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面对诬告的蔡锷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面对诬告的蔡锷

2020-04-10 04:03:40 作者:关山远 来源:领导文萃 阅读:载入中…

面对诬告的蔡锷

  近读蔡锷系列传记,读到一段鲜为人知史实:蔡锷在留日回国、任职广西期间,曾遭人密集诬告。为达到把蔡锷赶出广西之目的,诬告者组织严密策划缜密用心狠毒时年28岁、正踌躇满志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蔡锷,瞬间坠入深文罗织的险恶深渊

  蔡锷,是如何面对诬告的呢?

  公元1910年夏天,控告者散发传单、张贴文字,给报馆“爆料”,到衙门请愿,鼓动学生罢课,串通商人罢市……控告蔡锷的罪名有:徇私、庇湘、仇桂、纳贿,祸害本省,贪婪舞弊……目的就是驱逐蔡锷出广西,史称“广西‘驱蔡’风潮”。

  广西“驱蔡”风潮的导火索,是广西干部学堂风潮。广西是个穷省,养不起一支人数多的军队决定将已编成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旅,这样广西干部学堂第二期培养出来的170名军官,就难以全部安置。身为干部学堂总办的蔡锷,经广西巡抚魏景桐的批准,拟采用甄别的办法考核品行考试语文,好的留用,差的淘汰。考核结果:广西籍学生120人,49人被淘汰;外省籍学生57人(包括湖南籍学生29人),淘汰12人(其中湖南籍学生6人)。广西学生一看这结果,炸了,矛头对准蔡锷,开始闹事,各种人身攻击

  史料记载,广西干部学堂风潮,被同盟会广西支部组织利用演变成一场沸沸扬扬的“驱蔡”风潮。同盟会在广西颇为活跃锋芒毕露自然想拉手握兵权的蔡锷入伙,但蔡锷为人稳重,觉得时机成熟,不与同盟会员过多来往。后者一看:这人不行,要赶走。正好找到机会,便煽风点火,推波助澜。蔡锷顿时陷入危机之中。

  回到1910年秋天,诬告者群情汹涌众口铄金。蔡锷性格一向沉稳,但这时也难免有些意志消沉,如此努力,却遭受驱逐……但他很快调整好了情绪恢复斗志。与此同时,上面也派来了调查组。

  时,广西“驱蔡”风潮传到北京,清廷怕风潮闹大,不可收拾,就近从广东派了个叫吴锡永的官员带队赴广西查办。

  吴锡永实时报告了调查进展,1910年12月6日,他给北京发了第一份报告,其中澄清了蔡锷是否庇护老乡问题:“此次干部学堂因剔退学生61名,本省较外省籍学生仍占多数。其实该堂新班原有学生177人,隶桂籍120人,约居全数三分之二。蔡本湘人,湘生共29名,剔退6名,人数似少。然调查该堂学生成绩及试卷,再三详核,尚无不公之处。惟查表内有湘籍生宾亚一名,其品行、国文分数均应剔退,独算术尚优,而仍留堂。”这份报告,基本上为蔡锷洗清了罪名。在3天后的補充报告中,吴锡永写道:带头诬陷蔡锷的三个家伙,“素不安分”。

  1911年1月8日,吴锡永回到广东后,给北京写了此事调查的总结报告,非常详细,再一次给蔡锷正名。史实没有记载诬告者是否得到了惩罚。被诬告者蔡锷,也到了要离开广西的时候了。

  蔡锷以清廉奉公著称,他小时候吃够了境贫寒之苦,但在广西期间,身兼数职,经他掌握、使用的公款,是个天文数字,但他廉洁自律,一毫不取。他平时生活极其俭朴,粗茶淡饭,家里的伙食每日只有几角钱。蔡锷离开广西时,所有行李仅书籍和随身衣服铺盖各一担。回到湖南老家,蔡锷将历年的积蓄300元全部交给母亲贴补家用。

  在吴锡永的调查报告中,掌握巨款的蔡锷,“查其历年支用款目,亦均详准,报销核明,咨送有案……”账目非常清晰,没有一点猫腻。

  蔡锷把原则看得极重。《李宗仁回忆录》中,记载了李宗仁当年因为到广西陆军小学报到迟到十分钟而失去了入学资格一事,“那时陆小重要负责人都是刚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办事认真,执法如山。而乡间出来的青年,既无钟表,对时间的观念自甚模糊。”过了一年,李宗仁才重新考上陆军小学。

  蔡锷是一位终生能够守住底线的人,能守住底线的人,又何惧他人诬告?历史上,有无数诬告与被诬告的记载,人们总是庆幸被诬告者能够遇到明察秋毫的明君或清官,得以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更感叹于像唐朝来俊臣这样擅长栽赃陷害并将之理论化写出《罗织经》一类的奸佞小人,最终却死于别人的诬告,恶有恶报。但是,面对诬告,最安全的是:自己能够守住底线。

  很多时候,没有人能拯救你——除了你自己。

  蔡锷离开广西前,特地设宴邀请诬告过他的几个人吃饭。这不是“鸿门宴”,而是一堂人生课。《蔡锷大传》一书写道:席间,蔡锷告诉这几人:“你们念过苏东坡的《留侯论》吗?所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你们能做到这一点,当成大事。”今天读到这一段,怎不感慨万千!

  离开广西,蔡锷到了云南。他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人生大辉煌:先是在辛亥革命爆发20天后的1911年10月30日,蔡锷作为临时总司令在昆明领导了“重九起义”。跟国内其他部分省份在辛亥革命后宣布“独立”、清廷巡抚换个马甲摇身一变民国督军不同的是,云南“重九起义”战斗之激烈、牺牲之惨烈,被称为仅次于首义的湖北。“重九起义”成功后,蔡锷被推选为都督,年仅29岁!

  但这还不是他最辉煌的时刻。4年后,袁世凯称帝,蔡锷设计从北京逃脱,辗转回到云南,他矢志“为四万万人争人格”,领导了护国军起义,亲自率军入川,以弱于敌人的兵力,在饷弹两缺、后方接济时断的情况下,与精锐的北洋军血战数月,在蔡锷的咬牙坚持下,各地从观望状态纷起反袁,而北洋军内部也因为无法一时击败蔡锷而四分五裂,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旋即在惊惧中死去。袁世凯死时,蔡锷正率军在四川前线,消息传来,“三军雀跃,万众欢腾”。蔡锷,被誉为“护国军神”“再造民国第一人”(孙中山语)。

  只是此时的蔡锷,正在接近生命的终点。他逃离北京时,已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带病作战,严重透支了生命。蔡锷病逝后,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蔡锷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仅仅活了34年的蔡锷,却活得如此精彩,犹如一颗流星,璀璨划过历史的天空。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面对诬告的蔡锷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