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池上日记》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池上日记》读后感摘抄

2022-06-24 09: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池上日记》读后感摘抄

  《池上日记》是一本由蒋勋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3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2-5-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池上日记》读后感(一):逃离城市,回归简单与充实

  文/舒念

  如今社会最大的热潮,大概就是反热潮的行动,从我们想要走进大城市,开拓自己的事业开始,直到现在,我们开始想要回归真正的生活,逃离大城市,回到乡村,找到自己。当然,这仅仅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向往,并非每个人都能毅然决然地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至少我们还可以在书中去阅读那些去寻找生活中真实自己的文章。

  蒋勋的《池上日记》讲述的就是自己在离开台北搬到池上去生活的两年间的事情。一个小城,如果不是自己的家乡,那么唯一能够吸引别人的肯定是他的美景。那些人工制造的美景,我们在大城市早已见的够多了,真正能够吸引我们的还是那些原始的景色,就像在池上,第一个留在大家心中的一定是生机盎然的稻田

  黄绿相间、挤挤挨挨的稻田里,看不到其他任何的杂物,虽然稻子杂乱无章,却有一种自然的纯粹。这就是《池上日记》印入眼帘的摄影作品。蒋勋对池上最早的向往也是源于这些稻田,一百七十五公顷,没有被切割的稻田,值得我们用相机、用画笔、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稻田。

  理所当然地,《池上日记》里记录了蒋勋所看到的小城,他看到的一些人们,农民如何春耕秋收,又如何打发日常的时光?好像是我们在骤然回到农村的时候,想不起来每日的行程,只觉得没有网络的世界无聊,然而自然从不无聊,好在蒋勋还有发现的耐心。

  蒋勋所看到的农田,和我们曾经见过的农田,有什么区别呢?只是他用了美的语言去形容这一切,但大自然并没有因此改变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心态阅读《池上日记》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发现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在这本书中好像都变了模样,难道我们没有见过美吗?也许我们真的是缺少发现而已。

  作为美学大师,蒋勋在池上的日子里也并没有闲着,他去参观了博物馆、教堂,对那些佛像、建筑进行了一番琢磨。他还谈到了在池上的时间里艺术界里发生的事情,关于皮纳·鲍什,关于表现主义。这是对池上之美的一种补充,也是对自己日常生活的阐述,其实你在这个小城看到日复一日的场景,也许有一天终会麻木,但有些美会改变自己的视野,让你重新去审视自己对美的感受。

  或许《池上日记》也能改变你对生活的审视方式,究竟什么才是美的,或许那些纯粹的颜色,那些单纯到已经成为常识的事情,也可以成为美的。我们已经在城市里经历过了太多的复杂,所以才会明白在那些乡村农田里所藏着的真实的美。

  《池上日记》读后感(二):诗句死亡的时刻,总有漫天星辰升起

  池上,位于台湾省台东县北部,这里因为地理位置雨量充沛,一望无际的稻田造就了闻名全台的优质池上米。而蒋勋于二零一四年的秋天,来到池上驻村,而后的二零一二年,他应邀参加了一次“春耕”的朗读活动再次来到了池上。在这本《池上日记》中就讲述了很多当时在池上发生的所见所闻,还包括蒋勋的一些诗歌和感想,而我就跟随蒋勋灵动的笔触,一同飞翔在池上的稻田间。

  那一年的春耕朗读碰上了大雨,听众们身披雨衣站在雨中聆听,他们在听着诗歌的同时,也在听着大自然的声音。那样的风景,加上风声、雨声,诗句仿佛一出口就被带走,流淌在池上的雨水中。蒋勋更是写到“山水自然的声音才是永远读不完的诗句吧”,是啊,从日出东方到夕阳西下,从夏日雨荷到冬日雪景,山川河流都曾经被诗人所描写。

  被城市节奏重压的我们,在怎样的心境下才能够静心体味自然的声音呢?其实也很简单,在深夜后的黎明时分,没有灯光的照明,月光和星光逐渐隐退,而朝阳的彩霞一点点攀升,那个时候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树枝吐芽地轻轻颤动,迎接初晨的露珠,鸟儿都在叽叽喳喳诉说着昨夜的纷乱梦境。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在忙碌都市中能够轻易获取的自然的美好,即便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常常眼花于五光十色的商业,但那些瞬间的浮华远不如自然拥有永恒的意义。

  在本书的后半段中,蒋勋讲述了一些关于自己与“艺术”的故事,尤其关于《死屋手记》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体悟。看似赎罪之书中,除了无时不在的屈辱以外,离死亡那样近的地方,也还有着信仰的存在。在那些苦难面前,对于人生的各种渴望就会体现地更加淋漓尽致,我们可以彼此依赖、相互扶持在“死屋”之中艰难存活。“死屋”之中的苦难衬托出各种各样的“爱”,而“爱”也往往牵绊着“恨”。

  池上的生活过于恬淡静雅,有时可能会让我们暂时遗忘城市中的烦闷,即便如此我们依旧需要在纷杂尘世中艰难前行。池上的稻田只会帮助我们放下内心的烦躁,我们需要从自然的声音中寻找支撑自己的力量,勇敢地去寻找自己的“信仰”。

  《池上日记》读后感(三):李白的桃花潭,陆游的山西村,蒋勋的池上

  《池上日记》,作者蒋勋。 拿到书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书的开本和设计也太美了。

  我对开本没有研究,所以我专门去查了图书的出版资料,这个开本是715mm×955mm,1/16开本,和一般的书最大的不同,就是一般的书上下长左右短,它是上下短左右长,拿在手里有一种小时候拿着绘图本的感觉。

  书的侧面更是显现各种彩色印条,如美丽的小梯田,非常别致。 书整体的外包装设计有一点日系风,清洁雅致,文字的设色以大自然中常见的绿色为主,古朴大气清新别致。 做书做得如此用心,必须点赞表扬。一个好的制作团队,方方面面都能展现自己的专业和用心,就像现在热播的《梦华录》电视剧,一看到各色人物的服装发饰,你就知道这个团队用心了。他们的作品就值得期待。

  这本书的作者是蒋勋,这个名字,我们大家当然不陌生。这些年来随着他的各种作品的热播,这个对生活对文学充满了热情的人已经盘踞在我们的视线之内了,《池上日记》更是他以文、画诠释生活之美和生活之好的典范之作。 池上原本只是一个地名,蒋勋响应了当局基金会的号召,希望大家认识岛屿农村之美,于是驻村两年。在这两年的时光里,他充分挖掘了池上的美丽,拍摄了大量关于池上的照片,写出了大量的关于池上的作品,于是这个地名和蒋勋的名字也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一种文学现象。 我们大抵都从陆游《游山西村》记得了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李白的《赠汪伦》记得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从苏轼的《石钟山记》记得了“大石当中流”……未来有一天,池上就是蒋勋的“山西村”、“桃花潭”、“石钟山”…… 文艺作品对于一个地方的民生普及是大有作用的,前两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热播,全国的桃花林都跟着赚了一笔;近日《梦华录》热播,开封的风光也跟着重回大众的视野,《池上日记》,一定会带动池上的旅游,蒋勋相当于给池上做了一个最好的带货直播。

  别人我不知道,我看完之后是真的很想去一趟池上啊。我也知道这是经过蒋勋的眼睛和文字加了滤镜的池上,可是,经过他的叙述之后,你会觉得一片油菜花瓣也有细腻的风姿,一片树叶也有金色的佛光,一片野百合也有它的壮观,一份便当就有便当的故事,池上随便遇到的老人家可能就有了他们的名字,一个在土地中拿着锄头翻身耕作的身影,也会让我们想到米勒……一切都变得饱蘸诗情,一切都那么富有画意。

  甚至一些极其平常的事物都为他挖掘出风采来了。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大概就是地下的白棉布了。照片的角度把白棉布照得像雪一样,有一种壮观的美丽。作者说:“要定时打开覆盖的白棉布晒太阳,像照顾婴儿,不可有一点闪失。”农家的辛劳农家的快乐农家的细腻都在这里了。

  再放几张图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