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爸爸有这9个特征,将来孩子更优秀!看看你家中了几个?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爸爸有这9个特征,将来孩子更优秀!看看你家中了几个?

2022-06-11 16:03:20 作者:凯叔讲故事 来源: 凯叔讲故事 阅读:载入中…

爸爸有这9个特征,将来孩子更优秀!看看你家中了几个?

  为什么爸爸带孩子越长久,孩子越优秀,我们一起在今天的文章寻找答案吧~

  ——凯叔

  图片作者 | 澄子

  刘墉曾说,

  “许多爸爸在孩子的图画里,没有手。”

  因为爸爸们工作太忙,

  很少有时间能陪在孩子身边,

  在孩子的记忆里,

  爸爸像是一团影子,总是抓不住。

  你(你的配偶)是一位合格的父亲吗?

  下面是人民日报给爸爸们的9条建议,

  一起看看吧。

  01

  想要孩子聪明,爸爸这样陪玩

  心理学家约翰蒙尼,为了研究“玩耍”的意义,

  曾用猴子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把几只小猴子单独隔离开,

  不让它们跟同伴有玩耍的机会。

  结果这些被剥夺了玩耍的猴子,

  成年后比其他猴子更加孤僻木讷,

  有些还表现得敏感、易怒。

  这个游戏让教育家意识到,

  玩耍对于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儿童的学习,大部分是在玩耍中进行的。

  游戏不仅可以拓展孩子认知,还能提升心智。

  相对于妈妈保守的游戏而言,

  爸爸带孩子冒险,探索广阔的世界,

  更能提升孩子的运动力、合作精神、抗挫力,

  还能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长得更聪明!

  02

  想要孩子爱学习,父亲先要学习

  央视纪录片《镜子》里有一句话: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

  白纸最终变成什么,关键在于父母。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视频,

  爸爸下班回到家,催促5岁儿子去读书。

  儿子突然情绪爆发,哭着质问父亲:

  “天天让我学习,你自己学习了吗?

  你天天早睡晚起,拿着手机玩游戏,

  连乘法口诀表都不会,

  还让我读这么难的东西!”

  是啊,

  一味要求孩子学习,自己从不捧起书本,

  这样的教育何来说服力?

  《中国家庭教育现状》显示:

  父亲的角色,对孩子的学习、性格、情感、品质、体质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爸爸暴露给孩子的样子,就是孩子未来的模样。

  03

  孩子叛逆期,爸爸要区别对待

  孩子进入逆反期,

  会不自觉地与大人唱反调。

  父亲需要更有耐心地从中周旋和解释,

  告诉孩子应该怎么解决问题。

  孩子的3次逆反期,爸爸也要区别应对:

  2岁左右,宝宝叛逆期

  爸爸需要多一些理解和耐心,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同时守住自己的边界,不要无底线妥协。

  7岁左右,儿童叛逆期

  爸爸需要谨慎评价这个时期的孩子,

  信任他们,同时客观的看待孩子顶嘴问题。

  12岁以后,青春叛逆期

  这个时期爸爸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减少对孩子的控制,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是强大的象征,

  在关键节点给予指引,是给他们最得体的爱。

  04

  孩子犯错,爸爸要做这4件事

  在家庭中,如果和孩子沟通不好,

  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当你的孩子做错事,

  爸爸们可以通过“非暴力沟通”4步法,

  既不伤害情感,又解决问题:

  1、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场景或事件

  “我看到你把食物扔进了垃圾桶。”

  2、 说出自己看到场景或事件后的感受

  “这让我很难过。”

  3、说出自己的需要和希望

  “我希望你把不喜欢食物直接告诉我们,这样我们也好改进厨艺。”

  4、说出自己具体的请求

  “下次不爱吃直接跟大人沟通好吗?”

  05

  爸爸的权威,要靠小事去积累

  鲁迅先生认为,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是:

  “给我理解”、“视我平等”、“让我自立”。

  鲁迅有次在家请客吃饭,

  其中一道特制鱼圆得到了客人一致好评。

  唯独儿子海婴吃了一个说酸,又吃了一个说不新鲜,

  引来妈妈一顿斥责。

  鲁迅没有责骂孩子,

  他夹起海婴剩下的半个鱼圆尝了一口,

  发现儿子的鱼圆确实是不新鲜的。

  这样一件看似寻常的小事,

  不仅维护了孩子的诚实,更给了他探索未知的勇气。

  在一个家庭中,

  父亲的权威不是与生俱来,

  而是靠着一件件事情积累起来的。

  唯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

  平等尊重地对待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重。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做到尊重,

  就先从做错事对孩子说“对不起”开始吧。

  06

  要让孩子有力量,爸爸先要有担当

  最近一则网瘾爸爸变健身达人的视频,

  打动了无数人。

  这位爸爸告诉记者:

  “我是一位重度游戏爱好者,

  每天可以玩到深夜一两点,

  但孩子快要上小学了,我不能影响儿子。”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曾说: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从父亲的身上,孩子观察到什么是男人,

  什么是丈夫,什么是父亲,同时会思考什么是独立和勇敢。

  父亲是孩子心中最初的榜样,

  爸爸的坚韧、顽强、责任感,

  都是给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07

  要让孩子感恩,爸爸先做到这3点

  知名媒体人金惟纯先生曾说:

  “现在有太多人活颠倒了。

  父母把太多心力和资源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只接受不付出,生命状态失衡,

  变得叛逆、不满足,完全不知道感恩。”

  被溺爱的孩子,家庭地位越来越高,父母却越来越卑微。

  但最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高贵的天才,而是有一颗感恩的心。

  培养一个感恩的孩子,爸爸首先要做到:

  1、坚持原则,不要对孩子言听计从

  2、言而有信,让孩子可以信赖

  3、以身作则,从心底尊重长辈

  教孩子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事物,

  看到别人的价值,才能提升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拥有更广阔的人生。

  08

  爸爸最好陪孩子做这7件事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中写道:

  “没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

  直接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和行为认知能力;

  这些孩子成年后,

  普遍会遭受到缺乏自信、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世卫组织研究也发现:

  平均每天与父亲共处2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和情商更高。

  父爱不缺席,

  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从以下7件小事做起吧!

  09

  爸爸绝不能对孩子说这7句话

  心理学上有一个“内化现象”:

  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

  相信父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并将这些评价转化成对自己的消极暗示,

  活在自我羞辱的阴影里。

  教育专家李玫瑾也曾针对1000名孩子做过调查,结果显示:

  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

  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

  25.7%的孩子“自卑”、“抑郁”,

  22.1%的孩子冷酷,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放下身段,好好说话,

  是每个爸爸的必修课。

  你的话,

  真的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走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

  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男孩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

  对于女孩来讲,爸爸甚至影响了情感发展。

  当爸爸嗜酒如命,

  女儿会觉得不爱喝酒就是好男人;

  当爸爸有家庭暴力,

  女儿会觉得不打自己就是好男人;

  当爸爸不爱回家,

  女儿会觉得愿意陪自己的就是好男人……

  反之,爸爸在女儿心中越优秀,

  女儿日后遇到渣男的概率越低。

  一个人和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或许将持续一生。

  谨以此篇,与各位爸爸共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