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玫瑰与蠕虫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玫瑰与蠕虫读后感摘抄

2022-07-03 09: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玫瑰与蠕虫读后感摘抄

  《玫瑰与蠕虫》是一本由[俄] 罗伯特·伊巴图林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6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玫瑰与蠕虫》读后感(一):【须叔试读】玫瑰与蠕虫

  非常荣幸能够被抽中阅读这本书,加班的间隙断断续续花了几个晚上读完,还觉得意犹未尽。

  俄罗斯文学应该对我或者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接触少所以觉得神秘,算是本书一个吸引人的点。虽然也会有些担心不熟悉读不下去,但这本书算是新派的俄罗斯科幻,因而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人名过长以外不会体会到多少文化上的陌生感。

  读完以后回味,很多角色的行动规则可能还是带了较多的民族色彩的,譬如说小说里动辄强硬大开杀戒清理一整个殖民地的麦斯威尔-阳,又或者是单枪匹马几乎把所有人类和外星人的阴谋阳谋都对抗了的阿尔列金。这让我开始寻思,如果说在成名前作者一般会写自己熟悉的东西,那他在书里还写了什么?

  答案呼之欲出,本书前半段多数发生在太空,后半段则跟随阿尔列金同僚们的地球之行走访了罗斯,乌拉尔山,绿河,多次提到属于俄罗斯的平原的壮丽风光,山上的洋葱头教堂,以及废弃的不知名的军事堡垒。相信考据党能从中找到很多乐趣,比如我现在就特别好奇书中提到的埋在水泥掩体里的炮台在哪。

  当然,正如很多介绍文章和本书导读就提到的,书里的科幻设定是极其硬核的,尤其是在读前1/4的时候,基本充满着设定输入,设定量之完整新颖令人叹为观止。但作者写法上出众的地方也在于,一旦熟悉了这些设定,后面再读下去就没有任何障碍。而且,无论是一开始详细介绍外星人消灭人类的手法和时间点(是的,地球一开始就毁灭了),具体而微的对小行星殖民地的可居住化改造流程,还是终极武器萤火虫群的运作和生产模式,这些设定都是对故事进程必不可少的。书里还有大量的军事和战略方面的描写,硬核度进一步拉满。

  而严肃的设定下蕴含的较为现代内核的反差也让我读的时候会心一笑。书中外星人消灭地球人的理由,既可以说是为了自身繁衍,也可以四舍五入说是因为地球人妨碍了他们上网。书里有个到处惹事的公主式网红,这个角色也非常现代。经常出现的游戏梗也令人会心一笑——应该有人能够抓到里面的GlaFFOS的梗吧。

  但同时,如书中所探讨的,文明个体和整体的关系,也能使得对思考深度有要求的读者从中得到乐趣。人类社会是不是只是一种珊瑚虫的拓展形式,现代社会是否在给予人们虚假的独立性?到最后,个体的独立性真的重要或者真实吗,作者并未给出解答,而是用两个看似独立决策的个体(扎拉和阿尔列金)隐藏的对比,来让读者自行思索。

  我想,大部分作者都能从它不同层次的表达中得到乐趣,这本书的丰富性也体现在此。

  而对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点则是,到最后,在宇宙的尺度上,地球的存亡似乎已经无关紧要了,而只有人的自由意志的存亡才是重要的。

  《玫瑰与蠕虫》读后感(二):【须叔试读】共生之下的罪恶——读《玫瑰与蠕虫》有感

  书以科幻世界来比喻时下无可厚非,但俄罗斯科幻作家伊巴图林将其置于更大的空间范围,通过星球之间的战争,通过对玫瑰之毒的探究和对蠕虫追问,来寻找我们该如何自救。也许科技的进步,更多带来生活工作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快速发展之下的种种弊端,也许人类的意图就决定了人类的命运。

  未知的疾病更恐怖。黑花病毒到底是什么,从它在地球出现的时候就引起了人类的关注,尤其赛义德,变成了众人口中的“孩子”。黑花病毒仿佛玫瑰的化身,美的妖娆和妩媚,却有着深不可测的恐怖。一开始的黑花,与守护的狗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没被花刺到的东西,会被狗群赶向花的旁边,而被花刺中后会不得不返回到这里,孤独地面临着死亡并被吃掉,成为花的肥料。狗群也乐意将花所在的地方当做食槽,满足对食物的渴望。不管是地球人还是太空人,中了黑花病毒,先是瘫痪,之后是癫痫、然后是自我的胡言乱语,大脑的除了自己的意志外还有其他外在主宰者,这个主宰者会让你不顾一切将所有信息发给土星中转站,“让人变成一具僵尸,逼迫自己把写入身体的信息传送出去”,发送的信息不仅是全部信息,还要经过本人毫不掌握的加密语言,细思之下,诡异让人充满后怕。如果这种病毒真的在世界上存在,毫无隐私可言的我们谈什么未来。黑花病毒传染快,到了后期传染途径变成更快捷的,选择常见物种苍蝇作为传染源,叮上一口快速传播,没有人能逃过这场早已布好的局,只因为我们是弱者,也就是文中所说的“零文明区域”。另外不管科幻怎么发展,人类固有的丑恶情感永远不能改变。比如疯狂的统治必然导致无人可用。麦斯威尔对自己的女儿的不信任导致了女儿的背叛,更何况与他共事的人呢,书中有个场景非常有意思,当麦斯威尔以开明的方式征求大家意见的时候,对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予以关押隔离就说明了本质。再比如,在到处都是殖民地的星球,存在不同的等级、形成不同的派别,相互之间永远达不成一致对外而是只能自我之间的争斗,更加印证了在行星间超级生物的眼中——越是低级的文明,越能干出非理性的行为。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幻永恒的主题。本书也不例外,书中除了地球,还有月球、火星,甚至还有太阳系、银河系生物,每个生物都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模样、不同的钱币,当然还有不同的技术等级。落后就要挨打,正如扎拉面对作为外星“蠕虫”的入侵,只能选择被动的接受。我们该如何选择,因为有的入侵其实是打着合作的名义,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我国大豆的教训极其深刻。蠕虫对扎拉说出打击是为了欧拉所在星球更加的有利的事情让人好笑,但谁能拒绝接受突然成为最大的获利者呢?或者说发动的袭击虽然是故意的,但是推迟打击也是故意的,这是为了让你们做更多的准备。哈哈,推动太阳系的殖民化在蠕虫这里变成了正义,但是她确实没有可选择的余地,她还得依靠蠕虫注射的药品来实现自己的野心,成为真正掌握资源的少数者。正如最后当所有感染人群人潮涌动着向欧拉寻求解药的时候,欧拉就已经赢得了人们和各殖民地的拥戴,但是这种药其实还有着更大的副作用,恰好这说明了玫瑰是危险,虫子是救赎。本书的简介最大的吸引点是该书描述的所有的技术都在物理上是可行的,那也就说明了技术的现实应用只是时间的问题。作者的科幻技术天马行空,比如,人带上头箍,就可以拥有自己代蒙,可以与其他拥有代蒙的人沟通交流、甚至可以下命令,代蒙也有自己的意志和程序,比如可以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当然也会遭受病毒。当然科技更多的应用是我们现实需要的,比如陪伴赛义德的智能猫,吃喝玩乐、社交、一切事情都可以服务。当然机器人的种类多样,比如看门的两只狗就可以管住所有的人,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当然,曾经的QQ聊天所幻想的在不同情境下聊天也变成了现实,蠕虫与扎拉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场景下谈,一边谈,一边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人类不仅可以面谈,也可以心谈。

  也许,逃脱这样的世界需要勇气,书中的结尾,阿尔烈金战胜了黑花病毒,并且也找到了更多的幸存者,也许未来的世界还有救。

  《玫瑰与蠕虫》读后感(三):战斗民族的写实风太空歌剧

  这两年似乎我们突然开始高调引进俄罗斯科幻了,我去年看了《四十岛骑士》和《路边野餐》,去年出版但目前未读的有《星星是冰冷的玩具》和《地铁》系列,今年还出了一本《创世草案》也是俄罗斯科幻。

  在欧美日系科幻为引进主流的当下,似乎要有新势力出现了。

  俄罗斯科幻与欧美和日系的风格相去甚远,有非常浓厚的战斗民族气息,可以这么说,哪怕没看作者国籍,都可以猜到是老毛子的作品。

  而《玫瑰与蠕虫》,是目前我读的单本最厚,也是所知最硬核的一本俄罗斯科幻。

  人类刚接触外星文明,他们便要带来毁灭性打击。为了应对危机,人类建立了太空舰队和殖民地,并建造了“萤火虫群”将逼近的外星舰队一网打尽。然而外星舰队最后还是释放了他们的武器,使地球化为一片焦土。幸存的人类文明,走上了太空殖民和地球重建两条不同的道路。

  我曾以为的战争,结果在开篇就已经结束,外星文明对人类文明真正的征服,在他们释放于地球的神经性病毒——黑花玫瑰,和广播给太空舰队的网络病毒——蠕虫之中。

  如果从科幻分类的角度来看,《玫瑰与蠕虫》应该属于太空歌剧,但它与那些拥有“太空魔法”的歌剧不同,它所应用的技术都是我们现实技术的延伸。

  虽然号称硬核,但《玫瑰与蠕虫》并不会因为强大的科学支撑而变得晦涩,读起来还是非常轻松的。它是我同时在读的《模仿》的两倍厚,然而我读完了《玫瑰与蠕虫》,《模仿》还剩下一大半……

  因为罗伯特·伊巴图林的硬核不像彼得·沃茨那样虐得人头痛,而且太多人写这本书的科技了,所以我想换个角度聊一下这本书。

  罗伯特·伊巴图林让我第一时间想到了罗伯特·海因莱因,这两个罗伯特都是写太空战争的大神!与海因莱因在《双星》中更侧重于政治手段与阴谋不同,虽然伊巴图林笔下也不乏政治斗争,但那是老毛子风格的——领导人感觉没有那么多隐晦的勾当,更多是直接而暴力。

  比如说阳,他是个非常经典的、人类文明至上的领导者,有任何危及人类全文明的外星势力苗头,他的命令永远是“消灭”,从来不搞拉拢人心假仁慈的那一套。

  而格温妮德·劳埃德作为一个自由选举小行星莱安诺的首席执行长官,做事情也是从来不转弯的,无法想象这种性格是如何赢得大选的。她的对手阿龙,搞阴谋也是直接造反。

  甚至到了外星文明,不管是玫瑰还是蠕虫,也没啥特别花心思的阴谋。

  所以,战斗民族啊,搞政治阴谋,只是战斗的一种最微不足道的形式。

  在书的最后,自玫瑰与蠕虫的清道夫与行骗者身份暴露出来之后,本书又回到了关于文明发展的讨论上来。

  如果我们的文明发展到下一阶段会是什么样子?罗伯特·伊巴图林的设想是,我们会如单细胞动物向多细胞进化一般,从单体智慧进化为群体智慧。

  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让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走向更加细分化的道路,工作中的分工更多走向流水化,而我们生活中的所需也更多用“买”来代替“做”,人逐渐成为了社会大机器中一颗随时可更替的螺丝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伊巴图林的文明设想如他的科幻设定一样是有强大理论支撑的。

  然而,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希望在自己是某个群体的一分子之前,在我是某种既定的身份之前,先是我自己——独立的个体。毕竟,如果我只是“我们”的中一员,那便成了号民。所以,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阿尔列金,虽然他是整本书里最自私而最没有大局观的人,但至少,他会是在银河网文明的刷洗下最后幸存的人类——个人。

  《玫瑰与蠕虫》是本非常丰富的科幻,虽然人物塑造上有些简单粗暴(理工男科幻作者的通病?),但整体阅读体验很棒。要真正体验它细节与情节,还是去读完全书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