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土中国》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乡土中国》读后感摘抄

2022-06-09 09: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土中国》读后感摘抄

  《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四读《乡土中国》以疫情状态下的现代生活重新解读乡土社会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能让我一读再读其著作的作家,单单是《乡土中国》在近几年内便已拜读4次,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小册,却能让人在每一次的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感悟。

  作为一种文化学术的传承,此次由湖南人民出版社、领读文化出品的费孝通先生一百一十一周年纪念系列,将以八种十二卷的“费孝通文存”,开启一个重读费孝通的时代。旨在通过费孝通对中国特色乡土文化的解读,带领越来越多的人重拾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重新认识乡土社会结构的构成及发展演变。

  再读与三读《乡土中国》时,笔者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国乡土文化与现代社会特色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在对比中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一次的新旧对比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以及社会形态的转变。

  而四读《乡土中国》时,恰逢新冠疫情肆虐,这也使得现代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中国乡土特色的对比产生了另一种角度的解析。以最具时代特色的三个方面的乡土性与现阶段做比较,从最初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到完全脱离靠地谋生的境况,实现机械化生产,再到现如今的农业需求大幅上升,重农政策的推行,可见这一乡土特性正在随着疫情的发生实现着反哺的过程推进。

  其二的不流动性,也在发生着巨大转变,从大量农村劳动力脱离,进入大城乡,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乡发展农副产品,曾经的乡土情节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新一代年轻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乡村建设。

  而改变最大的熟人社会,则是让曾经的乡土社会在各地乡村务工子弟的回归中,不断发展农村改造,让兴农爱农成为乡土社会最具创造力的关键。

  仅仅两三年的时间,乡土社会的发展便形成了一种轮回,这基于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乡农意识以及发展建设的迅猛改变,人们在思想进步的同时,也开始为落后的乡村经济注入新鲜血液,试着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接轨。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虽写于数十年前,却仍能在现代社会中一针见血式地戳破乡土社会的独特运转体系,不愧为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代表作,这部带领我们认识中国国情的杰作或将成为一代代人用于认识本我的经典著作永久流传。

  《乡土中国》读后感(二):传统婚姻的实质:家族为先的两姓之好

  《荀子》: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这或许是本书最好的注解了。

  对于我们印象中那个绵延千年的“不合理”的中国乡土社会,费先生在这本书中多侧面多角度地讲述了其生活状态及其背后的形成原因。很多在当今视角下认为“愚昧”、“落后”比如婚姻关系,家族治理,长幼孝悌等等现象都进行了解释,对支配乡土社会运转的独特体系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为那些不理解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生态的现代读者搭建了一座了解的桥梁。

  传统的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婚姻。

  现代婚姻观中,结婚是基于爱情的纯粹私人的事情。领证也好,婚礼也罢,任何与婚姻有关的仪式都是以新人为核心的,新人是婚姻关系的绝对主角。

  而传统婚姻的实质则是家族作为主角。更多的是娘家与婆家之间结成亲家的仪式,昭告天下两姓宗族正式确立姻亲之好。在这个过程中,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大喜之日的婚礼,新人都不是中心,甚至没有新人也可以举行婚礼,如影视剧中常见的弟弟替哥哥拜堂,新娘与公鸡拜堂等。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即使在这则承载现代人浪漫想象的最美婚书上,第一句也点名了传统婚姻的本质:两姓之好。

  这种令当代人难以理解,却绵延千年的婚姻逻辑,必须放到乡土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下才可以解释。

  对于这个问题,费孝通先生认为,其根源在于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的显著差别。乡土中国的家并非像西方社会是个体单位,而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主轴在父子之间,是纵向的。而横向的夫妇是配轴。

  因此,传统的婚姻更多地承载着两情相悦之外的意义:一是结两姓之好,非两人之情,由此加深了两个家族之间的联系,建立了娘家与婆家,两姓宗族之间的多种关系;二是确定了新娘今后的人生归属,她从此脱离娘家进入婆家,要在新的关系网络中确立自己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婚姻可以看作是两个事业伙伴的联合,男主外,女主内,大家携手把事业(家族)发扬光大。

  因为事业(家族)的稳定需要而排斥了普通感情。所以中国的传统家法中,夫妻要相敬如宾,女子要三从四德,亲子要服从。这些有利于家族群稳定的规则被放在了首位。

  对女子而言,传统婚姻的出发点并不是感情,而是“新岗位”。女子结婚后,需要依托丈夫为自己的立足点,融入婆家的家族(事业)之中。如《知否》中的盛明兰,除了顾廷烨之外,她还需要得到婆家,亲族以及夫家的社会关系这三方的充分认可(明争暗斗),才算是站稳脚跟,才能安身立命。

  不止是婚姻,对于稳定性的需求影响了整个乡土社会的运作逻辑和运转体系的行为,比如无讼,比如礼治,比如血缘地缘,比如无为治理。而这些适用于熟人社会的理念,面对陌生人规则主导的现代社会,会发生激烈冲突也就不足为奇了。

  《乡土中国》读后感(三):从“土”开始,重读费孝通

  提起社会学,费孝通这个名字是一定绕不过的。他是我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学界泰斗。

  《乡土中国》这本小册子,应当是他所有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部。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刚刚进入大学时,那时候为了完成作业,还做了非常详细的读书笔记。当时对这本书的感受比较浅,只觉得它解决了不少心里关于很多现象的疑问,和高中历史知识对照起来别有意趣。

  前不久,一位在法国留学生将一块中国国内定制的地砖铺在巴黎街头,石砖上写着“如果你想家了,可以站在这块来自中国的石砖上”,引得许多海外华人纷纷打卡。我们不去评论这种做法的对错,单从这句话来看,来自中国的石砖与华人的思乡之情之间产生的联系紧密而自然。

  图片来源自网络

  我想起了之前出国交换的时候,会在行李箱里放一小包土,这好像是一种传统,也听过有人说,如果在外地水土不服,喝水时放一点家乡的土会有所缓解。

  有一段时间,我和身边的朋友热衷使用Forest这个APP学习,后来搁置很久,某一天,一个人在群里说“Forest可以种水稻了”。当时大家的感觉就是:一些华夏民族的DNA动了,于是那阵子又开始疯狂的使用这个APP。

  上述这几件事情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下,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但我想如果和一个欧洲人讲,他肯定会“WHY”个不停。

  这些都是我在阅读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时做出的联想。先生指出:乡下人土气中“土”本身就是泥土之意。“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土地”是最近于“人性”的神。我极爱这一处比喻:

  因靠种地谋生而生发的对土的情感、群体聚集的规模与形态的特征、乃至“熟人社会”、来自老乡的信任等很多我们不陌生的现象都得到了一种溯源似的解释。而乡土本色是什么呢——礼俗社会。以此作为出发点,费孝通先生回答了“中国基层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去探索“为什么”。

  说完了“土”,费老顺下来谈“愚”。而解决“愚”,关键在于文化知识的普及,于是顺而谈文字:为什么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文字有什么作用?要如何使得文字下乡?费老用两章篇幅说明了文字的时空之隔,强调了不使用文字绝非乡土“愚”的表现,并指出只有当乡土社会的基层发生改变,文字下乡才能够成为可能。

  此外,书中还提出了“差序格局”“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概念,从生育、男女、家族等角度入手分析,结合自己的调研见闻,追溯历史渊源,语言流畅,内容丰富生动。

  《乡土中国》来源于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先生在序言中谈及自己的教学方法:他喜欢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议题,一边探索一般讲,课堂上所提出的概念和观点可以是不成熟的,引导学生也可以向未知领域进军。这也让我不禁想到如今大学中,不乏照本宣科,把课堂变成“不是老师在朗读ppt就是学生在朗读ppt”的课程,而像费老的教学方式确实是难以遇到了。

  湖南人民出版社携手领读文化为纪念费老诞辰编辑出版的这套作品集,不仅在内容上精益求精,传承了他的学术成就和治学态度,在设计上也颇具巧思:外封内封皆绘有水墨,淡雅精致的配色别具一格。

  在总序中,赵旭东老师说:“一个重读费孝通的时代开启。”诚然,费老的作品如《乡土中国》虽然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但现在读起来仍不过时,书中提到的许多塑造了国民形象和性格的内容对我们人民和社会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持久性的,在解决时代的问题上仍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我想恰恰是这样,每一次重读都会生发新的感悟,而他的书,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让人一次次捧书直呼:“是啊!我们就是这样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