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按逻辑做事的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不按逻辑做事的人

2020-07-27 06:05:44 作者:河中鱼 来源:做人与处世 阅读:载入中…

不按逻辑做事的人

  事物两端都站着机遇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旗下基金,近10年的累计收益率高达159.93%,而同期巴菲特执掌的基金收益率只有131.93%。这就是说他创造的基金效益超过了股神巴菲特。塞勒被邀请在2015年的好莱坞电影《大空头》中客串。塞勒这样讲:“如果你相人类做事情总有逻辑可循,那只能说明你疯了。”在参与中,塞勒也正是从“有悖逻辑” 的行为理入手,仔细观察和琢磨经济活动的参与变量打开赚钱天窗

  有很多事情本身是没有逻辑可遵循的,越是按照逻辑思维去想问题可能越会绕不开心结,把你陷入在“泥潭”之中。人的想法没有那么多逻辑可循,你要把事情想透徹,就得跳开逻辑思维约束,从不可能寻找可能。在逻辑上讲不通的,可是做了就通了。

  在美国有一个穷困潦倒年轻人,身上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件好点的衣服,但他仍然执着追求演员。好莱坞当时有200多家电公司,他根据自己计划,带着自己的剧本逐一拜访,但是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接受面对挫折,他没有放弃开始公司一家公司的商谈,直到第24家公司,电影公司老板才勉强同意答应一看剧本。几天后,他接到通知,这个老板请他前去详谈,并答应他提出的担任剧中主角要求。这个电影公司制片人是个小老板,为了拍这部电影小老板把自家的车房都抵押了出去。不久这部电影问世,名叫《洛奇》。这部电影票收入破亿,并获得197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等奖项。这个多次碰壁的年轻人就是史泰龙

  从思维逻辑上讲,史泰龙这个做法有点离谱。任何一部电影作品,从选剧本到挑选演员,都是导演制片说了算,从来没有哪一个穷小子可以那么牛气地向老板提出“在剧中担任男主角”。这就是不可能嘛,你的要求过分,而且并不能证明你的剧本就能够破亿挣到钱。可是奇迹就是发生了。直到若干年后,人们对史泰龙的这个“打破不可能”的做法仍感兴趣,前面23家老板全都否定,甚至看都不愿看他一眼,难道是看走眼了?

  有时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奇怪,被人看好的东西,往往最不看好;被人不看好的东西,往往最看好。想来想去,其中的奥妙就在于:“看好”没有逻辑可循,没有统一轨迹,在前面23个老板的眼里不看好,并不能证明《洛奇》没戏。因为观众口味始终都是变化着的,俗话说众口难调”, 当然还有个“众眼难入”, 明明你看好的剧本,费尽力气排出来的电影却不卖座,你说气人不?老子早就讲过一个思想:“看好就是不看好,不看好就是看好。”看上去这话模棱两可,但实际上却包含着逆向思维。正巧史泰龙碰到的是个小老板,也豁出去了。没想到这一个豁出去,竟然摘取了奥斯卡奖。两个豁出去的人走到一起,就创造了奇迹。

  拿破仑在出征俄国失败后,说过一句名言:“不可能这个词,只能在愚人的字典里才找得到。”所以说“不可能” 是愚人的说法,因为他被困难吓倒,被人言击退。而在聪明人的眼里,“不可能”是另一种“可能”,这样才有挑战性,才有奇迹可创造。世界上的大奇迹都是在“违反逻辑”中发生的。

  1976年,经济学家尤努斯偶遇农村妇女苏菲亚,经过询问得知:单身的苏菲亚带着3个孩子以做竹凳为生,每天清晨,以22美分的价格从中间商手里赊来竹子,傍晚把做好的竹凳卖给中间商,抵偿完竹子的费用后只能赚到2美分。苏菲亚正是靠着挣来的2美分,养活全家人一日两餐粥汤,根本填不饱肚子,几乎所有利润被中间商拿走。尤努斯讲他的观点:“很多人都喜欢把钱贷给富人,而不喜欢把钱贷给穷人,因为贷给富人回报大,而贷给穷人只能算蝇利。贷款给穷人比贷给富人更有价值,穷人拿到1块钱可以救命,而富人根本看不上这1块钱。”于是尤努斯提出一个新的贷款方针:“给穷人发放小额贷款。” 有不少人劝他“利润太小,风险太大”,不要这么干,但是他毕生致力于小额贷款,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正常的逻辑是:贷款不是用来吃饭的,而是用来发展的。把钱贷给富人,因为富人要发展更需要钱;而穷人不需要发展,当然就不需要贷款了。但是在尤努斯看来:贷给穷人“救命”,贷给富人“救货”,相比“救命”比“救货”更重要。尤努斯宁愿违反逻辑,选择蝇利,他提出的“给穷人贷1块钱能救命的理念”,得到诺贝尔基金的肯定。公正的理念,都是很得人心的,这个板凳不能坐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不按逻辑做事的人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