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故乡丢失的文化传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故乡丢失的文化传统

2021-10-27 06:16:19 作者:聂雄前 来源:现代阅读 阅读:载入中…

故乡丢失的文化传统

  2012年,莫言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那段时间的关注焦点。其实湖南湘西作家沈从文应该在1988年就获得了诺奖,只不过他在诺奖公布前几天去世,不符合“诺奖只授予在世作家”的规定才临时被更换。画家黄永玉在他写沈从文的长篇散文《太阳下的风景》的结尾,提出过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我们那个小小山城(凤凰)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常常令孩子们产生奔赴他乡献身的幻想。从历史角度看来,这既不协调且充满悲凉,以致表叔(沈从文)和我都是在十二三岁时背着小小包袱,顺着小河,穿过洞庭去翻阅‘另一本大书的。”

  殊不知,让黄永玉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底与湖南省湘乡县双峰有关。沈从文写道:“在我生长的那个地方,当兵不是耻辱。多久以来,文人只出了个翰林,即熊希龄,2个进士,4个拔贡。至于武人,随同曾国荃打入南京城的就出了4名提督军门;后来从日本士官学校出来的朱湘溪,还做过蔡锷的参谋长;出身保定军官团的,且有一大堆……本地的光荣原来是从过去无数男子的勇敢流血搏来的。谁都希望当兵,因为这是年轻人的一条出路,也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是双峰曾氏兄弟统率的湘军的光荣改变了湘西凤凰一方水土上年轻人的志向,十二三岁的沈从文当兵去了,然后才成为大作家。

  “中国的盲肠”——湘西一隅的凤凰尚且如此,何况湘乡本土的双峰!1952年才从湘乡分出来的双峰,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既无湘西南崇山峻岭的陶冶,又无湘北洞庭湖的滋润,本来并不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乡。数千年默默无闻的历史被一个名叫曾国藩的翰林所改写,数千年安土重迁的乡民被曾氏兄弟创建的湘军所激活。杨度,这位湘军后裔在50年后曾用这样的诗句来叙述其父祖辈投奔湘军的狂热:“城中一下招兵令,乡间共道从军乐。万幕连屯数日齐,一村传唤千夫诺。农夫释耒只操戈,独子辞亲去流血。父死无尸儿更往,弟魂未返兄愈烈。但闻嫁女向母啼,不见当兵与妻诀。”

  从太平天国起义军手里夺回的金银财宝由城市里源源不断地运来,振兴了双峰的本土经济。然后就是私塾兴盛、名师迭出,很快,湘乡就成了中国的模范乡村。知道双峰、涟源和湘乡三地所组成的老湘乡为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人文高地了吧?那是快速致富的战争的馈赠,那是在建房买田之外还有余钱来大办教育的恩泽。

  在中国众所周知的“无湘不成军”“无湘不成校”的说法,来源于此。双峰作为“中国院士之乡”

  “中华女杰之乡”“中国书画之乡”也来源于此。

  曾国藩、罗泽南、刘蓉之后,悲愤的禹之谟,觉醒的秋瑾,革命的唐群英、向警予、蔡和森蔡畅兄妹……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一曲又一曲悲壮的骊歌,让所有中国人对双峰这片土地不敢小觑。

  双峰是有背井离乡闯世界的传统的,但双峰人也有叶落归根的传统。曾国藩一生信奉父亲曾麟书的家训“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史上可考的第一封家书中,就希望今后家人给他写信“以烦琐为贵”,充分体现了一个远方游子对家人和故乡的关心思念之情。在坐上两江总督高位之后的同治五年(1866),他竟接连4次上疏朝廷请求开缺回籍,延续着儒家知识分子老来“乞骸骨”还乡的文化传统。俗话说:富贵不还乡,犹如衣锦夜行。纵观历朝历代,哪一个高官厚禄者和商富巨贾不以故乡为根,不以告老还乡、落叶归根为最后取向!悲哀的是,这种文化传统却在我们这几代人中丢失了。

  我们听得见城市高楼大厦的呻吟、街道车流的哭诉,我们看得见灰霾天空的冷脸、陌生行人的孤单,我们吃过地沟油、经过“姜你军”、受过“蒜你狠”,于是,陶渊明那撕心裂肺的《归去来兮辭》就会在我们耳边响起: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鲁迅先生讲:家是我们的生处,是我们的死所。凤凰沈从文先生墓园前的一块大石头上刻着他的名言: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我相信,叶落归根对游子而言,是幸福;而对故乡而言,游子还乡则意味着成功经验的分享,生活视野的开拓和招商引资的资源。

  (摘自东方出版社《潇湘多夜雨 岭南有春风》    作者:聂雄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