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仁医》经典观后感1000字
《女仁医》是一部由Sameer Vidwans执导,剧情 / 传记主演的一部印度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仁医》观后感(一):不推荐,看的无语
男主说白了就是偏执狂,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别人的身上。为了自己的抱负罔顾妻子的意愿和健康一味的逼迫对方学习,只要不听话就失踪、动手、暴怒。
女主虽然从孩子去世后有所觉醒,但归根到底还是以夫为天,害怕追赶不上思想进步的丈夫被抛弃,得知丈夫无法去美国后第一想法是我也不去了。
电影立意是好的,但或许演员演技的原因,男主给我感觉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妻子为了他的理想快死了,他觉得值。女主没有那种改变印度女性受教育情况的坚定信念,一直唯唯诺诺的随着丈夫的想法而前行着。
片名,女仁医,没体现仁医在哪里,这就是一个女人为了偏执的丈夫,顺便改变印度女性受教育情况,读书把自己累死的故事。
《女仁医》观后感(二):另一种牺牲和屈服
去掉的这个一星,是在于影片中,对于男性作用和地位的重视。有丈夫这般注重女性地位和潜力的人的存在,对于女主来说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幸运在于她通过丈夫拥有了更多的机会看待这个世界,不幸的是她的眼界的开拓和对梦想的追寻几乎是被迫的,在遭受丈夫的暴打、斥责及失去自己的孩子才拥有的,又何其不幸。 全片对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扭转的力,太直接了,太蛮横了,它就像挑中一个尚在愚昧期的女孩子,揠苗助长,在精心设计的温室中,严格控制其成长方向,迫使她去承受。这种极端式的逼迫女性成长的模式,在印度这男女地位不平等的背景下,看起来很励志,很有启发性。 但我们真的需要如此粗暴的令人恐惧的手段让一个人发生改变吗?这部剧就像是再也等不及了,将所有的精神和态度附着在男主身上,使用蛮力和固执迫使女性进行改变,这也是为什么男主看起来如此大男主主义。 影片结尾看起来似乎很圆满,女主成为了印度第一个医生,启发了很多女性,成为了榜样。但是这部影片,我在女主身上看到的不是奉献精神,而是另一种牺牲和屈服。一方面,牺牲了印度社会对于女性传统的认知,受人欺侮;另一方面,屈服于丈夫的逼迫。 造就她的,不是她对于男女性地位的反抗的认知,也不是她在丈夫所逼迫下学到的知识,而是她失去了孩子,这种极端的痛苦使得她“觉醒”。 在诸多呼吁提高印度女性地位的电影中,这部电影用力过猛,而且也没能消除掉仍存在的大男子主义。总体来讲,看得人有点心累。
《女仁医》观后感(三):观后感
好久没有追过印度的电影了,趁着周六追了一下这部电影。前几天看到名字就想要去看中,有时间看了整个电影两个多小时,120多分钟。前面我觉得很好看很吸引我,但是一个小时过后,我觉得剧情有点拖沓,中途我也有过很多暂停后边还是坚持把这部剧看完了很励志这个女主,虽然最后的结局成为了印度的第一名医生,但是22岁的年龄就去世了,包括在那个环境下,对妇女学习,就是他们以后通奸的把柄,通奸的一个可能……多么的残忍多么的愚昧无知的这样的一个国度和年代呀,对于印度这个国度,我本身觉得是古国,我很向往他的文化,但是看到种种这样的行为真的是很无奈,但是也看到了为此而付出奋斗的女性坚持的人的一些以及一些明治有想法的男性包括之前看到的为女性为卫生用品而坚持的那部电影,我觉得也是让我很敬佩的,希望广大女性不管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公平平等的被对待。
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也许是因为最近在中国看到了唐山事件,看到了美国拒绝女性堕胎。等这样的事件感到女性,在这个世界上的无奈,以及高考过后有女孩儿被强奸被杀害很多不好的,对于女性来说不好的一些点吧,以及自己在这前30岁的人生中,27岁之前,可能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可是面临着突然的变故行业的变故对人生的一种无奈,对自己未来道路的一种迷茫,包括今天心境如此,所以才说出这样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