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决策的逻辑》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100字

2022-07-03 09: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100字

  《决策逻辑》是一本由朱睿 / 童璐琼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一):认清“现状偏差”,改变自己并不难

  相信很多人都曾抱怨过生活,明明每天都辛辛苦苦,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明明不喜欢当下自己的状态,却还是没有勇气和决心去迈开舒适圈,做出真正的改变。

  我们总是在逃避,认为改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经常担心,当我们满心欢喜作出新的决定时,却是事与愿违。这样的现象,究竟为何会一直伴随着我们,为什么改变会如此的困难?

  在《决策的逻辑》一书中,作者指出,我们之所以有这些现象,是因为我们都存在一种“现状偏差”。“现状偏差”指的是人在面临选择和决策的时候,就算是知道目前的选择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我们依旧会选择维持现状。

  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损失很敏感,我们会担心付出的比回报多,这样的改变成本对我们来说太大了,所以我们没有勇气改变。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对生活的控制感很强,我们只有在熟悉的环境和事情下才会有安全感,即使现状并不是完美的,但至少一切都能在自己的掌握中,所以不确定的事情,我们不愿意去冒险。

  那么对于这种现状,我们该如何改变呢?

  一、询问自己的内心深处,权衡改变的意义

  我们要找到真正触动你去改变的更深入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什么让你想要改变?比如你想考证书,是因为想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还是身边的人都去考了?你想跳槽是因为想要更大的进步空间还是单纯的不开心?这些原因都将成为你能否改变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

  当你想改变的原因足够有意义和强大,那么你就会看到接下来的改变能给你带来的好处,那样你就会发现你有持久的动力去改变,你非改变不可 。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制定具体的改变计划,从小目标开始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成功,那就要一步一脚印慢慢来,这样才会持久、扎实。想要改变自己也是如此。减肥的人希望自己一个月能瘦下50斤,读书的人希望自己一天背诵100个单词。可往往现实就是,你预期的事情都没实现,于是你很受挫,你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完成,然后你便放弃改变了。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计划,把大目标拆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比如,我们可以把一个月瘦50斤的计划,变成一个月瘦3斤,然后再到一个月5斤;再比如,我们可以从一天背20个单词,再到一天30、50个单词。这样每天的小目标会变成你的习惯,对你来说你能轻松地完成。当你完成之后你就会变得有信心,变得更强大。

  三、发挥习惯的力量,让自己换骨脱胎

  习惯是一种强大、重要的力量。生活中的小习惯会让我们发生巨大的改变。

  比如当你习惯每天早睡早起,你会发现你的身体健康和精神都会好很多,那么这样就会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当你快速完成工作时,你就减少不必要的加班,早点下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一个关键的小习惯,会带动你其他方面的改变。任何改变都离不开习惯。所以不管自己想要做出什么改变,先从小习惯做起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后

  想要做出改变,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真正想改变的意义,并给自己设定目标后为之努力。通过努力为自己带来美好的变化。而《决策的逻辑》这本书,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二):心理学:其实用一点小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助推”,在行为心理学中表示只要通过一点小小的努力,就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

  前提是足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看清方向,这样才能做好更优的决策,也能更快地成功。

  听过这样一句话: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

  情绪沉溺,持续在焦虑中内耗,胡思乱想也找不到情绪出口。

  但这些坏情绪随时都会出现,你想要什么随时都能有。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跟着感觉走才是人的正常反应。

  在由朱睿和童璐琼的合著的《决策的逻辑》中,指出人之所以有情绪,是本能的思维方式。

  人性的本能就是喜欢偷懒,喜欢通过一些捷径来做决策。比如情绪,内耗,焦虑,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这样看来,人之所以总是陷入情绪,是因为没有看清自己,没有得到正向的反馈和力量。

  当一个人能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时候,就踏上了改变的第一步。同时有意识的让自己用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内观自己。

  就如同心理学上的“可识别受害者效应”一样,相对一个很抽象的群体和一个生动具体的个人,人们普遍更愿意帮助能看见的人。

  这就是可识别带来的差异,越细节,越具体的东西越能帮助人们做出快速和正确的决策,并令人们认定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人和人之间,只要向前一小步,就能成功一大步,尤其是共情上。

  在《决策的逻辑》中,作者提到14年前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给医生强调不用麻醉剂,那点痛自己是可以忍受的。

  但到了手术中,发现阵痛根本不是自己能承受的,于是违背了最初的意愿,想要用上麻醉剂。

  为什么手术前和手术中,同一个人的想法会有那么多差异呢?

  这是因为女人没有经历过生育之疼,就会在潜意识中认为那种疼是可以忍受的,于是就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直到再向前一步的过程中,不仅挺过了痛苦,同时也纠正了自己的认知误差。

  这就能理解一个婚姻不幸的女人,是不相信世界上有幸福婚姻的偏执,而且会固执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这就是行为心理学中提到的“冷热共情差距”,简单来说一个人在热的状态下,是无法感知到冷的体验,所以就没有办法做到即时共情。

  正如一句话所说:你永远不懂我的伤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的确如此,别说让人懂我们了,更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懂为什么会突然什么都不想做?不懂亲密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更不懂好人为什么就没个好报?

  当我们越来越不认识自己的时候,所担心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会发生,所害怕的都会成为现实。

  因为选择太多了,所以才不知道该怎么选,这就是“认知失调”。

  所谓认知失调是指同一时间内有着两种或多种相互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

  比如说既想要进步和成功,又想偷懒和躺平,既想得到他人的关心,又不愿意去信任别人。

  这就是一种矛盾,所以会陷入焦虑,恐慌,甚至是质疑。

  面对认知失调,最重要的不是怨天尤人和忐忑不安,而是要将凡事适度作为准则,主动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选择,简化自己的选择,坚定向前一步。

  在《决策的逻辑》中有这样一句话:低级的愿望放纵即可获得,高级的愿望只有克制才能达成。

  在生活中,我们想要的东西有很多,想要忠诚的爱,想要一份安稳的工作,想要有人疼,也想要有一个快乐优渥的生活。

  然而生活并不是念念不忘就有回响的。对于未来,我们往往过于乐观,以至于在一地鸡毛的现实中,渐渐感慨: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个现象在行为心理学中被称为“规划谬误”,也就是说人们对未来的规划和预测,会不切实际地接近于自己的理想状态。

  注意的是只是在潜意识中,让目标去接近理想状态了,所以在实现阶段,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在一厢情愿中,忽略了各种困难以及不可预测的变数。

  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未来,而不是盯在过去和现在时,就不会过度乐观做出错误的判断。

  乐观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前行的勇气,但过度的乐观只会让自己看不清方向,就会出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

  想要规避决策失误,不妨多读点心理学,尤其可以读这本《决策的逻辑》,它从行为心理学上剖析一个人行为的不同,为何会造成成败的差异。

  一个人,只有在看清情绪,具备理性思维的时候,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理清自己,认清自己,然后学会用最低的决策成本,走出各种行为的误区,从而不断提高认知能力。

  只需要一点点正确的努力,只需要懂一点行为背后的逻辑,就能彻底认识自己,认清方向,从而快速走向成功。

  《决策的逻辑》读后感(三):你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很有可能是错的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像我一样:

  面对2个以上的选择时,感觉无从下手;

  如果你有遇到类似的问题,那么我推荐你看这本《决策的逻辑》。

  我们的决策看似是经过了理性的思考,其实不然。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大部分的决策都会受到情绪、思维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在《决策的逻辑》中,作者朱睿和童璐琼通过30+个心理学实验和20+个生活案例,为我们揭示大脑是如何做决策的。

  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减少决策的误区,做出更好的决策。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随机寻找一部分学生,让他们想象如下场景:

  你刚毕业,拿到了2个学校的offer。

  实验结果是,有74%的人选择了学校A,只有26%的人选择学校B。

  然后,心理学家又找了另外一些学生来做同样的选择,但是把场景换了。

  想象一下你现在已经在学校B工作了,但有另外一所学校A来挖你。

  你有2个选择:

  大家猜猜这次的实验结果还和上次的一样吗?

  完全不同。

  有79%的人选择学校B,只有21%的人选择学校A。

  明明是一样的2个选项,为什么前后差别这么大呢?

  因为场景不同,实验1是你刚毕业,面临2个offer;而实验2是你已经在学校B工作了。

  这两个实验证明了一个结果:人们都爱保持现状。这在行为心理学上叫现状偏差。

  即:

  这就是很多人想改变,但依然停留在舒适区的原因。

  虽然现状不怎么好,但至少是可控的,我知道会得到什么、损失什么。

  而踏出舒适区,我不知道将会面临什么问题,更不确定自己能否应对这些问题。

  既然如此,还是保持现状好了。

  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问客户问题时要用封闭式提问。

  比如:您是选择大套餐还是小套餐?

  封闭式提问能把答案框定在一个范围之内,无论客户选择哪个,都在你意料之中。

  与之相对应的是开放式提问,“您是选择哪个套餐”,范围太大,不好把控。

  这在心理学上叫锚定效应。

  锚,就是船锚,停船的时候,把船锚抛在水底,固定住船身。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曾做过一个实验:

  随机找一些人,让他们估计在联合国的所有成员国中,非洲国家的占比是多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他们先转一个幸运轮。这个轮盘是设置过的,有一半的人转到65会停下,还有一半的人转到10会停下。

  实验结果显示,在幸运轮上转到65的那些人,估计的非洲国家占比是45%;而在幸运轮上转到10的那些人,则认为非洲国家在联合国的占比是25%。

  由此可见,大家都把自己在幸运轮上转到的数字当成了锚点。

  转到65的人觉得,非洲国家占比应该没有那么高,所以调低了数据;转到10的人觉得10%太少了,要往上调一点。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比如,一个朋友跟我说,她们在东莞租的自建房一居室一个月300块钱。

  我觉得好便宜,因为在北京10来平米的公寓都要1000多。这里我的锚点就是北京的房租。

  前段时间,我和好友呆呆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学习的时候开着腾讯会议。

  我的问题是看书的时候经常分心,一会儿抠手指头,一会剪指甲。

  她的问题是效率低下,写微头条的时间比较长。

  在第一次腾讯会议后,我们都觉得效率提升了。

  因为对着摄像头,我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看我,所以只能逼着自己专心看书。

  呆呆则是1小时写完了一篇微头条,平时可能要两三个小时。

  我想一定有人和我一样,自己做事和有人在场的情况下,做事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这类现象在行为心理中被称为社会促进效应。

  因为我们都希望在他人面前展示出自己好的一面,就像老板在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会提高一样。

  当然,社会促进效应有时候也会影响我们的表现。

  如果你擅长某件事,有他人在场时,你会超常发挥;如果你不擅长这件事,或者是一知半解,那在场的人就会导致你的紧张,你的表现就会很差。

  究其原因,就是大部分人都很在意他人的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

  看完《决策的逻辑》,你会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即使是面对复杂的环境,也能保持清晰的思考,做出正确率高的决策。

  另外,很多章节末尾都有“行为小锦囊”,会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非常实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