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日杂记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日日杂记的读后感大全

2022-06-08 09: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日杂记的读后感大全

  《日日杂记》是一本由[日] 武田百合子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日杂记》读后感(一):得自在处

  这种杂记其实是最不好写的,它记录日常,看了什么电影,吃了什么饭,去了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人,随笔记下自己的感受,好像人人写得,其实不然。越是这种文章,越显功力,这功力是天生的敏感和后天的获取一并累积出来的,天生是质地,后天是染色,要两厢共有,才显出岁月在一个人身上呈现的颜色。她所记录的生活,仿佛走在林间小路上,一会儿活泼小溪,一会儿松风动树,偶尔水里闪烁金光,麋鹿倏然而逝——行文活泼优雅而清新,于人世有很深的眷恋,于美有天生的直觉,艺术感自然流露。 她说一个过于瘦的人的精神噌噌就有了,过了一段时间噗噜噗噜就灭了。她说老猫阿球冷静地看她在树下小便,她一起身阿球就去扒土盖尿。她说大妈们彪悍自在的做派。走过街边的人,记下不连贯的对话,意外地有意思。她说白天变了黑夜,说高高的老房子里的人像在水里,意象真是好——随便说说就妙语连珠,那些看过的电影和剧,并不郑重评价,就几句话,真是洒脱。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平行宇宙,看到的一切悲欢,都隔着学识、见识和经历的滤镜。世界此时呈现的诗意,是这个人给淘出的金子,尽管她并未刻意,一片天然。

  这么一本小书,我舍不得看完。

  《日日杂记》读后感(二):百合子奶奶看电影

  读武田百合子写的《日日杂记》,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1990年前后日本的地下电影院原来这么稀松平常吗?六十多岁的百合子奶奶几乎每天都去看,有塔可夫斯基和伯格曼这样的欧洲艺术片,也有柯南伯格和《脑髓地狱》这样的猎奇电影,也有松本清张改编的本土片,看的人虽然不多,倒也不少附近居民。像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发展出的,书店、咖啡店或影院的独立放映活动,但是更加正规,也更加市井。

  她在日记里也记了不少观影时没有素质的人:看塔可夫斯基时呼呼大睡的;个子高头又大挡视线的(“身高两米左右而且头超级大的男人”“要是有哪个脾气急躁的黑社会大哥来看电影,这个人会挨揍”);一进场从映前广播就开始大声吐槽,放映了一半又开始打鼾的……

  但百合子奶奶的语气似乎不是埋怨:

  塔可夫斯基那一场她说那个先睡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十分钟就判断出一部电影有没有意思,她是强撑着才没有睡着。她甚至写道,女儿要是说好看就要敲她的脑袋说“你不是我的孩子”!当然女儿也同她一起吐槽了。她和女儿一个丧偶,一个离异,两个人会平摊出钱到录像店租电影,看完如果无聊,那租的那个人就要把另一个人的钱还给她。这么说可能两个人的观影兴趣大部分时候还是很合拍的。只有塔可夫斯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高大身体挡视线的那一位,她说他可能是“ 太喜欢电影”了:“即便如此,他因为太喜欢电影,明知自己会给人添麻烦,还是做好了可能遭遇可怕和讨厌事件的心理准备来到电影院。”尽管他正后面六排座位的人都空了,百合子奶奶还是会好心而好奇地如此猜测。

  大声吐槽的那一场放映的是松本清张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砂之器》,是“会有很多大爷大妈来看”的经典老片,被她称作“日本人之心”。由于大家都已经熟悉,所以那个人的吐槽只引得其他观众哈哈大笑。而还好他后来睡着了,因为到了结局,众人仿佛终于等到悲剧的那一刻般在哀婉的音乐中地流下眼泪……甚至有路过的叔叔专门对出去买小吃的百合子奶奶说结局那一段快开始了,快回去吧。

  ……

  百合子奶奶所写的就是这般丰富而琐碎的生活。看了什么电影、吃了什么寿司,去了哪个花展玩、听到什么路人对话、小猫死了、老友死了……即使不创作小说或者诗歌,但到老了还能有这样的灵动,对生活有种初生的好奇,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希望我到六十多岁的时候也可以这个样子。

  《日日杂记》读后感(三):22年四月复读 开了个好头

  今年进入四月后,丧失了大部分静心阅读的能力,好几本小说摆着,始终打不开。看到黎戈给这书打4星,我想大概率差不了,但是,一个日本作家太太写于1988年到1991年杂志文章结集,日记体,会让我这号人有什么共鸣呢?我没读过她老公武田泰淳的书,对作者的名字更是完全陌生,好吧,我坚持一下。

  还真坚持看完了,正像黎戈说的,“但这位老太太却有种……性感,不是萌感,也不是少女感,而是在她身上,女性的身份好似没退潮,仍是年轻人常常会有的好奇。”

  武田百合子,还是叫她武田太太吧,生于1925年,93年去世。年轻时比较穷,去神保町的兰波酒坊卖巧克力, 顺便喝烧酒,为了更方便地喝烧酒,就干脆当女招待了,然后遇到作家武田,结婚后曾住在山梨县的别墅里,作家希望她写点日记打发时间,武田太太随手就写了,在作家去世后,这些日记收录在“武田泰淳追悼特辑”里,后来又以《富士日记》为名出版,获得了巨大的名气,竟有同行评论说:“文如其人,可她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我感到绝望。” 是大作家的朋友们给遗孀面子,还是《富士日记》真的好看,不得而知。

  但是这本《日日杂记》好看,讲的是晚年的武田太太和独生女儿H相处的事和自己的生活,俩人吃饭,逛街,看电影,参加葬礼,泡温泉,喂流浪猫,我自己有点怕看二代人相处的故事,什么代沟,产生误会,消除误会,“背影”含辛茹苦那种桥段,但“鸡皮疙瘩不耐受症”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零爆发。

  这对母女的关系完全是默契朋友关系,甚至有点让人妒忌的柏拉图式(奇怪我为什么会用这个词,总之这俩人的相处特别让人舒服),俩人看了一场非常无聊的电影,武田太太心想:如果H第一句话是“这电影好看”,我就敲一下她的脑袋说——“你不是我的孩子!” 女儿常常把自己的梦境讲给妈妈听。“我昨晚的梦有点意思。梦里有妈妈。你想听吗?” H擅长徒手捡钱,而武田太太擅长,写丢钱包的故事……

  武田太太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吃喝见闻,物价账单,是纪录片式的,平常朴素的语言,不做评述,让读者可以自由呼吸,顺便把留白填满,她的高明之处就是,“镜头”总是能拍到有趣的地方,这可真是一项大本事。

  武田太太特别有趣,她家捡了个小猫“阿球”,她就像母猫那样叼着小猫的脖子在家里到处走,小猫长大了,她还叼着大猫到处走来表演才艺,“因此,我现在是龅牙。” 太好笑了,看到书里这种段落,我就想起佐野洋子,也是一位嫁给作家的作家,洋子的书里各种段子,比如因为躺在沙发上看韩剧,迷恋裴勇俊,最终下巴脱臼了……佐野洋子生于1938,2010年去世,两位作家都不算长寿,非常可惜。

  后来武田太太又讲了带阿球的遗体去火化的事,让读者特别理解,《富士日记》出版时有人感到绝望了。

  《日日杂记》引发我好多地名风物方面的共鸣,赤坂见附、东大寺、三十三间堂之类的,还有豆腐皮寿司、星鳗、荞麦面之类的不说,武田太太说自己在京都买了3400日元的明信片,“明信片真好。买明信片不算乱用钱,如果买了零食,吃多了会不舒服,买明信片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如果不给人寄,也不会减少。”武田太太这笔钱是不是在京都便利堂花掉的呢,没有一个爱明信片的人,能够躲过便利堂这花花世界。

  有俩月没正经看书了,《日日杂记》给六月开了个好头儿,是一场愉快的阅读体验,我又想,豆瓣上谁适合,也有能力写这样一本书呢?那就是,阿子老师。

  这书还有一个重大优点,译笔很好,不然这种生活杂记也就是块干巴巴的烧饼。现在呢,不但“好吃”还期待下一个“烧饼”了。在“译后记”中,译者提到作者的另一本游记《狗看见星星》,1969年泰淳为了犒赏百合子打理家事给自己当助理的辛苦,带她参加苏联“白夜祭与丝路之旅”。而百合子也不负期望,在整个旅程中,像个“间谍”,《狗看见星星》获得“读卖文学奖”。

  上面这一段是译者默音发表在“单读”上的——“口述笔记员的声音”,译者是武田全家的研究者,全文2万字出头,我一口气看完,与《日日杂记》同时服用的话,武田家三口子的故事就会感觉更加扑所迷离引人入胜。比如武田和中国的渊源,武田能看懂文康的《儿女英雄传》还写了小说《十三妹》?百合子的出身是穷还是富,酗酒、凶杀、肝硬化、猫猫狗狗花子……H是武田夫妇的第几个孩子……一幕大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