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池上日记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池上日记读后感精选

2021-03-12 04:34: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池上日记读后感精选

  《池上日记》是一本由蒋勋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池上日记》读后感(一):写给自己

  读一读满心平静 去年去过池上 对那里大片的麦田 极香醇的大米和雨后饱满的绿意印象深刻 很遗憾只是作者所说的走马观花 但看到闲庭漫步的山间云雾 自在欢喜的佛陀头像 火样燃烧的凤凰花开 树下斑驳的晨光熹微 心也随之放慢脚步 观得自在 池上景色如此 那些可爱的农人乡民更是如此 人慢了下来自然就对身边草木多一丝留意 更添一项趣味 邻人送的一片叶子就能撑起一天的感叹 生活在处处给我们惊喜 而我们却选择视而不见 这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呀

  《池上日记》读后感(二):池上日记

  对于稻田,农民可能是又爱又恨,或爱其丰收,或恨天公不作美。但无论是哪一种,农民的眼里都只有能换钱的稻谷。但是在现代艺术家的眼里,也许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创作的一个艺术品。《池上日记》作者蒋勋是作家也是画家,他笔下的稻田充满了力量,让人看了不禁沉下心来,忘掉都市的繁杂。描述他在台湾池上这个村子的生活,以所见所闻所感打动阅读者~也许这就是王维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书中有很多与我们平常理念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他描述到学生在无边的天地奔跑,发展出宽阔健康的心胸。想起我的中学时代,体育课由其他课的老师代替,要么上那个老师的课,要么自习,理由总是为了安全~试想在最狂野的年纪整天被安全的理由困在教室里,这些学生是多可悲。

  《池上日记》读后感(三):人生是一场修行

  在大都市繁忙与嘈杂中,总向往安静的大自然和与自然同节奏的田园生活。 也想着自己是否也能成为作家,身居山野也能继续工作,无需每日困在格子间里生命都失去了活力。

  梦总是会醒的,每日的忙碌工作学习还要继续,而阅读显得格外是珍贵。

  池上日记里有安静的稻田,悠闲的云变幻各异的运,有清晨的雾,有朝阳有日落,四季不同的荷塘,有扎实的大地,有海浪- 如人这一生,奔腾过后归于平静。

  有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有古典诗词的美,有西方绘画的美,如米勒的《拾穗》和《祈祷》

  有故事,锡质平神父和公东教堂共有的谦逊与平和,追求梦想而有社会责任感的黑色骑士,淳朴而不简单的村民。

  这是一本丰富的书,使人内心平静,谦和。人生是一场修行。。。

  《池上日记》读后感(四):池上之美

  蒋勋老师的书看过很多本了,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特色,池上日记配上了大量的图片,有图有字,让人身临其境。是一种呼之欲出未经雕琢的朴素之美,仿佛是远处矗立了一幅静态的景色,也仿佛是带着灵动之态的一处场景。将静态之美矗立出来,看一眼再看一眼,会从画中看出一种动态的浮动,那幅画在眼前扩张,逐渐伸出画纸,眼前铺满开来。池上就是这样一幅让人满心欢喜越看越灵动的画儿。占据了整个画面在风中恣意摇摆,层层叠叠的深浅相伴的绿叶随着花朵而轻轻摆动,画面扩展越来越大,直到整个眼睛里都开满了花儿多么神奇!第一次没看完,就放下了;第二次,跳跃式抽读。。。现在,她已经在我的枕边,不论是失眠之夜,或是阅读那本书累了,我都会再次拿起她。吸引的已不再是那优美的文字和画面。只为走进那种意境浮躁的心会渐渐安静,看,你在那里:和山、和水、和树、和百鸟鱼虫、和一切,简单自足生活着!你的心安静下来吗?你最好打开这本书,让你的心安静下来。。。

  ��P;��e

  《池上日记》读后感(五):全人类的乡愁

  这是蒋勋先生在台湾东部的池上村落客居创作期间的日记。

  他写大自然里的声音十分迷人,清早的鸟鸣,春天苦谏树开花的声音,夜里的蛙鸣,云瀑布的声音,风的声音,纯净天籁的美,更显都市喧闹的粗鄙。在闹市里阅读关于池上自然的文字,就是毛姆所讲的“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了,开卷便逃遁都市,打开了任意门,来到了池上的天籁里。大自然应该是全人类的乡愁罢。

  “有时候太执着于精致的文明,会错过真正生活里有生命力的创作。”如他见冬天萧瑟的稻田,也有墨卷般诗意,“大火熊熊,沿着稻秆噼啪燃烧,像燃起爆竹,一堆一堆得黑烟飞腾而起,不多久就看到田里,留下一道一道粗旷焦黑得痕迹,像极了颜真卿的墨色,像极了他力透纸背宽阔沉重的线条。”

  蒋勋写自然的文字,悠缓温柔,平静真诚,因为有深厚的艺术与文学素养,笔下的大自然,透着艺术家般的浪漫与高级审美,像是从自然里信手拈来的诗句,像是一种绘画般的创作,

  亦像是一位大自然的哲学家,说“天地不仁,天地也无私,四季这样轮替,万物并育,不会为任何生命惊叫流连”,天地间自然有宽阔谦卑的人生观。人是环境的产物,陷于局促、焦灼的环境中容易变得压抑、狭隘,而这样的文字于我而言,也附带了疗愈的意义,时不时提醒我不要在闹市洪流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一个鄙吝局促的人。

  《池上日记》读后感(六):山水大地是读不完的诗句。

  欲望是填不完的黑洞,我们不断的追求速度,却忘了手作之美,淳朴之美。

  享受了城市的便利,过着忙碌的一生,却没有闲暇时光看庭前花。

  池上居民以天地为背景,在一方水土中耕耘简素的人生,忘掉纷扰繁杂。

  你说是池上好,还是城市好?要以何种形式过好一生?可人生哪有统一答案?

  无论以何种方式活着,活在当下,用心经营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把。

  每每看蒋勋大师的书,浮躁的心都会趋于平静,让我内心中的一方净土掀起了波澜。

  这一次在大师笔下,走到了山谷纵横的村落,介于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

  我走进一片稻田,我看见稻田映衬的山和蓝天,我感觉到风拂过脸庞,雨飘来的诗句。

  我在漆黑的路上,看见田里的稻谷享受享受黑夜的爱抚,长出粒粒饱满的身体。

  我看见迎面走来淳朴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时间雕刻出十四年的橄榄,十八年的菜谱。

  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抵不过时间和用心。

  《池上日记》读后感(七):生命变得多彩是因为生活在美中

  对于蒋勋,印象就是一个懂得美的人。看了《池上日记》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起来。

  对于池上这个地方,以前仅仅听闻池上便当的大名,即使是池上便当,也只是闻其名而未得一尝。想象中,那里应该就是人们所说的鱼米之乡吧。

  蒋勋的娓娓道来,为我们徐徐展开了池上四季美丽的画卷,空气那么清新,景色那样空灵,所有的一切仿佛不是人间。然后,跟着蒋勋的步伐,池上的一点一滴,风土人情慢慢的入了我们的心里。

  其实仔细的想想,大陆上有很多美丽的乡村景色,不似人间的九寨,油菜花开满的婺源,天上人间的张家界,种种的美不逊色池上分毫。仅是有了蒋勋的描述,池上突然变成了自己熟悉的地方,亲切的感觉就为其加持了光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即使如今的技术发达,我们可以从文字中感受,从照片中直观欣赏,但都不如到真实的情景中去体验,去呼吸,去倾听。

  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走进大自然,去感受雨后空气轻柔的抚摸,倾听雨水嘀嗒百鸟鸣叫,在寂静的夜晚倾听内心的声音,于是,你就被美所征服。

  不要被生活的琐碎抹去你对生活中美的感受,停下冲忙的脚步,认真的欣赏路边樱花树上的粉,银杏树上的黃,屋檐下的冰凌……大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的鲜活,融入其中,觉得自己的生命也是鲜活的,幸福感就满满的溢了出来。

  生活,应该时而如中国水墨画,有浓浓淡淡的墨色和留白,时而如浓烈的西洋油画,充满绚烂夺目的色彩。生活的色彩应是多变的,而美就隐藏在这些色彩的背后,当你静下来用心去观察体悟时就能感受到。

  《池上日记》读后感(八):朴素见真情

  读《池上日记》有感 ——听雪7801 蒋勋,蒋先生生于长安,长于台湾,擅长以文,以画阐释生活之美,生命的美好。我要画池上了,心里忽然有一种笃定,我要画池上,画稻田,没有被切割的稻田。看到生机盎然,黄橙橙的稻田,收货的季节,辛劳成果,一种踏实,一种欣慰。劳动过后,收获的喜悦。 那么多渴望,那么多梦想,长长的流过旷野,流过稻田上空,流过星辰,池上的云,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低到贴近稻田,在每一片秧田上留下一粒一粒晶莹的露珠,让睡觉饱足的秧苗在朝阳升起以前醒来。诗情画意,梦很高,很高。却又脚踏实地,最后还是在秧苗上,稻田上。却又很低,很低。 台湾西部,岛屿农村的池上,池上米好,大坡池产鱼,有“池上便当”之称?可见池上物产之丰。风光秀丽,云的瀑布,没有水声那么轰鸣喧哗,是很难察觉的声音,是山和烟岚对话的声音,是细细的轻盈的缠绵的声音,像耳鬓厮磨。像轻轻撕着棉絮。心里最深处的声音,身体最内在的声音,不疾不徐,牵引我们到应到该去的地方。人声喧哗时听不到的声音。你或许就会听到自己没在最深处的地方有细细的声音升起,人只有在这种寂静,身心放空时,才会思考自己。 听自己的声音,听风的声音,听秧苗说话的声音,听水川潺潺流去,听山上的云跟溪谷告别的声音。我们都要去,虽然不知道要去哪里。告别自然很难,比没有目的的流浪还难,我为什么会走到这里?在秋收的田野上,看稻梗烧起野烟,火焰带着烧焦的气味腾空而起。有山,有水,有稻田, 有荷田,村落。 池上的山水,风雨,人情,稻田,荷田,文化,传统,雕刻,在蒋勋老师的笔下描写淋漓尽致,可见蒋勋老师是动了真情,处处见真情!

  《池上日记》读后感(九):每个人人心里都有一方净土,蒋勋和他的池上

  最初知道蒋勋老师,大约14年左右在懒人听书上听到的《蒋勋细说红楼》,后来下架了,有在喜马拉雅听。很长很长一段时间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陪我入眠,有人说老师的声音如梵音,深表赞同。后来陆续看了老师的其他书,如《带一本经刚经去旅行》破解梵高之美系列,还陆续买了其他书在看。他的书自迷上他的细说红楼梦开始一直追,自己喜欢不算,还送过姐姐一本莫哥窟之美。蒋勋是这几年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说回刚读完的这本书,让我想起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可能两本书的内容完全不同,但是池上和瓦尔登湖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在两位作者心中是相同的,都成为了精神生活的一方净土。梭罗在瓦尔登湖思考写作探寻生活的意义。蒋勋受 台湾好基金会邀请 在池上 担任驻村艺术家 。远离大都市的喧嚣,用美术摄影文字记录思考生命的感悟!

  池上日记收录作者的一些散文,占了最大篇幅的文字,然后就是摘取老师在池上写的日记段落。文字旁边陪着摄影绘画,整本书读起来很立体。赠送的书签上面还有老师50分钟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在池上生活的感悟!可能因为蒋勋老师本身当了好多年的老师,语音讲解起来非常感染人,老师说起自己到池上这个地方的时候,看到山,海,云组成的雄壮画面震撼到了,因为事先听老师语音的缘故,读到这个部分文字和绘画的时候细细看来一些,确实又不一样的感触,如果不是听语音可能就错过了,其实书中的其他部分应该也有类似的。读完这本书有非常强烈的愿望想要去看一看池上这个地方,领略一下这个地方的风景。一本好书,总有这个的魔力,书中描写的地方或者食物总是让人那么向往!

  豆瓣找这本书的时候注意到还有一个台版,16年就出版了,作者14年10月左右去的池上,生活一年多集结的作品,算算时间台版的出版效率非常高,反观内地版本18年才出版,速度略慢,希望咱们内地好书能够快速的让大家看到,另一本挂念很久的《雨的历史文化》也是如此等了好久还是没出简体版。内地的出版社对好书的筛选加加油!少出噱头书,多出干货有内容的好书,如这本!

  《池上日记》读后感(十):池上日记

  池上是台湾东部的一个村落,2014年蒋勋来到池上在这里住了一年多的时间。书中描绘的池上是一个山川秀美、民风纯朴、充满人文气息的村落。在池上蒋勋和席慕容等十多位作家朗诵诗歌,在池上钢琴家在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中央开辟出一块方形空地在稻田中央演奏,在池上云门四十周年在秋收的稻田演出《稻禾》。池上人春天插秧,秋天收割,冬天种上油菜花,四季轮换,脚踏在土地里生活的人踏实、豁达、乐天。 我喜欢蒋勋描绘的池上,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自己也是出生在农村,但是觉得自己的家乡不是这样的呀?在经济时代这个大潮流下所有的人都在追寻物质上的享受,我看不到农民的纯朴,看不到这么美的自然风光,看到的是内心的事故与冷漠,看到的是各家自扫门前雪,就像蒋勋在品味四讲里讲的一样,人们把自己家打扫的特别干净,可是公共地方就是杂物垃圾乱堆,所以觉得蒋勋所描绘的池上真美呀,正如他所说的人生有大美吧。 喜欢看蒋勋的书是因为喜欢他对生活的态度。活在当下大部分人包括自己的生活仿佛都被赚钱奴隶了,因为要住大的房子,要开好的汽车,仿佛总是有满足不完的需求和欲望,但是觉得自己又停不下来,整个社会也停不下来,这个社会正在被高度的物化,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就连作家我觉得现在像蒋勋、龙应台、白先勇、路遥、余华、莫言这样真正投身于文化和写作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是不是作家都有了断层?或许是写作不那么容易赚钱吧,就连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都开玩笑说奖金还不够在北京买一套房呢。也或许是跟自由有关,人们不敢写。这本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我们活在一堵一堵高墙间,能看到高墙倒下,有自由的快慰,但是还有高墙在前面。我们终极的梦想是让自己精神上的高墙一一倒下,然而要多么大的诚实与勇敢。就像最近所发生的这些事情,虽然有的还不能完全理解,随时间慢慢去感悟。 希望我们在这个高度物质的社会,不要被金钱绑架,不要戴着镣铐起舞,愿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同样富足。 听自己的声音,听风的声音,听秧苗说话的声音,听水玔潺潺流去,听山上的云和溪谷告别的声音。 人生有大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