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则小故事,说透人间大实话!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三则小故事,说透人间大实话!

2020-08-25 04:09:57 作者:儒风君 来源:儒风大家 阅读:载入中…

  

三则小故事,说透人间大实话!

  作者 | 儒风君

  

  夫妻

  从前,有一对夫妇。

  一天,他们做了三个饼。

  夫妻二人各吃一个,还剩下一个。

  他们就打赌,约好一动不动,坚持到最后的人便能吃饼。

  不巧,当夜有贼来偷东西。

  这贼把屋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搜刮一空。

  见夫妻二人不为所动,胆子不由得大了起来,伸手要去拿女主人身上佩戴的首饰。

  丈夫看到,仍旧不为所动。

  妻子急了,一巴掌挥开了那贼伸来的手。

  谁知丈夫不去帮忙,反而拍手大笑说:“哈哈,你先动,我赢了,饼归我吃!”

  邻人听此事,没有不取笑这对夫妻的。

  

  儒风君说:

  周国平说:“人生许多痛苦都源于盲目较劲。”

  有的人和自己较劲,和他人较劲,和命运较劲。

  唯独忘了争取眼前,忘了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人在世上,既要有要有活在当下的心态,又要有不去较劲的智慧。

  总是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纠缠,只会让自己陷入虚而不实的世界。

  

  呆子吃盐

  从前,有一个呆子。

  他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好心留他吃饭。

  呆子嫌菜太淡,没有味道。

  主人知道后,就又往他的菜里加了些盐。

  呆子尝到加了盐菜,觉得很好吃。

  他若有所悟,道:“菜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加了盐。

  加一点盐尚且如此,要是盐再多些,岂不是人间美味?”

  说罢,呆子一把夺过盐罐,空口吃起盐来。

  直吃得满口咸涩,舌头都失去味觉。

  没尝到想象中的美味,反受盐的害。

  

  儒风君说:

  再好的东西,也需得在适度的情况下,才能品尝到其中的美妙滋味。

  一旦超过了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便只好用 “过犹不及”来形容。

  过分追求极致的享受,人的欲望就会被不断强化。

  朱熹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欲望本身并不是坏事,人饿了就要吃饭,冷了就要添衣,这些都是天性使然。

  然而很多人不仅要吃饱,还要顿顿山珍海味;不满足于当下的生活,还要无休止地追名逐利,这就是贪欲。

  人之所以在生活中吃尽苦头,就是因为错把欲望当作需要。

  当你把握不好这个度时,请记住:

  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乌龟开口

  从前,有一只乌龟。

  乌龟见头顶有大雁飞过,十分羡慕。

  便对大雁说:“能否带我也上天飞一圈?”

  大雁好心同意了,想了个法子,自己口中叼着一根树枝,又让乌龟衔着树枝的另一端,如此便能带乌龟上天。

  临行前,大雁一再叮咛:“待会儿飞起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开口。”

  见乌龟点头答应,大雁便衔着树枝,带乌龟飞上了天。

  一雁一龟越飞越高,鸟儿成群盘旋在它们身边。

  鸟儿们吵吵嚷嚷:“快看呀!这只笨乌龟,被大雁捉走了!”

  乌龟觉得受到侮辱,大吼:“我是跟大雁一起飞,不是被捉住的!”

  话还没说完,就从天上掉了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儒风君说:

  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人往往只要花两年时间学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一个人要是能管住自己的嘴,人生之路便可以平顺许多。

  《论语》里讲:“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人们常犯三中错误:

  话还没说到那儿,你就抢着出来发表意见,这叫草率;

  话已经说到这了,你却吞吞吐吐不肯明说,这叫隐瞒;

  不看别人的脸色,上来就乱说话,这叫盲目。

  先管住自己的嘴,然后走好自己的路。

  该干嘛就干嘛,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我们不随意评价别人的生活,也不必在意别人怎么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