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陶渊明传》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陶渊明传》读后感锦集

2022-07-12 09: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陶渊明传》读后感锦集

  《陶渊明传》是一本由李长之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陶渊明传》读后感(一):圆融和犀利

  #《陶渊明传》李长之

  本书以陶侃和孟嘉为切入点,作为祖辈的他们,前者让陶渊明像一个普通农民那样勤俭劳动,后者影响了陶渊明的贵族气息,冲淡平和。这也成为本书的重要线索。而后结合陶渊明的诗作,阐述了他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态度。如最后的书评所说,可惜缺乏了陶渊明的艺术成就和生活态度。当然结合写作时间,实在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

  本书的阅读难度在于大量引用原作,足见作者所说少年时期便开始读陶渊明诗集的功力,同时也考验读者能力和耐心。我们学过的课本把陶渊明定调为田园诗人,故选材的作品多为宁静闲适的田园诗。本书强调在冲淡平和的表面下陶渊明也有固执刚烈的一面,突出表现为对刘裕政权的反对和儒家思想的坚守。

  虽然在论述当中,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各种政治词汇用于东晋末年的混乱时代。而这也恰巧佐证了作者的观点之一:陶渊明未曾超越时代。

  其中最给我启发的是《陶渊明的孤独之感及其否定精神》,从诗作字句出发看见陶渊明极大的否定力量。《五柳先生传》中多个“不”字正是看似闲适自由的生活下执着坚定。

  《陶渊明传》读后感(二):纵浪大化中

  陶渊明的诗,菊花,酒,桃源,让人冥想千年,忍不住脱口而出。我们这样熟悉,又常常忘记,他需要被了解,并没有和现在的时代割裂。这便是李长之先生,在这本书里要对我们说的。

  我们一直以为的乐天派陶渊明,始终经历着挣扎和痛苦。二十九岁前家贫,种田读书却也开心,而到四十一岁这个期间,做小吏不顺心,返田园生活窘困,反复纠结,四十二岁至六十三岁离世,才算把生活理想化,才能写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苏东坡是陶渊明的小迷弟,看了这本书才更体会,千年相隔的两个有趣的灵魂,为什么能心驰神往。李先生从最影响陶渊明的两位说起,陶侃给他一种出身寒微的人所有的质朴和有力的勤奋,孟嘉所影响他的是一种士族阶级所有的高贵与镇静结合的旷远。老庄的自在,加一点儒家的约束,让陶渊明既有一种亲近自然的洒脱,又有着强大的自我否定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却也容易忽略他精神世界的特点,寂寞和孤独。

  李先生真的是学贯古今,善于融会贯通陶渊明的诗文作品,夹叙夹议,从容不迫。书里穿插了很多关于陶渊明的书画作品,赏心悦目。

  可惜这本书只谈了陶渊明“政治态度和思想态度”,关于“艺术成就和生活态度”未来得及再续,竟也有特殊时代造成的原因,叹息。

  《陶渊明传》读后感(三):常恐霜霰至

  人年轻、记忆力好的时候,应该多背点儿东西,虽然未必理解也未必知道好处。等到机缘巧合,在人生的某些时刻,这些脑子里的存货会跳出来帮助我们。比如少时背的《归去来兮辞》,在中年的某个瞬间,引导我想起陶渊明,之后重新翻开他的诗,发现了以前完全不曾理解的,安慰心灵的“桃花源”。

  我最近几年经常会翻一下《陶渊明全集》(上海古籍,陶澍集注),把自己中年人的心境,带入他的文学世界。所以这个岁末,一碰到李长之先生的《陶渊明传》,马上就买了一本。书不厚,带插图和附录也不过200多页,很快就看完了。

  这本书的主体写成于1952年,立论之间难免有那个时代的色彩。这本书开拓了现代的“陶学”,在其后的陶渊明研究,都无法不从这本书对陶渊明的意见出发,或者要对这本书的立论有所反驳。

  在这里李长之讨论了陶渊明父系和母系的两位先祖对他的影响,他一生的脉络和作品,他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态度。惜乎,据说当年李长之还计划写陶渊明的艺术成就和生活态度,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

  对于我这个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过去读陶渊明我一直有几个疑惑,比如:

  他如果是因为晋亡而归隐,“夷叔在西山”和“悠然见南山”之间不矛盾么?

  作为隐士,诗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悲”“苦”“孤”“怅”“丧”的浓厚情感?

  从“少时壮且厉”到“日入负耒还”,这中间到底是什么东西扭转了陶渊明?

  这本书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开篇,李长之别开生面地从对陶渊明影响很大的两位先祖:曾祖辈的陶侃和外祖父孟嘉的情况去解析陶自己的立场。前者是和刘裕相类的军阀(只是后来并未篡逆),而后者是桓温重要的僚属(而陶渊明自己也做过篡晋的桓玄的僚属)。在这里李长之通过对父系和母系两位先祖的分析,讨论了陶渊明成长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从他的出身之处,得出陶渊明并不“忠”于晋,但是他依旧同情晋末二帝的被害。他政治情感上更接近桓温桓玄父子,而厌恶刘裕这种粗鄙的军阀,所以他的归隐既有个人性格和文化的原因,也有强烈的政治苦闷。

  其后,李长之梳理了陶渊明一生的主要轨迹和各个时期的作品,对很多诗文产生的时间都给出了自己的断代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作者描述了一个随着年龄和经历,思想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陶渊明:从矛盾而有梦想的青年、到苦闷犹疑的中年、到越来越坚定而旷达的老年。陶渊明一生立场、情感、性格和世界观发展的脉络被梳理得清晰可信。过去读辛弃疾,“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总是觉得哪里不太对。人们总是谈论陶渊明的“柔”“淡”“远”,但是我们通读其诗,会读到许多浓烈的情感和意见,甚至切肤之痛,哪里都是淡和远呢?

  陶渊明在李长之的笔下,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和我们一样的人——世界观并非一成不变,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候都有苦闷和疑虑,即便是在归隐后的几年,他也有过怀疑——“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但是在不断地思考之后,陶渊明最终对人生给出自己确定的答案。他不是一个脱离时代的超脱之士,恰恰相反,他是和那个时代紧密相连,从自己的时代中生长出来又反抗时代的人。他将自己成长为一个伟大的“人”。

  此外,本书还回答了几个我一直好奇的“小”问题。比如,陶渊明是不是给刘裕做过参军?他的归隐是真的自己种地还是当地主?他是真的穷到讨饭?李长之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也都很能说服我。

  作者通过陶渊明诗作的逻辑分析,陶做“镇军参军”应该是在公元400年前后,这时候他是做的“前将军正镇卫军”刘牢之的参军,而不是404年才有“镇军将军”名号的刘裕的僚属。这比前人所说,他给刘裕做了参军,击败了桓玄,又对刘裕失望之后归隐,更说的通些。

  陶渊明的《乞食》诗,可能写的是他当初为了出来做官而求托于人的事,所谓“求之靡涂”,而并非真的去讨饭。

  李长之还解释了,陶渊明刚刚归隐的时候,可能确乎还是个小地主,《归去来兮辞》中有“僮仆相迎”,而“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也是一种对农事旁观,有疏离感的态度。到了晚年他的境况愈加贫困,而自己也亲身参与农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对于劳动有了更切身的体会,这些都在诗歌中体现了出来。

  后面附录中,有一篇李长之写于1948年的《陶渊明的孤独之感及其否定精神》我很喜欢,其中写到“否定精神的另一面就是肯定自我,也就是自我人格中之伦理价值,这是一种真正的高贵的悲剧意识,陶渊明的不朽也就在此。反之,有些自以为是陶渊明或被人误认为是陶渊明的人,却往往在起初好像不妥协,后来终于妥协,假若只截取其不妥协的一段说,也好像和陶渊明相似了,然而不然,因为这些人既终于妥协,便是根本缺少否定的力量,也就是根本缺少肯定自我,尤其是肯定自我人格中之伦理价值的力量。这不是壮美了,而是丑恶;这不够悲剧意识的发挥了,而只是滑稽的丑角表演而已。”真是精到。

  李长之先生的文笔极漂亮。我读第一章的时候就感慨,有过旧学功底的人,写文章才会有这种简洁的优美。而从小学习白话文的我们,很容易啰啰嗦嗦,一件事说上半天。老先生们做的文章,今后很难有了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