过了浓郁渲染的、以明智地运用意志为主题的变奏曲。

  但是,为了明智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在受苦最少的情况下收获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我们必须先认识到幸福和不幸、快乐和忧愁的原因所在。简言之,我们必须有能力认清现实。事实上,阿兰把他著名的哲学课程的前三个月都用来讲授认知这一主题了,而在他的论说文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做法。

  阿兰的论说文几乎总会在一开始就引用一些真实而又极易识别的事件作为开头。有时是一件为所有读者所熟知的事件,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第14篇);有时是一则个人轶事(如第27篇),其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尽人皆知的身体动作,如打喷嚏、咳嗽、打哈欠、挠痒或吞咽等。

  《幸福散论》中的第一篇论说文不仅是阿兰的典型风格,而且也将他以精湛的技巧来探讨的全书主题囊入其中。文章的引子是一个哭闹的婴儿,护士试图找出婴儿哭闹的原因,她为此构想出了无数奇特的原因,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根别针惹的祸。阿兰不并满足于用这种日常轶闻来说明那种分割了现实与物质世界的抽象推测纯属徒劳,所以他接着又引用了另一个故事来论述同一主题,而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十分遥远,讲述的是年轻的亚历山大如何驯服了一匹狂野难驯的宝马——布赛佛勒斯。

  虽然阿兰的论说文牢固地根植于物质现实,但他也时常会轻松随意地引用丰富多彩的传说、神话、哲学和文学素材。亚历山大当然已经看出布赛佛勒斯害怕自己的影子,于是他把马头转向太阳,设法使它平静下来,并让它逐渐适应。“只要我们还不清楚自身情绪的真正源头,那我们必定无法掌控情绪。”阿兰如此宣称,同时也是以一种扩展的形式重申了他在第一个故事末尾所得出的结论。由此,这篇论说文就从具体走向了一般,而其主体部分则是作者通过上述两个故事所得出的一系列评论和观察。然而,就像本书的主旨一样,哭闹、恐惧和别针这几个词也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文章中一再出现。在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上述评论和思考很可能只是进入沉思的跳板,而阿兰却巧妙地利用自己安插到整篇文章中的各种具体实例遏阻了这些评论和思考,并不断将其带回现实世界。因此,阿兰又用短短的一句话快速地讲述了马塞纳元帅生活中的一起滑稽事件;而在下一段中,他则提到了塔列朗的一句话;几行之后,他又引出了“1914年的诸种罪恶”。

  阿兰论说文的中心部分,或者说展开论述的部分,并不是以哲学论证那种由一个观点合乎逻辑而又无可辩驳地引出另一个观点的方式来构建的。相反,阿兰的各种论述都围绕着起首句中的核心观点来展开,盘旋于这一根本主题的四周,并以出人意表的角度来阐明其观点;其语气机警、轻松而友好;其结语则往往言简意赅,宛如寓言或格言,指向某种实用的教益,而且经常让读者感到惊讶。这些结语几乎总能一针见血,它们大体上都会让读者回到文章一开始所引出的那个我们都共同经历过的熟悉世界之中,就像第一篇论说文一样首尾呼应。“去找找别针吧,”这就是第一篇论说文最后的结语,但此时“别针”一词已经承载了整个论述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所有隐含意义。

  阿兰对斯多葛学派、笛卡尔以及被他称为“知足长乐的大师”的斯宾诺莎都深表赞同,他断言,除了真实的生理疼痛和极少降临的灾厄之外,我们的不幸大多都是源于自己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转而从我们的思维和想象中汲取养料。恐惧、绝望、愤怒、激动,一言以蔽之,任何情绪都会改变我们的身体机能。肌肉变得紧张,心跳不断加速,呼吸开始困难。阿兰声称:“尽管如此,我们的情绪还是可以控制的。”但如果不了解我们的思维和身体之间的关系,那还是不易做到。我们既不能自由而直接地控制自己的思维,也无法仅凭愿望就摆脱那些促生不幸的情绪。然而,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人的意志虽无法控制情绪,却能直接控制其动作。”对身体动作的直接控制,恰好可以用来间接地控制我们的情绪。这一智者的秘诀最先由笛卡尔提出,情绪是不由自主的,它们实际上取决于身体的运动。阿兰写道:“一个无聊的人,无论言行坐卧都有办法助长其无聊。”因此抑制情绪的唯一办法就是支配身体,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明智的行动来做到这一点。为了说明这种行动原则可以间接地控制情绪,阿兰引入了体操的概念。“一旦习惯了去做某些事情,一旦肌肉经过了体操的捶打和锻炼,我们的行动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因此,他指出了姿态、规矩、礼貌和仪式在控制情绪和创造幸福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因为幸福源于创造,快乐源于努力。在一个既非敌对也非友好的世界里,除了我们努力所得的成果之外,并无一物有利于人。

  在本书中,阿兰两次提及了同一神话,同时也是他最喜欢的神话之一,亦即柏拉图在《理想国》的最后一卷中讲述的厄洛斯的神话。厄洛斯原本命不该绝,却落入了阴间,这个错误被发觉之后,他又被遣回了人间,之后他就把自己在下面看到的情况告诉了朋友们。厄洛斯解释说,灵魂们可以选择自己在下一世的命运。他们在阴间仍然记得自己过去的生活,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的意愿和遗憾来做出选择。于是每个灵魂都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喝下忘川河的水,然后回到人间,按照自己的选择去生活。阿兰认为,无论我们的命运是幸福还是不幸,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他曾写道:“我们必须站稳脚跟,立于两种疯狂之间:一种认为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另一种则认为我们对一切都无能为力。”阿兰的写作带有一种信念,他相信人的精神,这精神可以驱散恐惧,孕育希望。阿兰在晚年因严重的关节炎而致残,那时他回顾了自己漫长的一生和不计其数的作品,最后以平静而自信的口吻写道:“有一种吟唱的方式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无畏,并使人间得到慰藉。”

  罗伯特·D.科特雷尔

  译者注:

  [1] 安德烈·莫罗阿(Andre Maurois,1885—1967),法国著名作家。曾根据军旅生活所见所闻,于1918年写成《布朗勃尔上校的沉默》一书,一举成名。

  [2] 西蒙娜·韦伊(Simone Weil,1909~1943),法国宗教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3] 莫里斯•舒曼(Maurice Schumann ,1911~1998),法国政治家,作家,曾担任法国外交部长。

  [4] 诺曼人(Norman)是居在法国北部的维京人及其后裔,性格质朴,崇尚劳作。

  [5] 1894年,法国陆军参谋部犹太籍上尉军官德雷福斯(Dreyfus)受人诬陷,被判叛国罪,法国右翼势力乘机掀起反犹浪潮。此后不久,真相大白,但法国政府却坚持不愿承认错误,直至1906年德雷福斯才平反昭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