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陋兰:不要让你的愤怒死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陋兰:不要让你的愤怒死去

2020-08-10 03:47:45 作者:孙盛起 来源: 文朽速的兰陋2 阅读:载入中…

  愤怒,人类的七情之一,为每一个正常人所具有。

  按照《说文》的解释,当一个人受到了他人的压迫、役使和伤害,或者自己的独立、自尊、人格等受到侵犯时,就会产生愤怒这种情绪。也就是说,这是人对抗外界不公和侵犯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所谓“本能”,是指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存习性,除非个体消失,否则本能将伴随这个个体终生。

  然而,看看现实,却不能不令人对《说文》的解释产生怀疑。

  因为,有些人的肉体还活着,但是作为本能的愤怒已经死去。

  愤怒死去的人,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半死。当不公和伤害降临到他自己头上时,他的愤怒尚存。

  这类人会愤怒于受伤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愤怒于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他会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冤屈的人。他会嚎叫,他会四处诉说和求援。仅就对于不公和侵害的不顺从而言,此时的他算得上一个正常人。

  

陋兰:不要让你的愤怒死去

  (著名画家朱乙夫先生油画 尽头)

  可是,当不公和侵害是降临在别人头上时,他的愤怒就死了。

  他要么继续闷头吃饭,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要么远远地、无动于衷地看着,“情绪稳定”,目光悠然,也许心中在暗暗庆幸倒霉的不是他自己,更有甚者,将幸灾乐祸毫不掩饰地写在脸上。——那种麻木的、超然物外的样子,着实令人心冷和恶心。

  此时的他是残缺的,已经不是一个正常人,因为他对自己的同类毫无同情怜悯之心,一个正常人所应有的义愤在他的心里荡然无存,这样的人,和僵尸有什么区别?

  他不明白“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孟德斯鸠),他不明白“今天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公和侵害,如果不加以制止,明天就可能发生在他的身上”。

  他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活着,以为自己不会总是倒霉蛋,直到有一天侵害再一次破门而入时,他就继续哀嚎。

  另一类,死得彻底。这类人,是践行“逆来顺受”这一“生存智慧”的典范。

  窗外的风风雨雨、别人的不幸苦难,他一言以蔽之——关我什么事?对于别人的呼吁抗争、奔走呼号,他也是一言以蔽之——那能当饭吃吗?

  与其说他被生活敲打得圆滑世故,不如说他已经心如死灰。

  这一切,源于他的恐惧。他怕,他怕对别人的不幸表露出同情、对侵害别人的根源流露出愤怒会使自己惹祸上身。他觉得,因为别人的事而使自己受损,不值。他的处事“哲学”告诉他,避免招惹麻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瞎、装聋、装哑。

  岂止是对别人的事情,即使他自己遭遇了不公和侵害,他那已经死去的愤怒也不会醒来。他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跪下再说。

  他信奉“伸手不打笑脸人”。他最擅长的就是低眉顺眼、作可怜状。他甚至和侵害他的人对视都心有余悸。他蜷缩的身躯和躲闪的目光,是在告诉对方:求求你了,我这么顺从,你还忍心伤害我吗?求求你饶了我吧!

  这类人,有的是骨头被外界压断,有的则是自己主动去骨。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面对恶行,最可怕的就是普遍的沉默;在呐喊停止的地方,恶行一定会大行其道。诚哉斯言!

  多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有愤怒的本能而不让它死去!当面对不公、侵害乃至罪恶时,无论这罪恶指向谁,如果周遭都是义愤的怒视,这罪恶就会心有所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