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原子習慣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原子習慣的读后感大全

2020-10-17 13: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原子習慣的读后感大全

  《原子習慣》是一本由James Clear / 詹姆斯.克利爾著作,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30,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子習慣》精选点评:

  ●暗合了很多我自己的经验,又开创了很多关于改变习惯,建立反馈系统的新认知,书中的方法是真的可以实践的方法,看完书以后,todolist上又多了好几条

  ●一本方法论经典!

  ●在鸡汤文之后读上一本理性科普文之后真的倍儿棒了。里面提及习惯回路还有类似掌上机制如何让习惯少点阻力真的开阔视野。读这类文章终于不是那种道理我都懂的评论

  ●建立在心理學和習慣行為學交叉部分的管理指南。有系統的乾貨去解構、微量化我們看得見的行為背後的潛層意念,以原子視角的方式去構建如何建構習慣系統。前半部分廢話稍有點多,但整體來說是特別好的行為養成指南書。(為了學會繁體書寫的習慣,用繁體做完了讀書筆記的思維導圖!

  ●做一個養成好習慣的人勝過一個懶惰者

  ●今年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

  ●good tips with scientific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點破設定目標的迷思—沒改變身分認同!想瘦,卻在達成目標後,重拾舊習,於是又復胖,因為心底只是想瘦,不是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一旦自豪於身分認同,才會為了維持習慣竭盡全力。焦點應當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某種成果。把想要的行為跟每天已經在做的事情綁在一起,養成習慣堆疊,提升堅持的可能性。行為改變第一法則,是讓提示顯而易見,例如寫下「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一個空間,一個用途,避免工作休閒無分野,阻礙習慣養成。把抵抗惡習改成獎賞,例如與其一味壓抑買甜食的念頭,不如獎勵自己沒買就存錢。有紀錄追蹤會比沒有更令人滿足,因為看見自己的進步,便會努力延續。概括來說,是建立好習慣的實用書,值得細細咀嚼。

  ●经典中的经典,强推!

  ●蛮好的,实用性强,第一次看书记了很多笔记,工具书夹杂着一些鸡汤,期待操作。

  《原子習慣》读后感(一):原子习惯

  改变信念是最关键的:“我是个xx的人”,想起一句类似的:fake it until you become it 习惯的形成有四个部分:刺激,渴望,过程,奖赏。作者又分好习惯的养成与坏习惯的消解两方面进行阐述。有四个很棒的问题:如何让我们更易注意到刺激,如何放大我们的渴望,如何让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坚持,如何让奖赏变得更令人满意。这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如何建立习惯的基本框架。 对我比较实用的是: 1. 将系列习惯联系起来——after what I want do what I need 2. 创造有助于自己建立习惯的环境(比如获得周围人的支持,物品摆放减小物理阻力) 3. 一个行动存在关键性时刻,比如你穿上运动鞋就可以说明你会去跑步了,而不是要坚持到你开始跑 4. When where do what——清晰化不逃避 观念上对我有些触动的有 1. 不是努力没有回报,可能是时候未到(或方向错了) 2. 确立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通过实际行动使自己逐渐建立这种身份认同 3. 频次比坚持的时长重要 之前觉得自己比较理性,知道一些帮助建立习惯的方法但是没有运用,觉得有的习惯建立不了是因为我觉得这没有那么重要,或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做不了那么多——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这些方法了啊!使用方法就是为了投入更少的成本达到更大的收益

  《原子習慣》读后感(二):原子习惯

  改变信念是最关键的:“我是个xx的人”,想起一句类似的:fake it until you become it 习惯的形成有四个部分:刺激,渴望,过程,奖赏。作者又分好习惯的养成与坏习惯的消解两方面进行阐述。有四个很棒的问题:如何让我们更易注意到刺激,如何放大我们的渴望,如何让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坚持,如何让奖赏变得更令人满意。这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如何建立习惯的基本框架。 对我比较实用的是: 1. 将系列习惯联系起来——after what I want do what I need 2. 创造有助于自己建立习惯的环境(比如获得周围人的支持,物品摆放减小物理阻力) 3. 一个行动存在关键性时刻,比如你穿上运动鞋就可以说明你会去跑步了,而不是要坚持到你开始跑 4. When where do what——清晰化不逃避 观念上对我有些触动的有 1. 不是努力没有回报,可能是时候未到(或方向错了) 2. 确立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通过实际行动使自己逐渐建立这种身份认同 3. 频次比坚持的时长重要 之前觉得自己比较理性,知道一些帮助建立习惯的方法但是没有运用,觉得有的习惯建立不了是因为我觉得这没有那么重要,或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做不了那么多——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这些方法了啊!使用方法就是为了投入更少的成本达到更大的收益

  《原子習慣》读后感(三):养成好习惯靠的是欲望,造成坏习惯的也是欲望

  

真是一本好书,把习惯的前后心理过程都钻研得很深刻,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习惯背后的是一个人反复行为的原因,也是一个人之所以改变或者不改变的原因。那么这个究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欲望。

改变和习惯,靠的不是理性和知识,而是一个人的自身的欲望或者企图心 - 这个欲望既可以是解除现有痛苦的欲望,也可以取得新的感受的欲望。

而欲望也很玄 -- 它是对于未来感觉的期望 -- 而这个期望未必是我们达成事情后能够满足的。换言之,我们可以一次次地行动,但未必都能获得欲望的满足。欲望,是一种想象,而现实很可以不能100%满足它。但这样超出现实的想象,往往能带来巨大的行动力,甚至让我们一遍遍去做一件事。

“做任何事的要诀,就是先培养对那件事的欲望。”这大概是本书的No.1理念 -- 我们得学会操纵自己的欲望。

其他的基本理念还包括:

2. 要寻求改变,就要寻求根本的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改变 -- 它和习惯会相互加强彼此;

3. 不要追求目标的完成,要追求一个更好的系统,从各个角度来优化它;

4. 要获得习惯的养成和技能的精进,不在于积累时间,而在于更频繁地练习 - 频率;

至于具体的技能和术的层面,以下几个点对我特别有启发:

1. 指差确认 - 自己正在做什么,就大声说出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觉察力,知道自己不经意地形成了什么习惯;

2. 世界和我们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各种提示 - 各种hook引诱我们无意识地投入时间和金钱,我们要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提高警觉,趋利避害。所谓“君子择于势,不求与人”,也就是说我们要主动选择自己的环境和环境中的提示,不将自己置于形成坏习惯的环境中 - 提高自己的选择意识,而不是信任自控能力。而对于形成好的习惯,同样也要潜移默化地设置好的提示,帮助自己不费力做好事情;

另外,一个场景代表一个提示,只做一个事情/习惯,不要串。

3. 习惯的串联设置:

固定会做的习惯 + 想要形成的习惯

想要形成的习惯 + 已经形成奖励回路的习惯

想要形成的习惯 = 一开始做两分钟就好,在感到费力之前就停掉(最小阻力法则)

以及,在想要形成的习惯前 - 确认好时间地点,准备好物资,并且在费力前结束掉,每日做的频率比较重要

4. 可以把每次做完小习惯后,形成一个现金奖励,存入自己的某个账户中。长期积累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所以啊,我觉得看完这本书马上就可以做的是:

- 改变自己的环境,注意它的提示

- 建立记录和奖励的系统

- 觉察和确认下自己的晨间和晚间习惯

  《原子習慣》读后感(四):Inspiring⭐让我心动的观点们(P1-96)

  每天都进步1%,一年后,你会进步37倍;每天都退步1%,一年后,你会弱化到接近于0!你的一点小改变,将会产生复利效应,如滚雪球般,带来丰硕的人生成果。

推荐序

到底人的行动有多少是呼应外在的需求,又有多少是来自内在的习惯?人经常看似某个明确原因而采取的行动,并不全为有意识的决定,而是在决定之前,自身的习惯就已经预设好几个选项,甚至在你没发现前,就已经帮你决定好要怎么做。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过去关键的选择其实并不多。人生中有很多的梦想、目标,都要长时间积累才能完成,大部分要靠习惯。如果此刻的你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希望你也相信,许多的不可能,其实都是不知道而已——不知道方法、不知道观念、不知道习惯的影响。

在校一小时顶过在家四小时?环境的影响,应该怎样被改变?很像我的第一个作品集主题,疫情期间更加需要让独处的自己,也能拥有更好的表现。重塑自己的习惯,拿回人生的主导权,而非被无意识的习惯左右。

为何细微改变会带来巨大差异?

带来巨大改变的原子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被规律执行——而且很多时候不假思索。只要你愿意坚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终将以复利计算一样利滚利,滚出非比寻常的结果。习惯的四阶段模型——提示、渴望、回应、奖赏

基本原理

人很容易高估一个决定性瞬间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变的价值。当我们日复一日重复百分之一的错误,复制不当决策细微过错,并将小借口合理化,这些小小的选择就会像复利计算一样,变成有害的结果。重要的不是你现在多成功或多不成功,而是你的习惯是否把你放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想要追踪自己的人生走向,只要追踪微小收获或微小损失的曲线,然后看会被复利计算成什么。

当一切努力看似无用,我会去看石匠敲打石头。可能敲了一百下,石头上连一条裂缝都没有,但就在第一百零一下,石头断裂成为两半,然后我了解到,把石头劈成两半的不是最后那一下,而是先前的每一次敲击。

别管目标,专注于系统就好

目标是你想要达到的成果,系统是让你达到那些成果的过程。假如我的目标是到更大的平台深造,我的系统就是每天英语、作品集、信息、工作能力上每天更新和精进的过程。目标会限制你的快乐,目标往往会隐含假设:一旦达成目标,我就会很快乐。目标优先的心态,问题在于你会一直把快乐延到下一个里程碑之后。目标还创造了一种非A即B的冲突:若非达到目标而成功,就是失败而令人失望。你在心里把自己框限在狭窄的快乐里。

改变习惯的最有效方法,是改变身份认同

你也许想要变得更健康,但倘若你继续把舒适放在成就之前,你便会选择放松而非训练。

觉得自己想要这样的人是一回事,决定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又是另一回事。愈以身份认同中的某个特定的面向而自豪,愈有动力去维持与之相关的习惯。

尽管效率卓越,有些人依然质疑习惯的好处,论点大概是这样:习惯会不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无聊?我不想把自己圈限在不喜欢的生活方式中。这么多例行事物不会夺走生命的活力与随性吗?(是我本人)——真的不会。没有掌握习惯的人往往拥有最少的自由。少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会感觉一直追不上别人。想要腾出自由思考与创意所需的心理空间,唯一的方法就是简化生活中的基本事物。反过来说,当你建立了习惯,搞定生活中的基本事物,你的心智就能自由的聚焦于新的挑战,掌握下一组问题。

习惯形成的四个步骤:提示,促使大脑开始一个行为;渴望,你渴望的不是习惯本身,而是习惯带来的状态改变。回应,确定执行的习惯;奖赏,终极目标。

你并不渴望抽一根香烟,你渴求的是吸烟带来的放松感;你不是想要打开电视,你想要的是娱乐。

破除坏习惯的反转:让提示隐而不见;让习惯毫无吸引力;让行动困难无比;让后果令人不满。

提示:在家感觉疲惫 渴望:想要放松和娱乐 回应:打开手机刷媒体、视频、淘宝→洗漱、睡觉?听歌 奖赏:多巴胺释放→感受到失控、和浪费时间的恐惧

行为改变的过程始于觉察

我的行为清单

这周:6:30起床(+)→手机APP背单词(+++)→洗漱穿衣(=)→路上吃饭(=)→公司 之前:8:30起床(-)→→洗漱穿衣(=)→路上吃饭(=)→公司

回家:视频娱乐(-)→单词/作品集(+)→简单整理(+)→睡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