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Hamnet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Hamnet读后感摘抄

2022-06-25 09:5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Hamnet读后感摘抄

  《Hamnet》是一本由Maggie O'Farrell著作,Tinder 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20.0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amnet》读后感(一):他以这种方式,让全世界记住了他死去的儿子

  这本书,留到你对莎士比亚感兴趣的时候再读。

  虽然整本书都没有明确的提到莎士比亚的大名,但是从书名开始,这个暗示已经很明显了。

  而且作者给那个众所周知的悲剧《哈姆莱特》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

  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特别!(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读这本前我一口气读了4篇莎士比亚,所以感觉这本书的语言节奏和莎士比亚的语言很像)

  整个故事是作者基于有限的历史记录虚构的,聚焦于莎士比亚的家庭——他的父母,妻子和3个孩子。

  Hamnet是他唯一的儿子,不幸在11岁时过世,他的死因并没有被明确记录,但是当时黑死病在英国爆发。作者发现在莎士比亚在那个时期的所有作品中竟然都没有没有提到过黑死病,那是不是因为他对这种病有什么不好的记忆?所以作者在书里写成Hamnet死于这种病。

  关于莎士比亚妻子的名字,很多人以为是Anne,但也有人说其实她父亲给她取的名字是Agnes,书里作者选用了后者,而且在介绍她名字的那一幕写的太机智了!!!

  这个角色被作者塑造成了一位在那个年代非常叛逆的女性,但她也有脆弱和无力的时候。

  另外书里还有一段写病毒传播的,堪称史上最强流调

  最后,Hamnet是如何成为著名悲剧Hamlet?

  作者也给出了她的解读:这是一位父亲纪念他死去的儿子的方式。

  在戏剧里,莎士比亚演了死去的老国王Hamlet的鬼魂,他希望自己可以替儿子去死。并且通过这部剧,他让所有人记住了Hamlet这个名字(据说当时的语言Hamnet = Hamlet)

  《Hamnet》读后感(二):Hamnet 《哈姆奈特》 —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哈姆奈特》是英国小说家玛姬·欧法洛第8部长篇小说作品,获得了2020年女性小说奖和2020年水石书店年度最佳图书的殊荣。

  这是一部受一位著名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之子启发而写成的小说:是一个关于双胞胎之间关系的故事,一个关于被悲伤推到边缘的婚姻的故事;在亚历山大港上船的跳蚤的故事;还有一个手套匠的儿子,他为了追求自己心爱的女人而打破常规的故事;它更是对一个男孩温柔而难忘的重新想象,这个男孩的生活几乎被遗忘了,但他的名字却被赋予了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戏剧(哈姆雷特)之一。

  最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一、夫妻之爱

  艾格尼丝,一个乡村姑娘,被继母唾弃,被周遭乡里视为异类;手套匠的儿子(莎士比亚),一个镇上青年,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由于替父偿债下乡教授拉丁语课而遇上艾格尼斯,两人坠入爱河偷食禁果后奉子成婚。艾格尼丝天生的敏锐洞察力让她深知身边的丈夫不安于小镇生活和家族生意,在仍然身怀六甲之际,义无反顾地谋划拥护自己的丈夫远去伦敦闯荡。

  二、兄妹之爱

  巴塞洛缪,艾格尼丝的亲哥哥,在父亲死后,面对继母对艾格尼丝的百般刻薄,无时不刻坚定的支持着她生活上的一切。在妹妹要嫁人之际,不卑不亢与手套匠夫妇据理力争来确保婚后妹妹的利益保障。

  三、双胞胎之爱

  哈姆奈特和茱蒂丝,这一对形神都酷似对方的双胞胎兄妹,在生活中形影不离。当瘟疫大流行之际,高烧的茱蒂丝一病不起,哈姆奈特既寻不见母亲,也依靠不上远在伦敦的父亲,只身求助于医生又被打发,无奈的他只能假扮其妹妹蜷缩在她身边,祈祷幽灵(死神)能误认其为茱蒂丝而放过其妹妹。殊不知被瘟疫侵袭的正式他自己。

  四、父母之爱

  丧子之痛永远是年轻父母躲不开的最沉重的爱。

  艾格尼丝作为一个平时种种草药,为镇上乡亲看病开药的医者,被连眼前自己儿子得病都不自知所击垮。在哈姆奈特死后,她亲手为其擦身、缝制寿衣,每近黑夜无时无刻不追寻逝去儿子的身影,作者用了大段的心理描写来叙述一个悲伤母亲的痛苦和无助,细腻的文笔催人泪下。

  远在伦敦千里迢迢赶回的丈夫,已做好小女儿茱蒂丝可能逝去的心理准备,但最终却发现哈姆奈特是不幸的那个孩子。被悲痛伤及的他并没有如常人般在葬礼后守候在妻子和孩子身边,而是义无反顾地返回伦敦,回到他的剧院继续他的创作和演出,他将他的对小儿子的思念都写进了剧本,在他的表演中,他“复活”了他心爱的儿子,他作为父亲,代替了儿子的逝去。

  《Hamnet》读后感(三):玛姬·欧法洛:莎士比亚之子、疾病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575256

  日前,2021年度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公布,最佳小说奖由玛姬·欧法洛(MaggieO’Farrell)的《哈姆内特》(Hamnet)摘得。此前,欧法洛还曾以该作获得女性小说奖(Women's Prize for Fiction)。

  欧法洛曾在剑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做过编辑和记者。在2002年,成为了全职小说家。2005年,欧法洛以《我们之间的距离》(The Distance Between Us)获得了毛姆文学奖。2010年,欧法洛以《第一次握住我的手》(The Hand That First Held Mine)获得了科斯塔图书奖。这是欧法洛第一次进入历史小说的领域。但她继承了以往作品对于爱情、丧失、永恒的关注。

  《哈姆内特》是一部关于威廉·莎士比亚的独子哈姆内特·莎士比亚的历史小说。在小说的开头,一场瘟疫来袭,哈姆内特看到双胞胎姐姐/妹妹朱迪思身上起了肿块。顿时,“一种刺骨的恐惧袭上他(哈姆内特)的胸口冲,包裹住他的心”。但死亡迎接的是哈姆内特,那时他刚刚11岁。哈姆内特的死亡给整个家庭都造成了冲击。四年之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诞生了。

  哈佛教授、莎士比亚研究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此前在《纽约书评》中表示,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早期的斯特拉特福,哈姆内特和哈姆雷实际上是一个名字。哈姆内特的死亡促使莎士比亚接受了非理性和怀疑的存在,使他比以前更多地包容痛苦、怀疑、破碎,这最终引发了《哈姆雷特》所展现的新的审美和理解。格林布拉特认为,通过《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对独子的逝世抱以最深沉的回应,而不是惯常的哀悼或祈祷。

  《哈姆内特》没有正面提及莎士比亚的名字,而用“儿子”、“父亲”、“丈夫”、“家庭教师”来代指。莎士比亚是故事中的无名者。与此同时,欧法洛有意识地忽略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名声。她更感兴趣的是莎士比亚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莎士比亚和妻子之间的爱情,以及独子逝世给他带来的一系列震荡和改变。莎士比亚的妻子是年长他八岁的安妮·海瑟薇,被称作阿格尼丝。两人于1582年11月28日成婚。婚后6个月,长女苏珊娜出生。又两年之后,一对龙凤双胞胎降生。到哈姆内特死亡的时候,莎士比亚远在伦敦,这时他在戏剧世界已经有所建树。莎士比亚一直有给他的家庭提供经济支持。

  整个故事几乎都依据女人的目光来讲述,阿格尼丝、苏珊娜、朱迪思,及其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妻子阿格尼丝。阿格尼丝几乎是整个故事中最为饱满的角色。在大约两三年前,欧法洛坐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上,想象着瘟疫来袭,慢慢走进了这位十六世纪的母亲的内心世界。很显然,人们一直以来对于阿格尼丝有着偏颇的猜测,她几乎变成了勾引莎士比亚的无赖,森林中的女巫,这是欧法洛所不认可的。阿格尼丝是欧法洛的故事的核心,在故事的世界中掌握着真实的力量,斯特拉特福的人们都对她怀有敬畏和谨慎的复杂心情。

  在《哈姆内特》中,很多元素是虚构的,比如瘟疫的发生。没有资料显示,哈姆内特是死于瘟疫的。欧法洛称,虚构这场瘟疫来源于她少年时代的经历。在苏格兰海滨小镇,一个工程队的几个工人患上了神秘的疾病。人们纷纷猜测,坟墓里的黑死病被释放出来了,“整个镇子都要完蛋了!”不过,黑死病并没有真的来。年轻的欧法洛的内心受到了震荡,对于她来讲,瘟疫或许真的发生了。

  像莎士比亚或者阿格尼丝一样,欧法洛也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她很早就萌生了写作《哈姆内特》的想法,但直到儿子长到和哈姆内特一般大,他才动笔。为了写作《哈姆内特》,欧法洛做了很多调查和研究。她翻阅了大量资料,研究了伊丽莎白时代的贸易、香水、丝绸、跳蚤、地图、瘟疫。她还前往斯特拉特福做了实地的采风,并向导游问了几百万个问题。

  在这本小说之前,欧法洛尝试了自传类型的写作。《我是,我是,我是》(I Am, I Am, I Am)记录了她所经历的十七次的濒死体验,有流产、儿童脑炎、阿米巴痢疾等。在这十七次濒死体验中,有两次对欧法洛来说极其重要。第一次是,欧法洛八岁时患上了脑炎。患上了脑炎之后,她卧床一年多时间。在此期间,她无法区分光和暗,有时候看不见存在的杯子,有时候看见不存在的光斑。第二次是,女儿患上了慢性湿疹和极端过敏反应。她的女儿平均每年都要经受12到15次过敏性休克。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过敏性休克,欧法洛常常需要往返于家庭和医院之间,一次又一次做“军事演习”。经受了如此之多的濒死体验,欧法洛一次次接近死亡,一次次又返回真实的大地。“一次濒死经验改变了你一生:从悬崖边缘回来,你变得更加聪明,也更加悲伤”,欧法洛在书中说。

  《我是,我是,我是》的每一章都是以身体部位命名的,像循环系统、肺、头盖骨等,她会在书页中将要出现最危险的地方,划上一条线。在一次飞往香港的航班上,欧法洛所乘坐的飞机突然下坠,竟然险象环生。后来,欧法洛如是描写那个千钧一发,“就像世界上最不愉快的游乐场之旅,就像一头扎进虚无,就像被拖入无尽的深渊”。

  最令人胆寒的是“脖子”这一章节。故事概括是,彼时尚18岁的欧法洛有次从酒店回家,路上遇见了一位陌生男子,男子盯视着她,似乎在等她来。两人就这样相遇了,在一起走路的某段时间,男子将望远镜上的带子缠绕到她的脖子上,欧法洛聊起了鸭子,这才解了围。解脱后,欧法洛报了警,但无果。一周后,探员们来欧法洛家拜访,原来一个背包客被望远镜的带子勒死了。

  在回答《卫报》的访谈时,欧法洛说,写作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她希望给孩子们传递一个信念,抵达死亡或者濒临死亡并不是一个魔咒,事实上,它很常见。随濒死体验带来的,是各式各样的心绪,孤独、叛逆、恐惧,在书中,欧法洛反反复复回到生活的立场上,她如是揭示,似乎要说明,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平常人,我们都需要克服创伤、适应坎坷,继续走下去。代价和获得是平等的,付出了代价,而后才有得到。“有时候,一个濒死经验会改变一生,从悬崖边缘回来后,我们会变得聪明,也更加悲伤,”欧法洛如是说。

  欧法洛已经学会了和疾病或者生命中的异常状态共处。她早年还患有口吃,有些字母的声音发不准。她不得不强迫自己弄明白什么是痛苦、脆弱、悲伤,这花费了她很大力气。写作帮助了她。在生病的时间里,欧法洛变成了一个观察者,她开始熟悉周遭的事情,并试图赋予那些不言而喻的事情以某种合理的解释。她阅读,而后她写作。欧法洛在病房里观察人们的行为、猜想可能发生的命运。她高声朗读作品,获取文学的滋养。

  欧法洛本能地写作。在回答《每日电讯报》的采访时,欧法洛表示,作家必须在无意识的真空中写作,假装这只是为了我自己。她承认自己的作品是心理家庭剧,但她同时认为强调这一点毫无意义。她拒绝像J. K. 罗琳一样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她的理由是语言会造成很多伤害。“作为一名作家,你必须考虑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公正的叙述。同时,你永远都不应猜测读者可能想要什么。你能写的最好的东西就是你不能不写的东西。你必须讲述一个等不及要讲的故事。”欧法洛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Hamnet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