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清明上河图》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清明上河图》读后感精选

2022-06-11 09: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清明上河图》读后感精选

  《清明上河图》是一本由薛凤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明上河图》读后感(一):显微镜下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背后到底藏了多少秘密

  在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1年上海世博大会上,3D多媒体大萤幕动态展示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创意的动画方式呈现在世人眼前,也就此再次向中外参观者展示——中国在一千年前的北宋已懂得城市应如何发展才可以令生活更美好。

  多么令人惊叹,早在一千年前,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服务和商贸娱乐的功能街等城市的建设和分布,已然和如今的许多世界级大城市相一致,事实上,中国文明史和城市发展史上的划时代的变化正是首先出现于北宋,而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便是“证据”之一。

  通过艺术作品来解读城市史、社会史,《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的解读角度可谓非常独特,甚至可以说,这本书就像在拿着显微镜看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将画中的细节一一抽丝剥茧地择出来,也让这幅中外画坛的极品画作不再仅仅是一件展出在博物馆,供人走马观花参观的艺术品,而是以画将史、从艺术见文明,让画中对于中国城市发展史部分的重要体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这幅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北宋风俗画长卷当中,绘制了各色人、物、景,它反映了当时城市的经济情况、民俗文化,也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而隐匿在画中的那些“细枝末节”正是让我们得以管窥北宋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的繁荣和民众生活的丰富景象的绝佳途径。

  作者薛凤旋老师在城市发展领域研究颇有建树,在这本书中,他以巧妙的角度和专业的解读,将这幅国宝级的画坛极品分解为二百多个细节,以150多张精选《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揭晓名画背后的“秘密”。北宋城市方方面面的状况,都通过这些精细的局部细节呈现出来。

  画中目之所及尽是反映了北宋社会生活与城市化的民生百态、市井气象,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酒楼茶馆里的喧哗声仿佛不绝于耳。

  汴河中,客人在客船船顶散步,船内还有人在读书,楼阁、厕所、床铺、贵宾室、餐厅等设施一应俱全;虹桥上下皆是一片忙忙碌碌,桥下忙,桥上更忙,桥市中人声鼎沸,小贩摊档像极了今天地铁站边的小店;街边大小酒家都在开门迎客,高高挂起长方形青白布酒旗,小型酒铺也会有简单的“彩楼欢门”做装饰;茶铺、纸扎铺、香店、食店……一条街走下来,各种生活及娱乐所需,一应俱全,北宋社会生活与城市化的繁华盛况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通过对画作细节的分析观察,以及文史资料的比照,汴京作为大都市在 经济、人文、科学和管理体制诸方面具体而微的状况也都可以体现出来。

  比如,中国对煤的普遍使用甚至早了西方近千年,北宋时期,不但以煤冶铁,还发明了以化学药品分解铜铁的技术,产铁量也有英国2.5-5倍之多,《清明上河图》中亦有体现,画面中由汴京东面入城的运煤队、卖煤的店铺、大码头货船上的煤灶、茶馆里煮茶用的煤炉等等,说明汴京对煤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将这种新能源、零售与使用记录下的形象档案。

  薛凤旋也在书中写道:“煤已成汴京日常生活燃料,出现专运专卖。”

  北宋时期市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尤以首都汴京为是,书中介绍到,“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北宋首都汴京是首个以大量市民、商贩的生意及娱乐所需而构成了主要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布的都城例子”,其中一个特殊的例子就是作为大型城市综合娱乐区的“瓦子”,也称“瓦舍”。

  《东京梦华录》中就有很多瓦舍及在瓦舍中表演的艺人的相关记载,汴京“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勾栏中演出从早到晚不间断。

  “瓦子”虽然没有出现在《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廓城东南角中,但仍然和从图中看到很多说小说或讲史的“说话人”、占卜和卖药的摊子,由此也可反映出当时一些城市新元素的出现和发展状况。

  除此之外,关于北宋时期三教合流现象的体现、北宋“文艺复兴”的表现等、个体户的创业和经营状况等更方面的分析讨论,书中均有涉及。

  一画一书、一座城,无尽风华、智慧与历史。

  《清明上河图》读后感(二):以画说史,从北宋开放型城市学习到了什么

  尽管张择端当初为宋徽宗绘制《清明上河图》,有为帝王展现他政绩之意——张择端供职于翰林院,日常工作便是为皇家绘制他们需要的图画,类似于今天体制内有绘画任务的画家——但不可否认,《清明上河图》确实展现了北宋全盛时期,作为京城的汴京及其近郊社会各阶层生活景象。这幅经典之作,成为我们研究北宋社会文化、民情风俗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而研究城市与文明发展史的薛凤旋,也把研究目光投在《清明上河图》中,且认为北宋是中国文明史和城市发展史出现划时代变化的重要转折点,即新型城市首先出现在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局部),转载自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是薛凤旋研究《清明上河图》及其呈现的北宋城市化的其中一个成果。在这本书里,他通过对《清明上河图》图像进行细致分析,论述汴京作为商贸城市的发展模式,存在于其中的城市经济、商贸活动、城市管理、生活群体,以及同世纪国外主要城市发展模式比较,均包含在内。

  虽是以《清明上河图》为基础研究北宋城市化问题,但书首不忘对此经典画作进行详尽介绍。这是不可偷懒的第一项研究工作。《清明上河图》为古物,且曾被不少不同朝代之人临摹、流传,要想考察北宋城市化真实情形,不可不将所有版本进行仔细比对。因此,这本书中,薛凤旋罗列了《清明上河图》真迹流转情况,不同传世版本、摹本传世以及被收藏情况,并介绍真本、伪本、赝本、仿本、临摹本的区别。值得一提的是,《清明上河图》真本的临摹本于195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冯忠莲花了二十多年才完成了一部临摹本。

  《考工记》是传统中国建设城市的重要参考。所谓建城,目的在于为执中、秩序、宗法三观服务。而古人对于城市与乡村的态度,并没有明显的上下之分,相反,达官贵人总流露出对乡村隐居生活的向往。到了北宋,原来建城服务于政治转向服务于商业,城市与乡村逐渐独立,城市商贸发展建立在国内外贸易的基础上。北宋的汴京虽遵从《考工记》建城,实际上却已是一个开放型城市——它打破了过去里坊制和官办“市肆”的体制。从《清明上河图》真本中可以看出,桥上及其周边已出现固定的商贩摊位,到了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图》,桥上摊位直接变成固定小店,犹如今日被统一管理的街边店铺一般。

  有商业便有税收。汴京城门口设有“司门郎中”,负责督促征税。北宋汴京的商业税主要为住税与过税。住税即为交易税,在司门郎中办事处(税务所),张贴着应课税款的明细表,而在《清明上河图》中,负责税收的官员正忙于清点货品,计算税款。除此之外,汴京还征收物业税、津渡税、格纳税等,不过零售小商贩不用课税,因而促进了个体户摊贩的发展。

  薛凤旋发现,《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汴京在土地利用和功能规划上不同于过往朝代的特点。瓦子(临时集市)数量分布,反映了大众需求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民众在瓦子,能听书、看杂技、买小商品、买药,理发修面或叫人修车、担水等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也最能体现北宋民间烟火气。若细心发现,还能在画中看到走出书室上京赶考的书生。

  总体而言,薛凤旋希望尽可能呈现《清明上河图》中北宋新型城市的更多细节,从而为今天中国发展“新型城镇化”提供历史参考。不过这本书让普通读者收获更多的,还在于品画的趣味。《清明上河图》细节之多,非专业外的人能一一发现,读者若在薛凤旋引导下,不仅能发现画中颇多有趣之处,也能了解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相互间的区别,而这些区别,其实也反映着传统中国不同朝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关于《清明上河图》更多细节与参考,请浏览故宫博物院网址: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读后感(三):半城烟火,十丈红尘——清明上河图里的北宋繁华记忆

  原载《凤凰周刊》总第744期,2020年12月15日

  http://www.ifengweekly.com/detil.php?id=10764

  文:马一

  对《清明上河图》这幅传奇巨制来说,被反复解读是宿命的一部分。流传近千年,七进宫墙,被皇帝评为“神品”,易主二十余次,依然保存完好,这本就近乎奇迹。那些题跋、题诗与印章构成的流转记录,是艺术史研究中难以复现的珍贵材料。

  而人们解析的热情似乎更多是来自于另一个线程,张择端严谨写实的艺术风格使《清明上河图》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市井生活图卷”,人们从中得以窥见旧时市井生活的模样。汴京很大,684个人物、122所房屋、15辆车、20家店铺、95匹牲畜……这不可能是汴京的全貌。但因为细节的入微,画家在有限的空间内所展示的图景真实呈现出了汴京的的“半城烟火”,展示了北宋社会的形态,这也是《清明上河图》历史价值的基石。

  实际上正如书的标题所指示的,人们期望从历史图卷中获得的是汴京和北宋的某种“繁华记忆”,大众籍此丰满对宋代的想象,而学者则以此来佐证社会经济史研究中所构建的相关理念。本书所做的主要工作,是部分图中细节的“指认”,这是基础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汴京的半城烟火首先需要真实存在,然后才能被阐释。每一次用心的“注疏”都值得赞叹,不管是注文,还是“注图”。

  一、看不见的城市与真实的烟火

  我在书中读到的第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厘清源流的时候,把社会史和艺术史分开了,《清明上河图》对宋代社会研究的“标志性”作用并不是作为当世最负盛名的艺术品获得的。它有时候被学者作为宋代社会生活的“标准器”讨论,但学者们并不关注技法,只在乎它是传承有序、确定无疑的宋画。

  很有意思,人无法画出自己看不见的城市,哪怕是纯虚构的宗教绘卷中,都能找到神鬼仙佛的现实原型。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强调原画和仿品的区别,在后世的的仿本《清明上河图》中,有时明清的砖砌城墙替代了原画的夯土城墙,有时宋代官式城楼变成了明清建筑,有的还把木桥换成了工程结构上无法实现的大跨度单拱石桥……

  并不是后世作者“不用心”,而是原画的超写实风格和大量细节“入微”的特点,决定了后世所有的模仿者只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细节来填充。画家们并不不是故意“失真”,如果一个人见惯了多孔薄拱石桥,没有见过木制虹桥,他又怎么凭空画出木桥的质感来呢?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写过,忽必烈问马可波罗,回到西方以后还会不会给人讲故事。马可回答说会的:“可是听的人只会记得他期望听到的东西。我有幸得到你聆听的描述是一个世界,我回国后第二天流传在搬运工人和船伕之间的却是另一个世界……”——对船夫和搬运工们来说,他们从未见过东方世界的金碧辉煌,所谓“真实复述”也就无从谈起,只能用自己生活中的细节去填充故事的间隙。

  同样的,不能期待从明清仿作中见到完整的宋时烟火,清代画家的仿作里有清代样式的店招,这本就是很自然的事。画家所做工作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张择端是描摹真实场景,而后世模仿者是在模仿前人的画作。当水手们转述马可的故事,它们在细节上注定“不一样”。

  这种细节的“流变”本身就充满了社会生活史的价值。正因为人没法画出“看不见的城市”,所以需要在里面添加真实的烟火,张择端如此,后世模仿者亦如此。细节不同,但注入细节的痕迹都是真实的。

  二、“新型城市”与塑造者

  第二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作者不着痕迹地讨论了一个炙热的中古史话题——“唐宋变革”。显然,宋代的汴京就是一座非典型都城,和传统上区划分明的行政城市(如唐长安)大不相同,它没有严格区分的里坊、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市场、沿河沿街遍布商业和娱乐场所……而这都是以社会经济在底层逻辑上的巨大变革为基础的。

  “唐宋变革论”所讨论的并不是唐宋之间的政治差别,而是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和商品经济发展到达质变水平以后,社会整体形态的变化。人人皆知宋代“富裕”,却很少看到这种富裕对社会的影响。生产力的跃进不仅使商业的形态较前代大为丰富,实际上也改变了社会的阶级结构。如林文勋在《唐宋社会变革论纲》中所指出的那样,宋代是典型的“富民社会”,民间积累的财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形态,门阀消解、政治体制大变、城市规划翻新,都是生产力基础改变后,上层建筑的对应变化。

  本书作者在论及北宋都城的商业分布时说:“这些城市服务和商贸娱乐的功能街或专业商业街的分布形式竟和今天的世界大都市纽约、伦敦、东京等一致”。这颇有启发性,今日的商业布局未必以北宋为模型,却都是同样的内在驱动力所造就的。纽约的布局当然没有参考汴京 ,但确实有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将商业街和娱乐综合体放在城市的中心位置。我认为这也是书最核心的内容,从清明上河的熙熙攘攘中窥见的东西,归根到底是关于商业社会或者说“富民社会”的流变痕迹。

  画家在图上画出四匹骆驼的小商队准备出城,我们由此联想到的是丝路上往来的商队,和它们支撑起的布匹、瓷器、香料贸易……东京街头的驼铃声,勾连起的是浩瀚沙海上绵延的物质文化交流线路。小中可以见“大”,清明上河只是一个小场景,但以此为基点,可以撬动对整个宋代社会的认知。从沿街的青白色酒招和彩楼欢门中,学者们窥见的是宋代酒专营制度在执行层的变化。脚店门口课上和女眷的穿戴,可见民俗服饰流变的过程。一个写着“上色沉檀拣香铺子”的店招背后,是从阿拉伯地区进口的乳香、原产印度迈索尔的檀香、东南亚贸易得来的沉香不同的贸易路径……这些小细节,其实具是“大场景”。

  这无数的细节是结果,同时也是推动力。 如细密的春雨,润物无声地改变着城市的结构和社会的形态。并不是行政命令改变了城市布局,而是“潮流”改变了一个时代思维的方式。所谓潮流,正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海量的细节汇成洪流,塑造着那个时代的形态,最终以街市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本书的所有讨论,最终都会回归细节,这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譬如宋代城市道路宽度、楼宇高度的控制及管理制度,数据分析所得的结论也可以令人信服,却始终缺乏某种“实在感”。有些东西是“定向获取”的,从《清明上河图》的画面上,可以明确地感知到街道、桥面等处“热闹”和“整洁”同时存在。你知道“不得令百姓铺盖占栏,有妨车马过往”政令,也知道是实际的城市功能需求,可唯独画家细致的笔触让我们直观确定,它真实存在过。

  又譬如河道运输的繁荣发达,这是被大量历史文字资料所极力描述、反复确认的。但在河道边见到那些“砍头树”的时候,你会更确信这种“繁华”的真实。中古时期为保持水土采用园艺手段种植柳树等树木,“砍头”之后既能吸附泥土防止河岸垮塌,又不会阻碍航道视野、有利船舶停靠。

  许多文本和数据无法到达的细部,高水平的画面都可以到达。虹桥四角树立的风向标,既能标示河流的宽度,又能提示船只的驾驶者过桥的时候应该如何根据风向调整角度;汴河漕船上的压浪板,提示了造船工业发达的程度;转轴桅杆可以在经过桥洞和船只密集的水域时转动收起;浮动舵、隔水舱、船头起压浪作用的缺口、船上的厕所等功能区域……有限的画面,通过这些细部的描摹,几乎可以延展出无穷的故事线。除此以外,大船上读书人的闲适姿态,从事经营活动的小船上商家在洗衣服这样的细节,更是数据所不能交代的。

  画面里登船的客人和送船的亲友,闲适地在民居之间晃荡的猪,则以另一种方式“讨论”着问题。人口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不断聚集,这是现代社会依然在进行的,我们和古人实际上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新的生产方式打碎了旧有模式,必然有大量人口会参与到新式的生产中来。今日的北京上海和当年的开封一样,会被这种变革所考验。城市功能如何调整,膨胀的人口如何安置?由生产力变革所导致的一系列安全、环境、资源问题,古人是如何解决的?

  古人的处置并非都尽善尽美,或者更亲近自然的。生产力水平不同,思想环境不同,无法强行比出“优劣”来,但总有可以相互借鉴之处。宋人风雅举世皆知,香案上的云烟、书房里的画作、起居室的茶席……这些雅事的背后,实际上是处理得当的经济关系。当生产力处在跃迁发展中的时候,人口的聚集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前所未有——并不是只有当代人才体会过“大时代”,古人也同样有这样的经历。

  我们能从先人那里汲取到什么样的经验和智慧,除了高谈问题和主义,或许正该从无数细碎的局部着手,去学习,去探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