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的人生,最值得过
慌慌张张 匆匆忙忙
为何生活总是这样
难道说 我的理想
就是这样渡过一生的时光
《活着》——郝云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开启了“倍速”模式:
大街上满是行色匆匆赶路的人;没有时间做饭,外卖送餐取代了家常味道;没时间收拾卫生,家政服务替代着日常打理;就连看个电视剧也要2倍速播放……
但匆匆又匆匆的生活,走得太着急了,甚至来不及欣赏路边的风景,也错过了原有的快乐。
不妨放缓脚步慢下来。
慢生活,重拾生活的美。
慢的人生最值得过。
1
话要慢慢说
快有快的好处,提高效率,节约时间。
只是在与他人交流中,如果仍旧用快节奏,说话直言直语,心里有什么想法不假思索立刻说出,这固然让自己很舒适,但是却给他人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很多矛盾与冲突都是由于说话太急的缘故。
你一句我一句,话赶话,一着急就容易给对方造成伤害,引起双方的误会和矛盾。
古人言:“吉人寡语,贵人言慢,水平流缓,心平不语。”
不平凡的人往往不爱说话或不会轻易发言,我们也将其理解成语慢者为贵。
很多年轻人说话就因为心浮气躁,所以快人快语不会经过思考,所以才会导致祸从口出。
话到嘴边先想一想,想好了再说,就不会让人感到你在咄咄逼人。
说话时将语速放慢,不容易慌乱,也为思考留下余地,同时要控制住声音,咬文嚼字要清楚,会给人树立沉着、稳重和冷静的印象。
同时,也让听者感到受尊重、亲切、舒服顺耳。
被情绪控制时,切忌口不择言,说话要在脑中过一过,看看是否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舒缓地说话就如春风,风轻轻吹拂而过,让人感到清爽和平静。
2
事要慢慢做
清代文人周容在他的《春涵堂集》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顺治七年冬天,周荣想从附近的小港要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
这时,偏西的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烟雾缠绕在树头上,望望县城还有约摸两里路。他趁便问那摆渡的人:“还来得及赶上南门开着吗?”
摆渡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周容听了有些动气,认为他在戏弄人,变与书童快步前进。
结果刚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小书童放声大哭,迟迟不站起来。等到把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了锁了。
周容在文章最后自评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
很多人也有同样的经历:我们如果急着去做一件事情,往往这件事会因为自己的着急而导致失败。
曾国藩说,“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有很多事情,你再着急,也要慢慢做才能做好,“越忙越乱,越乱越忙”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越急的事情越要沉下心来慢慢办。与其快速做完,不断返工,倒不如静下来慢慢做,一次做好。
3
感情要慢慢处
不要指望感情可以一日千里,快速升温的感情背后必有所图。
这世上最深厚的感情,也需要时间来慢慢培养,最终水到渠成。
梁实秋说:“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练。一旦真铸成了友谊,便会金石同坚,永不退转。”
酒肉相识的朋友就像是筷子,酒席散去,一双筷子也就散开了。
时光是最好的淘金人,它会帮你在慢慢相处的磨合中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
这就像是酿造葡萄酒,最初水和葡萄形同陌路,最终却一同变成了甘甜的佳酿。
朋友,淡淡交,慢慢处,才能长久;感情,浅浅尝,细细品,才有回味。
4
慢的人生最值得过
慢,不是懒散、拖拉,不是消极怠工,也不是无所事事。
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一种平衡,学会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慢慢来是一种人生态度,今天慢下脚步,是为了明天更好的踏上征程。
会过慢生活的人,会把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缓慢、安静、真实而幸福,从而从另一个层面上延长了生命的长度,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会过慢生活的人,不仅能让自己内心得到无比的放松与安宁,更能让自己有时间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经历与过程。
慢下来,是一种大觉悟,是灵魂的觉醒,是生命的升华,是平静和幸福的真正开始。
慢下来,任何时候都为时不晚。慢下来,即从此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