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以貌取人的唐朝社会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以貌取人的唐朝社会

2020-07-30 06:14:34 来源:领导文萃 阅读:载入中…

以貌取人的唐朝社会

  先秦和汉代人们外貌追求,还只停留在道德与自我修养层面,在口头上,大家总是号称自己重视的是“内美”,并不歧视那些天生丑陋的人。但到了魏晋以后,人们渐渐将容貌气质品德才性联系在了一起。阮曹魏人物志》,提到鉴别人物的方法时说:“人性为之原,而情者性之流也。性发于内,情导于外,而形色随之。”人的“性”决定了“情”,而“情”则影响了“形色”,因此善于观察的人,可以从形色判断一个人素质所谓清雅之美,著乎形质,察之寡失”。

  在这样的理论下,士大夫选拔鉴定人才时,逐渐也将容貌放在了常规的判断标准中。比如历经宋、齐两朝的重臣褚渊,就因为“美仪貌,善容止得到宋明帝的青睐,宋明帝曾经感叹说“褚彦回能迟行缓步,便得宰相矣”。褚渊本人也特别喜欢通过外貌判断人的能力他第一次见到后来的齐高帝萧道成时,就觉得“此人才貌非常,将来不可测也”,褚渊因此抛弃了刘宋王朝一心帮助萧道成夺权,最终促成了南齐的建立

  到了唐朝,以貌取人之风有增无减,甚至成为官员重要选拔标准,被写入了铨选制度之中。《新唐书·选举志》载,唐代选举实行四条“择人之法”,分别是身、言、

  书、判,其中,“身”指“体貌丰伟”,“言”指“言辞辩正”,而“书”和“判”主要指书法公文写作的能力。在吏部选官时,先通过笔试考察官员“书”和“判”的能力,然后通过面试观察官员的“身”和“言”,最终决定其担任的职务。前去参加铨选的官员,就算在“书”和“判”两个方面无可挑剔,只要容貌上有严重缺陷,就很可能被黜落。就连相对公平科举考试也是如此。晚唐时有位著名诗人叫作方干,他的才学都冠绝时人,唯一的缺陷就是“缺唇”,结果这个容貌上的问题导致他连续十多次科举失败,主考们到他的时候,都以“不可与缺唇人科名”为由将之黜落,最后方干只好去做隐士

  就算当上了大官,有了相貌丑陋的缺陷,也会时时受到侮辱。比如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他才学出众功劳卓著,但是身材比较矮小。后来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图像画在凌烟阁上,欧阳询就在其中,结果同僚长孙无忌写诗嘲笑他说“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猕猴”,把他形容成一只缩头缩脑的猴子。后来有好事者听了这个故事,特意写了一篇叫《补江总猿传》的小说,把欧阳询描写猿猴私生子实在非常过分。

  又比如唐代中期著名的權相卢杞,长相也十分丑陋,《旧唐书》说他“貌甚丑,面蓝色,人皆鬼视之”。本来如此丑陋的卢杞是没有资格做朝官的,但因为他的父亲在安史之乱时当了烈士,皇帝特别恩许他入朝,后来还让他做到了宰相。卢杞当了宰相之后,经常在早晨入宫与皇帝议事。按照宫中的规定,参与议事的大臣,到了中午要在宫中一起吃饭,称为“会食”。当时与卢杞一起担任宰相的杨炎,嫌弃卢杞的容貌影响自己的食欲,每次看到卢杞来宫中,就推托生病,不参加会食。还有一次,卢杞去拜访功臣郭子仪,郭子仪接待他的时候特意屏退自己的眷,只身与卢杞会饮,后来家人问其原因,郭子仪的回答是:“因为卢杞太丑了,怕你们见了他会忍不住发笑。”

  从皇帝个人的感受来说,不让面貌丑恶的人做官,大概是害怕万一这个人做到了朝官,天天与自己见面,影响自己处理朝政的情。相反,如果上朝之后与自己议政的都是容仪丰伟的美丈夫,皇帝的心情也会愉悦许多。

  比如玄宗朝名相张九龄,史称其“风仪秀整”,是典型的美男子。《唐语林》引述唐玄宗的话,说“朕每见张九龄,精神顿生”,处理政务也有了力气。因此,美貌的男子,更加容易得到别人的照顾,在官场上获取更多机会。比如武后、中宗时的名臣张知謇,年轻时文采斐然,作风清正,而且在长相上“仪质瑰伟,眉目疏朗”,结果“公卿争进之”,得到了许多权势之人的推荐,很容易就做上了刺史。后来张知謇入朝面见武后,武后“奇其貌”,称赞他才貌双绝,命令画工将他的面容画下来,收藏在宫中,之后还多次对其进行“宠赐”,将他加官至兵部侍郎。

  张知謇虽然凭借美貌得到了不少好处,但毕竟为人清正有才学,得处高位也并不算忝窃。但另外一些人,则看准了武后喜爱男色的特点,希望凭借色相获得权位。

  比如《旧唐书·张易之传》中的著名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本来就“白皙美姿容”,在宫中之时又“皆傅粉施朱,衣锦绣服”,为了维持武后的宠爱,持续涂脂抹粉,终于得到武后的信任,“政事多委易之兄弟”。其他人看到张氏兄弟受宠,便也纷纷效法,有的人向武后推荐自己“洁白美须眉”的儿子,有的人则说自己的朋友足够“壮伟”,堪为侍奉,也揪起了一股男士争相美容学做美少年的风潮。

  (摘自《像唐人一样生活》)

  ◇ 星云大师

  《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村庄,百姓所需的饮水,必须走上五里路,到村外一条河里担。走五里路,村民们个个怨声载道:“苦啊!”怨言传到皇宫,国王于是下令:这条路不可以叫“五里路”,把它改名为“三里路”吧!改名后,这个村庄的百姓再去挑水时,个个欢喜之至,连连称赞国王的德政。

  心里不欢喜“五里路”,便怨声四起,改作“三里路”后,以为距离缩短了,便不由得欢欣快乐。可是,世间哪有绝对的欢喜,或绝对的不欢喜,不过是人心里的分别罢了。其实只要觉得为了生存生活而奋斗努力,不作五里、三里想,那么就是十里路、百里路也不足以让身心疲累了。

  (摘自《时代青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