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

2022-06-24 09: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

  《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平易近人的社会学研究:乡土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

  一说起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我脑子里出现的画面就是鲁滨逊在一片陌生的地方,身边围绕着一群群星期五。在实际的研究中,不论是费孝通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还是《天真的人类学家》的作者奈吉尔·巴利,都不远万里跑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呆上一年半载,从零开始观察和研究某一个民族或社会。

  但这样的方法必定会产生文化误读,一个人要如何不带偏见地去理解异域的人和文化呢?

  费孝通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非常熟悉农村的日常生活和村民之间的交往方式,这样的背景让费孝通先生能自然融入到他要研究的地方——中国乡村,在描述乡村生活时,费孝通经常会提起自己过去在江苏、云南农村的生活,这也更让读者信服他的研究内容。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费孝通提出了许多理解中国农村文化的新观点。《乡土中国》不是某个村的田野调查笔记,而是费孝通对于整个中国农村的思考和理解,所以这本书不是单纯的叙述农村生活,更多的是对于农村的分析和解释。

  乡土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费孝通主要提出了两个原因。

  首先,农民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他们在土里生了根,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中,行为约束的准则不是依据“法”,而是“礼”。

  其次,因为农村社会的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文化也容易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在不流动的土地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用不着文字,约定俗成的特殊语言就能满足村民们的日常沟通。“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费孝通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引经据典,介绍了很多西方前辈的理论。除了导师马林诺夫斯基,他还提到了奥斯瓦德·斯宾格勒、孙末楠、史禄国、滕尼斯、涂尔干等人的观点。如果是社会学门外汉,看到这么多学者的名字可能会恐慌,但这本书不会带来这样的压力和焦虑,反而会有种长知识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费孝通曾在西方学习交流过,在《乡土中国》中,经常会拿中国和西方做对比,但这个西方在我看来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像是把除了中国之外的所有地区都揉合在了一起,统称为一个城市化、现代化的“西方”。比如在讲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时,书里把中国的“差序格局”和西方的“团体格局”进行对比,西方的“这种结构很可能是从初民民族的‘部落’形态中传下来的”。西方国家都是从部落发展来的么?在阅读中经常会有类似的疑问,不过因为我自己也并不清楚问题的答案,所以也激起了我的好奇,读书之余会去查查相关的资料。

  这本书常看常新,虽然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但是现在看来也不觉得有时代感,反而会激起我对于乡土社会更多的好奇,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已经放在我之后的阅读书单里了。

  《乡土中国》读后感(二):《乡土中国》:贯穿时代的文化根源

  在推崇流行元素和自诩时尚的所谓“城里人”的眼里,侍弄土地的农民似乎就因为需要长久地囤积于田地而成了“土里土气”的标准模板。“土气”成了贬损人的词汇,就连“乡下”似乎也成了某种受到无形排斥的标签。本该作为我国社会文化早期形态和重要组织部分的乡土文化,却被受到时代浪潮影响而越发浮躁的一部分人弃之如履。殊不知,在他们狭隘地以“城里人”自居的时候,被他们所诋毁排挤的乡土文化,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才是现代社会的前身。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乡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上所拥有的重要地位。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以土为生的人时代定居在那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上,食物、财富、幸福生活以及传承,都附着在土地上。在乡土社区所结成的村落中,人口流动率小,相互之间都是熟识。这是最基本的乡土社会,这样的乡土社会是地方性的,是一个相互熟识没有陌生人的“熟悉”的社会。这样的熟悉让人安心。

  然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现代社会,恰恰也是从乡土社会演变而来的。原本属于乡土社会的成员从“固定”到“流动”,成员之间、成员对于乡土社会中的人事物也从“熟悉”变得越来越“陌生”。随着社会的极速变迁,从乡土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逐渐被更多便捷和流行所替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乡土文化依然根深蒂固地流传在整个中国现代社会中,作为一种根源和精神传承下去。

  《乡土中国》的作者费孝通先生,于1910年11月2日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松陵镇,于2005年4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数百万字的著作,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忠告任命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曾在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5年加入民盟,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得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乡土中国》读后感(三):社会学入门,从《乡土中国》谈起

  很早的时候就听家里人提起说,如果去外地,就抔一把家乡的土带在身上,到了外地如若水土不服,就把土撒在杯子里兑水喝下,立马见效。

  今天在《乡土中国》一书中看到作者费孝通先生也提及了类似的情况,一时颇多感慨。

  《乡土中国》是一本社会学著作,初版于1948年,共14篇,涉及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道德、家族、血缘等多方面。

  以“乡土”为视角,带领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理解中国社会,明朗中国基层社会结构。作者的文字很朴实,态度很真切,研究很透彻。他在书中引用了许多孔夫子《论语》中的原词原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作者写这本书距今已经七十多年,但是其内容仍然毫不过时,对当代的我们而言,十分受用。

  此书一版又一版的重印,不断吸引着新一代人阅读的目光,恰恰也说明了它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不朽的生命力所在。

  作者费孝通(1910-2005),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有《文化论》《江村经济》等。

  “差序格局”的概念由费孝通先生提出。指的是以“己”为中心的每一个网,按血缘或某种关系布出去,随着距离中心越远,关系也越疏。以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为例,以石头为中心,四周形成一圈圈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越来越远,距己的关系也就越来越薄,从而形成差序。

  我是通过本书第一次知晓这个概念,真的大受震撼,啧啧称奇。费先生长了一双千里眼,他看到了几十年后的中国,“差序格局”这也太符合中国社会特点了吧!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如今的中国社会就是一张巨大的人情网络,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那张网,中心的自己权利越大、能力越强,布出的那张网就越大、越结实,人和人的网各不相同,互相交叉,而其中的每一个网结,则是道德。

  基于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我国与西方国家也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这离不开他们的宗教观念,一是每个人在神面前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人的公道。

  反之,我们“差序格局”中的道德体系,以自己作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是“克己复礼”,由己向外推的过程中有很多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与之相匹配的道德要素是“孝悌”,还有一条路线是朋友,即“忠信”。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说:“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但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在不断地得到书写,但超越性的认识却越来越难有所得。我们或许有太多的研究,但是我们缺乏哪怕是一丁点的洞见。”

  社会学就是冲破层层迷雾,洞见社会的真相。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多角度多维度去看待和理解事物,打破自己的偏见,站在宏观角度去思考问题,打开自己的固有格局。

  只要你谈论中国,《乡土中国》一书总是无法真正绕过去。理解乡土,才能读懂中国。我们每天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是不是也可以偶尔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借由本书来多多了解一下自己脚下的这片广袤土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