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五观,决定你的人生格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五观,决定你的人生格局

2021-02-25 06:35:00 来源:洞见 阅读:载入中…

  

五观,决定你的人生格局

  作者:读书君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不将就,才是最好的态度。

  又过了一年,又老了一岁。

  我们享受着不断成熟的人生,却也常常因为年龄而陷入恐慌,害怕要做的事情太多,而余生太短。

  伦敦商学院的琳达和安德鲁教授为人类的寿命做了深入的洞察:人类正在进入长寿时代,很有可能面临的是百岁人生。

  这意味着,活到100岁,将成为大概率。

  寿命被拉长,年龄也被赋予新的定义和考量。

  未来,在百岁人生的BGM里,每个人都面临着对自己的重新定义,怎样放下焦虑和恐慌,活出全新的人生格局?

  答案藏在你的“五观”里:年龄观、人生观、事业观、财务观、婚姻观。

  图片

  01

  年龄观:每个阶段,都是独一无二的黄金时代。

  在日本,曾流传这样一个习惯:凡年满100岁的老人,都有资格获得政府颁发的银制清酒碗,以示尊敬。

  推行这个政策时,日本只有153位百岁老人,可到2014年,发出的清酒碗已经接近3万个,之后日本政府悄悄取缔了这项政策。

  《百岁人生》中提到:“在过去的200多年中,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每隔10年增长2岁。”

  我们这一代人,有50%的概率可以活到90岁以上。

  前不久,63岁的妈妈,看到网传的年龄划分新标准,兴奋地告诉我,她还是个青年人。

  这个标准称:18到65岁为青年,66到79岁是中年,80岁以后才属老年。

  由此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还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但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也许这不再是一个玩笑,而将是百岁人生的一个真实写照。

  长寿时代,首先要打破的,是对年龄的固有看法,要刷新认知,重塑年龄观。

  过去,我们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奉为金科玉律,而在以后,“六十而立”可以被人们接受,“七十不惑”也将成为可能。

  在日本冲绳,百岁老人组成流行乐队KBG84,在巡演时只接受80岁以上观众,每次门票都销售一空。

  一个人的“年龄观”,映射着他对这个世界的热情,对人生的态度。

  年龄怎么划分都无妨,因为每个阶段,都是独一无二的黄金时代。

  图片

  02

  人生观:敢于重置的人生,到底有多酷?

  2019年,《南国早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新闻:

  一位49岁的研一新生,来到广西大学文学院报到,她叫原梦园,而在此之前,她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宿管阿姨。

  为了陪儿子读书,她提前退休,又在工作了很多年之后,选择重新回到大学,接受教育。

  这样逆转的人生,曾被我们当做个例,而在百岁人生中,它将成为普遍。

  以往,按照70-80岁的寿命设计,我们的人生模式被分成三段:教育、工作、退休。

  而如果我们面对是百岁人生,这种三段模式将不再适用,人生阶段会被打乱重组,不再有明显的年龄边界。

  你可以在50岁的时候选择创业,也可以在60岁回到校园继续学习,70岁的时候可以去旅行游历,甚至80岁,依然可以选择重新进入职场。

  电影《实习生》中,70岁高龄的本·蕙科特在一家印刷电话本公司干了40多年,退休后去各地旅游。

  后来,因为厌倦了退休生活,他再次踏入职场,进入了一家致力于年轻人时尚购物网站的公司,成为了一名老年实习生。

  多段式的人生模式,让未来有了N种可能。

  拥抱变化,重塑自我,是我们面对这个时代,给出的最好姿态。

  有随时清零的能力,也有重置人生的魄力,想一想,这样的人生有多酷。

  图片

  03

  事业观:拥抱变化,开启“斜杠人生”。

  朋友的爸爸,今年56岁,做了半辈子的会计,早已没了工作热情,每天机械化地完成报表,似乎没什么乐趣可言。

  最累的是,每天上班前,还要给自己打气:再坚持几年,老了,马上退休了。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伦·朗格认为,“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在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要退休了,就是老了,80岁了,就是生命倒计时了,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

  我们这一代,不得不面临退休年龄的延迟,甚至可能要工作到80岁。

  这就意味着,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将面临多种职业的转换和职业技能的升级,转型将成为常态。

  有预言,每隔5-10年,我们的工作就会遇到一次挑战。

  从前,一个人只要会理发,就可以作为一辈子的营生,但现在,还必须要求他会美容、会形象打造,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斯坦福大学为此专门开设一门《长命》课,授课者包括神经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以及保险公司前CEO。

  他们一再强调:长命对人类影响,将遍及所有层面。

  换而言之,我们要永远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热情,不断的去学习、尝试,去探索未知领域,创造更多的可能。

  法国作家左拉说:“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未来,斜杠人生将是长寿时代的标配。

  图片

  04

  财务观:保持赚钱的欲望,置顶赚钱的能力。

  还记得赵本山在一个春晚小品上,说过的那句经典台词吗?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着,钱没了。”

  在百岁人生时代,财富积累能否支撑我们优雅地度过晚年,将成为一个严肃问题。

  靠退休金?也许并不现实。

  2050年,老龄化将越来越严重,以日本为例,工作人口和老人之间的比例是10:7。

  这就意味着,10个工作人的税收,将被作为赡养7个老人的退休金。

  显而易见,寿命延长,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更好的财务观念和计划去完成财富积累,维持晚年生活的尊严和体面。

  一方面要了解自己的财务目标,另一方面要提高金融知识水平。

  巴菲特说:“保持赚钱的欲望,才可能成为有钱人。”

  不想赚钱的人,是一定不会实现财富自由的。

  赚钱的欲望,可以成为我们的内在驱动力,让我们永远充满动力和热情。

  当然,有了内驱力,如何提升赚钱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行动上,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实践锻炼自己。

  心态上,改变消极,戒掉佛系。

  现在不为赚钱的能力努力,未来就要为贫穷买单。

  非常喜欢一句话:“头等舱可以优先登机,银行VIP不用排队,这世界从来就不公平,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新一年,不妨就从做一份财务计划开始吧。

  图片

  05

  婚姻观:余生很长,不将就才是最好的态度。

  《平凡世界》中,孙兰花不顾父亲的反对,嫁给了不务正业的王满银,婚后,王满银恶习不改,四处游荡,还背叛了兰花,将一个女人带回了家。

  可即便这样,孙兰花依旧认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论如何,不肯离婚。

  孙兰花的爱情,是从一而终的悲剧,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牺牲品。

  “嫁一人,终一生”的年代早已远去,离婚不是宣告一场婚姻的失败,而仅仅是一段感情的结束。

  随着寿命越来越长,离婚和再婚的概率都会随之升高。

  因为余生变得很长,而我们,都不愿意将就。

  这一生,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也许走过半生,我们要面对一段感情的结束,百岁将至,也可以追求新的幸福。

  不存在年龄到了,应该结婚,也不存在年龄大了,不敢离婚。

  婚姻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你将就它,它也会将就你。

  电影《剩者为王》里,父亲对女儿的婚姻,有这样一段独白:

  “我宁愿你不嫁,也不想你有一个凑合着过的婚姻,一辈子太长了,你不能随随便便就找个人潦草余生。”

  百岁时代,余生很长,不将就,才是最好的态度。

  百岁人生的到来,是一份诅咒还是一份大礼?

  答案全在于你自己。

  年龄只是生命的时间刻度,你的“五观”才能带你活出自己的人生格局。

  新一年,别为年龄恐慌,每个阶段都可以是你的黄金时代,也不必为未来焦虑,因为余生很长,一切都来得及。

  只要你内心丰盈,踏实努力,无论什么年纪,都有创造人生无限可能的底气和魄力。

  点个在看,余生很长,也许精彩才刚刚开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